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土木大帝刘阿斗 > 第三十六回 这是一场全面战争啊

第三十六回 这是一场全面战争啊

    固戍城,伪装去赶集的“马掌柜”回来了,进了司马懿城中府䣌后院。

    马掌柜不姓马,姓何,是司马懿大将军府从事,今天在长兴集市也是逛了老半天才回来。

    何从事先禀报购买蜀锦一切顺利的事,说到了那里,人家一下子就猜到自家底细。司马懿一点都不奇怪,这其实是明摆着的事,要不然人家诸葛亮特意派人送礼送蜀锦来干什么?

    让何从事伪装过去买蜀锦,不是怕诸葛亮的人认出来,是防止自家曹魏这边另外有人也去赶集认出来啊,他还立即问一声,有没有在那边遇到熟人。

    这长兴市集上可以购买蜀锦的事,可是蜀军的人扯着嗓门沿渭水大声嚷嚷,惟恐天下不知的事啊,自家这边动心思的人,绝对不少。

    听何从事说没有遇到认识的人,他便放心了些,可能,今天是第一天,那些人还没有拿定意吧,又或者是没准备好足够的钱或粮草?

    一切顺利,就是对于那个价格,什么一匹或万匹单价可以便宜,百匹千匹价格反而要贵了许多的事,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一匹便宜是送人情,万匹便宜是为其大量销货,一百匹一千匹更贵,是存心让人出高价垄断售卖渠道,然后在暴利的驱使下,大力销售蜀锦,奸商!

    “大将军,今日于长兴市集,又购得物什若干,俱与魏国有所不同,请大将军过目。”何从事又把其他一堆东西给司马懿一一呈现。

    他先把一本薄册子送上,正是此前王五他们在书店里,看到的那本看图识字。

    司马懿接过书,立即眼前一亮,这纸质,摸起来比较细腻啊,比起自己以前接触过的纸张,手感舒服多了。

    还未打开书页,他先急着看封面上的那几个字。

    “看图识字”四个大字端端正正印在书页右侧,看那字形油墨,一点都没有要浸透纸张的样子。

    他用手摸了摸那几个字,又闭上眼睛仔细感受一下,竟然一点凸起的感觉都没有。

    他把图书打开,一页页摸过去,全都是一样的,字印在上面,平整丝滑。

    看来,这纸张所用纸浆,与魏国所用的纸浆,要细腻得多,以至于用墨水来印刷,都没有明显的浸润感。

    司马懿用过的纸张,因为纸纤维粗细不均,浸润性强,如果想要在上面书写,需要用油漆或者印泥一样的粘稠油墨来描涂,或者只能用来画大写意的水墨画。

    那现在这种浸润性弱的纸张造出来,如果用墨水来直接书写,不但可以节约油墨,书写速度也大大提高啊。

    他忍不住便叫人磨墨,想要亲自在上面写字验证一下。

    趁着空隙,他再仔细翻阅图书,又问何从事:“此书于集市数量如何?”

    何从事告诉他,这种图书,到了那里,想买多少买多少,除了这种小册子,连《论语》、《尚书》甚至连全册《汉书》《史记》都可以买到。

    司马懿一边听着,一边还在认真端详那本图册。

    这,这不是抄写的,是印刷出来的啊!

    诸葛亮竟然下了如此功夫,雕刻出如此之多的大号印章?

    司马懿脑海里,想像起蜀叹印制这些书籍的场景来。

    一张上好的白纸铺开,一人举起比碗还大的印章,在油墨盘里一压,然后举起大印章,“啪”一声,一页图书就印制好了。

    不,不需要人来举,诸葛亮长于巧思,既然能造出这么好的纸来,那这印刷书籍,肯定会有相适的器械,速度更快,更省人力。

    如此制作,一本书,瞬息可得啊。

    司马懿忙问这些书要买多少钱。

    听何从事告知价格后,司马懿心头一动,果然便宜,立即道:“此书价值不下蜀锦。”

    要知道,那些竹刻或油漆涂描的曲籍,耗费时日,且需要熟练工匠或书写文人,价格不菲,其内容更需要名师解读才能知悉,所以普通人家不但买不起书,更请不起师长,但如果是这种浇显易懂的刻印图书,普通人咬咬牙,也就可以识得不少字,学到不少知识了。虽然在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普通家世想靠读书做官难,但可以学习各种手艺了啊。

    对于大家世族来说,这些书比竹简典籍便宜多了,也可以惠及更多的族中子弟,那样的话——

    想到这里,他问何从事:“可曾询得此书如何大量购买。”

    何从事咬着牙:“如同蜀锦,购一册为属下此前禀报之数,得一万册,可至七折,若欲得千百册,则需此价上另加三成。”

    司马懿一脸黑线,奸商,奸商啊,这是逮着有钱人家使劲薅。

    何从事唤一声:“大将军,此刀亦为长兴集所得,乃蜀汉官家铁匠所造。”说着便递上一把菜刀。

    司马懿看着那菜刀,刀身黝黑,锋刃闪亮,又忍不住一个激灵。

    接过菜刀,他摸了摸,叹道:“此刀若神兵,必锋锐非常。”

    何从事禀道:“属下曾亲眼所见,一刀断骨!”

    司马懿叹口气:“曾闻诸葛令司金中郎将锻得神兵三千,今竟可施于菜刀,蜀中冶铁,竟精进如斯。”

    他让人拿一口军中朴刀来,要试试此刀真正的锋锐程度。

    “当!”两刀碰撞,结果朴刀上明显豁口,菜刀竟只有微不可察的卷钝,需要用手仔细抚过方才能感受到。

    难怪魏军难挡蜀军锋锐,这兵刀都差了一大截啊,仗还怎么打?非吾不能矣!

    何从事又把集上见到蜀军官方所造的其他商品也作了介绍,譬如结实的家具,便宜的成衣,还有人在集上评说《汉书》故事,他们的士卒对平民礼待有加,最后又提到了汉军正在招集关中民众,诱使他们前往汉中耕作或纺织的事。

    每说一句,司马懿心就往下沉一截。

    他意识到了,此次关中对峙,诸葛亮不但在军事上占了便宜,更是从经济、文化、民心等方面发动了全面攻击,要是任其发展下去,关中各方势力都会往长兴城靠拢。

    他决定,立即下令魏军各部,加强巡逻,封锁消息,尽量让此间消息不要传得太远。

    可是,根本封锁不住啊,各地其他势力,仅一个蜀锦,就可以让他们闻风而动,潮涌而来。

    怎么办?怎么办?不能让诸葛亮任意妄为,封锁不住消息,那就赶快把他们赶出关中?

    可是,明明阵战都不可胜,更何况现在还要强行去攻打人家坚城。

    此战关系重大,且罢,将消息送往洛阳,让皇帝和那些朝臣们去拿主意吧,我觉得有点担不起了。

    好在何从事说了,长兴城那里,蜀军的食品价格还是不便宜,看来远道运粮依然是他们的难处。

    可是,如果大量权贵涌来关中,用粮食换蜀锦,那蜀军军粮,就根本不愁了啊。

    唉,奈若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