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宁府崛起 > 第六十三章捧杀

第六十三章捧杀

    “报!陕西民变,六百里加急……”

    夕阳西下,一骑绝尘,卷起一股昏黄的尘烟,竟是无人敢拦,直冲神京中央的皇城。

    沿途商贩、游人多有避之不及,摔了个狗啃屎,却是无人敢跳脚乱嚷。

    一个个皆是翘首以盼,脸上惶急,祈求神天菩萨保佑,国泰民安,边关不要出大事才好。

    仅仅一个冬天,神京城便挤进了十五万山陕饥民,哄抢之事,时有发生,连贵人竟也不能幸免。

    神京城外,山匪横行,商贾不通,官府清缴无力,更是乱的可以,时有害人性命之祸事发生,

    人心惶惶,百姓心底的那跟玄,已是绷到了极点。

    一旦风吹草动,便是万劫不复。

    南书房,已是点燃了烛火,十几根婴儿手臂般粗细的龙烛,亮如白昼。

    “混蛋!”

    “刘长风为何还不出兵?”

    泰康帝得陕西布政司急报,年轻的脸庞顿时扭曲,双眸喷火,好似眼前的顾秉钧,

    便是他的仇人,若是眼神如刀,顷刻就能将顾秉钧碎尸万段。

    “陛下,息怒。”

    “大军开拔,需得拨付三成……”

    “放屁!”

    顾秉钧的话,不仅没安抚住泰康帝,反而火上浇油,惹得泰康帝大怒,

    “没有军资,他便按兵不动了?”

    “这天下是朕的,还是他刘长风的?”

    顾秉钧垂首建议道:“陛下,慎言!”

    “慎言?”

    “太上皇游历江南,神京尽在朕的掌控中,”

    “顾师,难道朕还要伏低做小?”

    “我朝以孝治天下,虽天子,亦当表率天下……”

    泰康帝顿时噎住了,只觉有力无处使,有劲无处发,这个皇帝,做的真是憋屈至极。

    太上皇在时,自己受老臣约束,诸事不能自主;

    不在,自己又莫名受孝道制约,何时是个头啊?

    真希望,太上皇一去不复返,困在江南就好。

    只是,这可能吗?

    太上皇乘龙舟南下,三个月的时间,游历直隶、山东、河南、江苏、金陵几省,沿途接见多少封疆大吏,勋贵故旧?

    又拉拢了多少权贵子弟,进入龙禁卫,以作人质?

    此刻,自己的圣旨便是出了皇宫,政令到了地方上,恐怕亦是无人执行。

    老天何其不公?

    既与朕至尊之位,奈何夺朕至尊权柄?

    玩笑倻?

    如今,山陕民乱,已渐成燎原之势,攻县灭府,大有打下长安,另建邦国之意。

    而,固原镇节度使——刘长风,却是按兵不出?

    何也?

    还不是刘昭仪被册封了皇太后,他身为外戚,便摇摆起来。

    觉得太上皇龙精虎猛,女儿正是得宠,将来诞下一儿半女,犹未可知,届时子凭母贵,说不得,外孙问鼎至尊,也不是不可能。

    经谋士一提点,刘长风便弃了泰康帝,生了拥兵,替未出世的外孙夺嫡的心思。

    泰康帝气急,却是无法,刘太后名义上是他的嫡母,以孝道压之,他也得退避三舍。

    一时间,南书房里,师徒二人,大眼瞪小眼。

    “可令北静郡王,休书一份,从大同镇出兵,过河……”

    还没说完,顾秉钧自己便偃旗息鼓了。

    先时,泰康帝邀水溶入宫,还送了一串鹡鸰香念珠,以示亲近。

    可,这小子转头便将念珠转赠给了贾玳。

    如今,水溶更是在王府,大肆结交海内大儒,替忠义郡王张目,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靠近关中的边军,便只有固原镇、太原镇,还有榆林镇!

    对了,榆林镇云家,和宁荣二府有旧,何不令云家出兵,更便宜些。

    一旁老僧入定的夏守忠,将此一节抛出,顿时引得泰康帝眉头更深了。

    不提贾府还好!

    一提,泰康帝只觉心口上的疤痕,又崩开了。

    首鼠两端的贼子,多早晚,教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南书房里,烛火摇曳,霹雳啪啪,时空发若凝固了一般。

    “陛下,江宁急报。”

    一个小青衣太监,呆头呆脑地闯将进来。

    “何事?”

    泰康帝只是一瞪,小太监只觉心都快要蹦出来了,以后,便是给他一百两银子,他也不敢再闯南书房了。

    “回……皇爷,是贾玳将军的密折……”

    “拿来!”

    泰康帝眉眼一两,心底疑惑,这个墙头草,怎么会给自己写密折,难道开窍了?

    晓得,太上皇总有一天归西,天下终究是自己的?

    夏守忠接过书信,挥退了小太监,仔细检查了一遍,没发现什么问题,便转身呈个了泰康帝,

    自己则站在了角落,陷入了黑暗之中,若不细瞧,定是难以发现他。

    泰康帝展开一看,眉宇间的笑意,竟是藏不住,“哈哈……真有他的!”

    “朕果然没看错!贾玳,是个聪明人。”

    “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手段,”

    “借倭寇作乱之事,瓜蔓甄家……”

    “顾师,你也看看。”

    顾秉钧心下好奇,到底是何事,惹得泰康帝如此。

    只是,他接过密折一瞧,如坠冰窟,竖子,你不得好死!

    甄家可是他潜在的盟友,用以分裂勋贵集团。

    而今,却是被贾玳一锅端。

    十年谋划,一朝被毁啊!

    顾秉钧心在滴血。

    “陛下,兵贵神速,请陛下下旨,令榆林镇出兵关中平乱。”

    “另外,乡试将近,金陵学政不可空缺,臣举荐贾敬……”

    顾秉钧很快收拾好心情,迅速出谋找补,一损贾家兵员,

    二是,举荐贾敬,引泰康帝猜忌贾家。

    好用易拿下甄家,夺回江南财税重地,焉能扶起贾家,复而再失。

    “这……”

    泰康帝走下御座,与殿中踱步,久久不能决。

    “陛下,国朝税赋,十之三四出自两淮盐利,”

    “而今,甄家覆灭,正是夺回的大好良机,”

    “以江宁换取两淮盐利,安抚贾玳,万无一失,”

    “陛下,切不可因小失大啊……”

    顾秉钧言辞恳切。

    “好!”

    泰康帝终是感性战胜了理智,在他心底,贾家仍是防范的对象。

    两权相害取其轻,终是天下权柄重要。

    只待钱归国库,京军整顿好了,他便可对勋贵开刀,何须小心忌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