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当明星啊 > 第80章 准备试水

第80章 准备试水

    第二天,工作室。

    汪晓敏新歌《爱笑的眼睛》又一次火了,让苏杭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他想起7月份以后,有更多歌手都上线了数字专辑。

    苏杭拿出手机,点开统计数字专辑销量的网站。7月份之前的他已经看过,这次主要是看7月份之后的。

    BIGBANG7月1日上线的EP《D》,销售额700万;8月5日上线的EP《E》,销售额近750万。

    再加上他们之前两张EP,8首歌卖了2100多万,韩团粉确实能打。

    笔笔在7月9日上线的EP《翻白眼II》,卖了58万多,加上第一张EP《翻白眼》卖了68万多,6首歌卖了128万元。

    这些销售数据基本都是qq音乐平台贡献的。

    归国四子之一的黄子涛在7月23日上线的EP《T.A.O》,5首歌卖了160万。

    这些销售数据还是没有太多参考性,粉丝购买居多。反倒是泰勒斯威夫特的数字专辑《1989》3500万销售额更有参考性。

    她是专辑和单曲同时售卖的,粉丝购买专辑,歌迷就只购买专辑喜欢听的单曲,相对更理性。

    苏杭觉得自己的专辑也很适合这种方式。

    可以让汪晓敏试试水。

    苏杭决定先和吴慧商量。

    “慧姐,我打算让晓敏的下一首新歌上线付费收听。”

    “有把握吗?”

    “不好说,市场不太好。”苏杭网站统计的数据截图发给了吴慧。

    “我们和晓敏一起商量吧。”

    三人聊天群里,听两人说起这件事,汪晓敏没有一点担心,反而很兴奋。

    “其实我也想看看有多少人会为我的歌付费。”

    “我也想看看,晓敏你的是单曲,我的是专辑,怕是会更困难一些。”

    “可苏杭你人气比我高很多啊,这么多粉丝一人一张销量就会很好了。”

    “粉丝买与歌迷买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那到时我买你一张,我是你歌迷,不是粉丝。”

    “好,预售1张。”

    接下来,三人又商定了付费歌曲。

    还是准备用原计划上线的歌曲,不用单独再写。

    这首歌曲付费不是为了去冲销量,而是要看有多少歌迷愿意付费,购买人数比销量重要。

    歌曲付费只需要和音乐平台签订一个分成合同就行了,分成一般是五五分。不过汪晓敏是正当红的歌手,有很大的议价空间。

    这事交给吴慧就就办,她还提出了一点问题。

    “新歌还是得有一个宣传平台,歌迷不付费听不到歌曲,多半也不会买,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苏杭:“《中國新声代》怎么样?像昨天那样。”

    “在《中國新声代》我只是评委之一,太频繁了也不好。”

    吴慧:“我给晓敏联系《快乐大本营》或者《天天向上》,争取在上线前后能播出。”

    结束聊天。

    苏杭又让王助理以后关注一下后面会上线的数字专辑。

    没想到王助理立马就给了出答案。

    “下个月会有两个歌手上线数字专辑,一个是9月14日的鹿安,还有一个是9月25日的笔笔。”

    9月14日?

    按照节奏,汪晓敏的下一首新歌差不多也会在这个时间前后。

    不过一个面向粉丝,一个面向歌迷,消费群体都不一样。

    汪晓敏《爱笑的眼睛》之前避着《千里之外》,后面又因为关诗敏《如果你也听说》延迟上线,这次却不用躲着鹿安。

    也很少有路人去关注鹿安的歌,撞到一起也没什么影响。

    后面没有什么需要苏杭再关心的杂事了。

    他开始制作歌曲,都是为后面几个月储存单曲,有备无患。

    “苏杭,你又有歌了?”

    郑宏对苏杭的写歌速度已经不吃惊了。

    习惯了,习惯了。

    不吃惊只是表面上的,他内心不知有多震惊。

    苏杭的写歌速度倒没啥,关键是到现在为止可以说首首都是精品,这是让郑宏佩服的。

    同时苏杭虽说对某些乐器没那么精通,却很熟悉这些乐器的声音,他demo里的编曲就使用了用电脑合成的乐器声音。

    这样的苏杭,让他想到了一个音乐巨星,Prince。

    他在美利坚国内与迈克尔杰克逊齐名的音乐流行之王。

    郑宏当然不是拿苏杭与Prince比肩,现在的苏杭还差得远,甚至一辈子都比不上。

    Prince是音乐全能天才,发表了1000多首歌,据说还有几百首歌锁在仓库。

    他对世界乐坛的各种贡献和影响不谈,单从歌曲数量来说,苏杭要每年写50首歌,连续写30年才能追上。

    国内还没出现过产量这么吓人的音乐人,而且歌曲还不能是那种明显就是凑数量的。

    不过郑宏确实从苏杭身上看到了这样的影子。

    至少他今年音乐作品的代表作就已经超过华语乐坛很多歌手一辈子的代表作,还都是有很大名气的。

    这也是苏杭能刮起人气旋风的原因。

    想要红只需要有实力再有点机遇就可以了,而想要成为最红,你的实力必须要超过同行很多。

    可惜国内的音乐市场养不活音乐人,必须靠音乐之外的商业活动才能挣钱,要不然苏杭或许能成为国内的Prince。

    苏杭还真没想到郑宏对他期望这么高,他制作完一首歌曲demo交给了郑宏。

    “老郑,接下来又要辛苦你了。”

    “这算什么辛苦,我们跟着你都是做新歌,你不知道我们有多充足,其他录音棚的人看着我们的工作,感觉像是两个世界的人。”

    人最理想的工作就是为自己的兴趣工作,音乐恰好就是很多人理想的工作,从事幕后音乐行业的人最初都来源于兴趣。

    苏杭工作室录音棚里的幕后员工,每天都在为制作新歌编曲或者是歌曲后期。

    这些新歌质量都有保证,他们也是干劲十足。

    而且他们只做编曲并不一定会拘泥于苏杭的demo。

    除了那些十分依赖编曲且编曲很复杂的歌外,其他歌的编曲也可以稍微改动。

    对于苏杭而言,他们就是另一种的改编而已,有些好的他也会接受。

    不过苏杭拿出的歌都是很成熟的歌曲,他们能改编的空间其实不大,像那些周董歌曲的编曲他们就有些无可奈何。

    因为始终超不过原版。

    他们要真是能做出超过原版的编曲,那绝对是大师人物,苏杭得把他们贡起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