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从农家崛起 > 第二十六章 造福村里

第二十六章 造福村里

    王瑜吃完饭,将写给彭露晞的信贴上八毛钱的邮票,去了位于乡政府和派出所旁边的邮政局,将信投入到邮箱中。

    晚自习一二两节课,王瑜去了办公楼三零一,今晚是奥数竞赛集训以来第一次考试。

    考试结束,王瑜回到初三六班。

    “王瑜,今天体育课的事情校长怎么处理了呀?”陈婷婷问道。下午数学课下课她就想问的,不过郭妃妃在她不好意思问。

    和她有同样心思的还有好几个女生。

    “不知道呢,校长还没说处理结果。”王瑜回答道。

    “我听说了,李声鹏是因为去水库钓鱼被体育老师给抓到了,所以才听他的话。”陈婷婷说道。

    “水库钓鱼呀,难怪呢。”王瑜恍然大悟。他之前就猜测李声鹏应该是有什么把柄落在刘向阳手中,原来是这样。

    水库就在大坑中学附近,学校三申五令禁止去水库,抓到都会被严重处分。刘向阳肯定是以要告诉学校相威胁逼迫李声鹏做事。

    周五下午,照例提前到一点钟上课。

    下午三点四十五分一下课,王瑜便拎着早就收拾好的书包与王大山、吴颜玉汇合。

    “给小蘑菇的糖果买了吗?”王瑜问王大山。

    “买了,这周没怎么花钱,剩了不少。”王大山笑着说道。

    三人等了十几分钟,一个百家村的小学同学说道:“王瑜你们等吴大清呀?他早就回去了。”

    “什么时候?”王大山问道。他班上老师可是提前几分钟下课的,一下课就在这路口等着了。

    “他第三节课早退回去的。”

    “什么情况他这是,要早退回去不会提前说一声啊。害我们在这儿等这么久。”王大山不满的说道。

    “我们走吧。”王瑜说道。

    路过光饼店,王大山买了一块钱的光饼,三人分着吃了。

    到了高上村路口,王瑜对吴颜玉说道:“下周你不用带咸菜了,还有很多没炒的。”

    “好。”

    王瑜与王大山快到天际村的时候,碰到村里的竹匠陈友与另外三名村民,四人肩上挑着两个木桶、手上还拎着一个,一共十二个。

    “小瑜,来来来,这是你家的,你正好拎回去。”陈友招呼道。

    另外一名村民也将一个木桶放在地上让王大山拿。

    王瑜往木桶中一看,里面有十多条两三两重的溪鱼。

    “陈叔,这是怎么回事?”王瑜问道。他心里隐隐猜到了。

    “你家鱼篓捕的鱼。小瑜你教我编的那鱼篓是真好用啊,村里每家每户一天都能收到十多条鱼。读书还是很有用的。”陈叔笑着说道。

    原来上周王瑜给陈友送了几条鱼感谢,陈友便知道鱼篓有用,很快就又做了几个。

    他和王荣贵不好意思吃独食,于是村里人也都知道这捕鱼的事情了。现在天际村二十四户有二十一户都有鱼篓。村民们分成了几组,每天傍晚轮着去收鱼。

    “陈叔,这些溪鱼你们都怎么处理了?”王瑜问道。

    “还能怎么处理,做成鱼干呗。等村长的女儿回来探亲给她带去城里售卖,城里人喜欢这个,一斤十二块呢。”陈友说道。

    大概三斤溪鱼能够做成一斤鱼干,相当于一斤生鱼四块钱。价格比郑屠夫卖出去的低,但扣除给郑屠夫的分成,王瑜到手的实际上一斤生鱼还不到四块呢。

    等陈友四人离开,王大山说道:“鱼干能卖得出去,那爸妈肯定不肯将溪鱼给我们带去了。你的强身健体计划怎么办?”

    “自己抓就是了。”王瑜说道。

    “抓?”

    “嗯。”王瑜点头,“我明天到水草溪去看看。”

    “水草溪啊?”王大山犹豫了一下,“明天不干活的话,我跟你一起去。”

    “好。”

    王瑜背着书包拎着木桶回到家中,旺财见了想要吠上两嗓子,但估计想起了两次被郑奶奶训斥的事情,便悻悻的看了王瑜一眼,背过身去。

    眼不见为净吗?

    王瑜失笑,走进院子中,喊道:“奶奶,我回来啦。”

    郑奶奶踮着脚出来,笑容满面:“小瑜回来啦,肚子饿了没?我下午煮了土豆丝,加了紫苏的,一直热着。”

    “饿了,能吃下好几碗呢。”王瑜笑着放下木桶和书包,从书包中取出买的冬瓜糖,递给郑奶奶,“同学家喜事,分给我的。”

    “嚯,你这孩子,自己留着吃便是,还带回来。”郑奶奶满脸笑容的责怪道。

    “我不喜欢冬瓜糖。奶奶,我先进去吃煮土豆丝了。”

    煮土豆丝便是用土豆削成丝煮的,软软的,加了紫苏香气扑鼻。

    王瑜一连吃了三碗,放好糖的郑奶奶见状眉开眼笑。

    王瑜吃完煮土豆丝,坐到灶膛前帮忙烧火,问道:“奶奶,我爸妈今天没采茶呀,他们干嘛去了?”

    他回来的路上碰到了村里挑着茶叶去卖的村民,里面没有王荣贵。

    “这一批茶叶昨天刚采完,你爸妈今天去给水稻除草呢。”

    秋茶生长得慢,这一批采完需要隔个两三天最先采的那片茶山才能长出足够长的茶叶。

    也就是说明天不用去采茶叶了——就算是要采茶叶王瑜也打算罢工的。

    理由都找好了:就说老师喜欢吃鱼,给她抓两条大鱼去。

    说来也怪,村民们对学业不怎么看重,但对老师却是极为敬重的。

    第二天,王瑜准备的理由还是用上了。

    因为虽然不用采茶叶了,但王荣贵想让他去帮忙给菜园除草。

    王瑜带上木桶、竹篓、柴刀斗笠等,前往水草溪。

    “小瑜,我和你一起去。”路过王大山家外面,发现王大山已经等着了。

    王瑜嗯了一声,问道:“你家今天不用干活?”

    “我爸想让我去修茶树枝,我跟他说今天去捡干柴。”王大山说道。

    王大山腰上绑了一条腰带,腰带的刀鞘中插着柴刀。

    “小瑜,你要怎么搞?”王大山看了看王瑜带的工具,除了一个木桶之外根本就没有可以用于捕鱼的工具,“用水桶捞哦?”

    “来,给你,你抓。”王瑜将木桶递给王大山。

    王大山哈哈一笑,取过木桶和竹篓替王瑜拿着。

    “我今天让你看看原始的捕鱼方式。”王瑜说道。

    “好用不?好用我回头告诉村里人啊。因为你从书中看来的鱼篓,这周村广场上的聊天话题都是你。我也造福一下村里,扭转一下村民对我的印象。”王大山说道。

    村民们对王大山的印象一直是调皮捣蛋。这倒没有冤枉王大山,这货小时候总爱拿着棍子,看到什么抽打什么,家家户户的菜地都被他糟蹋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