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村口有棵树 > 025眼睛湿润了

025眼睛湿润了

    屋子很冷,火炉子的火已经灭了,虽然穿着棉鞋,万安还是感到了一股冷气往脚心钻。

    考虑到燕子家的特殊情况,万安决定把村部办公用的煤给燕子给五百斤。当万安把这个消息告诉燕子时,燕子高兴地跳了起来,连连说了好几个“谢谢”。

    在众人等王六马车的时候,万安带着众人看了看燕子家的羊,并帮助那只快要饿死的小羊羔吃上了奶水,随后万安带着众人看了看饲草,万安对众人说:“你们谁有空,就帮助一下燕子,铡点草,这孩子还小。”人群里有人应道:“万支书,等一会你们走了,我留下来铡草。”

    饲草和取暖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万安不安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他带着众人走进了厢房,点燃一根香,对着躺在地上的陈家林老汉拜了拜,算是对死者的敬重,随后众人依次对着死者拜了拜。

    万安问低头不语的燕子:“你爷爷的葬礼什么时候办?”

    燕子说:“我奶奶说了等我妈妈回来了再做决定。”

    “你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万安追问了一句。

    燕子低声说:“前天我爷爷睡过去后,我便给妈妈打了电话,妈妈说她当天晚上就坐车,昨天我给妈妈打电话,没有打出去,也不知道她现在到那里了。”

    “大雪封山,也没有车,一时半会她不会回来了。”

    “现在是祭月,过了年,便是春土旺,一直要旺到正月十五,这期间不能动土,没有埋葬日子。”

    “什么土旺祭月的,都啥年代了还讲那些。”

    “你小子不要犟,这埋人不是打耍耍的事情,弄不好会死人的。”

    “我爷爷说过,那些年人死了以后,就不用阴阳先生,生产队长随便指一个地方就埋葬了,都顺着,也没有见那家出事。到了现在,埋人要看日子要选地理,那阴阳先生张口闭口说山不利,埋的坟十个有九个都揪着,过个三年五载,又要迁坟,我看这就是阴阳先生弄钱的一种手段。”

    “没有办法呀,咱们这个地方就是这个风俗,弄得死人死了也不得安生,不能及时下葬,下葬后,还要迁坟。”

    就在大家说话的时候,屋外响起了马的叫声,万安顺着窗户望去,见三辆马车先后进了院子。

    “万支书,听说你要送人,我和李怀廷把自家的马车也赶来了。”说话的是胡生库。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万安没有想到突然间有了三辆马车,比计划中多了两辆马车,如此一来,路上那些雪岭就好处理了,多拉一些人,到时候人多手多,吓也把那些“拉路虎”吓走了。

    王六说:“我经过村街道的时候,见王芳小卖部有一堆堆闲逛的人,便让他们替万支书传话,让大家有钱的出钱,有马车的出马车,有力的出力,赶紧往村部走。万支书,你不会怪我假传圣旨吧?”

    万安拍了一下王六的肩膀,赞许地说:“你这个圣旨传得非常好,只怕没有几个人会听吧?”

    李怀廷说:“万支书,你就是咱们村上两千五百二十五口人的主心骨,大家会听你的。”

    “既然如此,愿意跟我送人的现在就收拾走,抢时间就是在抢病人的生命。”万安用目光望了一圈站在屋子里的众人,大概有二十来个人。

    那些以前心中有杂念的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站着没有表态,一部分人表示愿意跟着万安去送人。

    万安让大家穿暖和,带上铁锹,没有铁锹的到村部取,另外路过街道的时候到馒头铺每个人最少带上四个馒头一瓶水。这天气诡异得很,刚才还艳阳高照,没有一丝风,现在头顶的天空重新布满了云。古话说过:“下雪天,天空亮一亮,不久大雪必定鹅毛飞”,说不定,这早晨短暂的晴朗,是鹅毛大雪即将到来的前兆。

    马车经过村部的时候,大家忙着准备东西,万安也进到村部取了一件大衣,准备关村部门的时候,看见路草原组小组长路平书带着五个群众走了过来。

    “路组长,我正准备传话让你们五个小组长轮流来村上值班,没有想到你提前来了,今天的班就由你来值,我估计到了晚上,电就来了,到时候有事我们电话联系。”万安站在村部门口,说着话,便把手中的钥子递给了路组长。

    路组长说:“村上离不开你,还是我去送人你留下值班。”

    万安说:“还是我去吧。病人的病情严重,现在也联系不上他的家属,道路难走,天气又是这样,还是我去比较合适,你就留下来值班,村部不能没有人,马上要过年了,如果大雪继续下,许多户都会受灾。到时候,大家都会眼巴巴看着村组干部呀。”

    路组长指着身后的四个人说:“你就带着他们,路上有个照顾。”

    万安说:“三辆马车,拉了十一个人,行了,不用去那么多人了。我答应给燕子家给五百斤煤,麻烦你们给送过去,顺便帮助一下燕子,毕竟那个娃娃还小,她妈妈还没有回来,她忙成那个样子,让人看了心疼呀。”

    “是,万支书,你就安心去,我们一会把煤给送过去。”

    “谢谢你们了。”

    “万支书,要说谢谢的应该是我们,你心里装着大家,大家看在眼睛里,记在心里。”

    万安的眼睛湿润了,没有想到柳树湾的村民还有人说这样的话,让他感动。

    “万支书!”

    “万支书!”

    万安回头,发现人们正在从路口走来,大概有四五十人,每个人肩膀上扛着一把铁锹。

    “万支书,听说你要去镇上送人,我们来铲路。”人群中有个上了年龄的大叔边走边喊。

    “没有想到大家会来,我真的很感激大家。”万安望着大家,他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柳树湾的村民多数还是善良的。

    “万支书,这是大家的一点心意,你带上。”一位小伙子从兜兜里面取出来一叠人民币。

    原来是杨瑞,这个孩子大专毕业后,他让来村上当文书,可当了不到一年,便辞职了,在燕子家,他提凑钱的事情,杨瑞没有表态,后来便走了,他对这个孩子的离去感到惋惜,认为杨瑞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没有想到当时错怪了这个孩子,原来这个孩子出去是为了筹钱。

    “这是名单。”杨瑞递过来一张白纸,白纸上写满了名字。

    王六200元,李怀廷500元,路怀平500元,梁志文50元,马生理100元,马成200元······总共78人14550元。

    “谢谢大家,这些钱,我一定会还给大家的。谢谢大家!我为你们感到自豪和骄傲,我为我是柳树湾村的支书而感到自豪,谢谢大家!”万安有点激动,虽然有些村民口中说不借钱,但最终还是借给他了,虽然钱不多,但每一分钱都是他们的血汗钱,他们能够拿出来,已经很不错了。

    “万支书,谁家都会遇到困难的,我那点钱,如果那个人病好了愿意给,就给,不愿意给,就当我捐给他了。”

    “是的,我的也一样。”

    “老天爷将那个人扔到了我们柳树湾村,一定是在考验我们,我们虽然还很贫穷,但我们也不能眼看着他死在我们面前,我那点钱,如果那个人病好了,一定要还我,如果他死了,就当我捐给他了,不要万支书替他归还。”

    “万支书,说句心里话,我那点钱原本是用来给娃娃发压岁钱的。”

    “万支书,你安心去,燕子家有我们照应。”

    话说多了便成了多余的客套话,万安什么也没有再说,转身坐上了王六的马车,为病人盖上了被子,马车缓缓离开了村口······

    路上到处是大风堆起的雪岭,众人走走停停,不时用铁锹搬运着挡道的雪。寒风呼呼,天空又飘起了雪,大家的鼻子、手上、衣服上沾上了雪,落了,又沾上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