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永相 > “第四十四章 南下”

“第四十四章 南下”

    煜韬一行十几人的欢声笑语让整个酒楼的气氛都活跃了起来,用煜韬的话说,步入了江湖就要有一些江湖气,不要端着官家的架子,江湖儿女讲义气、重情义,大多是豪爽的性格,即便是人们口中的恶徒,也首先讲究义字当头。所以,他们准备在一路上结交一些江湖上的有志正义之士,即使不是永相中人,也能招揽回去为朝廷效力、为国家尽忠。

    对于煜韬招揽武林人士的做法,煜武等人均是不甚理解和赞同,毕竟永相几乎是遍布天下,不说总堂有十几人,也不算培养后送到军营和朝廷的那些人,现在各分堂、各地分舵都大约有二三十人,算起来也有几百人在。对天下间的事,差不多都能做到第一时间掌握,煜韬自己还要招揽一些武林人士,着实让他们想不通。

    刘梓絮真不愧是煜韬的青梅竹马,明白了煜韬的用意,她解释道:“永相是忠于陛下的,但永相看到的一些表象,未必就真实,他们只是去看、去报,却不加以了解和调查,任何事都需要陛下自己来判定,如果消息不完整,势必影响陛下英明决断。煜韬想从多方面了解一些情况,这样也有助于朝廷作出合情合理的决定。”

    众人听了刘梓絮的解读,明白了煜韬游走江湖和结交武林人士的良苦用心,煜略更是打趣道:“不愧是被誉为未来贤王的世子殿下,不只是自己贤能、文武双全,连未来王妃都是如果心灵通透、贤良淑德,真是羡煞我等呀!”

    听着煜略打趣,刘梓絮毕竟还是个女孩,羞红了脸。而颜瑾瑶却是听了煜韬的话,放下了在京城的身份之别,一个小粉拳锤在煜略的肩膀上,为刘梓絮打抱不平。颜瑾瑶小女孩的性子,着实令刘梓絮和冯卿源喜欢,也一直当做妹妹一样的看待,颜瑾瑶也就把两位大小姐当成了自己的姐姐一般,但也绝不是为了攀附高枝,只是脾气相投,纯粹的因情而聚。

    煜略虽然生在王府,却是长在永相之中,与师兄弟、师姐妹相处的时间倒是比父母长辈更多,特别是与颜瑾瑶年龄相仿,又是经常见面,在一起打闹是家常便饭,慢慢的互生情愫也是自然。煜文虽然曾经和煜韬探讨过这个问题,煜文认为颜瑾瑶出身平常,非高官重臣之后,也非大富大贵之家,虽为朝廷御剑坊的副司主,但煜略毕竟是皇家血脉,未来的齐王,颜瑾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王妃,最多是入府做妾。而煜韬却不以为然,认为无论出身,只要两人情投意合,心往一处想,又都是为朝廷做事、为国家效力,不但能够在一起,如果颜瑾瑶真能成为煜略的贤内助,成为王妃也不是不可能的。兄弟二人虽然对此事意见不同,但一来谈论之时还为时尚早,煜略和颜瑾瑶年纪尚轻,不着急,二来这事还需要看齐王府的意思,最关键的还是在陛下的想法,也就作罢不谈。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煜韬和刘梓絮将要奉旨成婚,下一步就是煜武和冯卿源的婚事,再往下就是煜略了。煜韬看着这一对欢喜冤家不知烦恼的样子,羡慕的同时,也对二人的未来担忧,别再出什么事才好。

    煜韬深知,颜瑾瑶如今的武功成就属实高超,进境比一些武林世家的子弟还要快。若是说上天眷顾,普通人家生出了一个武学奇才也是可能的,但是这种几率并不大。不说骨骼、经络的传承,就是普通人家、寻常百姓虽然都能填饱肚子,但先天母胎的营养很关键。如果说,寻常人家的孕妇,营养肯定比不得大户人家,更比不上官宦家庭的讲究,孩子生下来必然不如大富大贵家庭的婴儿健康,在成长过程中,吃穿用度也是比不上的,如何能把一个女孩养的如此精细,能这么适合练武,而又很主动的让一个女孩参加永相的选拔,最关键的这女孩子姓颜。要是说,她是颜忠的血脉,有了如此的背景、血统和机遇那就说得过去了。但是煜韬派人调查来调查去,并未发现一丝的线索和苗头。不过,煜韬也不是钻牛角尖的人,即便以后证明了自己的猜测,他也不会反对或者阻挠二人,即便颜忠现在的形象在煜韬心里大打折扣,而且煜韬认为颜忠是必须要除掉的,否则会危害朝廷。

    按照煜韬的计划,一行人在楚王封地再逗留三五天,然后南下走半个月,最后北上,北方地域广阔,路途相对遥远,能走到哪、走多久只能随缘了。

    在武昌府的几日里,煜韬带着众人并未找到永相分舵,而是悠哉游哉的在大街上闲逛,很多百姓日常生活或习以为常的事物,都让久在京城、不出永相的几人感觉到好奇和新鲜,乐威等几人的亲随府卫虽然在外行走较多,但也没法显得自己比自家的世子更了解这个世界,很多事物没法直接解释出来,还好同行的颜瑾瑶常年在外办案,相比于煜韬几人却是见多识广了,也解救了这几名亲随,由颜瑾瑶向自己世子、小姐来解释和介绍一些事物再合适不过了。然而,煜韬几人也有一些比他们更懂的东西。

    就拿几人在楚王府周围转转时,煜韬向大家介绍了楚王府的情况。楚王府有两种概念,一种是指整个红墙以内的全部范围,一种是仅仅指红墙内的藩王宫城。而这道红墙作为一种边界存在,在与藩王宫城的城墙之间,还有一些距离,甚至还有一条护城河。藩王宫城的城墙是以大青砖砌成,足有三丈高,四方各设有一个大门,都是以丹漆为底色,上面加上金漆铜钉铆固,门上均建有城楼,王城内建有前方三殿和后方三宫,再加上宗庙、寺观和城内的各种房子,差不多有上千间房屋。按照规制来看,楚王府属实宏伟,甚至可比秦王和晋王的王城了。煜韬和煜武没觉得怎样,刘梓絮也曾经在西安府秦王宫城小住过,也没有太过的惊叹,但其他人对于如此规模的王宫还是很讶异,就连煜略也慨叹这宫城规模的壮观。

    按照煜韬的安排,十四个人在武昌府游玩了四天,又用两天的时间准备好上路用的行礼,还有应急用的帐篷、厨具等杂物。乐威和曲誉又出去购置了四辆马车,前一晚一切收拾停当,大家早早的就休息,养精蓄锐准备第二天的出行。

    清晨的鸡鸣唤醒了沉睡的都市,同时被吵醒的还有懒洋洋没睡够的太阳,太阳好像实在是不想开工,就让微风和细雨替他来站岗。在蒙蒙细雨中的武昌府更加的清丽,连带着空气也伴着花朵树木和青草的芳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煜韬等人用过早膳,向着荆州和长沙方向进发。由乐威、夏儒驾车,拉上除了大家的随身物品和私人行礼之外的一切行囊、装备,走在队伍最后面殿后;衽轩驾车载着煜韬、刘梓絮和一名侍女在乐威之前;李勉、耿贺驾车载着煜略和颜瑾瑶在煜韬之前;而曲誉驾车载着煜武、冯卿源和一名侍女在队伍最前负责引路。这样的队伍排列,也是把煜略保护了起来,不过煜略却很是得意,他也知道这一路很有可能遇到盗匪,或是在不知什么时候惹到了一些地头蛇,他的武功最差,被保护起来自己心安,也是给其他人减少麻烦。

    煜韬特别强调,要想办法绕过荆州府直奔长沙府,避开自己这位“青阳子”皇叔,而是去曾经潭王封地游走一番。也是带着煜略去祭拜一下这位素未谋面的皇叔。毕竟潭王是齐王一奶同胞的弟弟,当年受牵连蒙冤自焚,着实令人惋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