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风吹晴雨落,故人归 > 四. 丞相府旧闻 1

四. 丞相府旧闻 1

    沈玉舒从颜风房中出来时大雨已经停,天边只留下一层薄纱似的橘红,似舍不舍的流连在天边不肯离去。

    这雨来的快去得也快,快到她都还没有消化那些短时间塞进脑海里的过往,就被那些刺鼻的泥土香惊在了院子里。她看着院子里的桃树,桃花近乎荼蘼,只留满目颓败,犹如她此刻沉闷的呼吸。

    颜风方才所说的话还回荡在沈玉舒的脑海之中。

    颜风抿了一口茶,声音顿了顿,“二公子的腿……伤他的元凶是他大哥顾曦月。这顾府……”颜风哂笑,“内里其实复杂的很。”

    沈玉舒如今想起颜风的表情,她试图将自己带入顾曦延的角色去看丞相府里发生的一切,似乎许多事情便有了答案。

    顾曦延不是沈玉舒曾经以为的那种世家公子,反而他像是那些具有理想主义和冲破传统枷锁的革新派。可是这样的性子,在革命年代也许会有一番作为,但在以世袭血脉控制的封建时代,则被冠上了一身反骨的名号。就算,在沈玉舒看来,顾曦延所谓的反骨,不过是不爱与世家子一同玩耍,喜欢舞刀弄剑,醉心武学,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他自己所钟爱的比武上。可他,依然成为了这个丞相府里格格不入的存在。

    这样的性子从小在丞相府里便是一个另类,哪怕他痴迷武学勤学好问,与世无争的生活在听风苑里,但是落在顾德正妻许如意的眼里却都成了危及顾曦月地位的心头刺。

    而所有的一切,以颜风的观点来看,是源自于顾曦月的嫉妒,和顾德对于父权至上的绝对掌控。但在沈玉舒看来,一切的根源,却是人性的贪婪和阴暗。

    许如意,褒国公许年的嫡亲女儿,十六岁嫁与顾德为妻,次年生顾曦月。本以为一切一帆风顺的许如意却在夫妻感情之事上栽了跟头。顾德娶她并不是因为仰慕和男女之情,而是为了借褒国公府青云直上。因此这对夫妻之间除了相敬如宾的各过各的日子以外,只剩下对彼此无尽的漠视。

    顾德当年承袭了顾老侯爷的侯爵位置时,整个顾府已在朝中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而褒国公府正是盛宠,是他能抓住的仅存的机会。所以,他娶了许如意,借着褒国公的势,入内阁,官拜丞相,完成了整个顾家由衰到盛的转变。

    而之后的顾府,却陷入了一个奇怪的氛围当中。

    顾府,复杂不在于顾德的家业和地位,妻妾多少,子嗣多少,而是顾德这个人本身对待孩子们和唯一妻子的态度就很矛盾。他娶了许如意,之后纳了慕容氏也就是顾曦延的母亲,在之后近十年的时间里,他没有再收过任何女子入府,甚至连通房侍妾都无。直到十五年前,纳了顾曦明的母亲为妾,那也是他最后一房妾室。

    若说他用情专一,他纳了两房妾,若说他用情不专,顾曦明的母亲死后他再无纳妾,而是一心一意搞事业。而所谓的事业,也不过是怂恿真宗更加沦陷于长生不老的谎言。

    只可惜,沈玉舒却清楚,顾德这样带领整个家族走到今日的男子,女人对他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他内心最在乎的还是自己和整个家族的利益。说白了,在他已经达到权利顶峰之前,没有什么能比权利更让他痴迷。

    在没有完全脱离褒国公府的掌控之前,他更不会将自己陷入男女情爱之中,让褒国公府抓到把柄来对付他。哪怕,他确实在心里的某个角落里藏着什么人,除了他自己以外,谁都不会知晓。

    顾德如今共有三子。一女早夭,是顾曦延的同胞姐姐,据说当年这位二姑娘极得顾德宠爱,只可惜没能活过五岁。

    这与沈玉舒在历史资料里了解的那些子嗣成群的当权者不同。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的孩子数量,在古代社会里并不具备以人多力量大为内核的社会竞争力。至少,沈玉舒曾听小惠说,一巷之隔的户部尚书家里,光是小妾就要十几个,更别说子嗣,就连尚书大人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究竟有多少个孩子。

    顾曦延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原本也该有着不错的未来,虽是庶出,但顶着顾家二少的名号,却也可以在京都风生水起。

    但是,他没有。

    大安尚武,顾曦延更是武痴。他痴迷武学,十岁时已是京都世家子弟里的高手,除此之外,他聪敏好学,幼年教授他的私塾先生也说他天赋异禀,若引导得当便是这世上少有的文武全才。

    只可惜,这样的赞许并没有带给他更多的机遇,反而给他的人生披上了一层又一层的枷锁,也间接导致了他成年之后的所有厄运。

    从来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十岁之后,顾曦延几乎再也没有感受到这座丞相府里的温暖。他的母亲因为陷害顾曦明不成,反而毒害了顾曦明的母亲。东窗事发,许如意在顾德默许的情况下,棒杀了慕容氏。

    就此硕大的听风苑里只剩下了一个每日只知读书习武的少年,而他的命运也就此被改变。

    是顾曦月的妒忌,是许如意的陷害。

    顾曦延十五岁时,京都来了一位西域于瑱的高僧雨禅,相传他手上有一本世间罕见的武功秘籍,在中土被称作《清音经》,而在于瑱,它则被称作《班若罗》,意味着无上武学。

    雨禅的目的很简单,他希望找寻一位传人,将班若罗中的武学传承下去,为后世之人所修习,为此他已游遍相连山河国土,安国已是他东来的第四个国家。

    而顾曦延慕名而来,在一场场武艺对决中胜出。

    当然,与所有武学故事里的主角一样,顾曦延,被雨禅成为了难得一见的武学奇才,天下未来的剑术第一人,他成为了班若罗的传人。

    当时颜风说到这里的时候,沈玉舒下意识带入了曾经看到过的一些揭露传销的纪录片,总觉得这个雨禅法师和那些传销人员差不多。

    顾曦延和所有命途多舛的主角一样,他的人生注定也非坦途。顾曦延因母亲的亡故,心性原本就郁结,加之修习班若罗急于求成,终是在十八岁那年走火入魔,不单重伤了教他班若罗的雨禅,更是冲上了大街连杀了数十名百姓,才被当时的神武将军文灵宇带着军队所制止,扭送回了丞相府。

    可是,顾曦延却早已将正本经书烂熟于心,就算是捆着他,他依然可以在冥想中修习。

    这似乎就是一个死循环,顾曦延越是想要突破自己的武学造诣,越是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困扰,找不到突破口,久而久之他的脾气秉性都发生了巨变。

    然,为时已晚,雨禅法师后悔莫及。顾德为了保全顾曦延的性命结束他走火入魔的修行,派人将重伤的雨禅驱逐出了大安,自此再无任何有关雨禅的消息传来。

    雨禅法师走后,无人引导练功的顾曦延性体内真气得不到压制和疏导,开始逐渐逆行,情绪更加无法平复,更是因魔功入体,重伤了府中数人性命。

    顾德本欲封锁消息,但还是很快由下人口中传遍了整个京都。他不得不又杖毙了几名传话的奴仆,这才作罢。

    但八卦这种东西,只要传的越久越远,也越离谱,众人都道丞相家的二公子乃是恶魔所化专吃人肉喝人血。

    谣言传的如此迅速,也不乏许如意和顾曦月的手笔。

    这件事最终惊动了当时已经不问朝中事一心炼丹要与天同寿的安真宗,他罕见临朝传令要对顾曦延严惩不贷以免祸害他人。

    而这一次,顾德难得惦念了父子之情,跪于真宗修仙的太平馆三天,才得了一个贬为庶民一生不得入朝为官的旨意。

    自此,顾曦延再难入朝为官,却也被强制送进了净圆寺修习佛经。从此,顾曦延的心性才渐渐地有了起色。

    但毕竟,顾曦延犯了人命案子,京都中对他的非议也越来越多。顾曦延也知长此以往,就算他不明不白死在净圆寺里,也只会有人说他是罪有应得。所以,他给自己找一条出路,参军。

    彼时,大安北部和刚建立的西柔国正枕戈担待,西柔新主撕毁了曾经的盟约。而神武将军文灵宇正率领整个神武军驻扎在北关城外蓄势待发。

    顾曦延的加入,让文灵宇如虎添翼。三场对决下来,西柔溃败退守本部。

    朝中大臣虽为此颇多微词,但碍于安真宗对于顾德的倚重,只能默许了这件事,一切有关于顾曦延习武伤人事件的讨论,也在这一刻画上了一个暂时的句点。

    只可惜事与愿违,顾曦延来到边境不久,有小股西柔兵伪装强盗在边境打劫过往商客,抢劫村民。顾曦延作为冲锋的士兵跟着当年身体还康健的神武营大将军文灵宇上阵杀敌,剿灭敌兵。

    而他的修习的班若罗却在此时反噬,他不仅一人杀了敌方后来增援而来的一百精兵,更是在那一次战后,敌我不辨的杀了大安数名将士。

    这样骇人听闻的消息很快传回了远在京都的真宗及众位大臣耳中。

    顾德得知后便又跪在朝堂上老泪纵横说教子无方致使其误学西域的魔功,还望皇帝恕罪,待儿子被押送回京后一定交由刑部秉公处理。

    当然,许如意和顾曦月自是不会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顾曦月向皇上进言以髌刑为罚,希望皇上看在丞相一生为国辛劳的份上饶了顾曦延的性命,剜去髌骨囚禁丞相府。

    安真宗不愿多事,便又草草应下。

    事已至此,顾曦延才知道,也许出于父亲的忌惮,兄长的嫉妒,也许出于更为隐晦的目的,总之,顾曦延竟是在那一刻才看清了自己父亲伪善之下的真容。知道了自己所遭受的一切都是顾曦月和许如意作祟。

    那一刻,仅存的那一点父子亲情也荡然无存,而顾曦延则成了整座丞相府里特殊的存在。他就像是借住在丞相府里的一抹飘萍,没有人在意他的死活。

    沈玉舒想起听风苑里那个玄色的身影,心头不禁隐隐有了一丝怜悯。原来就算换了时空,那张脸之下依旧是一颗绝望的心。

    只是,这又与她有何干系,为什么他跳楼却偏偏要连累自己。想到这里,原本浮上心头的怜悯,顷刻间便又烟消云散了。

    不过,说起顾曦延的这位兄长,沈玉舒又是一阵恶寒由脚底而生。

    许如意生养了顾曦月后,便再无所出,颜风说是当年顾德命稳婆在生产时动了手脚,所以许如意几乎只剩下半条命,这两年更是无法主持中馈。但为了儿子,她几乎殚精竭虑,将能算计的都算计了。

    只可惜,顾曦月唯一的优点只剩下一副让人见之不忘的好皮囊,是三兄弟里最英俊的一个,也是集合了夫妻俩所有的长相优点。但性格却并没有很好的继承顾德的隐忍与内敛,而是好色成性府中妻妾无数。而这位公子,也确实有了沈玉舒曾经看到过的一些民国电视剧里,军阀巧取豪夺那股子劲儿。

    但有趣就有趣在,一院子的妻妾,却没有一个生了孩子。因此,顾德如今依旧没有当成祖父,但似乎他也并不为此着急。只是,沈玉舒从顾德对于许如意做的事情上来看,他应该也不允许流着一半许家血脉的顾氏子孙出现。

    颜风说,顾曦月虽长得好看,但出手阴毒,还从褒国公府招来了一批死士,但凡是与他冲突的甚至的罪过他的人,要么消失,要么便是没了性命。所以,人人敬他,却人人都怕他。如今之所以在顾德面前有恃无恐,也是因为褒国公府树大根深,顾德也无法轻易撼动,更是因为顾德为了让自己干净,所有肮脏的交易都交给了这个急于在他面前表现邀功的儿子。

    而顾曦延一身的伤,也全都是拜他所赐。

    沈玉舒不禁打了个冷颤,这丞相府里手底下最干净的,只剩下与她年纪相仿的三公子顾曦明。

    仗着自己父亲官拜丞相,在京中无法无天,天不怕地不怕。其母名讳不详,是当年丞相奉皇上之命,出道南巡之际所救的江南女子,出身并不光彩。就算顾德如今再疼爱幼子,但对这位妾室却从不多言,更是命府中之人也不能提及。

    据说当年这个只有十五岁的女子长相艳丽,在府中深得顾德喜爱。因与顾曦月有着相同的年纪,再加之顾曦月好色的性子,有一阵丞相府中也有传言说顾曦月与这位庶母有染,一度引得父子为此反目。还是许如意从中调解,父子俩才渐渐放下了芥蒂,重归于好。只是这调解之中,大多是因为许如意的母家褒国公府的权势,让顾德不得不低头罢了。

    可惜红颜薄命,这位宠妾十七岁生下顾曦明不满一年,便被慕容氏下毒害死。

    对于顾曦月与顾德宠妾之间的种种,都是丞相府里仆人们之间相传的一些八卦旧闻真伪难辨,听着也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沈玉舒每每听到这宠妾的年纪,心中都不住感慨,万恶的皇权社会,女人十几岁就要嫁人生子。可一想到曾经的自己年近三十除了拿得出手的学历以外,再无其他可以吹嘘的地方,却又觉得,或许对她这样的人来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才能解决她的情感问题,也好让周围所有人都闭嘴。

    没想当颜风说起顾曦延的过往,又让她想起这些丞相府奴仆口中的流言。原来顾曦月与宠妾有染是真,顾德不喜爱顾曦月也是真,但忌惮褒国公府不得不倚重顾曦月更是真。

    这父子关系,也真是讽刺到了极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