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深夜谕旨

    是夜,熊熊烈火焚烧着十三位盗匪的尸体。

    寨民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却胜得惨烈。

    牛大手握长刀,虎目含泪,望着不断跳跃翻腾的火焰。

    身前,是正在焚烧的数名盗匪,尸体在火光中发出噼啪声响。

    身后,是六名与他一同长大的玩伴,他们无声无息躺在地上,正等待埋葬,入土为安。

    六人中一位死于盗匪乱战,一位冲动独战盗匪头领,被砍下头颅;其余四位在和他共同作战时一一战死。

    他抬头望了望满天繁星,这几位兄弟尚没有入土,不知道能不能在天上看见他们。

    父亲醒了,撞击伤到了脑子,他总是胡言乱语,不知以后会不会好。

    牛大低头望着大火,胸中愤懑之气一时难平。

    这时,便听马蹄声嘶鸣,“寨主”携六女和方景良,终于归寨。

    ……

    方景良听完牛大讲述,无奈拍了拍他的肩膀。

    事已至此,言语总是无力,他亦不擅长安慰别人。

    只开口道:“明日训练可歇一天,我让娘子告知两位教习。”

    牛大摇了摇头:“训练应该继续,如今武器多出很多,可以再重新招募一些寨民。”

    他们还是太弱了,需要再变强一点儿。

    即便两拨经常入侵寨子的流寇已经被全部消灭,但无人确定,明天会不会有新的流寇出现。

    方景良闻言,点了点头……

    却说龙虎山道派掌门叶天觉,深夜劈开监牢后,提着自己师弟,飞回龙虎山。

    半路上,叶天觉开口问道:

    “刚刚在牢中那位小兄弟,看着好生面熟。”

    “哦?”老道被自己师兄提着,有些不舒服,“他不说了么,叫方景良。”

    叶天觉摇了摇头:“或许是记错了。”

    老道无所谓道:“我再帮你想想,那位方小友说了,他爹是方天河。”

    叶天觉闻言,面色一变,不由松开手掌。

    老道旋即从空中跌向地面。

    他已丢弃修行多年,若是摔在地上,定然活不成了。

    只见一道真炁将他缓缓包裹住,托至师兄跟前。

    叶天觉伸出手来,继续提着师弟飞行。

    老道被吓得不轻,嘴上却不讨饶:“师兄和方天河是朋友?”

    “谈不上朋友。”叶天觉一时奇怪,方天河的儿子?怪不得会觉得熟悉。

    “师弟擅长望气,没看一看他的气?”

    “看了。”老道摆了摆手,“真是怪事一件!”

    “方小友头顶乍看是紫金之气,细看是黑气,明明死人一个,却生龙活虎。”

    叶天觉闻言,不由陷入沉思。

    方天河到底在搞什么怪名堂?

    ……

    摘星阁顶层,方忠铭来找父亲方天河:

    “见过父亲,昨夜之事已经查探清楚。”

    方天河道:“讲。”

    “黎阳知府之女柏志琼失踪月余,有一青年深夜自丰阳城骑马将其送回家。”

    “结果,柏志琼回家后晕倒,被郎中查出已有身孕,知府柏汉宁随即下令,以买卖妇女儿童之罪,将送女青年和郎中抓入大牢,明日午时问斩。”

    “那郎中名钟应武,道号玄诚,是叶天觉的师弟,他在狱中点燃乾坤无界符,召唤叶天觉前来。叶天觉不远千里踏空而至,挥出一剑,打破大牢,救出青年和师弟。”

    “期间黎阳知府柏汉宁企图阻止,被一掌按在地上。”

    “叶天觉当时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无故冤枉两位好人,阁下乌纱帽不保',柏汉宁争辩自己乃皇帝亲封,于是叶天觉便说了第二句‘结果如何,明日你便知晓。’”

    方天河道:“柏汉宁上前阻止?”

    方忠铭点了点头:“信中是这样写的。”

    一名文官敢阻挠一名九境大能,方天河嘴角现出一抹笑意,随即消失不见……

    “掌门都这么说了,还是给他些面子。”

    “是,儿子这便遣人去办。”

    ……

    深夜,临近子时。

    柏汉宁和夫人躺在床上,女儿失踪月余,而今终于回家,堕胎药已经服下,虽会难受几日,但终归性命无虞。

    二人悬了一个月的心放回肚子,终于有了别的心思。

    柏夫人在棉被下悄悄伸出一只手来,向柏汉宁身上摸去……

    这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

    “何事?”柏汉宁问道。

    一名奴婢的身影出现在门外,躬身禀报道:

    “大人,外面来了一名太监,手拿谕旨。”

    柏汉宁闻言,大声道:“快请进大堂!”

    奴婢应声称是,转身离开。

    柏夫人嗔怪道:“不知何事这么急,深夜传旨……”

    “说明皇上还有用上你相公的地方。”

    柏汉宁微微一笑,坐起身来,着奴婢为他换上官服。

    柏夫人小声嘀咕:“京城那么多大官,有什么能用得上你这个千里之外的小小知府?”

    柏汉宁装作没有听见,他整顿好衣衫,步履匆匆走向大堂。

    进了大堂,便看见一名太监正坐在主位饮茶,旁边左右,分站了三名持枪官兵,气氛严肃。

    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柏汉宁心头。

    太监一路快马加鞭,终于没误了时辰。

    他亦不想深夜来访,奈何顶头上司秉笔太监要求,务必于子时三刻前送到。

    那太监望见来人,起身拿起圣旨,向前走了两步,朗声道:“罪臣柏汉宁接旨!”

    罪臣?柏汉宁慌忙跪在地上:“臣在!”

    太监念了一堆无用之言,多是君臣之礼,后面终于说到重点:

    “因卿诬陷忠良百姓,无故判人死罪,知法犯法,着令脱去官袍,贬为庶民,钦此。”

    “是……臣,臣接旨……”

    柏汉宁跪在地上,双手接过圣旨。

    无故判人死罪,知法犯法……

    这种事他做的多了,一时也记不清是哪一件惹了圣怒。

    太监轻轻拍了拍柏汉宁的肩膀,圣旨已经传到,他带着六名官兵,快步离开柏府。

    这时,柏府高墙外面,有锣鼓声传来。

    铛铛铛,响了三下,锣鼓声稍停;铛铛铛,又响了三下。

    柏汉宁便听见打更人扯着厚重的嗓子喊道:

    “三更已到,万事平安!”

    “三更已到,平安无事!”

    ……

    已经子时了,马上便是第二天。

    既是罢官,何必急在如此深夜?

    他不由想起昨夜那位老道之言——结果如何,明日你便知晓。

    连多一日都容不得……

    他不由双臂颤抖,握着圣旨,垂下泪来。

    早知对方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自己该放尊重些的……

    如今,为时晚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