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千年家族:香火不绝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征邢

第一百二十五章 征邢

    五年后

    圣诞三百一十八年秋(前728年)

    邢国

    宫廷

    “北狄(欣狄)南寇,泽北三家皆降,如之奈何。”

    邢侯召集一众卿士,商讨抵御欣国南下的办法。

    北狄,指的就是欣国。

    泽北三家,则是指大陆泽北部的三个大夫贵族向欣国投降,成为欣国贵族。

    邢国的国土被大陆泽一分二,邢都位于大陆泽的西南角。

    这五年年来,欣伯深先是出尔反尔,镇压圣徒会,将圣徒会赶回深山老林,确保了君权的神圣性。

    然后又大力推行《察臣置地》,将那些腐朽堕落的国中贵族迁徙到刚刚征服的河济之地以及山戎之地。

    在稳定内部后,他才向邢国提出要求,要求邢国交出正在邢宫避难的大公主。

    邢国按照惯例,拒绝了欣国的要求。

    以往,欣国也经常有贵族或者公子公主逃难到邢国,邢国每次也都拒绝交出,欣国也无可奈何。

    邢侯以为跟以前一样,故而拒绝了欣伯深的要求。

    却不料,欣伯深跟以往的欣国国君不一样,不再是语言上的威胁,而是直接发动战争。

    这一次,吞并邢国才是真正目标,索要大公主只是顺带的。

    欣国人口有四十六万,而邢国人口不过二十一万,不足欣国的一半。

    “为今之计,只有向天子求救,寄希望于天子率天下诸侯击败北狄(欣国)。”

    有卿大夫向邢侯提出建议。

    “南蛮入寇频繁,天子恐怕也有心无力。”另一位卿大夫摇摇头反驳了这个建议。

    南蛮入寇,指的是楚国(楚武王)。

    楚国已经不再满足于征服荆楚的土著部落,现在已经开始兼并周围的姬姓诸侯。

    首当其冲的便是汉阳诸姬。

    不仅是南蛮楚国趁机兼并姬姓诸侯,东方的淮夷诸国,也趁机脱离周王朝的控制,不再向周天子朝贡。

    甚至,连殷商后裔的宋国,也正在蚕食周天子在东方的王畿之地,周天子(周平王)却无力阻止。

    西边的戎人也不停地向中原渗透,甚至在洛邑王城周围都有戎人盘踞。

    北狄南蛮西戎东夷,交相入侵,天下糜烂。

    天下第一强国的卫国,此刻正忙着跟新崛起的郑国争霸。

    宋、陈、蔡、苏等国都卷入了卫郑之间的战争。

    齐国和鲁国因为纪国的问题而发生矛盾,两国之间都在整军备战。

    齐国打着为齐哀公复仇的旗帜,想要吞并纪国,鲁国则因为唇亡齿寒的原因,担心齐国吞并纪国后,对自己的威胁更大,故而想方设法保住纪国。

    周天子一方面担心郑伯篡位,故而扶持虢公(西虢),在王室内部制衡郑伯,另一方面又需要郑伯来制衡中原诸侯,主要是制衡越来越不听话的卫国和宋国,所以又给予郑伯调动王师的权力。

    作为最强大诸侯的卫国,这几年隐隐有篡位的野心,卫伯(卫侯)想要取代周天子,自己做周天子,也来个小宗代大宗。

    晋国的内战同样让周天子非常关注,经常调遣诸侯联军干预晋国的内战。

    曲沃和翼城的内战,在外力干预下,恐怕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结束的。

    汉阳诸姬频繁向王室求援,王室却派不出一兵一卒,只能眼睁睁看着汉阳诸姬被楚国一个个地征服。

    “王室连更亲近也更重要的汉阳诸姬都无力救援,又怎么会来救援我们邢国呢?”

    邢侯感觉很绝望,虽然邢国是姬姓诸侯,地位高贵,可是一时之间,竟然找不到哪怕一个盟友。

    “交出欣国大公主,北狄应该就会退兵。”

    “糊涂,北狄的真正目标是我们邢国,索要大公主只是顺带的,就算交出去,也避免不了战争,还会让将士们以为我们怕了欣国,影响军心士气。”

    “如此,便只能闭城自守,等待中原诸侯救援。”

    最后,邢侯还是交出了欣国大公主,同时闭城自守,向王室打出求援信号,希望周天子(周平王)率领中原诸侯前来救援邢国。

    大陆泽北部

    欣国军队在此驻扎,三位投降的邢国大夫为欣国大军提供粮草。

    “国君,邢国派来使者,献出大公主,希望我们退兵。”

    卿士绵向欣伯深传递消息。

    “将大公主押送回国,听候发落,大军继续向南。”

    欣伯深接受了邢国献出的大公主,但是征服邢国的战争,依旧进行。

    他正是看准了周王室外强中干的本质,才敢于直接发动兼并邢国的战争。

    为此,他还跟卫国联姻,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卫伯(卫侯/卫桓公),同时让自己的庶长子迎娶了卫伯的女儿。

    并且答应卫国,将来卫国如果取代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欣国愿意向卫国俯首称臣,帮助卫国镇压不肯归顺的诸侯,比如郑国。

    目前,整个中原,大致划分为两个阵营。

    卫国阵营,主要包括卫国、鲁国、纪国、欣国、宋国、陈国、蔡国。

    郑国阵营,主要包括郑国、邢国、齐国、申国。

    虽然郑国的盟友更少,但是郑伯可以调动王师作战,而且郑伯(郑庄公)雄才大略,而卫伯(卫侯/卫桓公)却能力平庸。

    故而,双方总体上还是势均力敌的。

    诸侯们合纵连横,互相攻伐,周天子却无力阻止。

    礼坏乐崩的时代来临了!

    百年前,周宣王还能调动王师,惩戒齐国,杀鸡儆猴,让其他诸侯不敢对邻国发动兼并战争。

    而现在,近在咫尺的卫国和郑国各自组成联盟互相攻伐,周天子却只能看着,口头呼吁和平。

    为了征服邢国,欣伯深给予了邢国贵族们宽厚的条件。

    只要归顺欣国,就可以成为欣国的贵族卿大夫,封地可以得到保留,而且三年免除上贡,唯一的不同就是,效忠的君主从邢侯变成了欣伯。

    施恩的同时,也施威。

    一路上,如果当地的邢国贵族不肯投降,欣伯深便围城,一直围到城内民众粮尽水绝人相食。

    邢侯派出援军救援被围的城池,却被围点打援,援军在半路上被埋伏。

    自此,邢侯便不敢再派援军去救援那些被围城的贵族。

    面对邢国这样的大国,欣国不能像鲸吞钰国罗国一样速战速决,只能这样步步为营,一座一座城池慢慢蚕食。

    差不多每隔半年,就会有一座邢国城池被攻下,同时又有一座邢国城池直接投降。

    邢侯唯一能做的,就是困守国都,等待不可能出现的中原援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