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功德无量的我怎么成了魔头了? > 第27章 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

第27章 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

    最终,吴天良还是答应了黑袍人的提议。

    由他来牵线,联系当地各大家族,瓜分丹元派的产业。

    在大夏这片土地上,大大小小的江湖门派和武道世家遍布各州县,以武力为基础,经过上百甚至上千年的发展,影响力早已渗透进当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县令虽然是一方父母官,但也只是一介流官,想要有所作为,还要取得当地各门派家族的支持。

    在往常丹元派作为地头蛇,很多时候周边各县的县官说话都不如丹元派的掌门说话好使。

    黑袍人走后,吴天良叹了口气,说起来,他和丹元派的关系还算不错。

    吴天良出身寒门,但相比大户人家的佃农还是要好不少,家里面有十几亩薄田,平日里吃喝够用,还能省下钱供他读书。

    他从小就聪明,读书也用功,一路中秀才,举人,直到高中进士。

    那年他才二十八岁,就金榜题名,可以说是年轻有为。

    于是他意气风发,自觉以自己的才华,平步青云不在话下。

    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了外放任金州槐安县令的通知。

    槐安县位于金州西南,毗邻交州,群山环抱,人口稀少,也没什么产业,是有名的贫县。

    但那时的吴天良还年轻,眼神里还带着清澈的愚蠢,偏偏不信邪,立志要改变槐安县贫穷落后的面貌,获得朝廷的赏识。

    他在槐安县秉公办案,平肃冤狱,短短几个月就收获了当地百姓的一直称赞,甚至给了他“吴青天”的称号。

    见民心可用,吴天良更加信心满满,槐安县多山地,不适合粮食种植,吴天良经过实地考察,决定在当地引入价值更高的药用作物,提高百姓的收入。

    但这件利民的好事却遭到了当地以贩粮为主业的某世家大族的反对。

    在经过请客,斩首,收下当狗的一套连招过后,吴天良屈服了。

    不,是他彻底悟了。

    在见识到世家大族真正的底蕴后,吴天良明白他之前错了,百姓的拥戴是虚假的,单靠他们支持保不住自己的位置,更别说让自己升官发财了。

    圣贤书里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他之前一直以为这民心是指百姓之心。

    但此时方知,这民心却是指“豪族之心”。枉他一直自诩天资聪颖,过去几十年却是一直浑浑噩噩,直到今日方才醒悟。

    大彻大悟后的吴天良从此不再神目如电,成了有名的“难得糊涂”。

    对百姓,他不再留情,苛捐杂税一样不少;对地方豪族,他极力拉拢,大开方便之门;对上官,他极尽谄媚,不惜牵马坠蹬,伏低做小。

    他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但他的改变得到了回报,他活的更加滋润了。

    他予人方便,豪族们也予他方便,有什么好处也会分他一份。

    手上有了钱之后,他也开始尝试习武,虽然他年纪大了,经脉有些萎缩,但在大量丹药的堆砌下,还真给他修出了点门道。

    虽然跟江湖高手没法比,但面对普通刁民,他已然毫无畏惧。

    他获得了曾经梦寐以求的钱财,美色,甚至力量。

    唯一让他意难平的却是仕途,虽然他对上官的孝敬不少,但朝中无人,一直难以得到大的提升。

    眼看着曾经一起中榜的同年一个个高升,甚至有的都做到了六部天官,他还在原地踏步。

    最初的两年他心里还很焦虑,但到了不惑之年,自知晋升无望之后,他开始躺平了。

    每天吃喝玩乐,陪着自己的几房小妾潇洒快活,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也许是否极泰来,又或许是他多年的孝敬起了作用,突然有一天他被任命为清乐县知县。

    虽然都是知县,但这中间的区别可大了去了。

    自从睿宗帝改郡为县之后,朝廷把天下879县分为富县,中县和贫县三等。

    像槐安县这种,地处穷山恶水之间,人口稀少,也没什么有价值的产业,就被划分为贫县,当地知县也只是七品县官。

    而像清乐县这种人口众多,百业兴旺的县,就被划分为富县,当地知县也被朝廷认定为六品。

    不但升了官,还能从平乡僻壤的槐安县到繁华程度仅次于金州府城的清乐县任职,吴天良欣喜若狂,甚至每天睡觉都在乐。

    到了清乐县后,吴天良也没有得意忘形,迎来送往一样不少。

    丹元派作为当地最大的地头蛇,吴天良那么灵动的人自然是极力拉拢,甚至可以称得上巴结,谄媚。

    经过一番试探,吴天良安心了不少。

    在他看来那些山上的道爷们虽然在本地经营了几百年,门人弟子众多,影响力巨大。

    但为人处事还算公道,在当地的名声很好。

    虽然也有不少产业,但似乎都不怎么用心经营。

    想到这里,吴天良就感觉暴殄天物。如果他拥有丹元派这么强的力量和影响力,不说别的,方圆十几个县,天上就算掉下一枚铜子,那也得姓吴。

    丹元派的那些道长们,还是太过于仁慈了。

    不过这样也好,就算是坏蛋,也喜欢与好人打交道。

    在吴天良刻意的逢迎下,他与丹元派的关系处的还算不错。

    丹元派虽然是道门,但也不全是不通人情世故的清修道士,虽然不耻吴天良的为人,但只要不触犯门派利益,也能容得下他。

    况且吴天良这人为人圆滑,知情识趣,因此与丹元派的外事堂很快混了个脸熟。

    逢年过节的,吴天良会派人上山送礼祝贺,丹元派投桃报李,也会赠予他一些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丹药。

    甚至吴天良的老母过世,都是外事堂长老孤阳真人亲自率领一众弟子下山给老人做的法事,吴天良虽然早已丢失了天良,但还是颇为感动。

    因此,听闻丹元派覆灭,吴天良还是有些心有戚戚的。

    虽然为自身身家性命考虑,他有些事情不能说,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还是愿意做点什么。

    白天的时候,面对镇缉司百户的逼问,他一度把火引向神农派,虽然是为了推脱的借口,但其中未尝没有一丝丹元派旧情的因素在内。

    想起方才神农派长老的提议,吴天良叹了口气,“孤阳道长,非是本官不念旧情,只是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