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建组

    听了吴全清的话,许赫陷入了思考。

    他已经把《绣春刀》改成了一部不折不扣的商业片,投资低了根本拍不出来。

    本来他是想先做准备的,拉不到投资就去拍一部成本比较低的电影,等以后有钱了再拍《绣春刀》,但是谁曾想姜闻和王硕二位大佬直接帮他踩下油门。

    既然如此,那就顺势把这部电影拍了吧。

    前世《绣春刀》的导演拿着剧本几年找不到投资人,最后请到张振,靠着“张振”这个名字,才拿到3000万的投资,而这笔预算看似很多,实际上也很吃紧,导致后期宣发没钱了。

    一般来讲,宣发占总成本的8%,但是也有特例,比如1.1亿投资的《让子弹飞》,光是宣发用了5000万。

    尤其是商业片,宣发极为重要。

    许赫原本的计划是,请张振和王千元来演男一男二,男三可以换个便宜的男演员,王千元和他也有交情,价格不会高,主要是张振贵一点。

    女主角的话,就让宋佚来,这样即便张震贵一些,其他演员也能把演员成本摊下来。

    投资人给出的2600万,加上他的500万,一共3100万,看似比前世的《绣春刀》剧组多不了多少。

    但是姜闻答应做《绣春刀》的监制啊,这对许赫是意外之喜!

    这个消息恐怕放出去就会登上新闻头条。

    毕竟姜闻现在才拍完《让子弹飞》不久,余热还在,无论是媒体还是观众,得知这个消息,都可能会抱着对姜闻的滤镜去买单。

    这样会极大的节省宣发费用。

    钱有了,宣发解决了。

    那么问题来了。

    唐人的条件,该不该答应?

    800万的数目可不小……

    吴全清似乎看出了许赫的疑虑,出声问道:

    “你不是担心刘施施演技不过关?”

    许赫点头。

    吴全清感到奇怪:“刘施施无论是外形,而是知名度,都是不错的,虽然演技这方面是硬伤,但是你当初带着热芭都能冲奖,现在又担心她了?”

    实话实说,刘施施的演技起码比热芭好,毕竟演了几年戏了。

    许赫摇头道:“吴老师,这不一样,当时拍《校合唱团的秘密》时,我几乎是手把手教热芭演戏,从眼神到动作,拍得很累而且耽搁进程,但好在是短片,篇幅不长,我才能承受这样的工作强度。可拍电影这样搞,我恐怕负荷不了,而且刘施施不是热芭,她不可能乖乖听我的话的。”

    当时拍《校合唱团的秘密》时,许赫基本上是一个人干了几个人的活儿,导演、摄影指导,还要教热芭演戏。

    《绣春刀》这么一部大电影,许赫都决定请专业的摄影指导来协助他,更别说花这么多心思教演员演戏。

    而且哪怕他愿意辛苦一点也没用,刘施施现在已经通过《步步惊心》跨入了一线演员的行列,怎么可能像当初的热芭那样乖乖听话。

    他之所以想把女主的位置留给宋佚。

    有私心是一方面的,另外一方面,宋佚的古装表现很不错,而且她能考进人艺,并且演了这么久话剧,演技也有一定的保障。

    对于自己的第一部电影,许赫非常的谨慎。

    这毕竟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他的五百万都梭哈了。

    要是亏完了,怕不是就要答应优酷那几个视频平台去拍丧尸网剧赚烂钱了。

    听了许赫的解释,吴全清沉吟一番,说道:

    “我差不多能理解你的意思了,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拒绝刘诗诗的的话,就面临预算不够的问题,其实姜闻能给你筹这么多钱,我已经很震惊了,你也要好好考虑一下。”

    吴全清也是奔着分析问题来的。

    许赫的想法固然好。

    但是现实摆在这里,不可能一切都是十全十美的。

    许赫也明白这个道理,最后叹了一口气,道:

    “不能改剧本,这是我的底线。”

    如果说女主定刘施施的话,还算是小问题,但是把女主的感情线拉长,这无疑是毁电影了。

    许赫做出了最大程度的让步。

    只能暂时委屈一下宋佚了,日后他要是成为大导演,肯定要捧一捧对自己这么好的表姐。

    最终。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姜闻后,姜闻又去联系唐人了。

    几天后。

    姜闻带来消息:

    “唐人那边也退步了,放弃了改剧本这个要求,但是投资要缩减到600万。”

    总预算骤然缩减到2900万。

    少了足足两百万。

    许赫虽然有些心疼,但是还是接受了这个条件。

    主要是这几天他和吴全清找了不少投资人,在姜闻做监制的已有条件下,继续去拉投资,可还是很难拉到和唐人同样的投资。

    许赫的导演经验在外人看来还是太少了,动辄几百万的投资,投资人也是小心再谨慎。

    许赫也不抱怨。

    其实说起来,他这个开局已经非常完美了。

    姜闻帮他拉投资,王硕给他做剧本顾问,吴全清也帮他费了很多心。

    虽然预算和女主内定这点有些美中不足,但总体来看,许赫还是幸运的。

    试问哪个没有资历的新人导演拍处女作能有这样的排场?

    ……

    《绣春刀》第一出品方为BJ不亦乐乎影业,总投资1300万,包括许赫投入的500万,联合出品方则是中影、唐人,分别投资1000万和600万。

    BJ不亦乐乎影业,是姜闻和马科的公司,目前产出了《让子弹飞》、《太阳照常升起》。

    把《绣春刀》的第一出品调整为这家公司,也是为了借《让子弹飞》的势头,方便后期宣发。

    姜闻负责制片和监制。

    许赫只负责导演,但实际上的控制权姜闻还是给到了他的手里,所以许赫完全不用担心自己被架空。

    以他目前的占股比例,排除掉导演和编剧的薪酬,后期票房净收益分账约为17%,几乎接近五分之一,除开中影和唐人,他才是最大的个人投资人。

    《绣春刀》剧组正式展开筹备,开始招兵买马中。

    摄影指导选为赵飞,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算上摄影师和灯光,几乎都是《让子弹飞》的原班人马。

    这是姜闻一手促成的,他对许赫简直没得说,直接让许赫用自己的班子拍电影,也省去了许赫去找人的功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