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报祥瑞
“不,我不信,我怎么会输?我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赵氏正统,天道、民心在我,我怎么会输?”
寇准依旧十分偏执的喊道,因为瞪张良玉瞪得太厉害,眼圈都红了。
张良玉无奈的摇头,有些人有些事情还真是改变不了。
“什么天道民心?身为臣下,你都企图要发动兵变废掉当朝皇帝,圈禁皇后,改立皇太子为皇帝了,这就是造反。”
“你的行为跟当年的宋太祖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张良玉的声音掷地有声。
众所周知,宋太祖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得的皇位,其实说白了也是欺负柴家孤儿寡母。
现在的寇准要办的事情的性质,也是要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这个时候宋真宗已经中风偏瘫了,基本上是个废人了。
寇准一听,顿时如遭电击,宋太祖是宋朝的开国之祖,他的事情在宋朝是禁忌。
就算是寇准这样的强人、妄人,被提到要做“宋太祖”的时候,也不可能稳坐钓鱼台。
他连忙摆手摇头否认:“你别乱说,我所求的只是赵氏皇家的正统,可从来都没有想过要造反学宋太祖的。”
这种事情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要是被人误会了那可是杀头、诛九族的大罪。
张良玉其实很清楚,寇准就是再有一万个胆子也根本不敢去谋求赵氏一脉的皇位。
事实上,宋朝在整个皇权时代里,皇帝的地位是最为稳固的。
即便是明清两代,这样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的皇权时代,在第一代向第二代过渡的时候,都发生了兵变和骚乱。
而宋朝就没有,每一任皇帝的帝位都十分的稳固。
天下的士大夫和皇帝一起共天下,一方面限制了皇权,让皇权不再没有节制的野蛮发展;
而另一方面也稳固了皇权,让宋代的皇帝皇位极其的稳固。
所以,寇准是绝对不会有什么反心的,他只是因为偏执、刚强,看不惯别人家媳妇掌权,一门心思的就想让赵家男人掌权而已。
“我知道你没有想过,可是你要发动兵变,别人会怎么想?那些在你别后下蛆的人可不管你有没有想着做‘宋太祖’,他们可不会放过加害你的机会。”
张良玉继续道:“华夏史宋史机载,寇准兵变事发被擒拿,最后被贬谪至雷州。”
“雷州?”寇准的身体晃了一下,眼神也开始闪烁了起来。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遇到事情往往是凭着一腔热血肆意妄为。
这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后果,若是在做事之前就能够看到自己行为的后果的话,其中绝大多数人怕是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在宋代,贬谪到雷州、琼州这样的地方,已经是非常重的惩罚了。
那时候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可不像现在这样的繁荣富庶。
那时候的这些地方,中央的权力辐射到这里都会削弱很多,到处都是没有开发的荒地,毒虫猛兽横行,毒障烟雾滚滚,其实是不太适合人居住的。
还有就是当地的土著部落势力也很强大,对中原人也不是很友好。
被贬谪到这种地方的人,有的人抗不了几年,就会因为气候、水土不服患上重病,再加上心情郁结,早早就死了。
有些倒霉的被毒虫猛兽给弄死了,也有人被土著部落的人给弄死了。
所以,就算是一向刚烈的寇准,在听到“雷州”两个字的时候,也忍不住心底打了一颤。
贬谪至雷州,那对于一个士大夫来说,是非常严重的惩罚了。
“不但如此,史书记载寇准在到雷州之后,就隔三差五的向朝廷报告香水,歌功颂德皇帝的圣明。”
“说雷州的蝗虫都感恩戴德,觉得皇帝太声明了,舍不得吃粮食抱草而死……”
张良玉盯着寇准,说出了这番话。
寇准一听顿时气得怒发冲冠,怒拍桌子呵斥到:“你胡说,我寇准一声刚烈正直,我最看不上就是各地官员报什么祥瑞,那完全都是哄骗村夫愚妇的东西。”
“我在朝中经常斥责各地官员,少干这种把野鸡涂白、挖出稀有石头这样报祥瑞的迷信事情。我怎么可能自己干这种事情?我寇准也是要脸的,我是个文人,是个士大夫,我有风骨、傲骨,我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
寇准说的十分的激动,胸膛起伏不定,怒目而视张良玉,一双拳头攥的咔咔作响。
要不是之前被张良玉表现出来的神异给镇住了,怕是早就忍不住上前对张良玉拳脚相加了。
这对寇准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和侮辱了。
张良玉冷笑一声,不屑的道:“会不会这样做,你自己心理清楚,你在第二次罢相的时候就这么做过。”
“往往向你这样性格偏执、刚强有缺陷的人,就越是会媚上欺下。”
“你是不是时常对自己的家丁、奴婢随意打骂?是不是经常对下属官员也很刻薄?是不是对官家很讨好?”
寇准听着,额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这是他不能不承认的事实,事实上正是因为他在第二次罢相的时候,做过报祥瑞这样的事情。
宋真宗才以为寇准这个人可能从罢相的事情中得到二楼教训,性格改变了,所以才把他召回去第三次封相的。
可事实上寇准根本就没有变,一旦得势就又变为了以前那个强人。
这一次甚至要插手皇家内部的事情,还要用强硬的手段兵变,打到自己的目的。
“寇丞相言尽于此,剩下的你自己看着办吧。”张良玉说完,拱了拱手,就想要离开。
再跟寇准纠缠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等等,年轻人,你等等。”寇准忽然着急的喊道。
张良玉回头,寇准眼神慌乱的盯着张良玉道:“你,你能不能告诉我现在该怎么办?我,我只是一心为官家、为赵氏好,可从来没有想过要加害官家他们啊。”
张良玉哭笑不得的咬了咬头,想了想道:“你或许可以学学你的前辈李沆和王旦。”
寇准依旧十分偏执的喊道,因为瞪张良玉瞪得太厉害,眼圈都红了。
张良玉无奈的摇头,有些人有些事情还真是改变不了。
“什么天道民心?身为臣下,你都企图要发动兵变废掉当朝皇帝,圈禁皇后,改立皇太子为皇帝了,这就是造反。”
“你的行为跟当年的宋太祖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张良玉的声音掷地有声。
众所周知,宋太祖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得的皇位,其实说白了也是欺负柴家孤儿寡母。
现在的寇准要办的事情的性质,也是要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这个时候宋真宗已经中风偏瘫了,基本上是个废人了。
寇准一听,顿时如遭电击,宋太祖是宋朝的开国之祖,他的事情在宋朝是禁忌。
就算是寇准这样的强人、妄人,被提到要做“宋太祖”的时候,也不可能稳坐钓鱼台。
他连忙摆手摇头否认:“你别乱说,我所求的只是赵氏皇家的正统,可从来都没有想过要造反学宋太祖的。”
这种事情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要是被人误会了那可是杀头、诛九族的大罪。
张良玉其实很清楚,寇准就是再有一万个胆子也根本不敢去谋求赵氏一脉的皇位。
事实上,宋朝在整个皇权时代里,皇帝的地位是最为稳固的。
即便是明清两代,这样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的皇权时代,在第一代向第二代过渡的时候,都发生了兵变和骚乱。
而宋朝就没有,每一任皇帝的帝位都十分的稳固。
天下的士大夫和皇帝一起共天下,一方面限制了皇权,让皇权不再没有节制的野蛮发展;
而另一方面也稳固了皇权,让宋代的皇帝皇位极其的稳固。
所以,寇准是绝对不会有什么反心的,他只是因为偏执、刚强,看不惯别人家媳妇掌权,一门心思的就想让赵家男人掌权而已。
“我知道你没有想过,可是你要发动兵变,别人会怎么想?那些在你别后下蛆的人可不管你有没有想着做‘宋太祖’,他们可不会放过加害你的机会。”
张良玉继续道:“华夏史宋史机载,寇准兵变事发被擒拿,最后被贬谪至雷州。”
“雷州?”寇准的身体晃了一下,眼神也开始闪烁了起来。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遇到事情往往是凭着一腔热血肆意妄为。
这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后果,若是在做事之前就能够看到自己行为的后果的话,其中绝大多数人怕是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在宋代,贬谪到雷州、琼州这样的地方,已经是非常重的惩罚了。
那时候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可不像现在这样的繁荣富庶。
那时候的这些地方,中央的权力辐射到这里都会削弱很多,到处都是没有开发的荒地,毒虫猛兽横行,毒障烟雾滚滚,其实是不太适合人居住的。
还有就是当地的土著部落势力也很强大,对中原人也不是很友好。
被贬谪到这种地方的人,有的人抗不了几年,就会因为气候、水土不服患上重病,再加上心情郁结,早早就死了。
有些倒霉的被毒虫猛兽给弄死了,也有人被土著部落的人给弄死了。
所以,就算是一向刚烈的寇准,在听到“雷州”两个字的时候,也忍不住心底打了一颤。
贬谪至雷州,那对于一个士大夫来说,是非常严重的惩罚了。
“不但如此,史书记载寇准在到雷州之后,就隔三差五的向朝廷报告香水,歌功颂德皇帝的圣明。”
“说雷州的蝗虫都感恩戴德,觉得皇帝太声明了,舍不得吃粮食抱草而死……”
张良玉盯着寇准,说出了这番话。
寇准一听顿时气得怒发冲冠,怒拍桌子呵斥到:“你胡说,我寇准一声刚烈正直,我最看不上就是各地官员报什么祥瑞,那完全都是哄骗村夫愚妇的东西。”
“我在朝中经常斥责各地官员,少干这种把野鸡涂白、挖出稀有石头这样报祥瑞的迷信事情。我怎么可能自己干这种事情?我寇准也是要脸的,我是个文人,是个士大夫,我有风骨、傲骨,我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
寇准说的十分的激动,胸膛起伏不定,怒目而视张良玉,一双拳头攥的咔咔作响。
要不是之前被张良玉表现出来的神异给镇住了,怕是早就忍不住上前对张良玉拳脚相加了。
这对寇准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和侮辱了。
张良玉冷笑一声,不屑的道:“会不会这样做,你自己心理清楚,你在第二次罢相的时候就这么做过。”
“往往向你这样性格偏执、刚强有缺陷的人,就越是会媚上欺下。”
“你是不是时常对自己的家丁、奴婢随意打骂?是不是经常对下属官员也很刻薄?是不是对官家很讨好?”
寇准听着,额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这是他不能不承认的事实,事实上正是因为他在第二次罢相的时候,做过报祥瑞这样的事情。
宋真宗才以为寇准这个人可能从罢相的事情中得到二楼教训,性格改变了,所以才把他召回去第三次封相的。
可事实上寇准根本就没有变,一旦得势就又变为了以前那个强人。
这一次甚至要插手皇家内部的事情,还要用强硬的手段兵变,打到自己的目的。
“寇丞相言尽于此,剩下的你自己看着办吧。”张良玉说完,拱了拱手,就想要离开。
再跟寇准纠缠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等等,年轻人,你等等。”寇准忽然着急的喊道。
张良玉回头,寇准眼神慌乱的盯着张良玉道:“你,你能不能告诉我现在该怎么办?我,我只是一心为官家、为赵氏好,可从来没有想过要加害官家他们啊。”
张良玉哭笑不得的咬了咬头,想了想道:“你或许可以学学你的前辈李沆和王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