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正人君子大师兄 > 第14章 师妹入门

第14章 师妹入门

    “会逢乱世,四洲地争纷不断,法门宗派之间每日都有斗法拼杀,人间帝国年年战争不绝;百姓民不聊生,死绝多数;终至生灵凋敝,许多法门宗派也因此没落。”

    “道门以老祖天师为始,老祖天师曾在北洲证道,传下外丹法,创立道统。当时可谓盛极一时,几乎雄踞整个北洲。”

    “只不过凡事逃不过盛极而衰之理,道门依据老祖传下的教理,广泛收纳各种游方术士,将道法、五行、方术、算卜、药理、器法等等技术融于一体,北洲修行者无不自称道统,其规模之大难以想象。但如此做法,既让北洲道门盛极一时,却也埋下祸根。”

    “不久后便是那乱世劫近,道门作为最大的宗门,人称‘山上王朝’,自然劫运缠身。所有埋下的祸根,也一并爆发了。”

    “往日的庞然大物在乱世中成为了众矢之的,曾经被这大物欺压的门派们无一不想咬上一口。咬死他,然后分食其尸。过度的扩张,此乃祸根其一。”

    “尽管当时的道门依然人才燕燕,但海纳百川的思想,让道门吸纳了太多心藏异心的外道方士,在盛世这是力量,在乱世这就是累赘和祸害,道门崩溃了。尾大不掉,此乃祸根其二。”

    “道门势大之时,大多门人自然心高气傲,对人跋扈;广纳而来的那些方士术士们也不都是为了求道,更多是想借着道门这张虎皮扯大旗。山上欺凌别宗,抢占资源;山下控制人间王朝,权力更胜帝王。最后引发众怒。不正思想、不立规述、不得人心,此乃祸根其三。”

    “这个曾经的百宗之首,被喻为‘山上王朝’的北洲道门便是这样成为了乱世大劫的第一个牺牲品”

    “青青,听完这些,你有何体悟啊?”

    彩道人依然身披着那件和他有些不搭的大花衣裳,但此刻的他端正地盘坐在结庐的座首,有些诙谐的形象此时也显得肃穆了。

    栾青青跪坐于下位,正对着彩道人的位置,在她一侧有另一模样俊逸的少年站立着。

    这是开山大典后的第二天,少女栾青青在开山大典后通过入门的考核,拜入了彩道人门下,将于第二天,也就是今天正式听法拜师。

    作为大炎人,大炎国师彩道人的威信还是让她选择了相信。

    此时彩道人给栾青青讲法之地,称为“结庐”,正是飞来峰上彩道人的道场。

    栾青青还记得昨天自己通过了考核后,便随着彩道人来到飞来峰的场景。

    哪怕是在连绵不绝山峰林立的仙应山脉里,飞来峰也已经是数得上的高峰了。明明已经是午后了,但树叶上依然挂着露珠,幽深的山林里没有其它声音。山上的时间仿佛与地上错开。

    隐匿在林间的木制建筑其实并不小,但却显寂寥,通往这处建筑的道路唯有一阶又一阶布满苔痕的青石板所搭建的狭长台阶,从山腰处一路通向云雾缭绕的山麓。

    这座建筑名曰“结庐”,根据三师兄所说,当年师父彩道人带着当时唯一的徒弟,也就是他们的大师兄尹恪,打算在此地开峰立脉。但飞来峰荒凉侘寂,师徒便结草庐而修行,后来才慢慢建造出如今的道场。当年草庐已不在,师父便将这道场定名“结庐”。

    这般故事让栾青青听得心向意往,在幽深的山林间结草庐,在深林幽谭,山川大河旁修行,师徒协力开辟道场,还有比这更仙人的故事吗?!

    这个故事的主角之一就是昨日那位大师兄尹恪。

    果然是自己一开始是误解了他!

    听着三师兄的语气里似乎对师父和大师兄很是崇拜,栾青青这么想到。

    时间就这么来到了第二天,彩道人将她唤来道场,正式说法收徒。但在场的人除了他俩,就只有昨天带她熟悉飞来峰的三师兄贺逢新。

    大师兄尹恪昨天在大比中见到了,但比赛完后就跑的没影了。还有一位二师姐则有些神秘,三师兄贺逢新只说她在闭关,没多介绍,今天也未出现。

    不过现在栾青青暂时没空想这个事,因为她正在思考着彩道人刚才的提问。

    从北洲道门的覆灭中,获得了什么样的体悟。这对于世家大族出身的栾青青来说,是一道好解的题。

    短考片刻,栾青青便答:“弟子想,虽然北洲道门有教无类的理念很好,但门人弟子其实也并非越多越好。北洲道门吸纳太多弟子尾大不掉,宗门结构十分臃肿不说,管理起来十分困难”

    “再加之缺乏有效的筛选,门中混入了很多心术不正之辈,使本就困难的宗门管理这方面难上加难。”

    “我相信当时真正的道门弟子也想解决这个问题,但当时的北洲道门已经过于庞大,过于臃肿了。说不定,这些心术不正之辈,反而形成了更大的利益集团。”

    “就算想要改制,也是有心无力。毕竟这样的弊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听着栾青青的答案,彩道人露出满意的笑意,微微点头。

    栾青青不愧是如今大炎王朝官僚家族出身的家族女,其父也是如今大炎王朝数一数二的高官。

    在从小的耳濡目染下,栾青青的政治嗅觉同样十分敏锐。

    在刚才的回答中,栾青青是很罕见地,将北洲道门视作了一个政治集团,从管理分配的角度剖析了这个问题。

    虽然话糙了些,但也是说到了点子上。

    真是颇有其父风范啊,彩道人在心里叹到,随即开口说道:

    “不错,青青你说得很好。”

    “北洲道门之兴,来源于其包容万法、有教无类的理念。”

    “其之衰败,你方才所说的,宗门管理方面的问题,的确是重要的一环。”

    “但如今,你也是一个修行者了,你要学着用修行者的角度看问题。”

    “老祖天师虽然传下外丹法,又提出了包容万象的理念,但其后的门人们得法不得理,修行不修心,纵容了心中欲念。如果当时的北洲道门教习弟子修习道法术式的同时,也明令门人要修行心法,锻炼心性,这样也许结局会有所不同。”

    “从这一点上,我们就要引出外丹法的弊端了。外丹之法,虽然同样深奥非常,但毕竟是一种依赖外物的手段,并不包含修磨心性的法子。若要磨练心性,还须得另修心法。”

    “正因此,如今我火神宗所修为内丹法,至于内丹法的现世,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一旁站着的逸朗男子,也就是彩道人的三弟子贺逢新,在听到这位小师妹的答案后,眼神明亮,开口说道:

    “师妹真是悟性极好!师父对我们所有弟子都有过这一番问答,师妹尚未踏上修行便能说出其中原因一二,着实厉害!”

    面对三师兄的赞叹,栾青青害羞地笑了笑,脸颊有些泛红。

    彩道人瞥了眼贺逢新,打趣道:“老三,怎么的?你这是眼瞅着自己马上就不是最小的了,迫不及待要摆点好师兄的样子出来了?”

    “师父可莫取笑我了,我这张嘴可没大师兄伶俐。”

    贺逢新被自家师父这么一调笑,尴尬地脸一下子也红了,摸着脑袋说道。

    贺逢新听得出来,师父借着向小师妹讲道的契机,在点大师兄呢。

    因为大师兄所擅长的,正是外丹法。

    在内丹法出现后,被修道之人普遍遗弃,沦为辅助和左道的外丹法。

    一般来说,如今已经只有在内丹法上天赋不够的,才会去考虑去主修外丹法。

    彩道人自然也不止一次,向尹恪表达,希望他不要沉溺左道的想法了。

    贺逢新总感觉,师父对小师妹说的这些,就差没直说:你别和你大师兄学坏了。

    彩道人清了清嗓子,用温和的语气向着栾青青接着说道:

    “青青悟性不错。我曾与你几位师兄师姐也皆有此问,他们的回答……咳咳,总之都没你说的好。”

    栾青青好奇地问道:“师兄师姐都是如何回答此题的?”

    “你若想知道,且去问他们自己吧。”

    “总之我之所以提及这等历史往事,权因我需向你说说我火神宗的本源。”

    “当年北洲道门崩散覆灭,但道统未绝,幸存的门人一边小心翼翼地流亡他乡,以求保存道承,一边也在不断反思,探寻他们失败的原因。”

    “自那之后,雄踞北洲的道门没了,但四洲地却多了很多藏于山野间的道观道宗。一直到数百年后,一位属于道门的绝世天才在我们南洲出世了。”

    “这位绝世天才,在老祖天师所传外丹法的基础上,演化出内丹法,修行内丹之法,法成时可在体内结出金丹。其为人刚正不阿,性情暴烈,凭着内丹法,在游历南洲时荡平一切不平事,故被称为荡魔天尊,也可称荡魔天师。”

    “而这位荡魔天尊,因传下内丹法,又提倡‘莫向外求’之理念,在南洲开创了道门的‘南派’,因此被视作南派祖师爷。”

    “而后来这位南派祖师开坛说法,吸取北洲道门的教训,并未广纳门徒。能有幸受他传法之人,统共只有七个。其中有三名是道门中人,于是都尊南祖为师,作亲传弟子。还有四位是外人,于是只能作记名弟子。”

    “祖师让七名弟子观摩他的修行,挑选自己心属的道。有人在观祖师练剑后,想要求得剑道,祖师便赐下了剑法,以及自己的佩剑;有人观祖师所修雷法,于是求得了一篇雷法,一块符印;有人在祖师打坐时,表示自己只想求个心灵清净,于是得到了祖师所传的心法。就这样,有六名弟子得道离去。”

    “只剩最后一人,一直没有决定,究竟想要受传何种道法。其他弟子问他,你想求的是什么法,他回答我不知晓;祖师问他你想求的是什么法,他回答我不知晓。一直到所有人都离开,他还是没有做出决定。”

    “祖师并未驱逐他,依然自顾自地修行,允许他在一旁观摩。练剑、修道、打坐,祖师每做一件事都会问:你想学吗,而这人一直回答:我不知晓。”

    “就这样,这个‘不知晓’看遍了祖师的修行。最后,祖师正打算要开炉炼丹之时,他对祖师说:我想学这个。”

    “可这时祖师却犯了难,祖师一生苦心钻研内丹法,先前所传六法皆以内丹法为基础。而炼丹一道,却是外丹法,祖师虽也有涉猎,但并不精深。祖师向‘不知晓’解释了缘由,但这位‘不知晓’知道,祖师的所谓不精深,对常人来说,也已经是难以企及的地步,于是依然希望祖师传他此道。”

    “祖师不忍他得道少于另外几位弟子,于是除却几篇丹方,祖师还另外传了其炼器之法,赐下自己炼丹炼器所用的真火,以及一鼎永不熄灭的丹炉。”

    “这最后一位弟子得道之后,下山游历,因为他的口头禅‘不知晓’,而被唤作‘不知晓真人’。游历许多年后,他来到仙应山,观其巍峨,感其深缘,终于说到:我知晓了,我将在这里传下荡魔祖师的道。”

    “不知晓真人从真火中悟出火法,将那鼎永不熄灭的丹炉埋于仙应山的主峰,在其上建造道宫,这便是我宗的主脉神火峰和火神宫的由来,火神宗便在那时建立了。”

    “故我宗虽不入道门谱碟,但传内丹道承,仍尊南派荡魔天尊为祖师。”

    彩道人将火神宗的往事娓娓道来,栾青青听得入神。

    修行界不仅看重实力,也及其看重出身,而出身自然也分高低。

    火神宗有个道门南派的亲戚关系在。虽也有人非议,说你火神宗不就是人家记名弟子所创,就算想攀亲戚那也就是个穷亲戚。

    但是南派每回召开三坛大戒盛会,都会给火神宗发来请柬。甮管是不是穷亲戚,人自个儿认就行。

    有了能扯的大旗,自己也得有实力。火神宗显然是争气的,没有埋没南派的提携。

    千年来火神宗能人辈出,从南洲这个宗门林立的内卷之地活生生卷了出来;又在俗世中,倾全宗之力支持大炎王朝立国,终以一宗雄踞一国,包揽大炎所有修炼资源。

    作为修行者个人来说,不管入了哪门哪派,宗门在提供资源、提供平台的同时,也会成为修行者身上永远的标签。

    而火神宗,已经是当世除了不多的几个顶尖豪门外,数一数二的背景了。

    彩道人的讲述已经结束,至于在正式拜师前要讲上这么一段的用意,栾青青也明白。

    知晓宗门事迹,自然是每个宗门弟子的责任。但更重要的,则是彩道人想让栾青青作好准备。

    做好“火神宗”这个标签,将会陪伴她余生的准备。

    至于修行者改换门庭一事,是修行界内甚是少见,也是极为不齿的一件事。

    栾青青朝彩道人点了点头,她尽力地让自己俏丽的小脸摆出严肃的姿容。

    看到她认真的憨态,彩道人忍不住轻笑,这个矮小的老头笑起来时十分慈祥。

    他用温和的语气问道:“青青,准备好拜我为师了吗?”

    “我准备好了。”栾青青没有犹豫。

    “好好好,”彩道人大喜,“老二闭关了,今日无缘观礼,我们稍作些准备,等你大师兄来了,便正式开始拜师吧。”

    栾青青自然称是。

    只不多时,便有一道清朗声音从外堂传进来。

    “弟子尹恪,叩见师尊!”

    这道声音栾青青十分耳熟,只是听到,脑海中便已浮起那人模样——实在是印象太过深刻了。

    只是听到尹恪声音,彩道人原本那带着慈祥笑意的面孔马上变得肃穆板正,语气也故意带上严厉。

    跟刚刚对待栾青青时的和善样子判若两人。

    他大吼:“还不快进来,难道还要我出去请你啊?”

    仿佛上一秒还在对栾青青和声和气的老人根本不是他。

    栾青青看到彩道人这出变脸大戏,只觉得目瞪口呆。

    彩道人的样子语气,让她想起了家里。

    她的父亲自小对她也是极为宠爱,从小到大语气都没硬过一次。

    但父亲对她哥哥却是另一幅面孔,永远摆着臭脸,总是嫌弃这嫌弃那,要么说他站不直,要么骂他不长进。

    哥哥后来投身军伍,父亲不停地为其奔走打点,忙得焦头烂额,但哥哥回家之时,父亲却又是那幅冷硬的样子。

    再后来哥哥随军走了,离家很久,有次在用餐下筷时,父亲忽地一顿。说这不是那臭小子最喜欢吃的吗,他现在日子难过啊,不知能不能吃上。

    栾青青看到这个向来对哥哥极为冷硬的父亲流了眼泪。

    她突然觉得这一刻的彩道人跟她父亲很像。

    素秀的白色屏风移门被拉开,檀木燃起的氤氲烟雾随着门开的一瞬向外窜出,又被进来之人衣袖生起的风带回。

    那令人印象深刻的英俊男子站定至栾青青身旁,三师兄贺逢新跟在其身后。

    尹恪入室后先朝着彩道人深深一作揖,这个礼节的动作就好像被他训练过千遍一样自然潇洒,搭配着他那张极容易让人轻视的和善面孔,简直是温良恭谦四个字的化身。

    这是栾青青第一次正式和她的大师兄在近距离打交道。

    虽然在昨天的会场上,那位陆慈师兄向大家讲述了大师兄之“伟大”和“良苦用心”。

    栾青青也觉得很有道理。

    但栾青青之所以能被彩道人看重,全赖她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净心明眼”的天赋。

    这种天赋能让人拥有远超常人的直觉,尤其在修行这种十分唯心的事上,更是能让人事半功倍。

    正是因此,在近距离的相处下,她突然有种没来由的感觉。她隐隐觉得眼前的男人温良的皮囊下好像藏着毒蛇般的滑腻。

    赶紧将心头这抹不礼貌的异样压下,栾青青率先行了个礼。

    “拜见大师兄。”

    “你好啊,小师妹。”

    毒蛇点了点头,微笑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