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孕育隋唐 > 第十章:萧宝夤哭魏元恪南征,蔡氏兄弟忠勇守义阳

第十章:萧宝夤哭魏元恪南征,蔡氏兄弟忠勇守义阳

    接上回,随着萧衍率领的西台军相继郢州、江州,最后在建康城的朱雀航南击溃王珍国的十万精兵,天下大势已定。王珍国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以及今后的前途,砍下萧宝卷的首级,大开建康宫城城门,萧衍如愿入主建康。与此同时另一位西台军领袖萧颖胄的突然去逝更是扫清了萧衍通往最高权力宝座的最后障碍。伴随着获得“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特权、进位相国、总百揆以及进位梁王后,萧衍距离最后的宝座仅一步之遥。在齐和帝萧宝融再三禅位以及以任约、张宏策为首的官僚集团不断劝进之下,萧衍登基称帝,国号为梁,年号天监,同时下诏萧宝融为巴陵王,宫殿在姑熟(今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仍可使用齐历,一切照先例进行。

    为了彰显自己的仁德以及稳定局势,萧衍在登基之前并未对前朝的皇族进行大清洗。只有十六岁的萧宝夤此时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军事、卫将军、南徐州刺史”,虽然目睹了建康城破、哥哥萧宝卷惨死、曾经的臣子造反成功骑在了主子的头上,但是除了每日回忆之前的风光,他什么也做不了,唯一能做的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提防着明枪暗箭。大概有三个月的时间,从公元五百零二年的正月到三月,萧宝夤等待着的鸩酒或三尺白绫迟迟未到,甚至还被封为鄱阳王。有一日他与随从麻拱、黄神戏言到:“难道梁王顾念我的父皇对他的擢拔,要放我一条生路吗?”麻拱、黄神望着这个十六岁的孩子说胡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二人实在不忍心刺破萧宝夤的幻想,便哄着他说道:“与梁王有仇的是您的兄长以及梅虫儿那帮奸佞小人,与王爷您何干?现在您的弟弟还是皇帝呢!您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不会有事的。”

    但四月十二这一天发生的惊天变故彻底打碎了萧宝夤的美梦。这天一早,萧宝融的贴身太监颜文智满脸是血,一身是泥的跪在了萧宝夤面前,涕泗横流的说道:“王爷,巴陵王驾崩了!”萧宝夤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说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记得几天前,新皇帝召见巴陵王和我,抓着我二人的手,亲口向我二人承诺绝不加害我们。”颜文智无法止住哭泣说:“奴才亲眼所见,那一日新皇帝派人拿着一块生金子递给巴陵王,让巴陵王吞金自杀。巴陵王说自己之前好歹是帝王,死的要有尊严,就拿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鸩酒。”萧宝夤自言自语到:“都已经禅位给他了,为何还要赶尽杀绝。八弟那么与世无争,对他已经是言听计从了呀,这还不够吗?他不是信佛吗,他不怕报应吗?”

    麻拱、黄神见萧宝夤如此状态,非常心疼。对于这个十六岁的孩子,这一切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叫他如何承受,但又无可奈何,说道:“王爷,看来梁朝皇帝要对前朝皇族痛下杀手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们逃吧,逃到梁朝的皇帝找不到我们的地方。”萧宝夤对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又能跑到哪去。我哪里都不去,给我也准备一盏鸩酒吧,这样走体面一些。”麻拱、黄神对曰:“王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您才十六岁啊,只要您活着,一切都还有转机。齐桓晋文,哪个没有流浪过,这妨碍他们成为霸主了吗?您一定不能轻易寻短见。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我们可以投奔北边魏国啊,借助魏国的势力,一定有复国之日的。”萧宝夤仰天长啸,曰:“真的能复国吗?好吧,依你二人了。我看宜早不宜迟,我们今天就逃吧。”

    说罢,麻拱、黄神就按照建康城中流浪汉的模样开始打扮萧宝夤,不一会儿,一个乌布襦衣,赤脚的穷困潦倒,饥肠辘辘的流浪汉就出现在三人面前,丝毫看不出之前是一个珠光宝气的王爷。抛下王府的一切开始流亡,萧宝夤真有点舍不得,这时麻拱的一句话点醒了萧宝夤,“跟王爷的千金之躯相比,这些俗物算的了什么?将来得了天下,一切都会有的。臣下已经安排好了船只,渡过长江后,我们就去找华文荣,到时候听他安排就行,他是我的至交,绝对可靠。”就这样,当天夜里,萧宝夤痛下决心开始流亡,与麻拱、黄神以及太监颜文智三人结伴同行。萧宝夤一路赤脚赶路,期盼着能够快速到达长江边,坐上事先安排好的船只渡过长江,但是他刚到江边,就听身后不远传来了马的嘶鸣以及军士的喊杀声。原来天亮后,看管萧宝夤的军士发现他逃跑了,为了将功补过,快马加鞭追了过来。萧宝夤一行人假扮成钓鱼人,随流漂浮十余里,方才没有引起怀疑,得以到达长江西岸,逃到百姓华文荣家中。

    到了华文荣家中后,一行四人收到了热情的款待。一顿饱饭热汤却胜似宫廷御膳。为了不让追兵找到,华文荣将萧宝夤一行四人藏在了山洞里。由于实在不忍心看着萧宝夤受苦,华文荣还牵来了自己家中唯一的一头驴子。白天的时候,黄神在山洞外警戒放哨,麻拱就开导萧宝夤:“王爷,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重耳,流亡十九年,期间无数次的逃过了他兄弟们的刺杀,然,其矢志不渝,最终登上了晋国国君的宝座,成为一代霸主。您一定要坚强起来,您与萧衍老儿还有国恨家仇呢,将来是要与他清算的。”颜文智则负责照顾萧宝夤的日常起居。就这样,昼伏夜行,终于在一个月后达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魏朝境内)的东城戍堡。

    在华文荣的带领下,顺利的进入了堡内。戍主杜元伦听到好友华文荣来了,便摆了一大桌进行招待。好久没吃过饱饭的萧宝夤等人也顾不得斯文了,直接用手食之,全然不顾眼前的筷子。酒足饭饱后,杜元伦自我介绍到:“我乃东城戍堡戍主杜元伦,尊客可能没有听说过我,但我的上级马仙琕将军,您一定听说过。”萧宝夤对曰:“感谢杜戍主的款待,实在是饥饿难耐,所以有辱斯文,还望您莫要见笑。我乃前齐明帝第六子萧宝夤。马仙琕将军真是忠诚良将,与反贼萧衍战斗到了最后,虽然无奈投降,但配得上忠义二字。”杜元伦对曰:“那时,建康城陷落,萧衍篡位自立,马仙琕将军无奈投降。他当时也曾劝我亦降,但人各有志,我不愿意为虚伪的萧衍卖命,就无奈投降了北边。我曾有幸去洛阳看了看,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人人知书达理,均可吟诵四书五经啊。尊客说您是鄱阳王,可有信物啊。”见到萧宝夤拿出信物后,杜元伦便不再怀疑,连夜将次消息飞鸽传书至洛阳的元澄府上。不久收到了元澄的回信,“将萧宝夤等好生款待,我自派车马迎接。”

    元澄是大魏汉化的支持者,听闻萧宝夤落难来投,欣喜异常,自己的统战工作能有这么大的成效。就在一个月前,他礼遇甚重的裴邃南逃归梁,他也因此被群臣质疑。元澄不多耽误,立刻准备好车马,准备好王爷的车马礼仪,浩浩荡荡地奔向寿春。萧宝夤看到这庄重的礼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无法相信元澄能如此礼遇一个落难地,几乎快要丢掉自己生命的王爷。简单地与杜元伦告别,表达这几日款待的谢意后,与元澄同车而行,一同北还洛阳。一路上,萧宝夤痛哭流涕,控诉着萧衍对自己的迫害,元澄在表达了同情的同时,更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将来皇上的南征,有理由了。

    就这样一路劳顿,萧宝夤终于在北魏景明四年,南梁天监二年,公元五百零三年到达洛阳后,就住在元澄的府上,当天便受到了款待。与他认知中北人都是野蛮粗鲁不同的是,元澄随意就可引经据典,他对儒学、道学的见解丝毫不在南方那些大儒之下。元澄也对他说:“鄱阳王可以去洛阳的街市上转一转、逛一逛,看看我大魏的风土人情。”当天晚上,萧宝夤难以自已自己的好奇心,便拉着麻拱、黄神以及颜文智逛遍了洛阳的大街小巷,令萧宝夤流连忘返的,除了洛阳的繁华外,更有洛阳人的崇尚礼仪、风度翩翩。这个十六岁的孩子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若不是宵禁的话,他可以逛整整一个晚上。

    第二天,不满足的萧宝夤又来了一个洛阳的深度游。洛阳的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均无所遗留。在城东的建春门外石桥南,观看了彭城武宣王元勰所立明悬尼寺。出建春门外一里有余,到了东石桥处,饱学诗书的萧宝夤不禁潸然泪下,此处正式晋武帝司马炎处决嵇康的地方啊。想想当今世界,谁人有嵇康那样的风骨,誓死不侍奉于司马家呢?又来到了七里桥,当年镇南大将军、荆州都督诸军事杜预正式从此桥经过,奔赴荆州,承接羊祜,南下平吴,统一华夏呀。在城南,他专门去了报德寺以及开阳门御道东的汉国子学堂。学堂前有三种字石经二十五碑,表里刻之。用篆、科斗、隶三种文字写下了《春秋》、《尚书》二部。与寻常处不同的是,这是大书法家蔡邕的真迹。在归正里,他看到了为他营造的府宅。在城西,他游观了梦寐以求的白马寺。出了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逛了洛阳大市。在洛阳本地人的介绍下,他知道了在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讴歌,天下妙伎出焉。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市北慈孝、奉终二里。里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赁輀车为事。他还来到了阜财、金肆二里的富人区,绵延十里。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金银锦绣,奴婢缇衣,五味八珍,仆隶毕口。逛完洛阳后,不禁感叹建康战火导致残破不堪。

    几个月后,萧宝夤被大魏皇帝元恪封为会稽公。同时在元恪的安排之下,萧宝夤住进了新府宅,还娶了元恪的姐姐南阳公主,婚后的生活是那么的美好,以至于他渐渐地,忘记了国仇家恨。麻拱、黄神看不下去了,一天找到萧宝夤,麻拱首先发难,对其言曰:“王爷,您可知否,现在萧衍正坐在你们萧家的龙椅上呢,你们萧氏一族,已经被萧衍斩尽杀绝了,我看您好像都忘了啊。”黄神也紧跟着说:“虽然流亡中的重耳也有贪图享乐的时候,但他终究没有忘了自己图霸天下的宏愿啊。王爷如此,都是我们做臣子的过错。”萧宝夤也不是油盐不进的人,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与麻拱和黄神商量接下来的打算。一开始,萧宝夤打算通过夫人南阳公主,希望元恪可以念在姐弟之情的份上能够帮助一下他这个姐夫。但是,帝王家哪里有这么多亲情,况且天下大事,在祀与戎,元恪绝不会为了姐弟之情就贸然答应出兵之事。

    麻拱、黄神见夫人外交走不通了,拉着萧宝夤,对其言曰:“王爷可曾听说过申包胥哭秦吗?申包胥为了匡扶楚国,便来到秦国寻求帮助。一开始秦君也是不答应,申包胥便在秦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进,终于感动了秦国君臣。秦哀公亲赋《无衣》,发战车五百乘,遣大夫子满、子虎救楚。”萧宝夤听完后大惊失色,对曰:“真要如此吗?没有别的办法了?”二人对曰:“王爷,我二人江郎才尽了,也只能想到此法了”无奈萧宝夤跪在皇帝寝殿外三天三夜,期间大雨滂沱,本就瘦弱的萧宝夤更是多次昏厥,被雨水打醒后继续跪着。元恪依旧没有妥协,但他心中已经开始敬佩起他这个姐夫了。最后南阳公主也跟随他的夫君一起下跪,元恪不忍心姐姐一起跟着受苦,终于命令随身太监将二人抬了进来,并赏赐了鸡汤等解寒之食。

    萧宝夤在洛阳的一举一动怎能瞒住远在建康的萧衍呢?南梁安插在洛阳的间谍早已将萧宝夤日常起居报告给了萧衍。萧衍心想:“这萧宝夤颇有几分韬略啊,居然还能娶到元恪的姐姐。”然而萧衍并没有将这一切放在心上。一来,元恪对南征并没有多大兴趣,否则的话,萧宝夤一到洛阳,元恪就犹如见到了等待已久的东风一样,磨刀霍霍了,根本不会有后面的萧宝夤与南阳公主那一遭了。二来,与魏接壤的边境并未感受到大队兵马的调动,也没有大肆征粮,依旧是平淡如初。三来,魏若南犯,必然要营造船只,也没有情报显示魏有此举措。种种迹象显示萧宝夤的苦肉计并没有打动元恪,元恪也绝不会仅仅看在南阳公主的面子上就大举出兵。

    本来萧衍无意对萧宝夤动手,但是忠于萧宝卷的一些旧部造反,杀害卫尉张弘策,放火烧神虎门等处,王茂与骁骑将军张惠绍闻变后,率部前往东掖门。王茂在被射伤的情况下仍然跃马前进,最终击杀了叛党。这一遭,萧衍的发小,从舅张宏策为了保护萧衍而死。愤怒的萧衍决定斩草除根,于是排出了刺客前往洛阳暗杀萧宝夤。

    此时的萧宝夤早已不是那个亡命天涯的王爷了,那时他身边只有黄神一个护卫,想要杀他易如反掌。但是,现在他已经是南阳的丈夫,当今大魏皇帝的亲姐夫,加之特殊的身份,安保等级甚高,想要刺杀成功难如登天。刺客来到洛阳后,多方预谋之下,发现根本无法下手,强行动手只能白白丢掉性命,所以只能悻悻返回建康,向萧衍复命。萧衍对曰:“一个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谅他也兴不起什么风浪。”之后,萧衍再也没有动斩草除根的念头了。之后的时间里,萧衍终于想起了自己对佛的承诺,他将佛教宣布为梁的正教,加大了对佛教的财政拨款。他自己也时常去佛寺之中为他的皇后祈福。此外,由于他过于思念自己的皇后,多次拒绝了大臣们再立皇后的建议。

    自大上次萧宝夤在大雨中跪求元恪出兵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不仅仅是萧衍没有发现元恪有发兵的迹象,萧宝夤也发现了。他整日是茶不思,饭不想。体贴的南阳公主也发现了丈夫的失魂落魄,在没有告知萧宝夤的情况下,自己一个人去拜见了元恪。一见到元恪,南阳公主便说道:“一开始皇帝让姐姐嫁给会稽公,我知道那是政治联姻,是想有朝一日以萧宝夤为大旗南征梁朝。所以姐姐为了国家大计,慨然接受。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我逐渐爱上了他。看他每日都闷闷不乐,背负着那种国仇家恨,我看着都心疼。况且我现在已经怀了他的孩子了,弟弟能不能看在姐姐的薄面上,哪怕给会稽公一支偏师也好,也算了了他的心愿。”

    元恪对曰:“那萧宝夤前世修行了多少,今世能有这样的福报,得到了姐姐的爱。不是弟弟不愿意帮忙,只是出兵是国家的大事,不可不察也。我大魏任何一支军队都不能为了没有意义的事情牺牲。我们皇家更不能徇私。我是大魏的皇帝,更要为天下做表率。”眼见自己亲自出马求情都没有用,南阳公主失落地返回了府宅。麻拱和黄神见到南阳公主如此的落寞,便上前去询问,在得到南阳公主的答复后,二人也同样如霜打的茄子一般。整个府邸弥漫着沮丧、失落以及颓丧。萧宝夤整日开始酗酒,在街上逍遥到很晚都不回家,有时甚至在七里桥上就睡着了,睡梦中,他梦到自己统领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萧衍望风而降。但醒来梦碎后,什么励志以重耳为榜样,打回老家去,全忘了。麻拱、黄神以及南阳公主怎么劝说都没有用。

    元恪并非不愿意出兵,早在萧衍起兵后,元英、元澄等就多次上表请求趁雍州空虚南征襄樊,但那时元恪才刚刚登基,稳固政权才是第一要务。因此,只是在边境发动了一些小规模战役。现如今,政权稳固,正式建立军功,彰显皇权的大好时机。但是,已经丧失了之前的良机,他只能等东风来了。原来,就在梁建立后,本来归附萧衍的江州刺史陈伯之就一直不安分。事实上,陈伯之从一开始投降萧衍本就是权宜之计。进军建康的路上,一路打听建康方面的消息,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刻再度反水。萧衍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对其多加抚慰。话说陈伯之,此人从小是个无赖,经常行坑蒙拐骗之举,但有股子狠劲,受到了同乡车骑将军王广之的喜爱。后跟随他征讨齐安陆王萧子敬有功,逐渐升迁为冠军将军、骠骑司马,封鱼复县伯,食邑五百户。在一路征战过程中,因邓缮对他有救命之恩,所以与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老话说蛇鼠一窝,邓缮也是个不入流的人物,萧衍是死活看不上他。起兵反齐之时是需要用人,所以对邓缮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如今自己登基称帝,就要撤了邓缮江州别驾的位子。这下邓缮不乐意了,便撺掇陈伯之投魏。陈伯之也认为现在建康方面国库空虚,是千载难逢的时机。

    得到陈伯之授意后,邓缮找到了杜元伦,表达了自己的归降之意。杜元伦不敢耽误,立刻将次消息飞鸽出书至元澄处。元澄将次情报原原本本上奏元恪。元恪见之,欣喜若狂,苦等已久的东风终于来了。元恪激动的元澄说:“江州者,战略要地也。往西是荆州、雍州,往东可顺长江南下,直捣建康。有没有可能是南方的什么计谋啊?真是朕所担心的。”元澄对曰:“据情报显示,陈伯之以及他的下属都是些唯利是图的小人,其部下对萧衍也多有不满,由此观之,十有八九是真的。”想到此处,将萧宝夤招来商讨军机要是。萧宝夤见到了陈伯之投降的消息后,言与元恪曰:“皇上,臣愿秘密前往江州,促成陈伯之起义之事。”元恪曰:“事成之后,飞哥传书给我,我发兵响应。”

    激动的萧宝夤连夜向南阳公主辞行,与麻拱和黄神一起踏上了江州的路程。到了江州,就与陈伯之策划起义的事情。萧宝夤让陈伯之召集将吏,之后再众人面前,说:“我将率江北十万大军已进驻六合(今江苏六合),你们运粮连下。”之后陈伯之附和道:“我受齐明帝厚恩,要以死相报!”众将见之,歃血为盟,同心反梁。办妥江州的事后,萧宝夤先是飞鸽传书,然后自己也紧跟着回了洛阳。元恪看到萧宝夤的密报后,终于下定决心南征了。

    北魏景明四年,南梁天监二年,公元五百零三年四月初一,元恪任命萧宝夤为都督东扬等三州诸军事、镇东将军、扬州刺史、丹阳公、假齐王,统兵一万,驻守东城,又任命陈伯之为都督淮南诸军事、平南将军、江州刺史,驻守阳石(今安徽霍丘),二人皆受任城王元澄节度。同时镇南将军元英为都督征义阳诸军事司州刺史。准备在徐州及淮河地区、义阳地区、南阳襄樊邓地区以及南阳益州这四个地区全面出击,准备趁梁立国不稳之机举大兵予以铲除。

    萧宝夤接受任命后,开始招募勇士,很快就招募了数千人,以华文荣为军主,很快就投入到了淮南方面的战斗,并且在元澄的率领下,先后夺取了颍川(今安徽刘安霍山县)、关要等城,白塔、清溪、牵城等戍皆望风而降。之后又擒杀梁徐州刺史司马明素以及徐州长史潘伯鄰。但是进攻阜陵(今安徽滁州全椒县)时被豫州刺史蔡道根击败。第二年,魏正始元年,梁天监三年,公元五百零四年,在蔡道根的部署下,梁由守转攻。姜庆贞领会了蔡道根的战略意图,主动向寿阳进攻,迅速攻克了外城。守城大将任城王的长史韦缵大惊失色,未料到梁会主动出击,一时失了方寸。辛亏任城王太妃孟氏发扬了鲜卑妇持门户的遗风,率领军队守城,寿阳才没有迅速陷落。

    得到消息的萧宝夤立刻从寿春的栖霞寺出兵,反其道而行之,没有固守,率领部下主动出击,从四更天一直战斗到第二天申时,因寡不敌众,推入金城。修整过后,又出兵相国东门,率军力战,终于将姜庆贞击退。元澄知道了寿春发生的一切后,对韦缵非常失望,对左右说:“韦缵真是辜负了李彪对他的期望啊。竟然如此的张皇失措。多亏了萧宝夤啊,不然,寿春现在就是南梁的了。”之后,元澄上表为萧宝夤请功。因为在寿春的军功,萧宝夤被封为梁郡公。寿春之战后,元澄可以放手进攻钟离,期间还斩杀了南梁派来增援的张惠绍,但钟离城坚,始终不能攻克。拖到这一年四月,淮水暴涨,为了全军的安全,元澄不得不撤军。但元恪论功行赏,因为他出师无功,撤销其开府的资格,爵位降三阶。

    北魏景明四年,南梁天监二年,公元五百零三年十月,按照元恪的战前部署,在元澄发动淮南方面战役的同时,元英也发动了对义阳方面的攻势,同样也很不顺利。元英在义阳遇到了守城大师蔡道恭。此时,一切准备就绪的蔡道恭站在城门楼上,左右异口同声的说道:“刺史大人英明,料敌于先,守城事宜早早就准备好了,不然的话,我等要命丧元英铁蹄之下了。”原来早在八月份时,蔡道恭便打探到元英可能来犯,将不满五千精兵全部集中在义阳城中,另派一得力干将率领城外三千居民驻扎在贤首山,欲凭借地利大量消耗元英的有生力量。但出乎蔡道恭意料之外的是,仅半日,贤首山便被攻克。

    之后,双方便展开了艰苦的义阳攻防战。蔡道恭在守城方面颇有造诣,元英使出浑身解数,无论是挖地道,还是引水灌城,均被蔡道恭一一化解。但是,蔡道恭深知,城中的粮草仅够半年使用,如果建康方面不派援军的话,义阳必失。元英见义阳久攻不下,便找来了老将傅永。傅永献计曰:“我料蔡道恭必不敢出击,不如我们在继续围困义阳的基础上,分兵南下去取西阳,夏口吧。”元英同意了傅永的计划,派傅永南下。傅永领到军令后,一路向南,在白沙关(今河南省光山县与湖北省黄县交界处)大败梁将吴子阳。

    远在建康的萧衍得知吴子阳战败后,决定派遣使者前往大别山地区,携带重金,欲贿赂那里的蛮族首领樊素安。樊素安见到金银财宝后,果然心动了,当即下令其部众起兵造反。但不久,第二年的二月份,魏东荆州刺史杨大眼便斩杀了樊素安。为了救援义阳,萧衍派出了元英的苦主,猛将曹景宗,他曾经以两千精兵击败拥兵四万的元英。此时,义阳城内已经十分危急,守城主帅蔡道恭已经病逝,唯有其弟蔡灵恩率领剩下士兵坚守,士气非常低迷。就在义阳城内的守军殷切地期盼着曹景宗的援军时,他居然停留在凿岘(今河南信阳南)止步不前了。知道此消息的萧衍大怒,曰:“当初那个曹子震哪里去了?怎么现在坐了天下,加官进爵了反倒畏缩不前了呢?”无奈之下,萧衍启用了马仙琕,想到此人抵抗自己到了最后一刻,想来是个硬汉,定可以解义阳之围。

    于是,马仙琕接到了建康的圣旨,想到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终于来了,浩浩荡荡奔赴义阳前线。此时魏国营帐内,元英已经在和傅永商量怎么对付马仙琕了。傅永献计说道:“末将以为,之前我军攻打义阳已经折损了不少将士,加之我军现在主要目标是要攻下义阳城,且马仙琕部皆是精锐,意图与我军决战,所以不可与正面硬战,不如以一部分兵力坚守士雅山(今河南桐柏县南)作为诱饵,大部分精锐埋伏在后面的山上。若马仙琕来攻,只需将其引诱到我们的伏击圈即可。”

    果然,马仙琕中计了,在迅速攻破士雅山后,乘胜追击,落入包围圈内被伏击。但是战场军情总有变化,城中守军居然敢出城作战,老将傅永一面分兵抵御城内的守军,一面身批甲胄身先士卒与马仙琕的援军交战。老将军一马当先,身边只有军主蔡三虎,突然马仙琕射穿了傅永的左腿,傅永拔出箭来又冲入敌阵,大破敌军,斩杀马仙琕的儿子,并险些生擒马仙琕。见大军势去,马仙琕烧了营帐逃遁而去。这一战后,元英看望傅永,并对他说:“公受伤了,暂且还营去吧。”傅永说:“过去汉高祖胸部中箭却摸着脚,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受伤。下官虽然算不上什么,但也是国家的统帅,怎能让敌人有伤我方将领的名声呢!”便与各路军马一道追杀敌人,到深夜才回来,当时傅永已经七十多岁了。三军人马无不以之为壮。

    此一战始马仙琕败在骄傲上,他终未把元英放在眼里,行军路上宗对左右说:“曹子震两千精兵即可大败的人有什么可畏惧的呢?”之后,马仙琕又整军备战,与傅永大战两场,皆败。蔡灵恩眼见城中粮草耗尽,援军全军覆没,与八月十一投降魏国。义阳三关(武胜关、九里关、平靖关)落入魏国手中。战后,朝廷恢复傅永的男爵封号,除授太中大夫,行秦、梁二州事,代替邢峦镇守汉中。元英被封为中山王。梁国刚刚建立后,魏国就送来了这样一份大礼。常言道来往不往非礼也,梁国会如何回礼呢?请看下回。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