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系统扶我当皇帝 > 第15章杨再兴

第15章杨再兴

    “殿下,此事臣也做不得主,臣也只是奉命行事。”

    白渊无奈,人人皆知的道理,这位七殿下怎会不知?

    秦阳其实也知道,但也要争取一下,他可不怕弹劾,再差能有之前差吗?功名利禄能有自己当山大王舒服?

    事已至此,秦阳也无他法,目送着朝廷大军班师回朝,秦阳等人回到了城守府。

    “武将军,大军训练的如何?”

    武宁站起身,“殿下,如今无朝廷指令,臣不敢大肆招募,只能匆匆训练一万有余的士卒,目前初成战力,但要达到此前的程度,还需半年。”

    这已是极限了。

    秦阳嗯了一声,如今半月已过,按道理说夏皇的圣旨应该早该到来了,为何现在还未到来,秦阳不知什么情况,只能耐心等待,虽说他有着前世的思想,行事总是让人捉摸不透,但有一些事情的底线他是清楚的。

    随后又向处理内政的徐凌问道:“徐大人,百姓是否已经恢复了生产,城内商贩是否重开商铺?”

    “回殿下,百姓已经渐渐恢复生产,只是城内商贩臣未有多过问。”

    秦阳沉吟一声,商业在他认为是必不可少的,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是钱,有钱事情就好办多了,可以扩充军备,更新武器等等。

    但古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商人逐利,乃小人也,行事与自诩为君子的士人相悖,所以才有士农工商的地位排名,然而秦阳受到新世纪思想的熏陶,自然是与这个世界是不一样的。

    但目前的困难是,无双城是大夏的,不是他个人的,自己可以在无双城实施他的政策,但受益人是他的父皇,以后的太子,所以这个事情暂时搁置,日后看情况在实施。

    接着又问:“城内百姓的民房修建的如何?”

    “殿下,民房已经修建完毕,都是按照以前各户房屋的大小修建的,在臣的亲自监督下,无人敢谋私。”

    “嗯。徐大人做得不错,日后不管做任何与民有关的事,要优先考虑百姓的想法,切实深刻的体验民心,要清楚百姓的需求,方才能有百姓的爱戴。”

    “殿下所言极是,臣等谨遵殿下令。”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与民的关系,在秦阳前世不知有多少例子了,很多乱世都是百姓掀起的,百姓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想要活下去,而活下去的基础条件便是吃的。

    不管是身为皇帝,还是公卿大夫,若能多考虑百姓一点,也不至于频频爆发百姓起义。

    而百姓起义后第一个目标则是世家大族,公卿大夫,因为这些人手中有吃的,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很少有王朝是从外而亡的,往往就是从内腐败,而后就是王朝更替,反反复复,一直如此。

    挥了挥手,秦阳示意众人可以下去了,他只需要总览思想和大方向,细节方面让下面的人自己去处理,若是事事躬亲,还不得累死,诸葛孔明就是例子。

    看看人家司马懿,韬光养晦,硬生生熬死了曹家三代,成为最后的赢家。

    看着人已经走完了,秦阳打开了系统,因为出征的任务已经完成,又可以进行一次召唤。现在自己的文武班底逐渐有了雏形,只需要慢慢的壮大就行了。

    “系统,使用武将召唤令。”

    “叮咚……武将召唤令使用中,请宿主耐心等待!”

    “叮咚……武将召唤令使用完毕,恭喜宿主获得南宋岳飞麾下大将杨再兴,杨再兴—武力99,统帅87,智力63,政治59。”

    “杨再兴?”

    秦阳神色一怔,随即面露狂喜之色,杨再兴之名他可是如雷贯耳,做为正史四大百人斩之一,可见其勇猛无比,小商桥一战,以三百骑兵迎战金兵一万大军,最终斩杀万户一人,金兵两千余人,死后被火化,箭簇多达两升。

    “系统,杨再兴现在何处?”

    “回宿主,杨再兴目前正在募兵处投身报军。”

    ……

    募兵处。

    高台上,摆放着一张案几,有一校尉坐在案几前,记录着前来投军的人。

    “李二,身材魁梧,枪法精湛,通过。”

    “张武,臂力惊人,弓箭娴熟,通过。”

    “朱瑜,身高过于矮小,不通过。”

    募兵处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通过者激动万分,不通过者垂头丧气,只能身形落寞的离开募兵处。

    武宁作为无双城主将,做事谨慎,治军严明,对于募兵之事格外上心,况且这事秦阳特意交代过,他不敢大意,此时的他巡视募兵处,来到校尉面前。

    校尉看到武宁到来,急忙起身行礼,“参见将军。”“嗯。”

    武宁点点头,询问道:“今日有多少人投军?”

    “回将军的话,目前为止,已有八百三十七人投军,都是按照将军所立的标准选拔。”

    武宁再次点头,无双城的守城大军在北苍的进攻之下几乎被打没,匆匆半月才募兵一万五千余,每天差不多一千人左右的样子。

    对于每天招募的人数来说,其实算是多的了,古时生产力低下,人数稀少,一州一城之地也没多少人。

    “继续按照标准募兵,不可大意。”武宁交代一声,校尉连忙点头称是。

    正当武宁转身离去时,突然眼角的余光瞥见一人,只见其身姿挺拔,形态如松,英气逼人,手持一杆长枪,端的是威风凛凛。

    “此人是谁?”

    校尉随着武宁的目光看去,恭敬的回道:“启禀将军,此人名为杨再兴,属下见其英武不凡,便让他通过了募兵测试。”

    武宁点头,大步的朝着杨再兴走去,校尉也急忙跟在后边。

    “参见将军。”

    路过的将士见到武宁,纷纷拱手见礼,武宁不理会,直接朝着杨再兴走去。

    “敢问这位壮士出自何地?”

    武宁略微拱手,杨再兴见状也是拱手回礼。

    “某乃淮州汤阴人,姓杨名再兴,听闻殿下征兵,特来从军。”

    “可有特长?”

    杨再兴朗声开口:“某自幼习武,熟读兵书,弓马娴熟,绝非自夸海口,在淮州境内,无人能胜过杨某。”“哦?”听到此话,武宁来了兴趣,旋即对着身后校尉说道:“你来与这位壮士比试一番。”

    “若真如杨壮士所言,本将不吝提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