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彼岸之花

    “大师,刚才从三生石前过来,这世间真有轮回么?我们到底来于何处,去往何方?还是真的循环于六道?”六爷对着主持问了一些他纠结于心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我们每个人也都想过,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也是哲学范畴的终极问题。

    主持思索一下,对六爷说:“轮回当然是存在的,万物不灭,灵魂永恒。只是可能来生大家都换了表象。”

    主持顿了一顿,接着说道: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来于此岸,去往彼岸。

    万法由心生,心为本源,我们看到的六道轮回也不过幻象。

    守住本心,戒掉贪嗔,施主就不会再有烦恼。”主持回答。六爷听完点了点头。

    他看六爷心事重重,就问了几句原由,六爷把妻子和孩子离他而去的事情都说了,主持听完说:

    “世间事情,难两全其美,你性格豪爽,为朋友两肋插刀,是为义气,不能说对与错,但是对于家人你就是有所亏欠,不能怪妻子离家出走。

    你要找到更好的方法处理这些关系”,这个主持说,六爷点了点头。

    这些道理他自己也懂,可是很多人很多事一样,自己未必能说动自己。

    “佛曰: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恨,爱别离,求不得。

    施主如果不能放下,就要改变自己,你和你夫人姻缘未尽,仍然有缘,你还要争取团圆,而不是无所行动顺其自然。”主持说。

    六爷也精通佛法,本身他也是个很有慧根的人,他能听懂其中的禅机,不觉感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不禁长出了一口气。

    两人在禅房闲聊了一会儿,六爷看看时间,要到约查干的时间了,就告辞离开了寺庙。

    六爷从小就喜欢寺庙,经常自己一个人去寺庙里游玩,他说他喜欢寺庙里的安静和点燃的檀香味儿。。。

    他从寺庙走出来,又到了三生石前路过,发现石头不远处的竹林里长着一颗彼岸花。

    彼岸一年花开两次,这是春彼岸花开,红色似火,没有叶子,孤零零的一颗长在竹林里,茕茕孑立。

    六爷知道这就是佛经里说的曼珠沙华,佛经记载: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佛家所说的彼岸是指不生不灭、无忧忘虑的涅槃境界。

    佛说:当下没有烦恼,当下就是彼岸。

    我认为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很多无常,甚至命运的挫折和打击,会摧毁一个人的所有信心和精神。

    可是,还是要勇敢面对,走出自己精神的困境和枷锁,才能踏上希望之门。

    我们来自哪里,去往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在当下,放下过去,你有走出去的勇气和力量,改变自己能掌控的命运。

    六爷对着这颗彼岸花看了一会,走了,他已经想开了很多。

    几人回了客栈,小憩片刻,到了傍晚四点钟,他们到西湖边一个酒楼二楼包间时,查干五人已经到了。

    几人寒暄一下,落了座,点了几个菜和酒。

    虽然一别一月有余,但是因为曾一起并肩作战,几人见面都很开心激动。

    “我们到了杭州之后,又详细打探了那个家族所有事情,去年我也曾来过江南,以前也多少了解过他们家族背景和靴子的事情。

    可惜这次多方打探,还是没有金靴的任何线索。”查干说着,有点沮丧。

    这个家族原来是广东人,几十年前,这个家族老人年轻时曾经跟随广东盗墓巨道焦四学徒,深得焦四真传。

    他们后来干了一笔大墓,分得了巨款,就离开了广东,到了杭州定居,但是他本性难改,依然带着家人全国寻找大墓,挖了不少墓葬,家产丰厚,此人如今已经七十岁了。

    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家族生意很多,在苏州有很大的绸缎铺,在南京有当铺和钱庄和古董店,杭州也有很多生意,全国各地还有很多产业。

    近些年,他们家族生意逐渐正规,不做盗墓行业了。

    几个儿子一心打理家族生意,这个老头有个怪癖,他不仅仅盗墓厉害,精通风水,还是个古董作假高手,瓷器,青铜器和金器他都能做的几乎乱真。

    据说他每得到一个宝贝,都会仿制一个一模一样的,分放到两个密室。所以,即使你打开了一个密室,你拿到的也未必就是真的。

    而且他做的逼真程度一般人也很难分出真假。所以才请六爷来江南一起搞这个靴子。

    现在不仅不知道他靴子放在哪里,就是密室在哪个城市也都不知道。

    查干把了解到的情况跟大家说完,然后喝了口龙井茶。

    这时候的龙井明前茶正是采摘最好时候,茶叶碧绿,茶水泔冽,喝着口感极好。

    六爷听他说完,也非常感兴趣,他早就知道那个广东焦四很多故事。

    据说此人精通盗墓,据说会五奇术:听雨、听风、听雷、观草色、泥痕等术来用于盗墓勘察,有点类似中医的望闻问切,看来很多行业到的一定程度,都是相通的。

    这个“听雨术”

    古墓一般多是在地底下,在下雨、下雪天的时候,根据古墓所在的地层温度与地面水吸收速度,根据雪、水融化情况,和雨水干湿情况来判断古墓的位置,有的大墓有石灰,下雨天地面颜色干湿都有变化,明显与周边地块不同。

    这个很科学,我曾经听一个老朋友跟我说过,他就是发现他们村子每年山顶积雪融化的特别快,认为这座山是空的,里面应该有大溶洞。

    他是村书记,就召集村民发掘,果然发现里面很大的溶洞,现在那里已经开发成很有名的旅游风景区。

    关于“闻雷术”,在民国时期野史记载,原文中有着较为清晰的记载,在一声惊雷中,有一个盗墓贼,隐隐感觉脚下轻微浮动,地下似乎有回音,说给焦四听时,焦四得意的说道,得到了。

    这是说利用地下墓葬的空音,雷声会有共鸣共振,来发现古墓位置,也很科学。

    '''观草色泥痕'',非朝夕之功,就是根据草生长状况和土壤颜色以及矿物质含量判断。

    秦始皇陵因为有大量水银,树木和土壤颜色重金属含量都和其他地方不同。

    假如地上植被生长不好,草色枯黄,很大程度上是秦汉以前的大墓。

    “验泥术”,即是观察土壤的颜色。

    就是看土层的颜色来勘察墓葬,因为回填墓葬,当时很多土层都被打乱了,而造成了不同的土壤颜色。

    五花土是考古学术语,是指挖土坑墓时,会将坑中各层颜色不同的熟土和生土挖出来,下葬后,再将这些混合土回填坑中,这种土就是考古学家们常说的“五花土”。

    在一般情况下,“五花土”是发现墓葬的线索。自然土经过开挖和回填二次翻搅,打乱原有层次、颜色界限,变成了揉合多种土层的花土(五花土、大花土),即使花土的年代久远,也不能化合

    而且千百年来葬经就那么一本,阴宅风水也就那几条规律,有时候几千年来几代墓葬都在一个位置埋葬。有很多这种情况,宋墓上方没准还一个明代墓葬摞着,这样土层颜色和别的地方也不一样。

    每个朝代墓葬用石灰也好用石块砖头也罢,都会侵蚀土壤,造成颜色差异。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