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无道非仙 > 第49章回归

第49章回归

    先前王寻一路碰到的岚川国军士们早就将王寻归来的消息传到了这座城池,城门口,那亲自送王寻出城的大腹便便的州长此刻也在焦急的等待。

    这是三个月以来唯一从前线回来的人,那戴着斗笠的小子到底什么情况,这才送走几天,这就回来了?

    州长有些不耐烦的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回想起自己这半年的经历,自从前线汇报有外敌来犯起自己就没睡过一个好觉

    不止一次的梦到自己被来自北方的蛮子从床上揪起来斩首示众。

    战争令人疯狂,尤其是他这个父母官。

    而自三月前东阳关彻底断了通信之后这种焦虑就更没停过,派出去送信的探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这一个冬天建宁府上能用的探子几乎都消失在了去往东阳关的路上。

    等到最后不管他出多少钱都再招不来一个士兵愿意去了,没办法的州长甚至把重赏贴到了城中,想着百姓们禁不住重赏的诱惑前去,

    但一切一切的努力都好像一块石头划过水面最终消失不见,一整个冬天建宁府都笼罩在下一刻就要死战的死寂气氛中。

    向朝廷的汇报自从有传闻月积国入侵开始就没停过,但一直到王寻来之前,朝廷的指示都是大同小异的“做好建宁府防卫,及时支援东阳关!”

    支援个屁啊!能支援的到老子还用给你汇报?

    当然,除了向自己的老板汇报,州长也不停的向自己的丞相老师寻求帮助。

    州长姓崔名达,和王寻一样,是建宁府土生土长的。

    不同于王寻惊世骇俗的晋升之路,崔达是正经书生出身,从这边境苦寒之地一步步考到京城,受胡介山赏识,引导他一步步走上仕途。崔书生感恩,几十年来一直对这位恩师知无不言,打心底有十分的信任。

    而胡介山给他的回报就是在朝中一直作为百官压仓石的存在,就算是先皇驾崩,权利更迭,这个国家也离不开胡相!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凡事老师给自己的指示,只要按老师的想法去做,那就一定不会出问题。

    胡介山给他的回复也很模糊,这个自己自入仕来就一直嘘寒问暖的老师在这半年里对他说的话与朝廷的指示大差不差。

    从直觉来看,这种火已经烧到眉毛上的紧急关头,怎么可能还这般悠闲度日,无论付出什么代价,最起码也要探查明白前线到底什么状况,可偏偏崔达所收到的多方命令就是不要轻举妄动。

    这个老实本分的书生选择了相信老师,自己承受这巨大的心理压力,毕竟这个国家的背后是云川门这个庞然大物,自己区区一个凡人,守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就足够了。

    州长把最后的一点希望寄托在王寻这个京城来客身上,却怎么也没想到还没五天这小子就回来了。

    不会是大军压境了吧,东阳关陷落了?凛冽的寒风吹得州长大人不住冒冷汗。

    .......

    地平线上出现了一列尘土,冲出的是几匹骏马,以及围在中央的一架马车,王寻到了!

    片刻之后,马儿嘶吼着停在了州长大人面前。一边是手持武器警惕看着四周军士的边关战士。

    崔达心里有些打鼓,顾不得飘扬的尘土,走上前站在马车前,颤颤巍巍的问道:王大人?

    车内的王寻听到了车门外的动静,笑笑对面前的赵正安顿一句:赵大人切记慎言!

    赶车的缪师傅禀报道:大人,建宁府到了,州长大人来迎接您。

    王寻大手一挥打开马车,一跃到崔达面前。

    “崔大人别来无恙啊!”

    崔达此刻心中紧张无比:王大人顺利归来,可喜可贺,我来为大人接风洗尘。

    王寻笑笑:不用客套了崔大人,前方战事已经告急,我也就要回京城复命。

    就再借你的建宁府稍作休整,崔大人您还是尽快去布置州城防御比较好。

    亲耳听到已经想象到无数次的结果,这个建宁州府最高指挥崔达还是腿一软,险些就要坐在地上。

    “不知...不知前线告急是...是危急到什么地步,下官也好派兵前往增援。”

    王寻没有继续看崔达:没有这个必要。

    这座城不比东阳关,以崔大人这半年来收到朝廷命令准备的情况来看,别说是三个月,就是三年也没什么问题。大人还是快去布置吧,我等稍作休整就走,贻误了军机这罪过我可担不起。

    崔达一斜眼看到了车中坐着的赵正,他自然认识这位镇守边关的勇猛小将,此刻他在这里,那么也就意味着...

    苦守半年的东阳关最终还是陷落了。

    崔达问道:大人,赵大人是....

    王寻目光冷冷的瞪着崔达,阻止了他想进一步打听情况的话。最难熬的冬天自己没能给东阳关送去任何补给,此刻这些从前线来的将士怕是恨不得剥自己的皮,生吃了自己来泄愤,

    此刻的崔达目光呆滞,再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作一揖转身就走,说不定什么时候这偌大的城池也要变成那月积国口中待宰的羔羊,逃也似的狼狈跑回城中。

    王寻返回车中,跟随着来迎接的守军一同进了建宁府“好了我的赵大人,这不是还没死吗?该吃吃该喝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道理还用我教你吗?”

    王寻重新拿起了手中的书“各位这半年辛苦了,我王某人说起来也是建宁府人,我为诸位接风洗尘!”

    马车驶入城中,这座边关重城在这寒冬腊月依然很有活力,处处都能闻见飘香。这半年从尸山血海中闯出来的边关将士们也像赵正一般坐在马上,呆呆的望着街道上忙碌着的百姓。

    从地狱回到人间。

    马车一路不停,回到了百悦楼,王寻像是回娘家一般轻车熟路的直接走进,对缪人雄耳语几句,便只身带着将士们进入雅间。

    片刻之后,百悦楼的老板弯着腰来接待王寻,他自然是知道这个冤家在自家酒楼受了什么委屈,现在也只想着花钱消灾。

    “大人,您光临此处真是蓬荜生辉,这顿我请您,指望大人不要见怪。”

    王寻摆摆手:不用了,我自己带了厨子,你让他们去做就好,钱照给你就是。

    说着王寻掏出一块金子,老板此刻哪还敢要这蒙面家伙的钱,恨不得把头抵在地上磕头,连连告退。

    王寻也不在乎这些,将士同坐,王寻收起斗笠,提起一杯酒干了:今朝有酒今朝醉,各位放宽心吃便是。

    捡回一条命的人自然也不再拘泥于这些,赵正同样提起一杯酒,端详片刻,还是送入嘴中。

    将士们久违的在这寒冬又说着笑着。

    片刻之后,门被推开,环坐的兵士们条件反射般就要拿刀杀去,门口是被吓得尿裤子的王寻的小跟班,这个和王寻差不多大的仆从自遇到这么个便宜老板就一直跟着鞍前马后。

    一手的菜也撒了,王寻苦笑:诸位,就说战事紧急,但也没到这份上吧。

    将士们尴尬的收起佩刀,王寻摆摆手,屏退了已经吓破胆的小仆从,门就这么大开着。

    那地上明晃晃的肘子惹得人眼馋无比,终于,一个兵忍不住捡起来,吹了吹上面的灰尘,毫不介意的大快朵颐起来。

    身旁老兵调笑:别他妈都吃了,你倒是给老子留点!

    ...

    酒足饭饱之后,一行人走出百悦楼,这些苦大仇深的边关将士终于有了些人的样子,

    “娘的,这帮饭桶冬天吃这种东西,老子在那地方连他娘的老鼠都没得吃!”

    “你就知足吧,给我连吃几天,就是杀头我都认了。”

    缪人雄早已等候在马车旁,王寻点点头,面对赵正说道:

    “赵大人,按理说该多留你几日尽地主之谊,也好休整休整,但这情况指不定哪天就回不去了,我们还是尽快出发去京城复命吧。”

    赵正点点头,深呼一口气:这是自然。

    转头瞪了一眼自己被一顿酒肉收买的差不多的不争气的下属。

    这些军士们看到赵正的目光酒顿时就醒了,有些害怕的低下头,静静骑马跟在王寻的马车后。

    “你倒是御下有方啊,不像我养那傻大个,怎么就那么楞呢。”

    赵正抬起头看着王寻:饭也吃了,按理说我这逃将不该多问,王大人,我请你告诉我,我剩下的兵呢?还有你带来那个大个子呢?

    王寻抿抿嘴:跑了啊?难不成还留在那给敌人当活靶子泄愤啊?

    “我让马山带着他们往连月山中跑去了,你也知道,要把所有人安全撤出来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我给他们指了这一条生路,相比于死守城中必定活不过今天的局面,连月山中虽说凶险,但已经是上佳之选了。至于马山嘛...大人您不用担心,他就算只有一个人我也不担心,到连月山那小子就和回家一样,

    赵正瞪着王寻,咬牙切齿的道:你让我的兵去当诱饵,该死!

    王寻把书护在身前:这可不是我出卖他们,我当初可是把所有实情都一并托出,那些兵一个个打鸡血也要送你出来,要不说你御下有方呢。

    赵正不再看这个混不吝的家伙:反正我也要赴死了,也算是给他们一个交代了。

    王寻斗笠下传来嘿嘿的笑声:赵大人,现在说赴死什么的尚早,您大才在身,日后可要多加提携啊。

    “我终于明白了皇上的用意,想到一条绝佳的计策,有些人要头疼了...”

    一行人出了建宁府,王寻远远地看了一眼这座城池,扬长而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