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衣钵传人 > 第二十八章 闹分家又生嫌隙

第二十八章 闹分家又生嫌隙

    刘太太可是费了劲,好说歹说,劝了无数次,最后,俏俏无奈只得同意。

    世瑜和百花的婚事,按照世瑜的意思,还是有模有样办了一场婚礼,世瑜又当了一次新郎官儿,心境、感受与十二年前初婚时大不相同,他心里美滋滋地,脸上带着顺心顺意的笑。百花的喜悦之情,更是自不必说。

    敲锣打鼓,唱戏搭台,衣家把百花娶过来。

    世瑜和百花,一时称心如意。

    百花的弟弟百川,被世琦安排到聚福堂槽坊,跟着继仁、承仁他们一起学习酿酒。

    四奶奶卫长青早就有分家的心,现在世瑜娶了一房姨太太,还带来一个十来岁的小兄弟,世瑜又着三不着两,槽坊里的事不咋出力,钱却不少分,所以卫长青心里老大不平衡,又开始不断跟丈夫世瑛提分家的事。

    刚开始世瑛还安慰她,架不住听久了,他觉得卫长青说的也在理,就去跟父亲提。

    衣传广夫妇不同意,说不能分家,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不要过于计较,古代不是流传紫荆花的故事,传说南朝时,京兆尹田真,和兄弟田庆、田广三人闹着要分家,所有东西都分完了,发现还有院子里一棵紫荆树没有分,于是商量着第二天再分。

    到第二天早上起来,兄弟三人惊讶地发现,昨天还好端端的紫荆树,一夜之间,竟枯死了,枝残叶败,就像被大火烧过的一样。

    兄弟三人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停止分树。

    过了些日子,这棵树又慢慢复活,枝繁叶茂,兄弟三人受其感化,又将三家合而为一,成为当地的孝悌之门,田真一直官至太中大夫。

    衣传广说,代代流传的这个故事,就是告诫人们,兄弟之间,和睦最重要,“和”是一宝,有了“和”,才有融洽,有了融洽,才有欢笑,有了欢笑,才少忧愁,少疾病,多健康,多财宝。而这“和”的关键,就是少计较,明知吃亏而不争。

    世瑛听父亲说得有理,只得告退,回去讲给卫长青听。

    无奈卫长青听不进去,分家就像肚子里的蛔虫,分不成家,那蛔虫就总在那里蠕动,闹得心里痒痒地,不得劲。

    刚开始,卫长青还忍耐着,到后来,卫长青只要一看到俏俏今天买新衣,明天添珠宝,就看不惯,总觉得俏俏腕上的翡翠镯子,花了自己家一份钱,人家还觉得应该,一点都不感激。

    世瑜虽说戒了烟,戒了赌,但还是隔三差五出去听戏啊,逗蛐蛐啊,总之游手好闲。而自己的丈夫世瑛,比世瑜还小,却天天兢兢业业在槽坊里守着,就这样辛辛苦苦一年,不比世瑜多分一个子儿!

    卫长青觉得不能这样下去,他们几个是亲兄弟,不分彼此,也就算了,自己跟他们算什么,无半点血缘关系,合不着!

    卫长青先去找大嫂叶秀敏说分家的事,叶秀敏劝慰说,咱们妇道人家,管不了这些大事儿,再说了,老太太六十岁了,最不喜欢听别人提分家。

    卫长青听不进去,又去找刘太太说,老太太也火了,就让衣传广把兄弟四人找来,一起商量分家。

    没想到,最先同意分家的是世瑜。

    其他兄弟几个还在犹豫,觉得不好意思同意,世瑜最先站起身来说:“父亲在上,儿子我举双手赞成分家。总有些人在背后说我,活儿干得最少,却活得最惬意,好像我吃我喝我玩,是花了别人的钱一样。”

    世瑛听了这话,心里一惊,世瑜连卫长青的心思都知道!

    世琦咳嗽了一声,说:“三弟,你多想了,谁花钱不是花的衣家的。”

    “大哥,你不明白我的心!”

    “我明白,你是想着分了家,花钱花得痛快!”世琦不由地从椅子上站起来。

    “人生在世,不就图个痛快!”世瑜喝醉了一样,脸涨得通红。

    “莫说那些没用的,不同意分家的提出来。”衣传广盘腿坐在炕沿上,一双眼睛注视着大家。

    世瑛不敢扭头,只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三位哥哥一下,一缩脖子,不肯吭声。

    世琦说:“爹,我不同意!我是做老大的,就要尽到做老大的责任,即使分了家,要是别人有困难,我就不管了么?所以,分家不分家,与我没什么两样,我的责任,就是让兄弟几个同舟共济,越来越好。”

    “我们都已过了弱冠之年,虽说长兄如父,已无需大哥操劳挂心,分家的遍地都是,过得并不差。”世瑜坚持着。

    衣传广抿着嘴,脸上表情严肃,他大手一挥,示意世瑜不要说了。

    世瑜住了嘴。

    衣传广用严厉的眼光看了世珍一眼,又看了世瑛一眼,慢慢地吐出几个字:“老二,老四,你们俩的意见呢?”

    世珍说:“父亲的意见,就是儿子的意见,一切听从父亲安排。”

    衣传广又把眼睛盯在世瑛脸上。

    世瑛脸上发烫,觉得父亲的眼光像宝剑一样,锋利又吓人。世瑛吞吞吐吐:“爹爹,还是分吧。”

    “好!既然最小的两个都同意分,你们做老大、老二的,还有什么理由不同意呢?分家,就这么定了。你们四个今天晚饭前,把要分的物件清单列一个,给我看。连我和世琦娘算上,按五家分。世琦,明天你喊立身过来,做中人,一起用过午膳后,就分家。”衣传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完,从炕上耷拉下两腿,将脚伸进鞋里,穿上,倒背双手,走出屋子,到院里散步去了。

    留下兄弟四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世琦一脸尴尬。

    世珍一脸无奈。

    世瑜一脸轻松。

    世瑛脸上掩饰不住心里的快意。

    世琦命牧童拿来一沓宣纸,在方桌上依次铺开,他手握毛笔,饱蘸笔墨,对其他三人说,你们说一样,我写一样,按照房屋、田地、现银银票、玉石珠宝、酒槽坊、马匹牲畜车辆等分列在这几页纸上,列完了,就好平均了,就怕想不全。

    就这样,世琦写着,世珍三兄弟说着,从午后直写到掌灯时分,才把大部分物品列完,写了满满十二张。

    衣传广一口气在现在居住的平泰巷附近,又买了三套宅子,分别买在和美巷一套,磨马巷、豆腐巷各一套,父子五家,一家分一套。四条巷子,挨在一起,都在吉庆街南边,从西向东,依次是和美巷、平泰巷、磨马巷、豆腐巷。衣传广夫妇带着世瑜的俩孩子承仁和梨花,仍旧住在平泰巷,跟立身家对门;世瑜和世瑛家住和美巷,是对门;世珍家住磨马巷,房子在巷子西侧,不临街,跟立身家是邻居;世琦家住豆腐巷东侧北边临着吉庆街。

    第二天,立身吃过午饭,坐在八仙桌前,给衣家做分家的中人,衣传广笑道“今天请你给衣家主持,让你见笑了,你总归不是外人,我们丢人丢不到外边去。”

    立身把手里转着的小酒盅揣到怀里,站起身来,拱一拱手说:“分家的多了,没什么笑话的。为了分家打架吵架,兄弟不睦,才会被人笑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