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赛博战国 > 第三十九章 希皮笑脸

第三十九章 希皮笑脸

    “只要突破了秦军主防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相同的话语,这些天被赵括重复讲了许多次。。

    每每看向指挥操作系统,还是难以控制自己的疑惑情绪。

    战局怎么会发展成这样呢,这不符合计算的结果。

    “目前来看唯有继续向前冲击,我军已无退路。”

    就在赵括下定决心,准备发表一番提振士气的讲话时。

    一枚精确制导炮弹落在了他的指挥部。

    赵括和大量本部参谋都失去了意识...

    好消息是赵括只是短暂昏迷。

    坏消息是赵括只是短暂昏迷。

    “我..没事,别拉我!我还能继续指挥战斗。”

    赵括挣扎的从废墟里爬起,坍塌的防爆指挥所并没有带走他的生命。

    一块坚固的整体式混凝土呈三角形支撑,里面的十几位参谋也都幸存。

    “快转移到临时指挥部去,我们不能放弃。”

    赵括察觉额头有些异样,轻轻擦拭,果然缺了些东西。

    只是前额的植入式装甲护板罢了,赵括也不想再去寻找。

    他继续鼓舞着参谋们,支撑着大家继续战斗。

    从地堡来到地面。

    炙热的砂土传递出阵阵热浪,目所能及之处都被弹坑覆盖。

    看不远处的赵军碉堡群,看那炮火飞溅,混凝土块化作杀人的利器在空中划过。

    丹水河上的浮桥已经基本断绝,两岸赵军被彻底分割。

    那秦军驻守的山岭还在传出密集的轰隆声,偶尔能看见飞上几十米高空的战车炮塔。

    赵括已经猜到进攻一线那人间炼狱的模样。

    他被榴弹炮的冲击波炸的有些恍惚。

    浑浑噩噩,跌跌撞撞的走。

    有人过来搀扶他,赵括却突然失去了全身力气,跪在地上。

    赵括跟对方说了几句,但含糊不清。

    “将军您说什么?”

    “停止,进攻,收缩,待援。”

    已经被转移到新指挥所的赵括和参谋们还都惊魂不定。

    明明有全新的指挥设备,有大量需要处理的信息,大家却心不在焉。

    突围无望,进攻不能,坚守待援。

    哪还有援啊...

    赵国邯郸,王宫。

    这里的死寂气氛比前线还要阴沉。

    偌大的殿堂里,人与人之间相距甚远,就连呼吸声都听不见,每个人只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无穷深渊,无声无光。

    一向直性子的廉老将军甚至都没有参加这场会议。

    重病在床的蔺相如,听闻前线赵军近五十万人被围,气绝而亡。

    廉颇正在打理老朋友的后事。

    也许他是怀着更为沉重的心情,一同为赵国举办丧礼。

    秦军指挥部恰好是相反的气氛。

    众将捧杯,以茶代酒表示庆祝,每个人脸上都显着嬉皮笑脸。

    公孙启率先举杯,带领全体参谋向武安君敬茶。

    “胜利!”

    白起略微昂头,一口饮尽。

    包围的第十五天,赵军彻底失去了锐意进取之心。

    各部停止一切行动,原地驻垒转入消极防御,或者说,等死。

    长平盆地,丹水河流,韩王山与摩天岭将赵军大兵团分割成数份。

    补给依然是足够的,但他们的前线补给基地都在山体之内,与装甲突击部队隔河相望。

    重装浮桥早已消耗殆尽,秦国人的战术导弹和精准炮击不断落在河面上。

    赵国的后勤部队只能用夜间人员偷渡的方式,极少量的运输野战口粮和维生电池...

    若是古代战争就罢了,有口吃的,提起刀剑,继续与秦佬决一死战。

    但这是现代战争,赵括渡河突击过去的都是装甲集团,战车没有油料和电力,缺乏炮弹和主动防御模块的替换,变成了纯粹的废铁。

    赵军的步兵部队依赖着韩王山永备工事群,看似守的安稳自在,其实岌岌可危。

    因为廉颇设想的是阶梯防御层层阻击,修建工事群的时候防御方向朝准了西面,若是守不住,退到后面的预备防线就行。

    结果赵括在预备防线的留守兵力严重不足,直接被秦国人拿了去,反过来形成包围。

    坚固无比的韩王山防线也废了大半,对于背后袭来的攻击,多数防御手段都失效了。

    摩天岭的情况更遭,此处是赵军前线补给核心,修有大量的战地军火库和油料库,负责守备的兵力更加脆弱。

    武安君动了念头,既然赵军主力已经战至力竭,辎重仓储又防御空虚。

    “派出轻兵突袭,夺了赵佬的后勤仓,如何?”

    白起一句话,参谋们都开始筹备起来。

    会议室里还有许多集团军级指挥官,大家都是因为包围战事太过顺利,回到指挥部歇息。

    听闻又有了任务,有些人便主动请战。

    武安君回头看向公孙启,这小子一脸事不关己的样子。

    “深入包围圈核心处,要穿越层层军阵,此等任务非空输莫属。”武安君说。

    “啊?我想不必了吧。”

    各个空降兵部队都是刚刚撤下来修整,而这个任务肯定要造成千百人级别的死伤,公孙启不想承受这个损失。

    王龁在一旁撺掇他,不如你派九空输去。

    公孙启这次回绝了,因为九空输的损失已经非常惨重,再死个千百人就彻底报销了。

    他跟九空输的指挥官有仇,跟那些基层士兵无怨无恨啊。

    武安君懒得管什么怪事,坚持要求从空输部队中抽调精锐,去将赵军的那些弹药库油料库抢下来。

    无奈之下,公孙启只好同意,命人去组织突击队。

    “您不要报以太多的期望,此行收获大概不会太多。”

    公孙启提前给武安君打预防针。

    廉颇时期,赵国方面军有三十万人。

    换帅的时候,赵括又带来了二十五万增兵,其中有些是轮换更替,让一些老兵回后方了。

    差不多...三十万人份的补给,被四十多万人消耗,应该不会剩下什么。

    而且战争前期,双方互相修造假仓欺骗,廉颇也没真的囤积多少物资。

    公孙启走到战术地图的边上,将两处地点更改了名字。

    秦军的战地军火库,从老马岭改为空仓岭。

    赵军的补给基地,从摩天岭改为大粮山。

    这才是后人看待长平之战地图时的模样,两座山岭都是因为这场互相欺骗而改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