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须弥山

    此刻,王伦等人已经进入秦凤路,具体位置应该是如今的宁夏地界。

    一路行来一路打探,终于打听到须弥山的消息。

    “但愿这座须弥山便是老师口中的那座山。”

    一座凉亭内,王伦身披斗篷,与阎婆惜并肩而立。

    “你最近发作的越来越频繁了,我们不要耽搁了,赶紧过去吧。”

    阎婆惜有点着急。

    王伦微微一笑:“没事,三五天还死不了,再有一天的路程,应该就能赶到那里。”

    说到这里,王伦看向满是疲惫之色的护卫们:“兄弟们,这一路行来辛苦了,今天就在此处休息一晚,明日再动身。”

    紧接着,王伦看向白胜:“你去附近找点吃的,快去快回。”

    “好嘞。”

    白胜离开后。

    王伦闲着没事就跟护卫们聊起了天。

    相处了这段时间,他们之间渐渐熟悉起来,一些人大着胆子也敢和王伦说玩笑话了。

    时间一晃而过。

    次日清晨,一行人继续前行。

    直到傍晚时分,他们终于赶到须弥山石门关。

    一条宽大的运河将须弥山一分为二,石门关犹如两扇宽大的石门,因此而得名石门关。

    “听说这石门关是隋唐时期设立,是抵御西北少数民族的军事要塞,更是北出塞外,西出陇右的咽喉之地,如今一见果然壮观。”

    王伦感叹。

    “大人,何时登山?”

    “你们就在附近安顿下来,明日我一人登山。”

    “这……”

    “老师说了,一切都要看机缘,你们跟在身边也帮不上忙,耐心等待便可。”

    “我。”

    阎婆惜刚要说话就被王伦阻止了:“你也留下。”

    这一夜,王伦暗疾发作了三次,那种撕裂般的痛苦让他苦不堪言,即便服用了药丸也无济于事,那种生命走到尽头的感觉如此强烈。

    阎婆惜心疼的直抹眼泪。

    次日,太阳还没升起,王伦就已经开始登山。

    须弥山的范围很大,海拔也很高,足有两千多米,山路坑坑洼洼很难走。

    一路上,除了虫鸣鸟叫声,看不到一个人影。

    走了许久。

    王伦感到一阵疲惫,在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遥望山顶,参天巨树环绕,依然看不到寺庙。

    若不是老师说山上有寺庙,他真怀疑这荒山上怎么可能有寺庙。

    休息片刻,拄着一根木棍继续上山。

    行了一段后,忽然听到一声叹息:“唉,这山如此高,何时才能到山顶。”

    王伦朝声音来源望去。

    只见侧面有一白发苍苍的老者背靠大树,气喘吁吁,同样拄着一根木棍。

    “老先生,你这是要上山吗?”

    王伦终于看到一个人,倍感亲切,上前打了声招呼。

    “唉,听闻这山上有一座寺庙,庙里有一位得道高僧,我想求这位高僧救救我家儿郎。”

    老汉泪眼朦胧。

    王伦一听,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同时,他很庆幸来对了地方,看来这寺庙中果然有高人。

    “老先生,我也是上山求医的,咱们一起走吧。”

    王伦上前搀扶老汉。

    后者没有拒绝他的好意,边走边问:“年轻人,你得的啥病?”

    “前段日子受伤留下暗疾,承蒙恩师指点才来到这里。”

    “唉,就算来到这里也不一定能治好病,听说那位得道高僧性情很古怪,非有缘人不治,我也是来碰碰运气。”

    呃。

    王伦一愣。

    他还以为上了山就有救了,没想到还是未知数。

    转眼半日过去,两人已经看到山顶,也终于看到了寺庙。

    寺庙不是很大,看上去还有点破旧,周边分布着一棵棵参天大树,若不是登到一定高度很难发现它的存在。

    “咳咳……”

    王伦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仿佛有无数把刀子在切割他的心脏,忍不住吐出一口污血,脸色瞬间煞白,意识有点模糊。

    “王伦,不能睡,不能睡,马上就要到终点了。”

    他在心里不停的给自己打气。

    “年轻人,你挺住啊,我先走一步,请那位大师救你。”

    老汉扔下王伦,一个人往前跑去。

    王伦晃了晃脑袋,嘀咕道:“这老家伙真没同情心。”

    求人不如求己。

    他自然不会真的等在这里,双手拄着木棍,一步步的朝寺庙走去。

    不足两里的路程,恍如走了一个世纪。

    当他终于来到寺庙门前的时候,只觉天旋地转,身形不稳倒在地上,炙热的阳光照在他身上,感觉前所未有的温暖。

    他在怀中摸出一个瓷瓶,倒出最后一粒药丸,塞进嘴里。

    药丸化开。

    虽然没让他的疼痛减轻一分,但让他有了点力气,意识也清醒许多。

    “这是回光返照吗?”

    王伦自嘲的笑了笑,挣扎着爬了起来,抬头看了眼寺庙牌匾,圆光寺。

    走进寺庙,一股沧桑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

    寺庙院落很小,地上落满了树叶,踩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声音。

    只见那老汉就站在大殿外,而殿门紧闭。

    “那位高僧呢?”

    “嘘。”

    老汉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大约几秒钟后,一声佛号传来:“阿弥陀佛,两位施主长途跋涉来此求助,殊不知万物皆有命数,不可强求。”

    “大师此言差矣。”

    王伦立马反驳,不反驳不行啊,这意思就是让自己等死呗。

    “若都各安天命,那些读书人也不用寒窗苦读了,坐在家中等着中状元就好了,农夫们也不用干活了,坐等天上掉馅饼,大师又何必苦修,一觉醒来就成佛了。”

    “事实证明,凡事都要靠自己争取,不然就等着饿死,也中不了状元,成不了佛。”

    “又例如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他发宏愿,地狱一日不空,一日誓不成佛,这是何等的慈悲心肠,难道大师的境界比地藏王菩萨还要高?”

    王伦暗暗攥紧了拳头。

    直觉告诉他,这大师也许真能治好他,生死就在这一哆嗦了,可不能放弃。

    老汉听的目瞪口呆,表情有点古怪。

    “老衲依然是凡尘俗子,自然不敢和菩萨相比较,但老衲却认为,万物皆有轮回,看似终结却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只有看淡一切方能超脱,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悠扬的声音再次传来。

    王伦却不置可否的摇摇头。

    “天下之大,寺庙无数,有几人能真正超脱,轮回之说更是虚无缥缈,与其冥思苦想,还不如把握好今生,尽其所能造福黎民百姓,度化众生。”

    “到那时,功德加身,即便不能成就金身,也能名垂青史。”

    “大师认为,哪条道更容易成功。”

    王伦侃侃而谈,越说越感觉自己的话有理,做为一个现代人,最烦这种不干实事,成天想着得道飞升的人,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不接地气。

    “小友,等你看透一切,就不会这样说了。”

    “不好意思,我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这辈子是看不透了,让大师失望了。”

    王伦阴阳怪气的撇撇嘴。

    “小友求医不成,这是要翻脸了?”

    “哼!翻脸怎么了,见死不救,算什么得道高僧,人家老百姓看到有人落水都会去救人,你连一个普通老百姓都不如,还想成佛?下辈子也轮不上你。”

    “明明吃着人间饭,却整日做天上的美梦。”

    王伦一屁股坐在地上,摸出水壶想喝口水,却发现一滴水也没了。

    “你这后生,当真可恶。”

    殿门突然开了,一名年迈的枯瘦僧人走了出来,雪白的胡须随风飘荡。

    “我决定不走了,死也死在这里,让你天天对着我这个骷髅忏悔。”

    王伦躺在地上,还翘起了二郎腿。

    “你。”

    老和尚气的胡须乱抖,转而又露出一丝笑意,这无赖劲颇有他当年的风采。

    “罢了,老衲便破例出一次手。”

    听到这话,王伦突然来了精神,立马站了起来,眼巴巴的望着老和尚。

    “不过,老衲只会救一人,救你们谁好呢?”

    老汉赶紧跪在地上,哭的稀里哗啦:“我儿子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善人,救救我儿子吧。”

    王伦一头黑线。

    人家是大善人,自己可没多善,相反还沾了好几条人命。

    之前刚怼完人家,如今也不好意思下跪求人家,就算求了估计也没用。

    念头闪过,他暗暗叹气,没想到这一路同行的老头,还是最大的竞争对手,费了半天口舌,给人家做了嫁衣。

    王伦没好气的瞪了眼老和尚,又躺到了地上。

    “小友,你这是何意?不想治病了?”

    “你能两人都救吗?”

    “不能,救一人已是逆天行事。”

    “那你救他儿子吧,我还是选择死在这里,让你继续忏悔。”

    说完,王伦只觉天旋地转,眼皮子很沉,意识渐渐模糊。

    老和尚气结,默念阿弥陀佛,发现自己修行一生,定力还是不够,一会的功夫竟然怒了两次。

    那原本哭哭啼啼的老汉却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不行了,师尊,我实在受不了啦。”

    “哼!”

    老和尚袍袖一甩,返回了大殿,缥缈的声音传来:“把那小子带过来吧。”

    王伦已经陷入昏迷。

    老汉笑呵呵的走到王伦身边,抓起后者一阵风似的进了大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