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衣钵传人 > 第六十章 论生死潜心修道

第六十章 论生死潜心修道

    衣传广既觉分别在即,反而越依依不舍,加上酒意,话格外多:“聚福堂现在声名远扬,世琦又做了副会长,今非昔比,你们在外万不可趾高气扬,一定小心谨慎。人性之一,便是显示和炫耀,当有人超过了他,让他失去炫耀的资格时,取而代之的就是妒忌,再由妒忌生出愤恨,由愤恨生出邪恶。切记,切记。”

    世琦兄弟们和小一辈们都点头称是,说着记住了,记住了,爹爹尽管放心。

    衣传广不胜酒力,回卧室休息,刘太太她们女眷没怎么喝,撤了酒席,又摆上点心一起说话。继仁、梨花他们也陪着吃点心。

    世琦兄弟四个也过来给自己的母亲说分别的话,刘太太也是不放心,说着:“你们现在有钱了,要注意不浪费,不暴殄天物。有福分才有一切,要想聚财,就得惜福积德行善。还记得你们小时候,我给你们讲过的饺子皮的故事吧。”

    世琦他们连连说着,记得记得,老太太请放心,我们也经了这么多事,有经验有教训有眼界,母亲只管回家享福就是了。

    刘太太头戴黑色抓绒嵌和田玉头箍,点点头说:“好的,你们兄弟和睦,齐心协力,不为眼前一点点钱财什么你多啊我少啊的斤斤计较,生意就能永保昌盛,财富便源源不断。”

    原来,老太太说得饺子皮的故事,是说农村有个富户,喜欢吃饺子,但是每次只吃饺子馅,把饺子皮都随手扔掉。

    富户的邻居很穷,每次看到富户扔饺子皮,很心疼,说这么好的白面饺子皮,怎能白白浪费,于是把饺子皮都捡回来,晒在墙头晾干。

    后来,富户家变穷了,连吃的都没有,到处要饭,还经常要不到。这一天,实在饥饿难耐,到旁边邻居家要吃的。

    邻居说,我们家穷,也没啥吃的,到时候存着很多饺子皮干,如果你想吃,我可以给你一点儿。

    富户连连说,想吃,想吃。

    邻居把之前晒的饺子干拿出来一些,给富户吃。

    富户惊讶,问,你家怎会有这么多白面?

    邻居说,这都是你之前吃饺子时扔掉的饺子皮呀,我们捡回来晒干的。

    富户听了后悔羞愧,谢过邻居回家去了,一边走一边想,要是当初不浪费,不大手大脚,多为长久考虑,也不至于今日呀。

    回家的日子眨眼就到,衣传广和刘太太夫妇,带着汪氏和小树,还有傻书仁,一起随伯玉垒和立身父子,跨上轮船,回束鹿县去了。

    原来,汪氏知道刘太太要回束鹿县,就跟青子商量,全家一起也跟着回去,汪氏心里想的是避嫌,这样可以跟世珍不再见面,况且小树三年一考,不至于总是从汉南回束鹿,又从束鹿回汉南来回奔波,让她牵挂。而青子不愿意,他想的是,在汉南有更好发展。最后,夫妻二人达成一致,汪氏带小树回束鹿县,青子留守汉南,继续做他的管家。

    汪氏跟刘太太说了她的想法,刘太太说,你们夫妻没有意见,我这里好说,跟我回去也行,你陪我唠嗑,帮我管管家,小树还可以继续学习,咱继续请先生教小树。

    刘太太跟世珍商量,想着也带傻书仁一起回去,免得书仁越来越大,在这里添乱闯祸。有了之前的教训,世珍也愿意让傻书仁回去,当书仁跟世珍再见的时候,世珍竟然眼泪掉下来。

    衣传广他们一路顺利,到得束鹿县柳树村,家中一切都好,请了原来的先生来,教小树和傻书仁念书。衣传广派人给世琦送了信。

    伯玉垒见过嫂子秦金莺,侄儿立德的女儿湘君已经出嫁有了孩子,不常回来,幸亏立德家添了两个儿子,伯喜和伯乐,伯喜已经定过婚,伯乐也快五岁了。老太太秦金莺身子骨硬朗,守着两个孙子,高兴得很。

    立身过了不多久,就要回汉南,伯喜自觉仕途无望,想跟着叔父立身到聚福堂学习。想着孩子该有安身立命之本,立德和秦金莺都同意了,选定吉日,立身带着侄子伯喜去了汉南。

    衣传广闲来无事,经常找伯玉垒喝酒闲聊,又恢复了未去汉南时的常态。

    一天,喝酒之后,衣传广拉着伯玉垒的手不肯放,说想学神仙之术。

    伯玉垒哈哈笑着,说,老弟,我哪会什么神仙之术。

    衣传广说,你返老还童,未卜先知,说有贵人来就有贵人来,我想你定是有神仙之术,教教我吧,实话说,到我这个岁数,有这么大的家业,儿孙满堂,孩子们又孝顺,又有出息,世上能享的福都享了。按说称心如意,可越是这样,越留恋世上,越怕死。我说这些,不怕你笑话。

    伯玉垒一边听一边点头,听完哈哈大笑。

    衣传广说,笑我怕死没出息哇。

    伯玉垒说:“非也,非也。我笑我当初果然没看走眼,你是难得的表里如一正人君子。天下多少人,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遇事又另做一套。口是心非的人,还自作聪明,以为别人不知。老弟,我欣赏你!”

    “这么说,你要教我神仙不老术?”衣传广开玩笑地问。

    “你想不老,你便不老,老弟,你也修心养性多年,为何在生死一事上如此看不开。一切在你,岂能外求?岂不闻‘天学修心,人学修身。身安心乐,乃见天人。’“道不远于人,乾坤只在身。谁能天地外,别去觅乾坤。”又有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还有老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伯玉垒站起来,倒背双手,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愿闻其详。”衣传广也站起来,激动地拉住伯玉垒的手。

    “来来来,老弟喝茶,我跟你讲讲从师傅处学到的玄妙之理,世上多少人走偏,修行从来不在术上,而在精神境界。”伯玉垒亲自端起一杯茶递给衣传广。

    衣传广打听伯玉垒师傅的名字,家住何方。

    伯玉垒说:“先恕个罪,说师傅名字。尊师复姓百里,单字一个溪水的“溪”字。住秦岭一山洞里,路途遥远,山洞隐蔽,师傅经常游走四方。我倒是可以绘制地图给你,不过,人若寻他很难,他若寻你最易。你如此岁数,家人又众,若去寻师,家人必定牵挂。我此次回来,就是为了却儿孙牵挂。我不是阻你修行之路,建议你与我一起,同进同修,我将师傅所传要义,一字不差告知你,也是一样。”

    衣传广听后虽有遗憾,还是乐不可支,这几天,天天往伯家跑,就差跟伯玉垒吃住一起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