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天下大震 一

    秦王政一年

    六月

    经过大半个月的宣传,阴阳家要入秦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哪怕是偏僻村庄之中的庄稼汉也知道个大概。

    魏国

    信陵君府

    信陵君躺在床上,脸色灰白,曾经的青丝也已经变得白发苍苍,还不断的咳嗽,时不时的咳出血来。缓缓睁开眼睛。

    原来是听到阴阳家要入秦便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床前,一个门客正在为他把脉,这个门客是一名医家弟子。

    信陵君魏无忌看着天花板道:“怎么样了。”但却是没有半分回应,不解的朝他看去。

    只见他额头不断流下冷汗。眼睛通红也不断的浮现水雾。死死的咬着牙不发出一点声音。

    见他这样信陵君魏无忌似乎是明白了什么。只见他闭上双眼,再睁开双眼,张开干涩的嘴唇说道:“我还有几日可活?”

    那位来自医家的门客,再也控制不住眼泪,哗哗的流下,他咬着嘴唇带着颤音道:“君上恐怕只有三个时辰可活了!”

    魏无忌缓缓的闭上双眼,再次睁开眼时。却是恢复到了曾经意气风发的样子,但是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便会发现他的眼中却是充满死寂。

    他站起来,走下床,就要向外走去。

    那个医家的门客见状,更是伤心不已,道:“如今,君上这个回光返照,原本可活三个时辰,现在恐怕只有一个时辰的时间了!”

    魏无忌听到他说的话点点头道:“一个时辰足够了!”随后转头对着他道:“那么这一个时辰内,麻烦你去帮我去解散我的门客们吧!然后将府中的财物全部分给他们,让他们离开魏国!”

    说罢,便大步走出房间,乘坐马车向魏王宫走去。

    而那位医家弟子则是去完成信陵君最后的请求去了。

    原来,在经过函谷关的那场战役在大将军晋鄙掩护离开过后,大将军在回来的第二个月的第十五天便因为伤势过重去世了。而信陵君魏无忌也不好过,因为他这六个月来,几乎都是躺在床上,靠着药汤吊着性命。

    如今药汤也没用了,只有三个时辰的时间了,但是对于信陵君魏无忌而言这也是一种解脱,唯一放不下的便是兄长了。

    很快魏无忌便来到王宫前,等待侍卫通报,魏王听到信陵君来到,便急忙叫侍卫将信陵君接过来。

    见到信陵君的那一刻快步走下台阶走上去,却发现他看上去精气神十足,不由高兴的问到:“王弟的伤势可是好了。”

    魏无忌听到不由摇摇头中气十足的道:“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只有一个时辰的好活了;这次来王宫不过是来最后看看王兄,顺便与王兄喝喝酒。”说罢还从怀中取出一瓶好酒。

    魏王听到他最后只有一个时辰的时间的时候还有一丝欣喜,但听到他最后的时间竟然是想要与自己喝酒,不由眼眶一红眼泪在眼中打转。张开嘴有什么话想说但是却卡在喉咙里说不出。

    只得用嘶哑的声音说出一个好字!

    然后颤抖的握着他的他的手,却发现就像是骨头,再看信陵君忽然发现他瘦了,看上去就像是皮包骨一样。

    不由身体顿了顿,然后拉着他快步坐在台阶,吩咐侍卫拿来杯子和酒后,让他们退下。只留他们兄弟二人。

    魏王先给魏无忌倒了一杯,才给自己倒,他们二人开始你一杯我一杯,回忆着小时候的日子,慢慢的都嚎啕大哭了起来。

    不知喝了多久。

    魏无忌忽然倒在魏王身边,魏王连忙将其抱进自己怀中,紧紧抱紧不由喊道:“无忌,你没事吧!”

    魏无忌想要摇头,却发现十分的困难,见魏王要叫太医,用尽全力摇摇头,这才张开口说道:“没用的,我已经油尽灯枯了,我这次进宫还有一个原因便是,王兄秦国一统六国的脚步势不可挡,在经历一年前的函谷关之战后,六国已经合纵之力了,哪怕再次联合都不是秦国的一合之敌,虽然不知道,秦国还不东出,但是没有意义了,所以投降吧!现其他五国投降或许以后的日子要好过一些!”越到后面魏无忌的声音也就越低,所以魏王是将耳朵凑在魏无忌的嘴边这才听清楚他要说的活。

    魏无忌说完,瞳孔开始涣散,随后手一软,落在地上,魏王瞳孔放大,不由痛哭到无忌,眼睛开始哗哗的落下眼泪。

    随后大喊道:信陵君魏无忌去世,以寡人为标准下葬。

    三天后,大梁的街道上,站满了人群,其中信陵君魏无忌的门客大多数都是满脸的泪痕。

    儒家

    荀子看着眼前的两位弟子,道:“如今阴阳家入秦,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如今在位的秦王又有巨大的野心一统天下就在今朝。”

    见他们没有说话又继续说道:“函谷关一战,六国就算再联合也于事无补了。不知你们下山后要去哪国啊?”

    李斯道:“秦国,因为这一世秦国是天下最强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才足够我去挥洒笔墨!”

    韩非道:“韩国,因为哪怕韩国再怎么腐败,弱小,但是它都是我的母国,我的父王,妹妹都在那里!”

    “可是你回到韩国后必然是粉身碎骨的结局!”荀子抚摸着胡须慢慢的说道。

    韩非无奈道:“我也没有办法!”

    荀子见韩非这样不由笑道:“不过,还是有着一线生机!”

    “哦?不知这一线生机在哪里?”韩非疑惑的看向荀子道。

    荀子不由笑道:“你这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韩非恭敬着说到:“还去老师教我!”

    荀子看向李斯道:“李斯,你来告诉他,这一线生机在哪儿。”

    李斯连忙回道:“好的,老师!”

    随后兴奋的看向韩非这么多年终于是嬴过你一次了,只见他清了清嗓子道:“六国之中韩国第二弱,而秦国东出着必灭韩国,所以你回韩国必将死无葬身之地;不过你可以另辟蹊跷,韩国虽然还是会被灭,但是怎么一个灭法,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结果,你可以说服韩王,向秦国投降,这样韩国虽然一样被灭,但却是最好的办法,这样可以最好的保足韩王室不被毁灭。”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