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葬晋 > 第四十六章 说服拉拢柯君

第四十六章 说服拉拢柯君

    “再说淮南王在禁军中颇有威望,许多军士不愿并力来攻打他也是有的。”石寒当场告诫起来。

    “另外,还有能人为他设置的自动防御机关,淮南王府被打造得铜墙铁壁一般,哪里是那么容易攻破的。所以以后对上中央禁军,你也千万不要轻视小瞧。”

    “大人,天将亮了,我们也该返回齐王府歇息了!”不等钟熊楚答话,陈安马上上来提醒道。

    “也罢,先回齐王府,休息好了,再来淮南王府拜访!”

    足足一顿好睡,到了下午未时初刻,石寒才悠悠醒转过来。

    得手下人来报,今天全城戒严令已经撤消,城门也已开放了,重新允许百姓自由出入。

    石寒心中暗暗思忖:“三天戒严令就这样过去了,保不准是赵王司马伦和孙秀将所有一切矛头都对准了淮南王府。自认为找到了首恶元凶,没必要将所有人一刀切,都圈禁在城内。”

    石寒更衣洗漱毕,带着陈安、钟熊楚和罗宵重新出了齐王府,再次直奔淮南王府而来。

    此时,淮南王府门前的昨夜大战打斗痕迹都早已抹去不见。

    不但尸体被处理,便是连血迹都被擦拭一空。

    显然淮南王府战后以胜利者的姿态打扫战场,下足了功夫,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石寒也不为别的,直接拉上了石方,一起前来拜访柯君。

    柯君在淮南王府中被安排有一座独立的私人小院,其中修竹花贲郁郁葱葱,环境极其清幽。

    石寒来到的时候,仆僮直接引了他们进来,柯君正坐在院中凉亭中闭目打坐养神。

    “何先生,鄙人不请自来,又来打扰你清静了,”石寒抱拳向柯君打招呼。

    柯君缓缓睁开眼,面上古井不波:“石大人啊,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又回头招呼仆僮道:“来福,快给客人看茶。”

    “无事不登三宝殿嘛,先生,鄙人正有要事求教于你,还望你不吝赐教。”

    柯君猛睁开眼,眼中精光爆射,似乎被勾起了极大的兴趣:“哦,不知所为何事?”

    “我一心想要打造一种发条机关人,仿普通成年人的身材比例,大约高七尺,宽八寸,可以铁材为内部骨架,外部覆以木质。”

    石寒点点头,极其认真说道:“最要紧的是在眼睛、咽喉、胸口、腰部和足部,都分别挖出一个一寸大小的圆洞,并在圆洞中安放上木球。”

    “这机关人似乎没有太多实际应用价值,不知有何妙用?”柯君微微摇头,有些不解的问道。

    “用于练兵,我所需数目极大,现在暂且先向你订购一百台,”石寒回答得很干脆。

    柯君听得一愣,微微沉吟:“用于练兵?”

    “正是!柯先生,我想马上邀请你去我白马庄园,立即着手打造。”

    这种木偶人练兵,实际上出自于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主要用于训练士兵的长枪突刺。

    石寒一直认为,中国历史上练兵集大成,最具显著成果者,盖莫有人能出戚继光之右。

    所以,他是打算很直接地借鉴其练兵之法,以收练兵之奇效,当然也是眼下打造精锐强军的最便捷途径。

    戚继光《绩效新书》根据南宋末年义军女将杨妙真的梨花枪基础,编撰制定了最适合单人练枪的基础套路“八母枪”,双人对战的“六合对枪”,以及更适合战场集体作战拼杀的“二十四枪势”。

    戚继光对杨家枪法推崇倍致,他曾言道:

    惟杨家之法,手执枪根,出枪甚长,虚虚实实,奇奇正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

    杨妙真二十年梨花枪,上阵天下无敌手,绝对不是盖的。

    正所谓“枪法惟长彼一寸则必胜,用时必身法、步法与手法并进,而手握于根,即如把舵使舟”。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要求士兵持枪“手握根间,一寸不可留”,这样兵锋可多伸出七、八尺。

    再配合大跨度的步法和手法,总共能抢出一丈纵深。

    两军对垒,与敌交手是“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全军阵型必须紧凑,哪有空间给你闪转腾挪?”

    训练士兵枪术,就需要打造之上石寒所说的那种特有的练兵木人进行配套使用。

    训练时,让士兵执枪对着木人突刺,直击其仿造人体全身之要害。

    其过程,随着一声令下,士兵们开始冲杀,“听擂鼓,擎枪作势,飞身向前戳去,孔内圆木悬于枪尖上,如此遍五孔,止。”

    所以倘若要进行大练兵,则这种木人所需甚多。

    石寒现在每天训练千余人,打造这样一百个木人,可以一百人一百人的半个时辰不断地轮替进行训练。

    这差不多刚刚好,中间每个士兵还可以在训练累了之余,获得充分的休息。

    当然打造两百个,三百个更好,这样每个士兵一天就能多两场上场轮替训练。

    不过对于当前的条件限制,石寒也是能将就就将就算了。

    “正是用于练兵,我有新琢磨出一套长枪突刺操练之法,有此木人作陪练对手,则其效果最佳。”

    石寒继续说服,极力邀请:“还希望先生全力助我,事毕之后,我一定另有重酬。”

    “也罢,我与石大人还想在今后有许多更重要的重大合作呢,”柯君比较沉迷于各种新发明创造的技术突破,于是当下就欣然接受了石寒的邀请。

    “比喻大人你所说的高炉技术,水力风排技术,灌钢技术……其实早已让我心痒难骚,见猎心喜,现在这就作为我们合作的开端好了。”

    “很好,先生就马上随我们走罢,我早有些迫不及待了呢,”石寒大喜道。

    “正好,今天的城门也打开了,我们可以重新自由出入。”

    “要这么急迫吗?”

    石寒又颇为意味深长道:“柯先生,为久远安全计,我们正好要远离洛阳城这个是非之地,您以为呢?”

    “也罢,石大人,先让我向淮南王殿下辞别,这就跟随你一同离去,”柯君点点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