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赛博战国 > 第三章 王下三贤臣

第三章 王下三贤臣

    首相范雎示意文官集团暂停谏言,给武官的代表启小将一个机会。

    秦国的高级将领众多,但普遍缺乏政治智慧,尤其在范雎这样的顶级纵横家眼中,绝大多数军官都是脑子被肌肉塞满的蠢货。

    蒙骜和公孙启是唯二的例外,这俩武官够罕见,意见是可以听一听的。

    尤其是公孙启的派系归属,你也不想武安君没有仗打吧?那还不赶快帮衬几句,一起PUA大王继续投入战争。

    会议秘书拿来麦克风,又询问是否有文件材料需要投到大屏幕上。

    公孙启示意不必麻烦,他直接借着国防大臣的PPT继续说就行。

    赵佬懦弱,消极防御则久守必失,秦军只需要继续发起冲击,早晚会攻克高平关防线。

    高平关一旦落入秦国手中,就能居高临下俯瞰长平盆地,接下来的推进也会比较顺利。

    战局一直再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赵国就是一栋摇摇欲坠的破房子,只要多踹几脚就会轰然倒塌。

    王上请稍安勿躁,只要前线总指挥王龁再次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至于六国合纵的事情,那就更没必要担心了。

    公孙启不赞同首相范雎立即展开外交攻势。

    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用传统连横?

    现在就去直接破坏六国联盟是没有意义的,最多就是把局面拉回秦赵相持的局面,廉颇继续龟缩,秦军继续强攻,胜利天平并没有向秦国倾斜。

    而且这次的“合纵”还有待确认。

    虽然侦查机拍摄了很多照片,但各国军援物资真的能那么快到达前线吗?

    公孙启高度怀疑是廉颇的战略欺骗计谋,所有的外国援助物资、卡车、旗帜都是伪造的。

    赵国这些年东征西讨,武库内肯定有缴获的各国军械,调到前线故意露给秦军,假装出一副联军的样子,就是为了恐吓。

    国防大臣蒙骜突然开口打断他的发言。

    “你的猜测只是猜测,如何证实呢?”

    公孙启也不恼火被人打岔,继续对着秦王讲述方略。

    想要破解薛定谔的合纵,必须要用拉普拉斯的连横。

    首先在互联网上展开强大的宣传攻势。

    向全世界声明上党高地的重要性,表明长平之战具有一战定天下的战略意义。

    多买热搜,多雇水军,营销号全都打点好,公知软文也必须安排。

    力图把这件事炒作到每天被六国人关注的程度。

    然后通过一切手段进行极限施压,对关东六国集体进行政治恐吓、经济制裁,冻结各国在秦资产,甚至可以下达对各国君主的通缉令。

    届时,关东六国的同盟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无论现在的合纵是真是假,极限施压之后的合纵肯定是真。

    等到史上最强六国联盟形成,首相范雎才应该开始表演,去瓦解他们。

    “赵王丹好大喜功,心性急躁,见不得军援和联军离去。”

    “为挽回合纵同盟,唯有强令前线战局发生改变,若廉颇不肯,必然换帅。”

    “我愿称之为,国际观瞻。”

    公孙启阐述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所谓欲擒故纵,欲夺之,先予之。

    如果赵王即将得到一份天大的好处,又突然消失不见,他就会不顾一切的挽回。

    如何挽回呢?必须改变消极防御的策略,主动向秦军发起反攻。

    反攻大胜,关东诸国见秦已经露出疲态,就如五国伐齐时一样,都想要来分一杯羹。

    反攻大败,关东诸国见赵国无法与秦抗衡,为避免秦国一统天下,也会竭尽全力的组织援军。

    考虑到国际观瞻,届时的赵军必须主动离开坚固阵地,转入运动战,那就轮到武安君表演的时刻了。

    公孙启说完便坐下,喝点茶水润润嗓子,给朝中群臣一些反应时间。

    这是一个极为大胆的计谋,如果能够完美实施,收获必然是丰盛的,只是有个隐患。

    有人问,这套计策需要先塑造史上最强六国联盟,万一他们真的团结了呢?万一没办法瓦解这个超级合纵呢?那岂不是兵临函谷关了。

    根本不需要公孙启起来回答,首相范雎就出口帮衬了。

    “六国合纵?土鸡瓦狗!”

    范雎有绝对的自信能够瓦解之,即便这是历史最团结的一次,结局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燕国巴不得赵国早点爆金币,齐国还惦记着五国伐齐之仇,韩国这种狗一样的东西只要略微恐吓,魏国的脊梁早已被武安君打断,楚国的辉煌也被一场大水淹没。

    一番简单的外交攻势下去,再强的六国联盟也会瞬间作鸟兽散。

    首相说完,轮到了国防大臣蒙骜。

    而且他一改之前悲观主义谋士的样貌,力挺公孙启的计划。

    “即便应侯无力破解,凭借函谷之固,六国联军又如何?我秦国天下无敌!”

    首相、国防大臣、武安君的外置大脑公孙启,全都达成了统一意见,朝堂之上自然也没什么异议了,全都跟随附和。

    秦王见状也坚定了信心,善,如此安排吧。

    朝会继续进行,虽然开始讲述各种各样的政务,但很明显,各位依然是各怀鬼胎心不在焉。

    范雎已经在研究战后的历史了。

    他准备使用技能春秋笔法,修改本次的会议记录。

    计谋?非也!明明是公孙启的愚蠢,导致了六国联盟前所未有的团结。

    就在秦国即将灭亡之际,首相范雎力挽狂澜,瓦解最强合纵,这样的辉煌功绩肯定超越过往所有的纵横家,足以载入史册大书特书。

    公孙启并不知道首相范雎此时的思维想法。

    他只知道长平之战过后,武安君一派就无路可退了,各方矛盾达到爆点,唯有奋死一搏。

    必须以野兽的心境!清除王上身边的奸臣!

    范雎先生,当你把我们逼迫到绝境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户口本厚度。

    我看你九族是有点多了。

    武安君肯定不愿意做这种事情,白起的性格和价值观念,宁愿束手就擒,也不愿看到秦国内乱。

    但公孙启不一样,作为一个政治生物、屑、虫豸、类人,他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朝会散去,群臣结伴离开。

    司马靳依然是懵懵懂懂的样子,跟在公孙启身边没回过味来。

    “范雎和蒙骜这两个老登,今天怎么感觉很好说话?”

    司马靳想到了刚刚三人,齐齐对大王劝谏的样子,那场面真像是提前沟通好的,亲如兄弟一样。

    以往的局面就...武安君还在咸阳的时候,每次会议都免不了和他们针锋相对冷嘲热讽。

    公孙启只能拉着靳上车,给这老实人送到空军司令部去,因为他没办法讲明道理。

    秦国职业军官团,都是在忠君爱国思想指导下成长的一代人。

    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军人,为军事胜利而战,为秦国利益而战,从不考虑朝堂上乱七八糟的事情。

    政治生物的心思和想法,对于他们来说很无趣很没必要。

    在朝堂上进行屑斗是小人的行为。

    真男人只在战场上血流成河。

    汽车停在秦国空军司令部大楼前,靳还是没有想明白。

    首相是坚定不移的主战派没错,那国防大臣是怎么回事,他本来还是悲观主义谋士呢,突然就画风一转了。

    因为...国防大臣需要做好万全准备,做最坏打算,假设六国联军杀向关中呢?

    他要去加固修整函谷关防线,虽然督造防线是很辛苦的工作,承包工程也没什么乐趣可言,但作为一个忠善之臣,蒙骜必须事事躬亲,回报大王的信任。

    国防安全的问题解决了,秦国人才能过上好日子,早日让大家都住上大别墅,买上豪华游艇。

    蒙骜饱含泪水,深情的支持着公孙启的计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