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重重纱 > 第22章 事宽则圆

第22章 事宽则圆

    夏小琴坐在黑暗潮湿的房间里,喝了也不敢出去找水喝,吃口水果吃口面包,小心翼翼的不敢发出声音。

    这时候,她脑子里什么也没想,只是认真的听着外面的动静。

    后半夜外面安静了下来,夏小琴哭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全身到处都在疼,不知道该怎么去火车站,这里的人说话都听不懂。

    天色泛白的时候睡着了,被敲门声惊醒,中年妇女别扭的普通话似懂非懂,交了十块钱,回到床上接着睡觉了。

    下午饿醒的时候,坐在凉席上发愣,肚子饿口渴的厉害却不想出去,她这时感觉到了害怕,虽然不知道在害怕什么。

    敲门声再次响起,是打扫卫生的年龄挺大的阿姨和叔叔,完全相互听不懂在说什么,打着手势比划着,杨九说过南方人不喝热水,她也不喜欢喝热水,井水也喝的非常舒服。

    外面陌生的地方全是陌生人,真出去了也就没那么害怕了,买了难吃的肠粉,卫生纸和毛巾肥皂,她着急去厕所,不出去买东西都不行。

    整个晚上睡不成觉,不是害怕是因为蟑螂,潮湿的房间里,爬满了蟑螂,夏小琴也不害怕了,也不关灯了,整夜在和那些小虫子拼杀,她从小玩虫子,还能害怕它们!

    天色再次亮起来,身上似乎没那么疼了,小腿的擦伤结疤了,胸口小手臂乌青,夏小琴开始愤怒了,想起王艳就气的睡不着。

    夏小琴下楼给老板娘交了十块,算了算只剩三百四十二块,她觉得坏人早晨大多都在睡懒觉,溜达着出去吃了早餐,想找找能去火车站的车。

    这个大村子对面有家食品厂,夏小琴犹豫了一下,想去干几个月好还钱给夏东远,姐姐夏大琴和姐夫柳涛不还都不会说什么,她能想象出来夏东远沉着脸,皱着眉骂她的样子。

    夏小琴在邻居家的电视里看过外来妹,她觉得工厂里没熟人,肯定会被人欺负,就像染织厂和五金厂,老员工总会欺负新去的多干活。

    想着她这受伤的身体,加班肯定很受罪,胸口和小手臂,没个十天半月的肯定好不了,留恋的看看食品厂的大门,绕回了村子里。

    村子的另一个方向,有个像是菜市场的地方,搭建了许多棚子。

    夏小琴看了眼黄瓜西红柿,这里的蔬菜比水果都贵,她跟着杨九买菜的时候吃惊极了,怪不得餐厅里的炒米饭,换个外国的名字就能卖出那么高的价格。

    市场角落里有个棚子,摆满了那种十块钱六本的书,夏小琴有了兴趣,走过去看着纸板上写着五元三本。

    夏小琴心情很好的回到家旅店,美美的睡到了七八点,吃了买回来的水果,把钱摊在床上开始算账。

    他跟书摊的老板说好了,两百块钱一百八十本书,五十块钱一百五十张明星的画报,十块钱他负责小三轮车送到火车站。

    拿出两百六放到一边,八十二块钱买火车票算作五十,还有三十二块足够回青城了。

    夏小琴做好了和蟑螂奋斗一晚上的准备,睁眼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来,昨晚睡的很是香甜。

    一百八十本书和一百五十张画报,装了整整四个大尿素袋,夏小琴有些傻眼了。

    夏小琴坐在三轮车上不停的发愁,这么多她不可能搬的动,开始和骑三轮的大爷拉关系。

    大爷的普通话只会几句,夏小琴的客家话和本地话,也只会“你好”之类的,一个小时都没给大爷说明白,到了火车站大爷反而比划着问她要不要搬进去。

    两根手指么,两块钱她是能看懂的,还没来得及高兴,大爷叫来两个轻壮男人,比划着十块钱!

    夏小琴没等多久,就跟着两个男人上了站台,糊里糊涂的上了火车补完站票,手里只剩了十六块,不知道这算是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

    四个大尿素袋堆在火车门的旁边,火车上的人没有去的时候多,夏小琴坐在尿素袋上喘息着,胸口和手臂疼的眼泪自己流出来。

    夏小琴傻乎乎的缩着脚,火车开动了以后,才站起来活动了下身体。

    琢磨着这些书怎么弄出火车站,广城有人专门送火车,大安城也应该有人接火车才对,只是刚才上车就花了十八块,十六块就算下了火车,也回不到青城。

    拿出一块面包靠在火车门上咬着,几个男的在抽烟,车厢里吵嚷聊天的声音很是杂乱。

    夏小琴看到有个穿军装的青年,捧着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还有人拿着报纸两个人一起看,眼睛亮了亮,吃完面包拍拍手,打开了上面的尿素袋。

    “红与黑”“战争与和平”“傲慢与偏见”“茶花女”“百年孤独”,这些书摊老板推荐的世界名著,夏小琴只在十里路的新华书店看到过,书摊老板说可以按着书后面的定价打折,赚的会更多。

    夏小琴在尿素袋里翻书的时候,有两个抽烟的男人拿起来翻看,年龄大点的男人问:“这书卖不卖?”

    “卖,十块钱一本!”夏小琴临时涨价了!

    计划里这些书是要卖给书屋五块钱一本,零售当然要贵一点,更可况是世界名著,后面定价可是三十四块!

    男人掏出十块钱,拿走了“战争与和平”,这真是太大的惊喜,夏小琴开心的不得了,也不找武侠小说了,就推销世界名著!

    她根本没看过这些书,瞅着书皮就开始胡说:“叔,别的要不要?进货可难了,卖的可快了,要不是进的多了,可不会卖这么便宜!”

    “你看看定价,我家书屋里最多便宜个零头,我们旁边学校的老师,可爱买了,都是整套买回去,说是世界名著要收藏起来!”

    夏小琴听东子说过,他有个同学收藏古龙的整套武侠小说,世界名著呢,肯定也有人收藏!

    旁边的男人翻了翻书说:“这些不是精装的书,太粗燥了不值得收藏,买回倒是可以随便看,不怕弄脏了!”

    另外抽烟的男人走过来问:“俺不识字,名著是不是给孩子看的?价钱是便宜吗?便宜了买两本给俺孩子带回家!”

    夏小琴开心极了:“叔,精装的太贵了,买不起的,这种能看还便宜,你要宽裕了就买,不吃亏!”

    车厢里逐渐安静下来,好多人都睡觉了,只有几个打牌的年轻人,还有两三个在看书。

    夏小琴偷偷把钱塞进李霞大衣的内衬里,去的时候李霞的BB机就藏在里面。

    她没敢数到底多少钱,二十三本世界名著两百块,一本送给了打工的那个叔叔,一本给了穿军装的田小庄,还有一本送给了车厢的乘务员,他们答应帮她把书送出火车站!

    还有十几本琼瑶的小说合集,按薄厚卖了十块八块,三百多块呀,夏小琴乐的把头埋在穿着大衣的腿上,胸口和小手臂也不觉的那么疼了!

    白天陆陆续续又卖了七八本,是别的车厢从这里经过,夏小琴主动问的。

    田小庄在银市那边当兵,家里是福南的,老人重病了,才请了探亲假,说着和夏小琴一样别扭的普通话,俩人鸡同鸭讲的聊的很热闹。

    夏小琴在书后面留了家里的地址,田小庄也留了部队的通讯方式和家里姐姐的电话,那个打工的叔叔家是潼县的,老乡见老乡很是开心和亲切。

    老乡赵叔叔和兵哥哥田小庄,帮夏小琴把书送上了去青城的汽车,夏小琴不停的挥着手,感叹她的运气真的不错。

    这次被骗出去的愤怒少了许多,她碰到了李霞,田小庄和赵叔叔,好人还是比坏人多。

    青城的道路很不平整,丝毫不影响夏小琴的好心情,归心如箭的形容词,真的很是贴切,连青城的夜色都是那么的美好。

    夏小琴被青城的夜晚冻得瑟瑟发抖,汽车站的售票员帮她叫来了三轮车,坐在车上才开始想着怎么给秦荣编瞎话,死活要出去打工,只去了两个来月。

    大衣的袖子擦擦冻出来的鼻涕,脑子里不停的想着回去该怎么说,她挺想实话实说,让夏明远夏东远去拆了王艳家的房子,她也意识到若是邻居都知道了王艳做什么,她爸爸妈妈可能会气死。

    夏小琴站在家门口大声喊:“妈,妈,二哥!二哥!我回来了!”

    夏明远的屋子灯黑着,应该住在了理发店,只有妈妈和二哥的房间灯亮着。

    秦荣和王慧走出来,吃惊的看着瑟瑟发抖的夏小琴,夏小琴抱着妈妈秦荣就想哭,身后传来了声音:“卸门口还是院子里?”

    “院子里,俺哥不在家,麻烦你啦!”夏小琴说完就跑进秦荣屋子里,门口的小炉子上烧着水,小桌上放着稀饭和炒好的土豆丝。

    “二嫂,俺哥呢,了冻死我了!”夏小琴站在火炉旁,端着秦荣的稀饭往嘴里灌。

    王慧跟进来惊讶的问:“不是穿着厚衣服走的吗?怎么就穿着凉鞋这么回来了?”

    秦荣看着三拖车司机卸了货,给了运货的钱就跟了进来。

    夏小琴端着土豆丝的盘子浪吞虎咽:“饿死我了,冻死我了,累死我了!衣服给丢了,别提了,开始挺倒霉的!”

    秦荣心疼的去楼上给夏小琴找衣服,王慧连忙给她弄热水让她烫烫脚。

    夏小琴换了秋衣秋裤穿着秦荣的棉袄,双脚泡在热水里,大口喝着温开水,靠在椅背上舒服的感叹:“还是家里舒服,再也不出去了!”

    秦荣给她热着王慧留给夏东远的排骨汤,等着夏小琴给她们编瞎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