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3,从钓鱼开始 > 第15章 1993年的集市

第15章 1993年的集市

    大湾村临近的乡镇有两个。

    一个是龙溪镇,在大湾村西边,是一个三县交界的古镇,颇具历史文化色彩。

    另一个是竹田镇,在大湾村的东面,这个集镇就没什么历史背景了,是改革开放以后,生活在周边的人们自发的组建起来的乡镇。经过四五十年的发展,现在颇具规模,常住人口三千以上。

    单从距离上来说的话,龙溪镇较近,竹田镇较远。

    然而余平骑车的方向,却还是选择了竹田镇。

    这不仅仅是因为竹田镇更大、东西更全,另外也是因为地方特色所带来的必然选择。

    龙溪镇逢双,竹田镇逢单。

    只有在规定的单双号时间内,所对应的集镇才会开集,迎来十里八乡各行各业的买卖人。

    当然。

    寻常时间也不是完全禁止买卖,只是和逢集比起来,摊贩和人流量要少上不少。

    今天是9月3号,竹田镇逢集。

    余平骑着二八大杠,稳稳当当的行驶在乡间的小路上,两旁都是金灿灿的稻谷,微风荡漾谷浪此起彼伏,颇有一种城市人乡间踏青的错觉。

    只是……

    如果不穿他的那件迷你大背心和脚上的黄胶鞋的话,那就更像了。

    半小时后。

    余平骑车来到了竹田镇。

    入眼之处,全是两三层楼高的小平房,还都是自建房,白的灰的红的,什么颜色都有。

    不过在建房之初,政府就有了统一的规划,所有的房屋必须顺街而建,尽管颜色迥异、样式繁杂,但好歹也算是整齐,鳞次栉比间组成一条繁华的步行街。

    余平来到市场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多。

    他本以为市场已经退市,会没多少人。但实际情况是,市场上依旧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人来人往间,组成一道道密集的人流。他们当中,有背着背篓的,有挑着担子的,有牵着牛羊牲口的,还有拉着音响跪在地上要钱的……

    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让余平这个穿越者,总算看到了一点生活的气息感。

    没有停留,带着好奇,余平一头扎进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市场中。

    刚进到菜市场,他看到的是一个杀鸡鸭的摊位,旁边燃着两个柴火灶,上面分别是两口锅。

    一个是铁锅。

    正烧着热水,里面躺着两只被抹脖的鸡。

    另一个也是铁锅。

    正熬着松香,跟沥青似的,乌漆嘛黑,黏黏糊糊,正烫着两只退了毛的鸭。

    老板是个勤快人,余平只是稍站了一小会儿,就看到他如行云流水般杀死一只鸭,热水腿毛、松香拔桩,分分钟毛、桩尽除,向着来人摊开了手……

    掏钱!

    又走两步……

    是卖老年衣服、鞋子的,衣服面料齐全,化纤、纯棉、灯草绒,鞋子款式众多,布鞋、草鞋、凉鞋……应有尽有。

    双走两步……

    变成了一个卖早餐的,油炸糕、糍粑馍馍、豌豆烙饼……嘭香扑鼻。

    还没吃午饭的余平,当场就买下了五个。

    只是还没等他吃……

    叒走两步……

    公共厕所!

    一股辛辣扑鼻的恶臭,迎面而来,让余平瞬间没有了食欲,

    顿时感觉手上的馍馍都不香了。

    索性也懒得吃,直接将其挂在了自行车的龙头上,等拿回去给余凯这小子吃。

    “算了,先干正事儿。”

    今天来赶集,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则是购买钓鱼的相关东西,玉米面和白面家里都没了。

    虽然能自己制作,但他嫌麻烦。

    另外鱼钩他也想重新买,自己制作的始终不尽人意,时常会脱钩。

    鱼线也得再买上一些,没有鱼竿的钓法,说实话很伤线组,就他现在用的那二十条线组,已经有好几条被划伤,中间都出现了毛刺。

    但凡再中上一条大鱼,百分百会被拉断。

    二则是想买点家里用得上的东西,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状况。

    余平就这么漫无目的的,兜兜转转起来。

    时间不长,渔具相关的东西,便是逐个被买齐了。

    不过他想要的“新关东”,现在貌似还没发明,索性他直接买了一大包钨钢钩,这玩意看起来和后世的“新关东”差不多,效果应该还不错。

    在这之后,他这才开始买家里的必备品。

    几乎不用考虑,他首先想到了买肉。

    这两天来,天天都是红薯、土豆、菜帮子,嘴巴都快淡出个鸟来,得开开荤才行。

    随后他又去箱包专卖店,给余清买了个新书包,这是他答应她的东西。

    再之后便是看到什么买什么,只要感觉家里用得上的,那是敞开钱包随便买,很快就将自行车后座给堆得个满满当当。

    然而就在他这么大手大脚的买买买时,殊不知却有人能盯上了他。

    “刀哥,有肥羊。”

    菜市场的一个角落里,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快步走到几个年轻人身边。而那几个年轻人,正流里流气的一人夹着一根烟,眼睛跟丢梭子一样,来回在人群中不断扫视着。

    听到自己的小弟汇报,其中一个刀疤脸,立马正色道:“哪儿呢?”

    小孩偷偷的指了指余平,说道:“就是他,我刚刚看到他买东西付钱时,掏出来一大把钱,全都是四人头。”

    “你没看错?”

    “肯定没看错,就在他左边的裤兜里。”

    几人听后,眼神中立马充满了惊喜。

    旋即几人不动声色,慢慢的跟上了余平,等到余平再次购买东西时,众人眼睛明显出现了亮光。

    钱!

    上千元的钱!

    在这个年代,能够带这么多钱上街的,还大摇大摆全掏出来的人可不多。

    顿时,刀疤就心动起来。

    不过在看到余平的面相时,刀疤脸上又出现了一点点的疑惑:“这人我像是在哪儿见过。”

    “管他见过没,先偷了再说。”

    旁边的另一个小年轻不屑的开口道。

    他们都是一帮靠“手艺”吃饭的人,每天好吃懒做,开销还大。然而最近经济不景气,连他们这种“手艺人”都很受影响,已经很久没看到这种肥羊了,可不能就这么放过。

    “也是。”

    刀疤面露贪婪,询问道:“谁去?”

    “我吧。”

    其中一个长相普通,面色木讷的人开口道。

    “好,六指出手,刀哥我放心。”

    手艺人也是有技术段位的。

    一般的手艺人,出手得逞的概率,大概在百分之五十左右。

    但资深的手艺人,出手得逞的概率,却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而六指便是一名资深的手艺人。

    旋即。

    就看到六指大摇大摆,毫不避讳的朝着余平而去,等到余平刚买完东西,转身的一刹那。

    一把锋利的剃须刀片,朝着余平的左边裤兜,丝滑的切了过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