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土木大帝刘阿斗 > 第六十四回 我们还是来谈生意吧

第六十四回 我们还是来谈生意吧

    司马懿的奏章送到洛阳,皇帝曹睿立即就同意了。

    没办法,荆州强攻中兴城,死伤过万倒还算了,关中曹爽统领魏军强攻长兴城,比荆州战事要早,如今死伤快到荆州战事的一倍了,再不停止进攻,兵力折损扩大,来不及补充,敌军都有可能要反攻了。

    当年关羽威震华夏,真正吓人的是因为水淹七军,魏军一夜直接三万多人没了,至于围攻襄阳、樊城什么的,倒无所谓,这么多年来,魏蜀吴三方交战,围城围来围去的事儿多了。

    既然无法拿下长兴和中兴两城,那把战线稳住,不要给敌人留下什么斩俘万计的战果,也还不至于让局面完全失控。

    前线兵力折损太多,给了敌人太多吹嘘的资本,那后方的造反动乱就会更严重,甚至要担心连平叛的兵力都捉襟见肘。

    其实仔细想想,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以前东三郡就被刘备占领过,要不是孟达反叛,曹魏都懒得去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抢地盘。如今蜀军跟当年比起来,也就是往关中挤了那么一城之地,在荆州,也就是抢了个武当县嘛。东三郡,我们现在还占有几个?

    司马懿也是这样考虑的,一面在丹江口敌军中兴城前抢着筑城防御,一面往新城郡治房陵和上庸郡治上庸城增兵,防止敌军从那边出兵和孙权夹击襄阳,至于魏兴郡嘛,没办法,魏兴太守和守将已经投降了。

    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关中有了个长兴城,荆州有了个中兴城。关中相持时,汉军忙着在后方修雍益大道。荆州如今相持,汉军忙着整理汉水水道。

    在中兴城后方,汉军占领并扩建了沿岸的所有城关,并且在堵水入汉的交汇口,新建了一座叫汉兴的大城,又溯堵水而上,在汉兴城与上庸城之间,准备修建一座关城,防止上庸魏军沿河而下进逼汉兴城,威胁到汉江水道。

    司马懿监督新建防线,不时叹气,如今这仗打的,完全跟着敌军的节奏走,都不拼刀兵,拼搬砖了?

    不但要搬砖,还要造船训练水军,这敌军快舟顺江而下,两天时间抢占丹江口,实在太可怕了,要是他们故技重施,又疾袭襄阳怎么办?

    必须封锁江面!

    属下禀报,汉军派使者来了。

    又来干什么?送衣服吗?

    汉使进来,果然又带着礼品,这次不是礼盒,而是大礼箱,里面装着好多蜀锦。

    司马懿黑着脸,你们欺人太甚,太会羞辱人了!

    汉使道:“我家丞相知会大将军,望魏帝且休刀兵,续兴长兴市集,并新开中兴集市,几箱蜀锦,送与魏帝及大将军、司空、司徒等众位重臣。”

    司马懿气归气,面上不露,问一声:“你家丞相今在何处?”

    汉使回道:“丞相前些日子回驻汉中,今闻关中亦休兵刀,已暂驻西城,督修汉水道。”

    又是修路,你们就知道修路!

    司马懿对汉使道:“两国交兵,不宜受诸葛丞相重礼,使者请回。”

    别弄得我们好像为了蜀锦,脸都不要了好吗?

    汉使提醒:“此礼亦送与魏帝及其他魏臣。”

    你!司马懿一下子气结,你是说我没资格替别人拒绝是吧?别想得太美!你们以为送点蜀锦,魏国皇帝就会对你们一再侵占魏国之地,不生气了吗?

    他忍住气慢声道:“你家丞相好算计,以蜀锦换取军粮,此事不可再为。魏国如今亦广聚巧匠,所得织锦,精美绝妙,不复图蜀锦之织。”

    汉使心道,你就吹吧你!

    不过,你既然嘴犟,我也不好当面和你争,那我们换个生意。

    “大将军,我家丞相有言,若魏不图蜀锦,今我军有大船若干,可价予魏。”汉使朝司马懿一礼,也不急不慢地说着。

    呵,不卖蜀锦,改卖船了?卖船我就买了,就拿军粮送敌人了?

    司马懿摇着头:“魏亦无意蜀之舟船矣。”

    汉使笑了:“丞相言,舟船必为大将军所需。”

    是吗?诸葛亮凭什么认为我要买他的船?

    等等,我不刚才还在想着要大量造船封锁汉水吗?

    汉使又道:“大将军,若得大船,此去襄阳,即日可达。”

    什么?襄阳,你跟我说襄阳?

    襄阳,司马懿知道,孙权听说蜀军兵犯南阳,魏蜀大军在此相抗,趁机发兵,已经与魏军在襄阳打起来了。

    此前就是为了防止吴蜀两路夹击,魏国特意调了夏侯儒和胡质前去镇守,而我在此阻此你们南下,现在你跟我说,要卖船让我们去襄阳?

    哈哈哈,果然不出所料,什么吴蜀同盟,完全就是狗屁!

    当年要不是孙权背刺,你蜀军两路进击,加上各地反叛响应,只怕早就兵临长安和许昌了。

    记得还是我劝魏武帝,蜀国得志,东吴必背刺,才免了迁都之忧,如今你蜀军要卖船送我去襄阳,是想报当年孙权背刺之仇吗?

    好好好,虽然知道你们结盟实为迫不得已,现在挑明了,我也可以直接禀明魏帝,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你们这份大礼,我准备收下!

    不过,先不急,还可以再谈谈,压压价,他对汉使道:“以军粮资敌,不可取也。”

    汉使回道:“此番易船之计,实为大船运粮至中兴城易,返汉中难也。前至中兴之舟,皆解作城中营建之资。今城中万事俱备,不复图也。”

    我们大船运军粮送到中兴城,顺水而下轻松得很,我们不缺军粮。

    以前那些船,我们都把它劈了搭房子,钉床铺,做柴火,但现在城里房子床铺都够用了,再来那么多好木材,全都作劈柴的话,有些心疼,不如卖点钱。

    虽然知道大概是这么回事,但对方这话里,好像对于船只售卖价格,本身就没打算卖高价,司马懿心情又好了一些,便顺口问道:“既知逆水行舟之难,军粮且足,今欲得何物?”

    汉使回道:“粮谷可免船运之烦,其他亦如关中之计。”

    你要是愿意拿粮食换也可以啊,我们也不嫌多,免得还要从汉中发船来运,至于其它的,以前关中那边收什么,这边也可以收什么。

    守候在一旁的从事何立眼睛亮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