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秦瞎编功法,嬴政练成了? > 081吞噬炼化玉玺,终究破境角龙!

081吞噬炼化玉玺,终究破境角龙!

    吱吱吱……

    吱吱吱……

    吱吱吱……

    城门缓缓被推开,并发出城门与地面的刺耳尖锐摩擦声。

    城门之下,未被旭日照射到,这才露出深邃的黑暗,可随着城门被推开,逐渐有些白影浮现。

    首先是两名垂首弯腰的赵国老臣——廉颇与李牧,他们头上缠着白色的布条,身上披着白布长袍,脚下拖着一层薄薄的尘土。

    两人走得缓慢,神色悲伤。

    紧随其后,是一队赵国士兵,他们也身穿白布,手持长柄的桌子,将一个华丽的宝轿扛在肩上。

    宝轿的帘子紧紧地拉住,里面的人是看不清的,但只要稍微聪明的人猜到,那里面躺着的是赵国的象征。

    蒙恬和蒙骜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形,显得有些愕然,之前的坚决和冷酷被这突如其来的白布所打破。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蒙恬开口:“这是什么意思?”

    廉颇停下脚步,李牧鞠了个躬,声音嘶哑地说:“这是我们赵国的答复。”

    蒙骜皱眉,盯着宝轿问:“里面是?”

    廉颇深吸了口气,似乎鼓起了极大的勇气,沉声说:“赵王之尸。”

    蒙恬和蒙骜面色都大变。

    秦军的整个战线上也是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的声音和马蹄轻轻踏在地上的响动。

    赵王之死对于整个战局是极大的打击,更何况现在,他的尸体就这样在公众场合下被展现出来……此时的邯郸城,似乎在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决心和态度。

    “你们……你们也够狠的。”蒙恬缓缓地说,他们已经知晓赵王的死因,正是由于赵偃囚禁师尊的徒弟,既他的师弟。

    在询问过程中,赵王还想要辩解,这才被师尊弄死。

    而他们能一路连破近百座城池,正是此原因。

    赵王已死,军心涣散。

    再加上亲眼见识到仙师手段,对于仙师徒弟的他内心是惧怕的。

    仅需两日,便已攻打到国都。

    本想着让赵国开城门,选择投降,可万万没想到,他们却将赵王尸首推出来,以此为当做投降条件。

    这让他们的确无法再执行屠城的责令。

    李牧叹了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沉痛:“赵王公子——赵偃囚禁仙师徒弟,他的死罪有应得,我们只希望秦军能看在这一点上,放过邯郸城中的百姓。”

    随着话音落下。

    以廉颇为首的武将,以及文臣纷纷跪下,献上了赵国的玉玺以及重要文件。

    在这一刻。

    赵国选择归降于秦国。

    蒙恬见此,露出一抹久违的笑容。

    但他并未立即接玉玺,而是向后退了数十步。

    爷爷蒙骜在右,他在左侧,赫然露出一条路。

    他们选择在今日攻破城墙,其目的,正是为了迎接秦王嬴政。

    根据斥候传来。

    今日辰时,秦王嬴政即可抵达此地。

    距辰时,仅有一炷香的时间。

    很显然。

    对于攻破邯郸城早已胸有成竹。

    由于蒙恬和蒙骜并未接玉玺,廉颇也未抬头,始终保持着递呈玉玺的姿势。

    败者?

    就要有败者的态度。

    轰……

    轰……

    轰……

    一炷香过后。

    不远处传来阵阵轰鸣声。

    马蹄踏地,溅起的烟尘与光芒交织,仿佛一片金沙漫天。

    阳光下,烟尘中闪烁的光斑如同星辰,那是马甲、盔甲上的盔甲装饰,在阳光下折射出的绚烂光华。

    开路的秦国禁军身披金铜甲,手中高举着巨大的尖矛,矛尖闪耀着寒芒。

    他们行走有序,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一步都严密匹配,无论前后左右,都维持着等距离……他们的目光直视前方,冷漠而坚定,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和动作。

    这场面在邯郸城外,无疑是一种震慑,不仅是赵国的民众,就连那些曾经威风凛凛的赵国将领,在这一刹那也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迫感。

    而在这群秦国禁军中间,九匹战马拉着的辇车缓缓前行。

    这九匹马全身漆黑如墨,鬃毛如丝,肌肉如同雕塑般分明,每一步行走都散发出王者的威严……它们的马蹄踩在地面上,发出有节奏的轻快声响。

    辇车上,嵌满了宝石和黄金,充满了华丽与霸气……车帘半掩,透出一丝神秘的紫色,人们都知道,那是秦王嬴政所坐的车辇。

    随着辇车的接近,那种压迫感越发强烈,赵国的民众与将领们都屏住了呼吸,静静等待着秦王的降临。

    辇车内部墙壁镶嵌一块块经过精心雕琢的石头,使其光芒四射,犹如夜空中的星辰。

    头顶之上挂着用丝线编织的紫金色流苏,当风轻轻吹过,它们会随风摇曳,发出轻轻的铃声,地板则是用最稀有的玫瑰木打造的,上面铺着厚实的金色羊毛地毯,每走一步,都感觉像是踩在了云端。

    在辇车的中央,有一张由白色玉石雕刻而成的小桌,桌上摆放着几只玉制的酒杯和一壶散发着香气的酒。

    轻烟从酒壶中飘出,与辇车内的金色灯光相交,显得既神秘又迷人。

    赢溪和姚贾都跪在秦王嬴政的身边,眼眸透露着浓浓的希翼。

    “大王,蒙恬将军威武,他一路过关斩将,直逼邯郸城,赵国已是囊中之物。”

    “蒙恬将军不愧是仙师徒弟,智勇双全,有蒙恬将军,以及蒙毅上卿在,其余五国又有何畏惧?”

    在这一刻。

    他们对于蒙恬的勇猛表示深深的敬佩。

    赵国本就是强国。

    可在蒙恬手中,如同豆腐般不堪一击。

    对此。

    秦王嬴政并未失了分寸。

    虽说内心是激动和振奋的,但他明白……此次能如此顺利,最大的原因是赵王被师尊所杀。

    否则,以赵国之力,绝对能阻挡秦军片刻。

    “师尊,您又一次帮助了我。”

    秦王嬴政暗道。

    对于师尊始终保持着敬畏和感激。

    每一次遇到困难,师尊总是会无形的帮助他渡过难关。

    如今。

    若是收复赵国,运转人皇决吸收赵国气运,势必能突破国脉境。

    介时。

    他可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确切的说,质的跳跃。

    对于这一幕,他亦是期待的。………………………………

    城门外的平地上,赵国的城民们已经聚集在此。

    他们的表情充满了不安与惶恐,毕竟对面是曾经让五国闻风丧胆的秦军。

    阳光下,两侧的战马排列得整整齐齐,每一只战马的头部都戴着金边的马甲,身上则是金铜的甲胄。

    这军队在阳光下散发出的金色光芒足以让人心生敬畏。

    蒙恬穿着鎏金的盔甲,手持高擎的长矛,站在蒙骜的身边,两人的威风与此时的场景相得益彰。

    他们的背后,是秦军的将领们,每一个人都脸色严峻,举止庄重。

    赵国的重臣廉颇、李牧以及其他几位将领,都穿着白色的长袍,脸上带着沉重的神色,他们在赵王之前已经率先跪下,等待秦王的到来。

    那辇车缓缓地驶了过来,九匹漆黑的战马呼啸着,在阳光下的辉映下,显得尊贵而神秘。

    车轮在地上滚动,每一转动都带起一片金色的烟尘,车帘后的紫色隐约可见,而紫金色的流苏随风飘动,仿佛在告诉人们里面的主人有多么的尊贵。

    秦王的辇车最终停在了赵国的城门前,车帘被轻轻地拉起,露出了嬴政英俊的面容,他的眼中有着无尽的霸气。

    蒙恬跪在地上,对嬴政说道:“臣蒙恬,恭迎大王。”

    蒙骜也跪了下来,接着是其他的秦军将领们,一个接一个,他们都跪了下来,整个宽敞的场地,除了嬴政之外,都是跪着的人。

    赵国的将领们也跪了下来,他们的神情中带着深深的无奈和沉重,但是更多的还是对嬴政的尊敬与敬畏。

    嬴政缓缓地走下辇车,他走到廉颇的面前,微微点头:“从今日起,赵国上下归属于秦国。”

    声如龙吟,皇威浩荡。

    廉颇抬起头,满眼的泪水:“感谢大王的恩赐,从今以后,赵国的土地、民众都将忠诚于秦。”

    李牧也说道:“大王,赵国愿归降于秦国。”

    听闻此话,嬴政露出满意的神色。

    秦国东出?

    率先啃下赵国这块硬骨头。

    那么剩下的其余五国皆不在话下。

    于是乎。

    嬴政伸手接过廉颇递呈而来的赵国玉玺,然后转向蒙恬说:“蒙恬,这次的功劳都归你了。”

    蒙恬微微一笑:“归功于大王的英明,和我的爷爷蒙骜的辅助。”

    此话一出,秦王嬴政爽朗的笑道:“蒙骜与伱皆是大秦的功臣,你们一路过关斩将,直逼邯郸城,是我秦国的英雄……今日我要大赏你,你可有何心愿?”

    话语间。

    他持玉玺向邯郸城内走去。

    作为他侍卫的蒙毅紧跟其后,而蒙恬和蒙骜亦是如此。

    蒙恬深吸了一口气,眼中流露出坚定之色:“谢大王夸赞,但臣并无其他心愿,唯愿能为大王完成天下统一的伟业。”

    嬴政点头,目光中透出深沉的野心:“赵国已经降服,剩下的燕、齐、楚、魏、韩五国,你认为我们该如何行动?”

    蒙恬沉吟片刻,道:“楚国与我们接壤,土地广大,人口众多,若能先服楚,必可震慑天下……楚国一破,齐、魏、燕、韩不出三年便可归附。”

    嬴政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光:“听闻楚国新王昏庸,国内纷争不断,此乃机会。”

    蒙恬点头:“是,此时正是出兵的良机,不过楚国地形复杂,丛林密布,我们需精心筹划。”

    嬴政看向蒙恬,语重心长:“蒙恬,这次赵国之战,你战功赫赫,为我立下赫赫战功……此战后,天下将颂你之名,但统一天下之路,还需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蒙恬深鞠一躬:“臣生为秦人,死为秦鬼,愿为大王统一六国,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嬴政笑了,轻轻拍了拍蒙恬的肩膀:“我相信你,这一路,我们同心协力,必将天下一统!”

    蒙恬肃然应命:“必定不负大王所托!”

    在他们谈话间。

    很快来到了邯郸皇宫。

    此时。

    在秦王嬴政的注视下,运转人皇决,并施展师尊传授的气运之术——命眸。

    只见在他手持的玉玺之上,附着磅礴的赵国气运,正在无时无刻的涌入他的体内。

    他深知。

    若是不及时将其吸收,用不了多久,可就会反噬自身。

    想明白这一点。

    他便立即命蒙恬、蒙骜以及蒙毅,还有随身携带来的重臣处理、解决赵国一系列残留的问题。

    其主要宗旨,要将赵国牢牢把握在手中,决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

    而他在侍卫的护送下,直奔皇宫的中心宫殿,准备吸收和炼化玉玺上的赵国国运。

    宫殿内。

    秦王嬴政盘膝而坐,运转人皇决,默念其心法口诀。

    而在的胸前,赵国玉玺赫然摆放其中。

    秦王嬴政盘膝坐在中央,胸前摆放的赵国玉玺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它内部蕴含着千万年的历史与记忆……玉玺上的气运像一道细流,慢慢地向嬴政汇聚。

    随着嬴政运转人皇决,这道细流逐渐凝聚成一道紫色的巨蟒,它在空中舞动,翻滚,仿佛一条真实的生物,其眼中充满着敬畏与奢望。

    每当巨蟒从玉玺上汲取气运,它的身体就会变得更为饱满,光芒也更为炫丽。

    嬴政闭着眼,深入心海,可以感受到这条巨蟒给予他的强大力量。

    他内心激动,但同时也明白这种力量的可怕,他需要完全控制它,而不是被它控制。

    随着时间的流逝,紫色巨蟒的动作变得越来越慢,而其身体也逐渐出现了变化。

    原先的巨蟒形态渐渐地,巨蟒的头部开始分叉,从中央生出一只角,随后又是第二只、第三只……直至形成五只角,它的身体也从原先的蟒蛇形态转变为坚硬的甲壳。

    巨蟒已经脱变为一头角龙,身上的紫色光芒愈发耀眼,它环绕在嬴政的身边,仿佛是他的守护神兽。

    此时,嬴政的心中充满了震撼与不可思议:“这就是赵国的国运吗?强大到如此程度……”

    他深知,自己已经跨出了一个新的起点,身为一国之君,他要承担的责任也会更重,但此刻,他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力量带来的满足与自信。

    在这一刻。

    邯郸城的子民下意识停下手中的工作,抬头望向皇宫的方向。

    映入他们眼前的。

    在皇宫的上空,云朵互相汇聚成角龙的形态,这令他们神采奕奕,不由发出惊叹。

    “天呐?你们看那云朵,简直太漂亮了,莫非,这预示着什么?”

    “哎,管它呢,如今赵国已不复存在,只是希望咱们能踏实生活,不再受战乱之苦。”

    “只能怪该死的赵偃,要不是他,岂能得罪仙师,以咱们赵国的军力,亦能抵挡秦军的步伐。”

    对于这些话语,自然而然落入到行走在街道的廉颇耳中,令他不由叹了口气。

    眼角溢出眼泪,内心是苦涩和无奈的。

    时间?

    渐渐流逝。

    三天过去。

    气运的转化彻底完成,嬴政缓缓睁开眼,角龙已经融入他的体内,成为他掌控的一部分。

    他站起身来,感受着身体中流淌的新生力量,眼中的霸气更胜以往。

    “统一六国,只是开始……”他低语,然后缓步走出宫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