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人在秦时,出将入相 > 第14章 平戎都尉

第14章 平戎都尉

    九阳真经,可是疗伤圣典。

    也就起死回生的神照经,能让它在疗伤一道,逊色一二。

    不要钱似的九阳内力,注入一百二十人体内。

    有伤势的疗伤,没受伤的恢复精气神。

    半盏茶过去,内力笼罩的士卒开始减少。

    精气神恢复到巅峰状态的士卒,睁眼回神后立马起身防守。

    一个接着一个。

    将近一个时辰。

    谷璞结束给一百二十人的疗伤或复疗。

    像右这种伤势极重的,也治愈了九成九,余下的暗伤,九阳真经,仍无可奈何。

    “阵亡了二十人。”谷璞为阵亡的士卒合上眼睑,目光又从活着的每个士卒面庞划过,叹息不已。

    “百主,是我擅作主张,建议大家来这儿的,请百主……”骁请罪道。

    谷璞抬手打断,用内力加持,保证每个人都能听见自己的声音,“记住,是我们发现了匈奴部落人马极多,近距离侦察。”

    “得见部落兵马平民之数足足有三个大型部落之多。”

    “又偶然发现战机,采取火攻,袭杀了三个大型部落的首领。”

    “撤退之时,与追击的匈奴骑兵匆匆一战,死伤颇大。”

    “听明白了吗?”见众人沉默垂首,谷璞加大了声音,喝问道。

    “是。”一百二十人齐声应道。

    他们岂能不明白,五百主的行径,是替他们的擅自行动脱罪,竞取泼天大功。

    而谷璞丢下部队不管的罪责,在立下的功劳面前,却不足挂齿。

    见众人像是被抽去了脊骨一样,颓废不已,谷璞的语气柔和了一些,“你们都知道我是因为什么而从伍的。”

    “不要让牺牲的二十位袍泽,白白牺牲,更不要让他们的家人,背负罪律刑罚。”

    “是。”

    这一次一百二十名士卒的应声,更为洪亮,更具底气。

    他们,不仅仅要为他们自己活着。

    这一战,阵亡了二十人。

    阵亡人员当中还有两个什长,翊和屯。

    ……

    因深处匈奴领地,谷璞命人收敛了袍泽的尸体便匆匆撤离。

    追击匈奴骑兵时,韬威禁御等人,倒是捉回了三十来匹战马。

    这也是这一战,仅有的战利品。

    回程路上,谷璞将部队重组了一番。

    提拔了两个什长,十二个伍长。

    每什十人,一个什长、一个伍长、八名士卒。

    不同于秦军惯例,他提拔的伍长,都是给什长担任副手,指挥一什人马,而不是管理四个士卒。

    作为五百主,他有权决定麾下什长和伍长的提拔与罢免。

    之前,他之所以没有着急提拔韬威禁骑等人,是因为他们从伍的时间太短,无法胜任。

    现在,什长之位有了空缺。

    而且,他发现什长一个人管理十名士卒,总有关注不到的地方。

    所以,他便给每个什长,安排了一个副手。

    他自己卫队的八个士卒,也被他分给了人员缺少的几什。

    于它而言,卫队,只是个摆设。

    ……

    离营地还有五里时。

    探路的什长骁跑回来说道:“百主,我们在前方三里处,遇见了曲候派出的斥候。”

    “听他们说,曲候接到麾下斥候汇报,我们营地无人驻守,曲候便亲自领兵替我们驻守营地。”

    “知道了,继续前进。”谷璞微微颔首,心底苦笑一声。

    这次,他怕是会将许义这些北地郡所有军官,全部得罪。

    当时他若是带几个人一起去匈奴部落,派人回来告知许义领兵协助。

    最后哪怕不是一场漂亮的大胜,也能让参加的部队,得到些许军功。

    而他,却是孤身一人前去。

    即便用统一的口径汇报,也会给许义与北地郡军官留下独吞军功的观感。

    他麾下士卒的死伤,则是为了独吞军功,付出的代价。

    不怪他人有如此念想,当时的形式确实有机会摇人,有时间等待大部队的到来。

    可他没等。

    而且动手之后,他还是可以派人通知大部队,痛打落水狗。

    但,他还是没有。

    虽然事实是为了给麾下士卒免责,但给外人的感官,就是独吞军功。

    若不是有足够的军功挡在前面,就得背负“贻误战机”的罪名。

    ……

    “曲候。”谷璞在营地门口就见到了面无表情的顶头上司。

    许义打量了好久他麾下士卒牵着的战马,战马背上挂着的数百个匈奴人的首级,以及队列中自己人的尸体,面色复杂道:

    “回营详细汇报,本将转知校尉,为尔等请功。”

    “诺。”谷璞应声跟上许义的步伐,进入自己的中军大帐。

    站在帐中,向落座上首主座的许义,叙述润色过后的军情战况。

    “本将晓得了,今早三川郡来人告知,已核实北地边军上报的你担任百夫长第一天与麾下十二名士卒斩敌缴获战马的军功。”

    “核准爵位,晋升一级。”许义深深看了眼谷璞,起身领着卫队,径直离开。

    谷璞并不知道,许义已经派出两路斥候,快马加鞭,分别奔赴匈奴部落和校尉营地,侦察敌情、汇报军情。

    他只知道,有此一战,应当能让前身父母的罪责昭雪。

    而不是凭借刚刚晋升的四级爵位,不更;和那还未核实的军功,亦或是完成核实却还在通知路途中的更高一级甚至几级的爵位。

    因为,今天的这一战,能让他的名字,进入秦国朝堂中枢,不再像之前的军功、爵位,只在两个郡之间传递。

    ……

    许义离开后,谷璞还是和之前一样,让部下修整的修整,训练的训练,侦察的侦察。

    边军大部队和匈奴大部队,都没有一点动静。

    他麾下士卒,每天少有斩获,伤亡更是直接为零。

    倒是从许义离开的当晚开始,从匈奴汇聚地那边,零零散散,不断有百姓从匈奴部落逃来。

    这些百姓,无一例外,大多返回了勉强收复的昫衍境内,少数则去长城以内的北地郡各县,投奔亲友。

    却没一个百姓留在谷璞军营中的,因为他不想也不能收留。

    军营,只能有军中将士。

    之后的几天。

    经麾下士卒打探,谷璞方才知晓,匈奴人的部落,向东迁移了近百里。

    他袭杀匈奴人首领后的第十天。

    一道来自秦国朝堂,以秦王政的名义颁发的旨意,传入了谷璞手中。

    爵晋至十级,左庶长;领官,左庶长;升职,都尉,号“平戎”。

    此外,前身父母的罪名,已然昭雪。

    给前身父母扣大帽子的县令也与前身一般,举家发配充军。

    晋升的第十级爵位左庶长中,还有他统领麾下的全体军功和创造沙盘的功劳。

    朝堂的左庶长官职,不过是个虚名,一丁点的实权都没有。

    唯有最后的平戎都尉,才动了真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