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箱子里的晚唐 > 第11章 建城

第11章 建城

    热心网友3.0:

    “up你想想,你这不是小人国吗?这些小人一看生活条件就不好,身上穿的衣服也破破烂烂的,村子屋顶上连根草都没有。

    如果这是在异界,怎么说没有个魔法?修真?随便来个修真者一掌就把村子灭了。如果这些小人是隐世的大能当我没说。

    如果这是在古代,up你有没有考虑过官府征税的问题。这么穷的村子,哪天官府来人,连税都交不上,直接把人抓走,或者把村子洗劫一空。如果村子里有殷实的家底当我没说。

    如果村子没有什么隐藏背景,没人帮忙,这些村民随时会完啊。”

    下面还有一条回复,点赞同样破千:

    “楼主说得有道理,但不全对。

    楼主你考虑考虑,这么小一个村子,你给他送水送粮?万一这是饥荒年代,村民做饭时的香味足以把几十里地周围的人全部吸引过来。

    我觉得,如果有人来帮这些村民,肯定可以更进一步,干脆让这些人帮小人修城池。做饭的香味把其他小人都吸引过来,正好在城池外安排人发放粮食,保证能吸引来一大批人。

    人多了之后干事情就方便了,这样慢慢招人慢慢壮大,这些小人还不无敌了?”

    李宣看得一脸震惊。这是个人才啊!楼主是人才,在下面回复的也是人才。不说别的,单看这字数,就比不上人家。而且一条条说得有理有据。

    网友们好心给了解决办法,自己再不用未免过于对不起人。李宣当即决定,就这么干!

    他拿来一张纸,对照着网友的建议,一条条誊抄在纸上:

    1.给小人们送吃送喝

    2.帮小人修城池

    3.在城池外安排人发放粮食

    4.给村子招人

    李宣看了看写完的A4纸,想了想,在第一条后面打上一个勾。

    “这样就行了。还剩三条,一条一条办吧。”

    有了目标,下面的事就好办了。首先,是修城池。

    不只是网友说的,哪怕网友没说,李宣也想修。城池在这灾荒年代大有用处,既防官府,又防流民。有了城池,自己再出门就能放点心了。

    首先,解决图纸问题。

    李宣从网上搜来一张古代防御工事的平面图。

    不得不说,古代劳动人民还是有智慧。这一张平面图,画的井然有序,各个地方该照顾的全部照顾到了。想想都能知道,万一外敌入侵,按这张平面图设计的城池绝对能挡住。

    有了图纸,下面是原材料。

    原材料……

    李宣有些伤脑筋。原材料用什么?换句话说,用什么修城池?

    李宣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想法是乐高积木。但想了想,他就又否决了。

    “乐高积木肯定不行,都是塑料做的。哪天外敌入侵了,攻城车都不用拉过来,前排士兵拿刀砍两下,城墙就塌了。”

    随后,李宣又想到了普通积木。

    “普通积木……也不行。根本黏合不到一起啊。简单摞在一起,容易塌。”

    这时,李宣眼睛一挑,看到桌上端端正正的502胶。

    “有502就好办了,能粘在一起。问题是,积木大大小小形状都不一样,想用积木凑齐一堵城墙?要费不少力气了。”

    积木也被否决了。

    “那……麻将?”

    “似乎也不行。至于具体原因,和普通积木差不多。麻将的角不是垂直了,还有弧度!到时候拼接起来,城墙上一个一个洞,看着都不安全。”

    “看来还是要用砖了。”

    “本身修城墙都是用砖,现在给小人修城墙,用砖砌也很不错。而且,我有502,根本不用考虑砖块的粘合性。”

    “并且,用砖块砌墙也很省力气。一块砖就有三人高,只要横着摆放四五块,就能砌起三人高的城墙。想要更高的墙多摞几块砖头就行。”

    “就这么定了!”

    李宣站起身,确定家中窗户全部锁好后,将箱子盖的玻璃板盖上,找来一块布披在箱子上,将箱子捂得严严实实,再三确定窗户打不开,才拿起钥匙出门。到门外还反锁上了家门。

    没办法,李宣可不想自己出门一趟,箱子被偷走了。一丁点的概率李宣都不想碰到。

    至于他出门干嘛……当然是找砖头。不知道为什么,大城市、乡村,地上随处可见,就是不缺砖头。什么建筑工地里总有用剩下的砖块,还有公园里散落一地的砖头也不知道是谁的。

    艳阳高照,李宣哼着小曲,径直走向最近的公园,来来回回十几趟,每趟搬回来四五块砖。不多时,李宣家中就堆起了大堆的砖块。

    “呼,总算搬完了。”

    李宣有气无力地走进家门,顺手把门反锁上,一头瘫倒在沙发上。

    “可算是累死我了!”

    李宣拍打着手,有气无力地嘟囔着,还不忘自嘲:

    “我这也算是搬砖工了吧?”

    休息了一会儿,他勉强支起身,拖拉着脚步走向箱子,开始建城。

    “说到建城,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啊!”

    李宣看看手边刚刚打印出来的城防图,感慨道。

    这张图上,最基础的部分当然是城墙。这一部分没什么技术含量。李宣把砖块平放在地上,排成一排,在砖块周围的四面全部抹上502胶,之后再把其他砖头贴合上去。

    刚开始,李宣干得还有些不熟练,但过了一会儿,一堵城墙还是被砌了起来。李宣擦擦头上的汗水,满意地点点头。

    接着,李宣开始砌剩下的三堵墙。不一会儿,全部四堵城墙全部被搞定。

    “呼,这就砌完了!”

    李宣高兴地欣赏着自己的成果:四堵砖块砌成的墙,每堵墙由两块砖头上下接在一起,长度足有块砖。这转化成小人们的比例,按150:1去转化,那就是36米(10.5丈)长,9米(2.7丈)高,4.5米(1.2丈)宽的一堵墙。

    剩下的就是拼接。

    李宣把四堵墙按东、南、西、北的次序放到村子周围,接口处抹上502胶,等胶水晾干,一座巍峨无比的巨城就做好了。

    要是在秦朝,李宣绝对要被聘请成为土木大臣。

    “看!那是什么!”

    村子里,有的村民指着天上惊恐地大喊。

    “哇!这是什么东西啊!神仙显灵了!”

    又有一位村民接过话来。

    天上,一堵10.5丈长,2.7丈高,1.2丈宽的巨型城墙缓缓下落,落在了村子的东边。

    “那边还有一堵!”

    村民们赶忙转向南边。

    “还有那边!”

    村民看向西面。

    “那边也有!”

    村民们又看向北面。

    “神仙显灵了!”

    很快,四面墙就形成一座巨城,把村民们围在里面,城墙上城门的地方开着一个大洞,村民们进出非常方便。

    “天哪,这就是天尊他老人家的手段吗?”

    马兴两眼失神,喃喃着说。

    “我知道天尊的意思了!天尊为我们建造这么一座巨城。以后,我们就不怕盗贼了!”

    秦初五爬上村里一块大石头,高呼。

    村民们这才如梦初醒,挥着手大喊着:

    “感谢天尊大恩大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