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我慕容复,悟性超神! > 第57章:指点迷津,无量山下

第57章:指点迷津,无量山下

    大理皇宫,后花园。

    保定帝段正明和皇后,以及朝内“三司”司空巴天石,司徒华赫艮,司马范桦都在。同在的还有段正淳,以及他的四大家臣。

    如此多重臣相聚于此,自然不是闲聊天的,而是谈论伏牛派之事。

    前几日过彦之去到镇南王府,找到崔百泉。而崔百泉,在得知仇人可能是姑苏慕容后,便向段正淳求助,希望大理段氏能仗义出手,主持公道。

    段正淳哪里肯当即答应,只能先行应付,随后便和四大家臣来找到皇兄段正明商议此事。

    若是在其他国家,皇帝和王爷讨论要不要管江湖事,纯属笑话。但在大理不同,不只段氏是江湖出身,就连朝上三司重臣,司空司徒司马,也都是江湖出身的武功高手。

    因此对于江湖纷争,大理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关注、重视。

    此刻段正淳说完前因后果,便询问段正明道:“皇兄,此事你说该如何处置?”

    段正明面容温厚,气势内敛,缓缓说道:“中原武林之事,我段氏却是不好轻易插手。”

    “陛下所言极是。”司空巴天石道,“姑苏慕容与我段氏向来无甚瓜葛。且此事真假尚且未知,贸然插手颇为不妥。”

    段正淳听巴天石说“段氏和姑苏慕容无瓜葛”,脸色微变,但立刻恢复如常,沉吟道:“话是如此说。可那‘金算盘’崔百泉已改名在我府上待了十多年,没有功劳亦有苦劳。如今他向我下跪求助,我也不好无动于衷。”

    段正明欣赏地看了一眼段正淳,微笑道:“我段氏向来注重情义,你的确不该无动于衷。”

    三司闻言互相看看,都是微微皱眉,以为段正明要亲自插手此事。不料,段正明又道:“但此事就算要主持公道,也不该由我段氏来主持。”

    段正淳一脸不解:“还请皇兄指点迷津!”

    段正明微微一笑:“那崔先生是出自伏牛派,伏牛派是中原门派。既是中原门派遇难,自该由中原门派站出来主持公道。而试问中原门派里,又有哪一门哪一派的威望,能高过少林?”

    段正淳一惊:“皇兄是说,让伏牛派去请少林主持公道?”

    段正明颔首。

    三司也齐道:“陛下圣明!”

    正如段正明所说,伏牛派是中原门派,而少林则是中原公认的江湖北斗。少林不只武功高强,且向来锄强扶弱,江湖上人人都是佩服的。

    段正明又道:“你若是想帮那崔先生,只需写一封信交由崔先生,让他带去少林。大理天龙寺和少林往来颇多,少林高僧见了我段氏手书,自会给上几分薄面,认真对待此事。”

    段正淳一想,的确是这个道理,恍然大悟。他面露喜色:“不愧是皇兄,一语解出小弟困惑!”

    按照段正明的方法,段正淳只需写一封信便可,不需亲自出面,如此也可避免与慕容复这个自己的女婿敲当面锣对面鼓。

    当即他便行礼退下,回府着手此事。

    另外一边,慕容复对于此事,自然是一无所知。

    不过就算知道,也不会过多在意。反正要不多久,等秦家寨和青城派的都回去,就会在江湖上言明,他们的仇人不是慕容复。

    到那时,只有一个伏牛派,又能请什么少林主持公道。除非少林寺得知,先前盗取《易筋经》之人是慕容复,但那又是不可能的。

    且说慕容复一行人出了苏州,便直奔大理。此行虽是为了所谓大业,可慕容复并未把这大业当做全部。反而,一路上吃喝玩乐,倒花去颇多时间。

    若是中间途径什么名胜古迹,慕容复更是要带众人亲自阅览一番,兴致起了,还会在附近住上几天,吟诗作画、一派闲游之意。

    阿朱阿碧王语嫣三女,对于这样的安排自然是欣喜的。她们最开心的,莫过于陪伴在慕容复身边,游览山川湖泊、观赏名胜风景。

    反观邓、公冶、包、风四大家臣,就都有点焦躁,觉得慕容复太过放松,一点没把大事放在心上。可即便如此,他们倒也不会说些什么。

    因为这几个月来,他们亲身体会到,自家公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只是武功,就连性格也发生许多改变。且慕容复虽然更为平和,但威严却日渐增加,四人尤其体会深刻。

    他们四人私下还曾讨论过,慕容复的变化,在他们看来有好有坏。好自不必说,武功提升到他们都看不懂的境界,岂能不好。但坏,则在于其对于光复大燕的念头,似乎越来越淡。

    慕容复尽管不说,但四人能明显感觉到这一点。以前慕容复经常把光复大业挂在嘴边,每次谈论大事务必提及。可这几个月来,愣是一次没提及“大燕”这两个字,四人又岂能不多心。

    但无论如何,四人对于慕容复的忠心不曾动摇更改,都下定决心辅佐他成就大业。

    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数十日后终于抵达大理境内。

    这期间里,江湖上也发生了许多事。

    如秦家寨和青城派都已在江湖上澄清,自家仇怨和姑苏慕容无关,是有卑鄙小人暗中陷害。不光澄清,还大大夸赞一番,说慕容复“丰神俊朗,如同完人”、“慕容公子义薄云天,令人钦佩”、“感念大恩,愿为姑苏慕容赴汤蹈火”云云。

    此事一出,江湖上众说纷纭。大伙都不明白,怎么这两家去找慕容复兴师问罪,回来后却都大吹特吹上了。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不曾得知。有人向两派内部弟子打听过,只得出一些小道消息。说慕容复不仅没有追究两家过错,反而还慷慨地指点两家武功,因此才得到两家钦服。

    总之两家声明一出,江湖人便少有人再怀疑慕容复,但风波还没有过去。因为人不是慕容复杀的,不代表此事就完了,对于凶手是谁,还是要找的。

    但这些都和出门在外的慕容复无关,他现在已经和三个妻子,四位家臣,来到了无量山山脚之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