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赛博战国 > 第四十九章 还会再见吗(4K)

第四十九章 还会再见吗(4K)

    洛水畔,露营地。

    只有月亮隐约的照着河面与草地,如此黑夜,城外郊区却有许多人聚集野营。

    今天是帝癸流星雨的回归日,稍有闲心的人,都愿意来欣赏星雨爆发的美景。

    项燕将藤编提篮放下,从中拿出露营布和饭盒,甜点饮品一并摆好。

    公孙启拿着说明书,笨手笨脚的搭建起帐篷,忙了好一会。

    这是两人相识的一个月后,关系愈发亲密了。

    对于能够灵魂共感的人,很自然的就会产生吸引力。

    因为这世上总有太多无法说出口的情绪,有沸腾在脑海却不能表达的爱恋,更有压抑在心头也不愿倾诉的苦闷。

    千言万语,也不如感同身受。

    公孙启和项燕,从未直接和对方说过关系的发展,但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安置好营地,公孙启躺在地上,将奥妙的星空尽收眼底。

    项燕双手环抱着腿,坐在旁边,将一杯略带寒意的饮料递过去。

    此时的天际已经有些流星闪过,之后会愈发灿烂,最终达到每小时上千颗的流量顶点。

    “几百年前的景象应该更为壮观吧。”项燕的眼神里满是憧憬。

    “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其后每年回归,愈发损耗,今日已远不及古时。”

    帝癸流星雨拥有极短的运行周期,每年五月份都会掠过地球附近,被引力吸引的就冲破大气,形成肉眼可见的璀璨景象。

    战国时代还能见证每小时上千颗的壮观,等到两千年后...

    它被称作宝瓶座流星雨,每年的流量峰值,也只有寥寥数颗肉眼可见。

    后代的天文爱好者们,捂着被子苦等一夜,惊鸿一瞥都要兴奋的大叫起来。

    公孙启和项燕却可以舒舒服服的躺在地上,看着数不尽的璀璨光芒划过。

    “我们的年纪...刚好。”项燕突兀的说出这样一句。

    “嗯。”启应声道。

    两人心想之事,是那个更加著名,更加壮丽的天文景象。

    每隔七十六年才会回归一次的武王彗星,最早被记录于殷商时期,因武王伐纣的天象而得名。

    大约算算日子,距离武王彗星的下次重现还有二十二年。

    等到那时候两人刚刚步入中年,如果有机会的话再一起观赏吧。

    公孙启微微皱眉,将脑机芯片切换到通讯拒止状态,等到项燕无法读取的时候才开始计算。

    武王彗星的下次回归...

    如果秦国君主的更迭不出意外,应该是在秦王政时代的早期,那时候秦国的对外态度非常温和。

    秦楚之间关系一度回暖到历史最佳状态,公孙启可能真的有机会,与项燕再次相约观星。

    但愿。

    灵魂共感被切断了,项燕当然感受得到。

    她将手搭在男友的额头,引来目光,对视。

    这成为了公孙启永生难忘的一幕。

    轻柔的晚风吹乱项燕的长发,澄澈的眼眸在其中若隐若现。

    划破长空的璀璨星火,仅是负责映衬的背景。

    项燕用最温柔的语气说,我们约定好了,以后要一起看彗星的回归。

    公孙启眨眼答应。

    “如果你背信弃义不守约定,怎么办?”

    “你给我发誓,这旁边就是洛水,你...”

    “算了还是换一个吧。”

    项燕回想起了之前读取的记忆,意识到洛水为誓是个晦气的事情。

    可是思来想去也没有办法,好像自己拿他无能为力。

    没有人,比项燕,更懂,公孙启。

    让一个道德真空的政治生命发誓守信,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项燕只能抱住自己,脑袋撇开生闷气。

    “你担心的话就来秦国找我好了。”启笑呵呵的抚着她后背以示安慰。

    “好,我带着武王彗星去咸阳找你,你等着。”项燕说。

    公孙启没有过多的放在心上,完全不相信那种事情。

    武王彗星的平均直径有十一公里,预估质量在千亿吨级别,比远古时期毁灭恐龙的那颗超级陨石还要巨大。

    若是这种庞然大物从天而降,又是一轮生物大灭绝,整个地球生态圈都会彻底毁灭。

    现阶段的人类还没有那种技术力,改变这等超级彗星的轨道还是太难了。

    但是项燕当了真,她非常认真的思考起了航空航天问题。

    公孙启也重新恢复灵魂共感状态,跟女友一起想象未来的世代。

    其实战国群雄的科学技术水平并不低,在植入式义体和生命科学相关领域已经到了科幻片的水准。

    其他领域就参差不齐,在航天方面更是超重度偏科。

    所有的国家都只专注于近地轨道,将通讯卫星和军用侦查卫星送上去便好。

    载人航天、深空探索、空间居住站的科技树是一点都不管。

    天文学家对各国的君主和宰相劝谏,宇宙探索,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君主让他们直接滚出去。

    你小子肯定是敌国派来的特务,要引我上歪路浪费国力。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愿意去发现几万光年之外的星光,大家只想看到明天的太阳。

    不要说是宇宙空间了,九州之外的地方都不想去开发。

    广袤的地球有很多无主之地,确实有大量资源和发展空间,但基础建设要钱,迁徙安居要人,投资回报要时间。

    如果有闲置的资源,为何不去磨刀呢。

    齐国的教训摆在眼前,将大量资源投入海外贸易和世界开发,短短几十年时间,齐国的货币就已经在整个地球广泛流通,成为了第一代的世界货币。

    然后就是五国伐齐,辛苦耕耘数十载,直接混成低保户。

    “不统一,无未来。”这正是公孙启要同化项燕的目标。

    无论太空探索还是其他领域的科学发展,都必须要大一统的前置条件。

    如今诸侯各自为战,各自独立发展都已经创造出了这么辉煌的文明,这么先进的科技,若是能统合到一起该是多好的盛世。

    项燕说:“会的,我知道统一的世界迟早会来。”

    “不是迟早要来,是要尽快,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在这件事情上公孙启显得很急躁,与以往的沉着冷静完全不同。

    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战乱频仍,结合特殊的科技背景,造就了特殊的社会文化。

    人们已经在潜意识里认为这个天下永无宁日,战争会是永恒的主旋律,一切的资源都理所应当的投入到军事方面,其余领域的发展都可以随便糊弄。

    严重偏科从科学技术发展到方方面面,政治制度和哲学思想的发展更为落后,整体社会风潮也产生了巨大扭曲。

    现在就已经赛博战国了,再过些年头谁知道是什么样,恐怕要出现终产者了。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事情,更令公孙启不安的是,统一之日永远无法真正到来。

    因为大家都在发展民族主义,而不去塑造国族认同。

    秦人将关东诸国视作外敌,所以秦军将士可以毫无心理负担的大肆屠戮。

    楚人直接将秦人当做蛮夷异族,爆发出了极强的抵抗心理,无限深刻的仇恨。

    每个国家都在标榜自身诋毁他人,分裂与战乱的太久,我们已经快要忘了互相之间的手足之情。

    这种现象在另一个世界线的战国也有发生,但问题并不严重,只是比较朴素的古典民族主义。

    理论概念并不完善,科技水平的落后又导致宣传能力的低下,小农经济也造就了基层群体的原始安那其思想。

    那个世界的老百姓,一辈子就活在自己的村里,最远也就去镇子赶集,过着小范围社群自给自足的生活,根本不需要与外界接触。

    皇帝是谁不重要,国籍是啥无所谓,大字不识一个,人均胎教肄业学历,县城之外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州府政令世界局势也看不懂。

    只要吃得上饭,爱谁统治谁统治,玩什么命啊。

    在那种环境,只有极少数贵族阶层和知识分子会产生民族主义思想,也只有他们会因自身利益进行激烈的抗争。

    所以秦王扫六合的阻力并不大,六国贵族难以广泛的调动基层进行抵抗,几场战败就要顺滑的跪地投降了。

    赛博战国的世界线可是完全不同的局面。

    科技水平的提升,直接让国家机器的宣传能力质变,信息灌输的渠道更多,时效性更强,指向性也更强了。

    一个普通民众,无论走在街上看到广告和海报,还是回到家中打开电脑电视,又或是用碎片时间打开手机,总能接收到海量的信息。

    普遍的人民受到了教育,这种教育并不一定是指学校,任何能够竖立三观的方式都算一种教育。

    这就促成了现代民族主义的诞生,国家层面更强的控制力,民众层面更强的凝聚力。

    现代民族主义和古典民族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于外敌的反抗是全阶层且不涉及利益的。

    无论能不能吃饱饭,都不接受外敌的统治。

    无论月薪三千还是一万,都会拿起武器去跟敌人战斗。

    虽然新统治和旧统治没有任何区别,但你是外敌异族我就要干你。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一旦开启东出函谷一统天下的步伐,将会迎来远超想象的阻力。

    小农经济也因为时代的不同而被打破,生活在现代和近未来世界,虽然还是有很多人一辈子不走出本地城市,但与外界的物质与信息交换却变得频繁。

    已经没有人能够单纯的在一个小社群内生活,每个人都与千里之外息息相关了。

    人人都需要来自陶邑的快递商品,收看赵国的综艺节目和娱乐视频,关注燕国的体育赛事,去楚国进行医疗救护和休旅度假,在深夜打开齐国女菩萨和男圣人的订阅账号...

    如果秦国灭了赵,封禁“礼乐”短视频和各种直播,全都改成秦国宝宝的体质。

    哪怕那些跟赵国无关的人都会秦国产生仇恨。

    如果秦国灭齐,抓捕网络女菩萨和赛博男圣人,禁绝一切搏戏和鸳鸯市。

    哪怕是秦国本国人都要对着秦王破口大骂。

    正如公孙启曾经和魏国信陵君辩论的那样。

    民心不在秦。

    洛邑郊外的露营地。

    多数人都已经疲惫不堪的睡去,熬夜看完大半场流星雨,其实也有些审美疲劳了。

    项燕依然有着高昂的兴致,不仅没有审美疲劳,反而觉得今天的启更有魅力一些。

    她能够感受到男友内心深处的思想。

    公孙启不是个秦国战狼,秦国是否最终一统天下他并不在乎,只要有个国家能够站出来终结乱世就好。

    他担心的是,随着民族主义构建的不断加强,各国百姓都彻彻底底的进入孤岛,不再有天下一家炎黄后裔的概念。

    那么九州大地永远不会迎来真正的统一,从此以后的几千年就是无限的分裂。

    所以公孙启要接近项燕,并且改变她原有的人生轨迹和世界观念。

    “我是秦国的未来,你是楚国的未来。”

    “我们应该一起主导各自的国家,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走向更大格局的族群概念。”

    “让不同地域、文化、民族、阶层之间互相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属于大集体的国族认同感。”

    “大一统的思想就像是我们的孩子,会永恒不断的传承下去。”

    项燕被说服了。

    但没完全说服。

    她略带自信的笑意,说:“你的思想不错,但主旨得改成我们楚国统一天下。”

    公孙启:“那我们可以来一场比试,看看这个世界最终会走向何方。”

    从客观现实的角度出发,楚国的机会非常渺小。

    武安君白起的一场鄢郢之战,彻底粉碎了楚国争霸的幻想,国力的巨幅下降已经不支持楚人继续为非作歹了。

    项燕顿感有些困倦,开始打哈欠。

    启摸摸她的头:“睡吧,梦里什么都有。”

    盛大壮丽的流星雨渐渐休止,洛邑郊外的露营地陷入安静。

    短暂的如昙花一现般的美,人们为之可惜,亦为悲剧的凄美而更加沉醉。

    天空中的黑再次占据了主导地位。

    点点星光等待着未来的太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