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恰似故人归

    七.一封情书

    收到小学同学写来的一封信,小学时我和他是前后桌,高三复读时,又跟他同班。

    “高飞小同学:

    展信快乐!很久没能和你联系上,真的很想念你的,终于从校内网上找到了你,真不容易,看着你校内网上的照片,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

    我看了你写的日志,感觉一代文豪要出现了。你怎么能写这么好,读你的文章,像在与清澈透明的湖水对视,让人心旷神怡,什么时候你也指点下我这位老同学。

    在你写下文字当中得知,你平时喜欢去图书馆,打篮球,跑步,你的大学生活安排得真有意义,对啦,恭喜你获得长跑冠军,我就不如你了,这学期开了六门课,还有一门公共课,真的有重上高三的感觉,不过,作为你同学,也不能太差,我也会加油的。

    我上的学校--黄淮学院,没有大学应有的大学学术氛围,现在的老师大都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的见解,纯属应付公事。但我有一个喜欢的老师,他教我们数电,一讲就是两节课,中间不停歇,讲得起劲时,再点上一支烟,一个好老师能带动一个院系的发展。

    上面是我的一些拙见,让高飞同学见笑了。就写到这了,记得以后要常联系。最后祝你一切顺利,幸福快乐每一秒,早日找到你的如意郎君,爱情浪漫。你太瘦了吧,高个子女生,多吃点,争取长到150斤,哈哈。

    老同学:

    杨周

    2008年6月5日”

    我回复杨周短信,“......如意郎君,不着急,一个人多自由呀,三十岁前,概拒之门外呵”,其实,在我心里,已默默盛放一个人。

    八.恰似故人归

    江柯喊我一起去阳光城小区做献血科普知识宣传,我刚好热心公益事情,再者,也能与江柯多增进些交往,沟通。我从宿舍下楼来等他时,他问我,“你能借到相机吗?”我生平最不喜欢就是开口向别人借东西,但为了他,我愿意去借,我首先想到的是郑锴,待我拨通郑锴的电话,能听得出来,他正在午休,他说让我等一下,马上就把相机送下来。

    我能感受到江柯对我的信任,在去阳光城C栋别墅区做宣传时,他让我负责带队。通过献血科普宣传这件事,我能发现江柯的组织能力,沟通和交际能力都非同一般,且他是个有心人。

    不过,他的表现--与一女生亲密合影,让我的心极为低沉,我也能理解,他需要与队员拉近关系,许是我过于在乎他的缘故。不过阴霾很快一扫而过。

    江柯想在图书馆借几本大头目的书籍,但那些书只有用老师的图书证才可以,为此,我借到了黄辅导员的图书证,他很惊讶我怎么借到的这些书。他不知道,他的思维,言行已感染到我,我对他崇敬有加,很希望他能早日立项,创业功成。

    正如他所说,“刚认识不久,我们却仿若已认识了好长时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