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温大明:老朱家都破防了! > 34:老朱,你也不想儿子们都是废物吧!

34:老朱,你也不想儿子们都是废物吧!

    “不用你们真拿实物来。”

    陆阳说道:“算一下即可。”

    “好。”

    朱元璋很是兴奋,连着朱标一起开始演算。

    开始的时候,两人还是满脸轻松,但逐渐的开始皱眉,随后凝重,之后满头大汗。

    陆阳好整以暇的坐在一边,瞧他们吃力的样子,他顺手丢出一个计算器。

    “你们拿这个来算算。”

    计算器使用很简单。

    再说了,这个只要不断的*2,等于就行。

    两人也没有惊奇于这东西的便捷,埋头计算。

    但还没用几下,朱标就按住了老朱摁计算器的手,他颤抖着手,递过去纸上的数字。

    “父皇……。”

    “不要算了。”

    “三十五次,就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朱标喉咙干涩的说道。

    朱元璋一把抄过来,不敢相信上面的文字,“老大,三十五次,就……。”

    陆阳轻轻的拉过计算器,道:“我们就算一斤米,有三万五千粒,那么就有近百万斤。”

    “三十六次,就是两百万,三十七次,四百万。”

    “那么……。”

    他停下动作,抬头看向目瞪口呆的两父子,道:“老朱,阿标,你们告诉我,64次后,该是多少斤?”

    “咱……。”

    朱元璋几乎说不出话来,陆阳淡淡的说道:“怕是穷尽大明国力,都拿不出来吧?”

    “所以,老朱啊,你该明白了吧。”

    “当基数大之后,但凡翻倍,那就是天文数字。”

    “供养一百个,朝廷有余力,一千个也行,那么上了十万呢?”

    “你可算过,朝廷要拿多少财力,去供养那些不事生产,混吃等死,浑浑噩噩的宗室子弟?”

    陆阳的声音,仿佛是重锤,“换个角度来讲。”

    “大明一年有多少税收?”

    “民生,军费,官员俸禄,这些朝廷开支能得到多少?”

    “宗藩支出庞大了,摊薄多少开支?”

    “当朝廷税收,一大半供给宗藩,那么怎么养军?若是入不敷出,朝廷设立税赋明目,强取豪夺的收刮百姓的现象,会不会出现?”

    陆阳最后说道:“明亡于什么?”

    “亡于宗藩。”

    “亡在你老朱的手上。”

    朱元璋难以接受,面色苍白。

    “怎么可能亡于咱之手。”

    “咱就是想让……。”

    他很是痛苦,自己一手打下,建立的大明江山,最终会毁于自己定下的制度。

    还有什么比这更可笑与讽刺的呢。

    “先生,真的会如此吗?”

    朱标嘶哑着声音,那计算器上的数字,是那么的刺眼。

    让他根本不敢相信数字的背后,竟是亡国根本所在。

    “显而易见。”

    “要么养你们朱家后人,放弃军费,要么养军队,放弃你们老朱家后人。”

    陆阳抖了抖烟灰,道:“你们可以算一算,养一千宗室的财力,能够养多少军队,一万又是多少。”

    “不用算了。”

    老朱语气有点颓败的说道:“咱预料到了。”

    “咱想着开枝散叶,让老朱家子孙无数,没想到啊,咱给大明提前就埋下祸根了。”

    陆阳道:“所以,你说的供养宗藩,根本不成立。”

    “那先生,你觉得该怎么办?”

    朱标抓住问题的关键,既然事不可为,那么就要有解决问题的方向。

    朱元璋回过来神,他问的话截然不同朱标,“先生,你说的固然骇人。”

    “但咱老朱家的人,生的孩子会有那么多嘛,人不是还要死的。”

    陆阳有点怪异的看了他一眼,老朱这个人不是一般的偏执啊。

    尤其是涉及自家人的问题上。

    “父皇!!!”

    朱标没忍住大声喊道:“这不是在于生不生的问题,一切都是未知数。”

    “我们是在假设,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断。”

    “难道父皇就认为,未来不会像先生说的那样,宗室人口成为朝廷的负担?”

    “还是说,儿臣的几十个弟弟,他们封王后,俸禄就少了?”

    陆阳眼睛一瞪。

    我去。

    阿标同志这是发飙了吗?

    对老朱这么大声说话。

    牛皮啊阿标。

    朱元璋脸一下子涨红,竟是进入红温状态。

    叮!

    红温值+300!

    陆阳美滋滋的收下,阿标你说话还可以大声一点。

    朱标意识到自己失态,深呼了一口气,道:“父皇,儿臣不是不想照顾弟弟们。”

    “只是问题摆在这里,先生都提出宗藩供养危害程度。”

    “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改变。”

    朱元璋嘟囔着嘴巴,很是不爽,瞪了朱标一眼没有说话。

    “还请先生赐教。”

    乐的看戏的陆阳,还以为又一波大的。

    老朱会跟阿标疯狂对线。

    没想到,老朱竟是忍了。

    这出人意料的反应,令陆阳有点失望,红温值没戏了。

    “思维。”

    陆阳右手聚拢有分开,强调道:“发散思维。”

    “我在建文那边,给你们看了什么?”

    朱标试探的问道:“地球仪?”

    “对啊。”

    陆阳拍手喊道:“就是地球仪啊。”

    “你看看上面有多大的面积。”

    “你们把人都给分到本土之外去啊,本地一个王都不封。”

    “你们想想啊,本来大明要对外开拓,不是要迁徙百姓,就是要派人坐镇的。”

    “为什么不封王过去呢?”

    陆阳的话,让老朱愣住了。

    “封王?”

    “在本土之外封王?”

    他念叨一声,朱标却是眼睛冒出精光,道:“先生,你的意思是……。”

    “将皇子分封在本土,除了要养,还要担心他们为祸一方,要面临在本土上的一系列问题。”

    “可要是将他们分封在外,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

    “反而好处多多。”

    陆阳缓缓的说道:“一:他们有自己的封地,靠自己的封地养着。”

    “二:封地内可以自行招募兵马,组建军队,朝廷不需要承担,若是需要他们,朝廷可以调动王国兵马。”

    “三:他们再坏再不堪,祸害的也是他们封地的,与本土无关。”

    “四:老朱家的后代,不至于都是废物,也能成才。”

    他突然想到什么,对老朱嘿嘿的笑道:“老朱,你也不想儿子们都是废物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