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从农家崛起 > 第三十五章 石溪村

第三十五章 石溪村

    十五分钟后,两人抵达AK市图书馆。中途还买了三斤橘子。

    郭妃妃轻车熟路的带着王瑜办理了借阅卡,并且交了一百块的押金。

    “老师,钱还你。”王瑜取出一百块递给郭妃妃。

    “不要。你的钱留着自己花吧。那一百块就当是老师投资了。”郭妃妃带着王瑜往二楼期刊借阅室走。

    “行,我们分工合作,所有收益老师占百分之十。”王瑜笑道。

    一百块,郭妃妃月工资的六分之一,不少了。

    到期刊借阅室,王瑜借阅了几本近期的杂志期刊,快速的翻看。

    郭妃妃自己在一旁翻阅了一会儿报纸,忍不住问道:“你还没跟我说你要怎么赚钱呢。”

    “稿费。”王瑜说道,顺手将翻看过的三种杂志递给郭妃妃,“老师帮我记下这三种杂志的投稿邮箱。”

    “投稿,应该很难的吧?”郭妃妃说道。她学生时期也给杂志投过几次稿,不过都被拒了。

    “反正试试呗。”王瑜说道。

    两个多小时,王瑜翻看了二十多本杂志,总共十一份杂志,郭妃妃都将它们的投稿邮箱抄录下来。

    “《知意》和《风潮》这两份杂志的投稿邮箱不要嘛?其它学校的学生中好像有不少人订阅呢。”郭妃妃见到王瑜涂了这两份杂志的投稿邮箱,问道。

    “恶毒杂志,没啥好看的,上面写的文章太离谱。”王瑜嗤笑,“这两份杂志上面的文章极尽谄媚地跪舔外国人,不断的向我们灌输外国人讲文明有礼貌的形象,同时不断地刻画国人没素质、没教养的形象,以此打击国人的自信心。”

    “我不反对歌颂外国,只要真实就行。但是这两份杂志哪怕是虚构的也要编造外国人有素质的文章。为了救一只鸟全国停电?不说别的,全国停电会让医院内的多少重症患者失去性命?”

    郭妃妃连连点头。

    一个来借阅室的老大爷停住脚步,手扶着拐杖,看向王瑜。

    王瑜见到老大爷脸上带着善意的笑,于是对着他笑笑,点了点头打招呼。

    两人将杂志归还,离开市图书馆。

    刚放学不久,街上多了不少骑着自行车的学生,路过的公交车上也挤满了学生。

    “现在要去哪儿?”郭妃妃问道。

    “老师安排吧。”

    “五点十分了,我们先回家,明天早上再过来玩。”郭妃妃顿了顿,“晚上的AK市没什么好玩的,应该吧?”

    “伯母不让老师晚上出去玩吗?”王瑜笑问道。

    从郭妃妃平时不经意间透露的信息可以知道,她家里是父慈母严。

    “是啊,管得可严了。”

    王瑜笑笑,说道:“伯父伯母喜欢什么,我买一些伴手礼。”

    郭妃妃瞪了他一眼:“你一个学生去老师家,要什么伴手礼?”

    “要的,这是礼仪嘛。”王瑜说道。

    郭妃妃看王瑜神色,便知道他在这方面不会让步,无奈道:“那好吧,买几斤橘子。”

    两人来到水果店,在郭妃妃的强烈反对下,王瑜没有买包装好看的盒装橘子,而是买了六斤更为经济的散装橘子,让老板撕了一份红纸放入其中。

    王瑜将橘子放入自行车篮中,坐在后座上。

    十多分钟后,自行车出城。

    郭妃妃又骑了十分钟左右,王瑜看到一块石碑。

    石碑上雕刻着图案和文字,石碑右侧自上而下上书三字——石溪村。

    接着是字体略小的一竖竖文字,王瑜扫了一眼,说道:“到石溪村了呀,村口这块石碑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没刻几年,本来要发展成旅游景点的,不过没什么游客。”郭妃妃说道。

    “新刻的吗?”王瑜惊讶,这石碑远看就有一种历史厚重感。

    “新刻的,雕刻的是我爷爷。”郭妃妃说道。

    “厉害,这石碑看起来浑然天成,天工合一,老师的爷爷看来是个雕刻大师。”王瑜说道。

    “马屁拍早了,还没见到我爷爷呢。”郭妃妃笑道。

    “所以不是拍马屁,是真心赞扬。”

    村口进入,一条石溪环绕村庄,村内大多是燕尾脊、黑瓦灰墙的建筑。

    “溪流环绕,老师村里的环境真好。这儿是古代村落呀?难怪要打造成旅游景点。”王瑜赞道。

    “是哦,村里有大量的明清古建筑。有古街巷、大民宅、祠堂、书院、牌坊、庵、庙、道观。我们下车,带你逛逛。”

    郭妃妃停下车,王瑜下车,推着自行车步行。

    石板路进入就是古街巷,两侧是各种建筑和民居。

    各个建筑门口几乎都放有石雕,雕刻着人物、动物、花鸟和山水等。

    “这些都是寿山石雕刻的。”郭妃妃介绍道。

    “也是你爷爷雕刻的吗?”王瑜问道。

    “这倒不是,村里有不少石雕师。”

    “祖传手艺。你爷爷肯定是其中的领军人物。”王瑜说道。他说这话是有依据的,村口石碑是门面是招牌,由她爷爷雕刻就足以证明。

    “诺,我爷爷家就在前面,你的这些话可以派上用场了。”郭妃妃笑道。

    “你爷爷不和你们住在一起吗?”

    “不住一起,我们住在新村。新村也是石溪村一部分,是新建的民居,过了桥便是。”郭妃妃说道。

    “哦哦。”

    “爷爷家有不少的雕刻,我们去看看。”

    两人走到一栋古建筑前,郭妃妃说道:“院门关着,我爷爷奶奶大概不在家,他们平时在家都会开着院门的。”

    她上前叩了叩大门上狮子底座上的门环,没人应答。

    “爷爷奶奶不在,去我家吧。”

    古街道大概有近千米,王瑜两人又走了好几分钟,离开古街道,来到一座小桥前。

    河对面分布着不少红砖水泥房,是现代建筑。

    王瑜两人过桥。

    “我家到了。”郭妃妃指了指一栋三层的自建楼,将自行车篮子里的橘子提出来递给王瑜。

    “爸,开门,我回来啦。”郭妃妃喊道。

    “又忘带钥匙了?”大门打开,一个中年女人用嫌弃的语气说着话,扫了一眼门外就往回走,走了两步意识到什么,又停下脚步回过身,看向王瑜。

    “妈,这是我班上学生,王瑜。”郭妃妃介绍道。

    “王同学啊,考试考得怎么样了?”郭母问道。

    “妈,这是我学生,不是你学生。”郭妃妃翻了个白眼,然后对王瑜说道,“我妈是一中的老师,她职业病又犯了。还好你考得好,不然被她这么一问就很尴尬了。”

    郭母瞪了郭妃妃一眼,说道:“你们上二楼坐会儿,晚饭马上就好了。”

    郭妃妃脸色一变,惊声道:“妈,你做饭呀?”

    “我做的。”一个拿着铲勺的中年男人从厨房探出头,冲着王瑜笑了笑,“还有五分钟就开饭。”

    郭妃妃松了口气,说道:“做饭的,我爸。”

    她说着见到郭母脸色有些难看,于是接着说道:“我妈在学校忙了一天,回来还要做饭的话我可过意不去。”

    郭母脸色缓和下来,说道:“你们先去二楼坐会儿,你爷爷奶奶也在二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