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吴钩拭雪冷 > 第四十三章 牵挂和惦记

第四十三章 牵挂和惦记

    夜色已深,中军大营呼麦的声音早已停歇,静谧之中只有值守巡逻兵士的铠甲剐蹭声踏步声混合着穿透营帐的响亮打鼾声。

    周琅独自一人坐在营帐前的火堆旁,北境的秋有些凉身上披了件白貂大氅,那是阿娘香盈要礼部的官员带给自己的。

    周琅眼神迷离痴痴看着身前依旧熊熊的篝火。

    这已是到东胡的第七个年头了,周琅已经完全融入了东胡的生活,除了发饰,衣着做派和习惯俨然与东胡人一般无二。

    安王府中的十二小男童女,自南都冰上大战后便被秦铠秦二叔带走了,没有说去做什么去哪里,秦二叔只说给他们几年时间再回来时这些人便会成为自己最忠诚的铁卫。

    周琅本想拒绝,或许当初官家阿爹为自己选择这些人的时候就是为了护卫自己的活命,不然秦铠秦二叔舅舅肖墨寻不会将能够秘而不传的绝技一股脑传授给他们,但自己确实不想将安全完全托付给别人,也再不愿有人因为自己而遭遇到任何不测。

    十二人或许早已知道自己的使命,经过两年的街头磨练和宰羊杀鸡的锻炼,坚毅冷静,周琅曾在佟中诚中察觉过一丝对敌时的阴狠,这些人义无反顾的选择和秦铠奔赴不知名的远方。

    出发之时。周琅不分男女每个人重重的抱了抱,认认真真的上下打量,要自己牢牢记住他们稚嫩的模样。如今已经五年,不知道他们过的怎么样,现在会在哪里,是否有人受伤。

    一年前,东方扶苏带着清绾荼靡离开东胡安王府,说是时间已到该是东方家涅槃重生的时候了,要去寻找幸存的族人。周琅问过他们还是回以前的地方么?东方扶苏说不,每次东方家的复兴会按照世代流传下来的谶语选择迁移异地,过上一段隐姓埋名的生活,直至几十年后再重出江湖。

    舅舅肖墨寻总说东方家是占卜秘族,可这些年也未见过东方扶苏为自己这位宁国的安王占卜过什么,只见过几次东方扶苏轻摇包了浆的龟甲撒出几枚看不清字的铜钱,用纤细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排开,低头思索。

    那个龟甲和几枚铜钱东方扶苏留给了依旧在安王府的安夏,东方扶苏宠溺的摸着安夏的头柔声对周琅说安夏还不到离开的时候,日后要安王好好的待她。周琅重重的点头,安夏竟然没心没肺的对扶苏笑着道娘亲放心吧,弯弯的月牙眼比婉若还有好看。

    安夏依旧被乌萌雅拉着手安王府和宫苑之间乱窜,皇帝皇后后宫嫔妃甚或宫门的侍卫都认了个遍,现在安夏进出宫城比周琅还要方便,不用出示腰牌只需眯着月牙眼甜甜一笑,侍卫们便开心的躬身请进。好在安夏乖巧的性子依然,没有被乌萌雅带坏。

    “唉,乌萌雅。”每次想到乌萌雅周琅无奈无助的可怜,现在继续赖在自己的床上,威逼利诱也不肯搬走。有次周琅抱着衾被要独自睡到榻上,乌萌雅不喊不叫,光着脚丫可怜兮兮的撅着嘴双眼垂泪站在自己面前,周琅愁眉苦脸的抱着衾被又回到床上,乌萌雅笑嘻嘻的上了床依旧抱着周琅睡。

    周琅心中苦闷,若是平常人家的孩子这个年纪已经婚配,在过两年或许已经有了子嗣。周琅身体现在总有些小变化可不敢心猿意马,默默念着舅舅肖墨寻教授的静心咒,才能安心睡去。南都城中早有流言蜚语,宁国与东胡兄弟之国结成了儿女亲家。

    “儿女亲家?”周琅不屑。东胡国两年前接受了西月国王石秉顺的多次求请,东胡皇室册封了本族权贵女子为公主,下嫁西月,西月与东胡结为了儿女亲家。乌延图在宫中对周琅说此举不会影响东胡宁国的兄弟之约,只为专心抗击女直需要维护与西月的边境安定,西月也承诺不在东胡采取针对安王周琅的行动。

    国与国之间关系微妙要周琅又懂得了许多,时不时会拿到舅舅肖墨寻不知从何处得来的宁国情报,宁国与西月时有冲突,边境仍不安定,但奇妙的是凉州再未被波及。

    “奇妙么?”周琅笑笑。官家周贺整肃吏治手指轻抬指向了凉州,凉州刺史以下两百余官员或问斩或流放或收监或革职,而后苏敬仁苏老师和出自礼部工部的官员纷纷进入凉州各地,逐渐掌握了凉州的大权,翎麾校尉张彪被擢升为西北边军凉州指挥使进入凉州掌控兵权。

    苏敬仁初到凉州首先重新审核丈量登记各县土地,又将西北边军占有的大量已荒的土地以代种的形式收回官中,暗中传话四方到凉州便可拥有土地,杂税没有佃租低廉。接下来周琅不知道官家阿爹如何经内阁通过,命户部专拨三百万两现银用于凉州挖渠改道大兴水利,苏敬仁三年间将本就不贫瘠的凉州打造成了河道纵横的边塞鱼米之乡,宁国失地农家、西月无地汉民还有吐蕃境内的心向宁国的没落部落纷纷来到凉州,六年过去如今凉州人口合计六十余万,整整增长了近五十万,宁国各地州府纷纷上书弹劾苏敬仁施政无德掠夺人口,未到官家手中便被束之高阁。

    最后,苏敬仁不顾朝野喧嚣弹劾如潮,开禁了嘉平关和青唐关,向外延伸在别国土地上修建成了宁国第十七第十八个商贸关城,吸引宁国西月吐蕃商客云集,只关税一项凉州每年收益便有七八十万两白银。周琅对苏敬仁苏老师佩服至极,猜想着应是苏老师以利买通了西月皇族和吐蕃贵族,但只此一举凉州无战事,繁盛空前。待自己回国后终于有了一片保命安身可图发展的所在。

    周琅遥望南方笑了笑眼中含泪,阿娘香盈书信中说东胡二皇子乌禧这些年对她恭敬有加从未惹过她生气比自己强上太多,这些年逐渐被坊间的孩子接受隐约成了顺德坊一员。顺德坊老坊主周同安生了一场大病没有挺过去,他的儿子周纬翰毅然辞了九品官身继承了顺德坊坊主之职,官家周贺褒奖佳举下旨其享六品官职待遇,与京城县尉平级。狗子郭保义被齐管家齐思贤收为义子,现在已经褪了顽劣,懂事有礼,武艺更是精进,说等自己回来策马天涯行侠战义。妍儿婉若郭灵妮三人如同姐妹,日日厮混在一起,更是对自己孝心尽力。

    周琅轻拭了下眼睛,深吸一口气,家人依旧便好,再过三年就可以回去了。

    “周琅,在想什么?”一声轻语传来,身边坐下了一人。

    周琅转头见是皇后寒敏贞的本族侄子韩德千,摇摇头,开口道:“你为何还不睡?”

    韩德千难为情道:“被尿憋醒了,起来放放水,看到你在就过来了。”

    周琅和韩德千相视而笑。

    韩德才见到周琅眼圈通红,隐含着泪滴,轻声问道:“想家了。”

    周琅苦涩一笑:“哪能不想啊。”

    韩德才叹息一声道:“真是心疼你们两个,异国他乡远离亲人,你虽然总是乐乐呵呵,只是心中有苦不愿说算了,你为人大度仁义,北南两院的子弟都愿意与你结交,伙伴不少过的还算顺意,却不知道乌禧现在如何了,几次书信只说在你府上过的惬意结识一些坊间的朋友,剩下便是大段你们宁国的之乎者也。”韩德才与乌禧两人幼年相交,也是极要好的伙伴。

    周琅听了和韩德才一起轻声笑了笑,道:“小胖子不知道还胖不胖,当年我们初次见面我还真未能搂住他的腰,他与我书信中总会嘱咐我有事就去找你们这些幼年同伴,谁若欺负就报上他的名字,呵呵呵,这些年了他那傲气还是依旧没有变吧。”周琅每次与东胡的衙内们聊天总会喜欢称呼乌禧小胖子,东胡的衙内们知道他们结义兄弟也不在意,反倒觉得关系更加亲切。

    韩德才笑道:“乌禧的性子就是如此,皇族中没有最傲气只有他更傲气。你们两个结拜的事我们惊的引为奇谈,都暗自怀疑他是不是改了性子。”

    周琅嘴角微笑,幽幽道:“我们两个就是惺惺相惜吧,差不多的年纪同样的经历。说来我现在弓箭技艺还是安远城外乌禧教会我的,可小胖子太小气,教了手艺不给工具,我第一把弓还是向父皇讨要的呢。”

    韩德才笑道:“他是舍不得送,皇子们手中的弓箭刀具全是陛下赏赐的,留在身边都是对家人的一份惦记。”

    周琅伸手摸了摸脖颈间那根黑红相间的绳链,感慨道:“是呀,都是对家人的牵挂和惦记。”那条绳链是周琅自己动手用阿娘香盈的青丝精心编成,周琅时刻带着一时也不曾脱离。

    韩德才见周琅心事重重,神情萎靡,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睡吧,天晚了。”

    周琅答应了一声,两人分别回了营帐。

    身后的篝火渐渐熄灭,秋更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