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葬晋 > 第八十七章 操练鸳鸯阵

第八十七章 操练鸳鸯阵

    司马干颇有些惆怅道:“要我去好好教育告诫石寒一番,到了地方任上千万要遵纪守法,好好干出政绩。”

    司马冏赶紧替司马干抱不平道:“如此大费周折,劳动叔王公你,那孙秀属实太不像话了,真是岂有此理。”

    “是啊。”司马冰在旁听得满腹凄恻,摇头叹道。

    “这么一点事何须还不放心?小人就是小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此心性多疑……”

    司马干虽平时是个精神病,此时却显得难得的清醒:“孙秀的不像话早已闹得怨声载道,人尽皆知,这也是我们司马家大晋朝的悲哀啊,让小人当权,拿捏朝政,致使道德朝纲崩坏沦丧。”

    “唉!”司马冏颇为惆怅地无奈长长一声叹息,尽在无言中。

    司马干一时激愤道:“国之将乱,丧我大晋者必是这个白女儿(指司马伦)。”

    司马冏心中早已起了杀机,倒镇定下来,握住司马干的手,努力挤出笑容道:“叔王公,现在是司马伦把持朝政,独断乾纲,我们哪里说得上话,插得上手?”

    “一切只能任他和孙秀狼狈为奸,败坏国家和朝廷,如之奈何?”司马冰也是讪讪摇头冷笑。

    司马干好心提醒着眼前父子二人:“现在我们确实没办法,一挨有反对之声,白女儿是会连司马家同族宗室都一起杀了的,淮南王就是最好的例子和教训,我们还是匍匐起来老实做人吧!”

    “多谢叔王公好意告诫,侄孙儿谨记了!”司马冏躬身道。

    司马干哀莫大于心死,凝重地点头道:“我们就快些出发,早早去拜见那石寒,并说服其尽快离开洛阳,也好向白女儿和孙秀交差。”

    司马干因为精神问题行为荒诞,或许并非愚昧,而是一种高明的应对策略。

    通过自污,淡泊清虚,他成功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并在乱世中安享尊贵,获得了善终。

    此时的石寒,正在白马寺庄园更加卖力地训练自己的八、九百余属下。

    除了用木人练习长枪拼刺,甚至已经开始教授他们训练戚继光的鸳鸯阵。

    因为司马允的覆灭,使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原本天塌下来,还有高个的在头上顶着。

    现在高个的已经倒下了,眼下已经轮到了自己。

    这迫切需要尽快壮大自身的实力,以求对抗朝廷中央禁军,增强自保的能力。

    鸳鸯阵可谓是冷兵器时代的对战阵型王者,是戚继光在与倭寇的作战中,发明的一种对战阵型,完全使用冷兵器的称为杀手队。

    鸳鸯阵虽然只有十二个人,但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用处,不同的分工。

    鸳鸯阵的人员分配上,队长一名,短兵两名,狼筅兵两名,长枪兵四名(或者二长枪,二镗钯),牌兵两名,专门管做饭的火头军一名。

    互相配合,刚好完美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基础战斗单位。

    既可独立行动,执行单独任务,又可以组合成军团,执行大规模集团作战。

    其中设队长一名,居中指挥调度,协调攻防时机。

    还负责观察敌情,为队员提供敌方攻击方向。

    同时还可根据战场情况,指挥鸳鸯阵的阵型变换。

    鸳鸯阵的最前面,是手持盾牌的两个士兵。

    一人持长盾牌居左,负责遮挡倭寇的箭矢和长枪攻击,为其后的士兵提供防护。

    另一人持短藤牌和标枪以及腰刀居右,利用短盾牌的灵活轻便,除了防卫外,还可以用所佩腰刀和标枪攻击倭寇。

    盾牌兵的后面,是两个手持狼筅的士兵分居左右。

    狼筅后面有四个持长枪的士兵,左右各两个,主要是进攻和负责侧翼的保护。

    在前面盾牌和狼筅的防护下,长枪手就可以利用距离优势放手击杀倭寇,不必担心倭寇的箭矢和倭刀的攻击。

    最后两个士兵持“镗钯”或者长刀,可以担任警戒任务,也可以击杀倭寇的漏网之鱼,为前面的士兵提供支援。

    在北方训练鸳鸯阵,取消了南方鸳鸯阵中的狼筅、长刀、鸟铳,而加入了大棒和长枪。

    因为北方不产竹子,所以狼筅有时也用长枪替代,大棒和长枪都是为了更好克制北方游牧骑兵。

    长枪进行有效远攻,大棒用来敲打马头马脸,或是对付重甲难透的敌人。

    鉴于大棒难以双手挥击,于是在前面加了刀片,也就是所说的夹刀棍。

    石寒命军中训练最好的十一人上来台前,作为示范,让他们排列起来了鸳鸯阵型。

    由于没有狼筅,适当的做出了完美简化调整。

    第一排是两个圆牌兵,各配环首刀一把,圆牌一面。

    队长手持指挥旗枪,则居中站立在两个圆牌兵略后,作为整个队伍的首脑指挥。

    第二排两个长枪兵,第三排同样两个长枪兵,第四排两个镗钯手,最后两名斩马刀手。

    这种11人组成的阵型,因为左右人数、武器都对称,长短兼具,攻防兼备,因此被冠以“鸳鸯阵”的名字。

    至于最后那名火兵角色的归属,石寒也比较纠结,因为可用可不用。

    多一个火兵,可以使用一个铁尖扁担,多挑些补给,减少主战兵员的体力消耗。

    上面有人在前台摆阵做示范,下面每支百人队则刚好摆成九支鸳鸯阵,跟着一起摆阵操练,演译学习。

    当然,鸳鸯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变换队形。

    既可以将纵队变成横队,也可以将鸳鸯阵拆开,转变成两个小阵,甚至还可以转变成三小阵。

    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

    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

    “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枪与刀、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

    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随时变换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者左中右三小阵。

    各种兵器分工明确,每个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种兵器操作。

    这恰似生产流水线上的道理一样,有利于提升个人兵器使用的单一性极限熟练度和攻击力。

    有效杀敌关键在于整体配合,令行禁止。

    正由于鸳鸯阵的灵活机动,互相紧密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团体协同作战的作用,大大提升应对战场的能力,大幅提升战斗力。

    石寒指导大军一遍一遍操练鸳鸯阵,不断的变换着三种阵型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伙慢慢熟悉适应,人人便觉越来越得心应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