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康乾大世 > 第三十七章 弘光帝的想法

第三十七章 弘光帝的想法

    当燕军夺取凤阳的消息传到南京,朝野上下一片哗然。那可是大明中都,是太祖高皇帝的龙兴之地。

    南京。

    虽然已是白天,但今日是乌云遮日,就随时都会有一场大雨倾斜而下。

    皇宫奉天殿内,殿内两侧烛火通明,殿外时不时吹进一阵风,好似要将那烛火吹灭。

    弘光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双手紧紧地抓住双膝盖,摇曳的烛光映照在他圆润的脸庞之上,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流落下来。

    殿内的群臣皆沉默不语,他们双手握着芴板,低着头看着地上的金砖。

    弘光帝看着底下各怀鬼胎的群臣,不禁冷笑了一番。

    他现在大概理解了他皇兄崇祯帝当初的心情了,敌军即将兵临都城,而底下的大臣也毫无解决办法,甚至有的人已经做好了辞旧迎新的准备。

    弘光帝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目光转向了站在首位的内阁首辅马士英,冷声问道:

    “马卿,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听到皇帝点名自己,马士英猛地抬起头来,目光呆滞地看向上龙椅上的弘光帝。

    弘光帝看到马士英不明白他问什么,便沉声重复了一遍。

    “朕问你,如今江北仅剩黄得功一镇,该如何是好?”

    听到皇帝的问话后,马士英不禁露出一丝苦笑。

    燕军南下以来推枯拉朽一般横扫整个江北,大明在江北的数十万兵马在燕军面前毫无招架之力,被燕军杀得丢盔弃甲,如今只剩下淮安黄得功的十余万兵马在苦苦支撑着。

    督师扬州的史可法兵力也仅仅只有两三万而已。

    他现在也没有好的办法来力挽狂澜了,战争打到现在这种地步,他自己都想辞职不干直接带上家人提桶跑路算了。

    早知道这燕军比那建奴还凶悍,他当初真该第一时间跑路。

    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他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回答皇帝的话:

    “禀皇上,目前只能命各地督抚和藩王募兵前来南京勤王,不然单靠南京城中那些老弱残兵是抵挡不了如狼似虎的燕军。”

    弘光帝听完马士英的回答之后,心中犹如被一把锋利无比的刀扎中。

    让各地督抚和藩王募兵勤王?

    先不说能不能打赢携大胜之威跨江而过的燕军精锐,万一那些人率兵来了之后把他踢下龙椅怎么办?

    大明皇帝历来对于藩王领兵这件事比较敏感,毕竟当初成祖皇帝就靠着手中的兵权将建文帝从龙椅上赶下来的,成为了历史上第一次由藩王起兵造反成功的皇帝。

    而且之前唐王朱聿键就是因为私自募兵北上勤王而被崇祯帝猜忌,将他关到凤阳面壁数年之久,最后直到弘光帝登基大赦天下才将他从大牢里放出来。

    马士英也看出了弘光帝的忧虑,赶紧上前劝说道:“皇上,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正值大明危急存亡之秋,如若现在不采取非常措施,我大明将近三百年的基业将付之一炬啊!”

    马士英看到弘光帝犹犹豫豫的样子,简直是心急如焚。

    你就不要惦记你屁股下的那个位置会不会被宗室藩王抢走了啊,再说了即使被宗室抢走了总好过被外人抢走了要好很多,起码你的子孙还是大明的宗室子弟,落在燕军手里你和你的家人能不能活着都是一个问题。

    阮大铖听到马士英的话后连忙站出来反对道:“皇上,臣反对首辅的建议!”

    马士英转头看到一旁的阮大铖,脸上顿时阴翳。

    弘光帝看到阮大铖这时候站出来反对马士英,心中充满了无奈。

    他有气无力地摆手说道:“有话就说吧。”

    阮大铖特意扫了一眼身前的马士英,拱手道:“皇上,,当初宣宗皇帝平定汉王之乱就下旨各地藩王永不得领兵。如今如果让藩王自行募兵的话,那我大明半壁江山很快就会陷入一片战火之中,百姓不得安宁。”

    顿了顿,阮大铖继续道:“再说如果燕军进攻南京的话,皇上完全可以效仿宋高宗退到杭州凭借大义号召各地共抗燕军,将燕军赶跑之后再回到南京城。”

    马士英听到阮大铖的话顿时暴跳如雷,他指着阮大铖的鼻子骂道:“那不让各地募兵前来勤王的话,等燕军跨江一路南下大明就得安宁了?”

    阮大铖低着头不反驳,就任凭马士英的口水喷到自己身上。

    马士英见上面的弘光帝越来越犹豫,决定直接放一波大照。

    他脸色顿时变得阴沉,看向阮大铖的眼神中充满了凛冽的杀机,冷冷地问道:“阮尚书如此坚决反对募兵勤王这件事,莫非是担心燕军过江的时候遇到更大的阻碍,不能成功兵临南京城下,影响你打开城门迎接燕军?”

    听到马士英这么一说,阮大铖大脑顿时一片空白。

    马士英抓住机会继续朝他身上泼墨水,说道:“你私底是不是跟燕廷使者见面了?燕廷使者是不是许诺给你什么好处,才让你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要知道即使是两百年前英宗皇帝北狩草原,代宗皇帝也没有因此迁都南京!你简直是枉读圣贤书!”

    阮大铖被马士英一通口舌输出搞得有些懵圈,他就像憋了屎尿一样难受,脸色通红,仿佛昨夜去寡妇家过夜被别人撞见了一般。

    上面的弘光帝听到马士英的话,内心深处也对阮大铖充满了猜忌,他脸若冰霜地看向阮大铖。

    仿佛已经病入膏肓老虎紧盯着身后的鬣狗,只要鬣狗敢有一丝想掏肛的想法,老虎就会使尽全身的力气毫不犹豫一口咬断鬣狗的脖子。

    钱谦益眼看到阮大铖被皇帝盯着喘不过气来,连忙站出来替阮大铖喊冤道:“皇上,阮尚书深受皇恩,为人正直,他这样也是为了皇上、为了大明基业着想啊!请皇上明鉴!”

    说完之后钱谦益立即放下手中芴板,跪到地上向弘光帝磕头。

    阮大铖见钱谦益站出来替自己说话心中不自觉地松了一口气,他来不及擦拭头上滋滋冒出的细汗也直接跪到地上磕头道:“对啊!臣私底下绝对没有见过燕廷使者,臣为国为民之心青天可鉴啊皇上!”

    弘光帝见到底下这两个人痛哭流涕,心中疑虑也消除一大半。

    于是他出口道:“命各地督抚,藩王自行募兵速速前来勤王,不得有误!”

    他还是怕燕军跨江进攻南京城。

    不过刚才阮大铖说跑离南京城,他心里觉得有些道理…

    他可没有崇祯帝自挂东南枝的勇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