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实力划分

    “恭喜宿主完成支线任务,抉择。”

    “收获来自天庭的友好值20点,来自六耳的仇恨值50点,来自魔罗的仇恨值10点。”

    “获得经验值五万点,获得贡献值一万点,获得凡级上品灵宝红缨枪。”

    系统结算奖励,孙悟空又是收获一笔。

    只是那天庭的友好值与六耳和魔罗的仇恨值让他心绪难平。

    自己不想与他们接触,可是为何他们总是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三日后。

    无量剑宗召开宗门大会,讲述了一切。

    原来自孙悟空走后,王大锤也不是那种没心没肝的人,否则也到不了如今的境界。

    天底下奇人异士很多,小人物也有一些通天的手段。

    既然孙悟空已经示警,为了安全起见,王大锤并没有带上宗门全部的人马去攻击魔门总坛。

    而是留下了一半作为后应。

    事实证明,孙悟空的提醒很有必要,魔门宗主夜天老魔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自爆了。

    以他刚突破假仙境的修为,全力自爆之下,整座魔山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包括王大锤在内的三宗六派十数名大乘期高手,也一同随着夜天的自爆而身亡,连元神也没有逃脱的时间。

    魔门经此一役,元气大伤,连宗主也折在里面,各个长老,舵主死伤也不计其数。

    三宗六派也没有落得好,不仅折了渡劫期的王大锤老祖,各派的数十名大乘期高手也一同战损。

    不仅如此,三宗六派的山门也遭到魔门偷袭,死伤惨重。

    也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经此一战之后,南瞻部洲的正道修士和魔门修士的力量对比又变的均衡起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正道宗门就与号称魔门的修士开始了连绵不绝的大战。

    这仗开始的莫名其妙,双方只是不断的投入力量,个个高呼着口号要杀死对方,可是最初因为什么开战,却已经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自封神量劫之后,人族大兴,这才有了一块比较安稳的居住地。

    天下分为四大洲,东胜神洲仙灵之气浓郁,乃修仙乐土。

    西牛贺州较为贫瘠,被西方佛门所占。

    北俱芦洲瘴气重重,只有部分逃亡妖族在那里苟延残喘。

    因此,剩下的南瞻部洲就成了各方势力的觊觎之地。

    天庭,道门,佛门,乃至于妖族,巫族,都欲将手伸往南瞻部洲。

    各方势力为争夺气运各显神通,唯一没有选择权的就是人族,他们变成了各方势力角斗的工具。

    不过,现在的这一切和孙悟空的关系不大,他只是一只刚刚迈入元婴期不久的小猴妖。

    自那次正魔大战之后,或许是双方都在恢复元气,天下一时之间到以平静了不少。

    孙悟空是难得了有了一段平静的修炼时间。

    魔门宗主,假仙境的夜天老魔,还有无量剑宗的老祖,渡劫期的大锤真人,还有数十位大乘期的双方长老,他们都是这许多年从尸山血海中一路拼杀出来的。

    可是,却在一场自爆中化为灰灰。

    世事如常,大肠包小肠。孙悟空更是认识到了事情的严峻。

    想要自由,想要超脱,想要无拘无束?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

    有了实力,才能谈这些。没有,则只是空谈。

    与其怨恨天道不公,佛门卑鄙,不如静下心来专心修炼,总有一天,孙悟空相信。在模拟器大爷的帮助下,自己可以实现自己的猴生目标。

    修炼的时间总是那样的短暂,不知不觉间,孙悟空已经18岁了,按照人类的观念来看,他已经是只成熟的猴子了。

    而他的修为也已经到了元婴大圆满,差一步就能够突破分神期。

    18岁的元婴大圆满,准分神期修士,即便放在天庭,那也是天骄的存在。

    可是孙悟空依然在修炼。见识到了那些残酷的战斗之后,他觉得自己远远不够,不能有丝毫放松。

    分神之上有合体,合体之上有大乘,大乘之上有渡劫,渡劫之上有天仙,天仙之上有玄仙,玄仙之上有真仙,真仙之上还有金仙。

    而依照他原本的人生轨迹,一出山就是太乙金仙,被天庭招录为官。

    即便是太乙金仙,他也只是别人手中的玩物罢了。

    一日不突破到大罗,他就没有丝毫的安全感。

    即便突破了大罗,上面还有准圣压着。准圣上面是圣人,圣人上面还有道祖。

    道祖,他就真的能够举世无敌吗?孙悟空可不那么认为。

    在孙悟空做的那场奇怪的梦中,有一种叫做网络小说的东西。

    上面记载着道祖也只不过是一个世界的主宰。

    而这个天下,是由许许多多的世界构成的。

    西游世界也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大世界的缩影。

    孙悟空仍旧没日没夜的修炼,可是,他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感悟好像不够了。

    修炼不是单纯的打坐练气,而是要感悟人生,感悟世界,从中理解道的真谛。

    那究竟什么是道?

    这个没有统一的答案,100个人就有100种答案,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道,可是,孙悟空的道又是什么呢?

    难道就是凭借着菩提老祖灌输给自己的道吗?

    不,那不是道,那只是揠苗助长,为佛门快速培育一个打手。

    只有感悟人生,感悟世间百态,如此,孙悟空才能找到自己的道。

    上八仙的前身也只不过是凡人,却因为一日入道而位列仙籍。

    二郎神虽为大派弟子,可是他却悟出了自己的道,最终肉身成圣,力压阐教二代弟子。

    ……

    这一日,咸阳城中来了一个说书人,此人仪表堂堂,一身儒雅之气却是遮掩不住。

    “话说有秦一世,二代而亡……

    大泽乡中,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咸阳城中,李斯怕死,赵高指鹿为马。

    汉祖刘邦斩白蛇揭竿而起。

    东汉进入魏、蜀、吴三国纷争,大汉至此而亡。”

    自秦而亡,这位说书先生一共往后说了将近400年的历史。

    说书人只是在酒馆说书,却引得无数食客围观。

    有大秦密司黑冰台,将此事禀告上官,最终落到始皇帝的耳朵中。

    始皇帝大怒,立即下旨捉拿那妖言惑众的说书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