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明星只想当学霸 > 第72章 周氏猜想证明方法

第72章 周氏猜想证明方法

    再见。

    一声再见给苏源自己的高中时代画上了句号。

    也给在场的所有高三学子的高中青春画上了句号。

    多年后,

    回想起来,

    也只能说:那些年,那一年……

    歌曲结束。

    再见珍重。

    高三学子们全都哭成狗。

    这歌太真实,太扎心了。

    哭过后大家认认真真告别,认认真真合影留念,认认真真说再见。

    查文彬也眨巴眨巴眼睛,看得出来,这位“男子汉”刚才也流了泪,他只说:“眼睛里进陨石了。”

    逗得同学们破涕为笑。

    这时候还瞎搞什么幽默啊。

    查文彬对孩子们说:“高考加油,常回家看看。”

    引得大家又是一阵泪奔。

    晚会结束,宣传部的老师找到苏源,问他可不可以把《再见》这首歌的视频剪辑后发布到学校官网和官方账号。

    苏源欣然答应:“可以啊。”

    这首歌早就已经在大乐网备案了。

    学校的官方账号发布,相当于苏源借助学校的官网、官方账号进行宣传。

    何乐而不为呢?

    当天晚上《再见》就被厚德中学发出来了。

    很快在逗音短视频平台就火了。

    “又是苏源?”

    “苏源最近有点高产啊!隔三差五就有新歌。”

    “好听,好哭。”

    “看看别人学校的毕业晚会,再看看我们学校……”

    “歌词真实了,狠狠共鸣。”

    很快《再见》便被各种转发,播放量蹭蹭蹭上升,苏源趁机发布正式版,必须得蹭蹭自己的热度。

    而另一边,

    种地团的成员们听完后感慨万千。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他们种地团又何尝不是如此?

    山顶见!

    苏源回家后苏圆见到他就说:“苏源,你又火了。”

    圆滚滚把手机屏幕凑到苏源眼前。

    我去!!!

    这才两个小时时间。

    《再见》热度就冲到微特热搜榜第一了?

    比今天影帝影后离婚的热度都高。

    有网友调侃:“哈哈哈人家离婚你唱《再见》,应景应景。”

    没想到还能蹭一波影帝影后离婚的热度……我真不是那意思啊。

    《再见》这么火其实和毕业季也有关系,每年的毕业季都备受关注,而《再见》的受众也不止学生。

    它能勾起许多大学生、工作党的共鸣。

    苏源没有过多关注此事,吃了妈妈煮的宵夜,洗了个澡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在书桌前坐下来的第一件事不是看书。

    而是抽奖!

    最近没怎么刷书。

    只有两次抽奖机会。

    “抽奖。”他在心中低喝一声。

    金色的幸运宝箱在眼前开启。

    【恭喜获得知识碎片*1】

    终于又抽到知识碎片了,现在手里已经握着三块知识碎片,还只需要一块,就能兑换“学术成果”了。

    美滋滋!

    而最近他在数学方面的学习也渐入佳境,这个时候能有一篇学术成果发表,他也不会担心被人“打假”了。

    继续第二次开幸运宝箱。

    【恭喜获得智力胶囊】

    今天的爆率可以啊。

    前段时间爆出的都是作品类,不知道是不是小说、哲学类书籍看得比较多,而最近他更多的时间是花在了数学的研究上。

    苏源在心中猜测着。

    立刻使用智力胶囊。

    智商+10

    瞬间身体数据那一栏,智商的数值便跳动到了145

    现在已经是妥妥的天才级水平。

    苏源发现自己的思考速度、反应速度,甚至手速都跟着变快了……当然整个人的气质也发生了些微的变化。

    苏源现在很容易想清楚一些问题。

    前段时间的某些哲学思辨困扰他很久。

    但此刻,

    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一下子想通了,整个人都变得通透了许多。

    智商提高!

    那不得刷刷数学以示尊敬?

    他最近对数论产生了极大兴趣,作为纯粹数学的分支之一,它对苏源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当然还有一個原因是苏源在学习Python,随着学习的人数,涉及到的人工智能算法也越来越需要相应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

    而数论恰好在计算机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运用。

    比如在计算方法、代数编码、组合论等方面都广泛使用了初等数论范围内的许多研究成果。

    再比如用“孙子定理”来进行测距,用原根和指数来计算离散傅立叶变换。

    而且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用离散量的计算去逼近连续量而达到所要求的精度已成为可能。

    在密码领域素数也功不可没。

    上网的安全软件通常使用非常大而难破解的素数来加密。

    在数论领域还存在着许多悬而未决的数学难题。

    比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否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黎曼猜想。

    孪生素数猜想。

    是否存在无穷多的梅森素数?

    这些问题解决其中的任何一个,都能在学术界留下自己的名字了。作为挂逼研究数论,自然是希望到时候能开宝箱开出这方面的“学术成果”来。

    苏源拿出《数论》开始研究起来。

    提升到145的智商让苏源拥有了惊人的理解力和悟性,即便是《数论》没那么容易看懂,但此刻他刷书的速度却很快。

    如果夏浅浅看到这一幕,肯定会调侃一句:量子读书法。

    不过苏源可不是囫囵吞枣。

    而是一边看一边记忆、理解、演算……

    数论主要研究整数的性质。

    而素数作为整数的基本单位,自然是被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数论的本质,其实也就是对素数的研究。

    高斯将数论视为“数学中的皇冠”,可见数论在数学界的地位有多高。

    对于一些悬而未决的数论方面的难题,则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

    素数其实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质数。

    素数神秘莫测,引人入胜,它们由来深奥,美妙非常。

    美洲蝉为防止掠食者的攻击巧妙地运用了素数。蝉大半生都是幼虫,没有翅膀,栖息地下,啜饮树汁。接近成年时,他们得奋力出壳,爬上树木,生出双翅。

    这一时期也是他们配对的最佳时机——但它们必须先在地下蛰伏13年或17年。

    这是两个素数!

    意味着捕食者无法和他们的生命周期同步。

    假如掠食者在这片地区10年一轮回,就逮不到13年周期的那批蝉。即使他们赶上了13年的那批,也赶不上17年的那批。

    正是素数让蝉繁衍至今。

    苏源沉浸在数论中不可自拔。

    数学+1

    数学+1

    数学+1

    研究数论通常用“数字筛”方法。

    计算机可以用这种方法筛出巨量素数,但超级计算机也筛不了无穷个数……所以必须寻找出素数的模式。

    从欧几里得开始寻找素数的模式就成了数学家们的一个目标。

    很快苏源看到了考拉兹猜想,然后陷入了沉思……

    苏源越学越爽!

    嗑了一颗精力胶囊熬了通宵。

    第二天早饭都没吃,一直学到中午,爸妈还以为他在睡懒觉。

    吃了午饭他以“高考复习”为由,继续把自己关在房间,刷了一天一夜,《数论》被他刷完。

    他也因此获得了100经验值。

    兑换幸运宝箱。

    抽奖!

    【恭喜获得知识碎片*1】

    【集齐四片知识碎片,是否兑换学术成果。】

    四片知识碎片集齐。

    “兑换!”苏源在心中低喊,心中忍不住兴奋。

    【兑换成功,消耗四片知识碎片】

    【恭喜获得周氏猜想证明方法】

    ……

    ……

    月票快到碗里来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