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沈长明虽然知道阿瑶做的肉串好吃,可他却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

    他们到了昨天的地方之后,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很多买的少的客人,当场吃完后,又定了几十串。

    “要我说,这肉串还得是晚上吃,早上吃太可惜了。”

    上工的男人劳累一天,就想着晚上吃肉喝小酒。

    客人的这句话也提醒了沈月瑶,早上吃肉串有点过于油腻。

    她立刻将出餐时间改为了晚上。

    “你们送货的时候,别忘了告诉客人,咱们的送餐时间已经更改了。”

    “有人还想买,你们就把我新写给你们的好评卡给人家。”

    交代完之后,那四个乞丐就拿着肉串和地址去送货了。

    因为很多顾客没吃过瘾,所以一炷香的时间就卖出去一千多串。

    给留地址的客人分好“good”纸后,沈月瑶走到路边的房檐下,坐了下来。

    要是现在她的面前立刻出现一张床就好了,她在现代活了二十二年,从来没有这么累过。

    “大叔,你这陶瓶多少钱一个?”

    沈月瑶注意到一旁陶瓷摊的陶瓶瓶身非常纤细,很适合用来盛放饮品。

    她想做一些西瓜汁,送给回购的客人,这些陶瓶正合适。

    “一文钱。”

    “三个两文钱怎么样?我买二十一个。”

    摊主答应了,因为这批陶瓶因为瓶身纤细容量小,所以并不好卖,现在好不容易有人愿意买。

    没客人之后,沈月瑶他们便去孙宇家吃午饭。

    她们这边预定出去了两千串,沈月瑶也暂时收到了十个好评。

    “爹娘,阿姐,你们怎么来了?”

    沈月珊正忙着看孩子。

    邵素珍虽然不会说话,但在这个时代却是个有福气的,一口气生了三胞胎,还都是男孩。

    现在孩子们四五岁,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邵素珍实在忙不过来,孙宇便做主将沈月珊接了过来。

    这样既可以帮大姐分担一下,也能让妻子不那么劳累。

    月珊和月瑶两姐妹都识字,看孩子的时候还能顺便给他们教两个字。

    沈月瑶还是第一次见沈月珊,小姑娘看着有点憨。

    “来看你呀。”

    “那怎么什么也没给我带?”

    “……”

    忘了!

    他们来孙宇家,不是为了看沈月瑶。

    “下次给你带过来!”

    沈长明安抚小女儿,却引起了孙芸的不满。

    “要带你带,整天忙成这样,哪有时间!”

    孙芸就是看不惯沈长明,想起来就要怼上一句。

    “舅舅,昨天跟那几个人说忙完来你家了是吧?”

    “说了,放心吧,我把我家的地址告诉他们了。”

    那几个乞丐,瘦骨嶙峋的,孙宇并不担心他们做出什么事情。

    “那先麻烦舅母给我们做一下饭,我们去商量点事情。”

    现在刚做生意,没有规范的制度,可要想做的长久,就必须要制定好规则。

    “我先来算账。”

    “昨天卖出550串,送出12串,成本983文钱,收入2200文钱,减去衣服钱……净收入约一两银子”

    “不用算盘?你这么写写画画就能算出来?”

    孙宇看着纸上那一堆它看不懂的符号,有些不相信。

    “爹你算数好,不信的话你来算算。”

    沈月瑶对自己的竖式计算可是很有把握的,一脸骄傲地看着沈长明。

    她本就生的白皙清丽,此刻狡黠的目光,竟也让她多了几分明媚。

    另一边的沈长明拿来算盘,反复算了一炷香的时间,得出的结果和沈月瑶的没有差别。

    可他不记得自己教过女儿算数啊?而且这样与众不同的算数方法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吗?

    沈长明再一次觉得自己现在的这个女儿和跳湖之前,差别很大。

    “咚咚”

    那四个乞丐来了。

    “你一个人卖出去两千串?”

    沈月瑶看着他那鼓囊囊的钱袋子,第一反应不是赚了这么多钱,而是还烤什么肉串,直接把她烤了吧。

    卖出去两千串的人叫江洋,看起来没比原身大几岁。

    “那当然,我爹死前是卖烧饼的,我卖东西很在行的。”

    江洋提起这个还是很骄傲的,丝毫没有因为提到父亲的死亡而落寞。

    经过统计,江洋卖了两千串,杨学卖了五百串,朱泾卖了四百串,另一个没有名字的人则只卖了一百串。

    江洋的销量实在太突出了,让沈月瑶都忍不住好奇他用了什么法子。

    不过沈月瑶并不想去打听,毕竟他们都是按劳分配,让人家分享自己的赚钱方式。

    无异于从人家的收入里分钱。

    只不过只卖出去一百串的男子一直低着头,看起来好似不会和人打交道。

    “你们真不错,这是你们的工钱。”

    沈月瑶不打算拖欠这些人的工钱,毕竟他们曾经是做乞丐的,将钱握在自己手里才踏实。

    “你们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大致是这样,你们可以出去考虑一下,如果想要接着干,可以留下,不想干的,也可以走。”

    等他们四人出去之后,沈月瑶开始说他们一家人的分工。

    “阿娘手艺好,以后就负责他们的衣服制作吧,这样咱们也能省下一大笔钱。”

    沈月瑶经过这几天的观察也发现,孙芸是真的不爱干活,既然这样,便给她分派一个比较轻松的工作好了。

    “舅舅头脑好,和人打交道的经验多,那便主要负责采买。”

    “阿爹性格踏实,就做后勤可以了。”

    后勤?沈长明还是第一次听这个词。

    沈月瑶简单解释了一些:“总之,以后我做了新的好评卡,您就负责给这些人发下去,他们收回来之后,您负责统计。要求送到家的客户,您也要登记清楚……”

    “总之您负责的事情很多,遇到之后我会给您详细说的。”

    “不过咱们现在人手不够,除了阿娘之外,咱们三个基本上都要参与到做肉串的过程中。”

    好不容易说完的沈月瑶刚想喘口气,数完钱的孙芸却不乐意了。

    她觉得自己的活,根本赚不到钱。

    “娘,您要做的事情也不少,您的工钱和阿爹舅舅一样占两成。”

    “现在大致是这样,以后还会调整。”

    “可……”

    孙芸还想说话,却被沈长明怼了回去:“你什么你,要不你去后山找树枝?”

    沈长明一吼,孙芸也不说话了,她也知道自己没做什么贡献。

    一行人吃完饭便套车回旺水村。

    路过一个西瓜摊的时候,沈月瑶便想买点西瓜,毕竟他们家里的西瓜都被老太太做主,让沈玉荣拉走去卖了。

    “呦,这不是二姐吗?”

    沈月瑶还没下车,就听到了孙芸的一声惊呼。

    她是真没看到摊主是沈玉荣!

    “二姐,都中午了,热不热啊?”

    孙芸从车上下来之后,将三个鼓囊囊的大钱袋子在沈玉荣面前晃了晃。

    “我们已经卖完了,这就要走了。”

    沈玉荣也被那三个钱袋子吸引了,他们这一家子是去卖什么了?

    沈月瑶下了车,却觉得有些尴尬,这个西瓜还买吗?

    “哦,忘了正事,我们阿瑶要买西瓜,你说我们还给钱吗?”

    沈玉荣拉走西瓜的时候孙芸就一百个不愿意,可赵秀娟却对沈长明说,这西瓜留着也没用,还不如送给沈玉荣。

    孙芸一直对这事记恨于心。

    她这个婆婆拿她种的西瓜冲好人,宠女儿!

    “自是不用的,都是一家人,付钱不就太见外了吗?”

    沈玉荣脸上笑呵呵的,可旁边的两个摊主却直对着孙芸翻白眼。

    “有你这么做亲戚的吗?怎么好意思厚着脸皮白拿。”

    “我怎么了?我拿西瓜碍着你什么事了,真是多管闲事。”

    一个摊主忍不住开口为沈玉荣抱不平,孙芸也就直接回嘴了。

    只不过孙芸并不知道人家为什么呛她,光顾着回怼,也不解释,这样一来两个人便吵得更凶了。

    一旁的沈玉荣装模作样地拉着那个摊主,也不解释真相,只干巴巴地说:“大姐,别为我吵架。”

    那摊主一看沈玉荣如此忍气吞声,火气就更盛了。

    两个人也就吵的更凶了,不过孙芸到底是和沈长明对骂了十几年,在这种事上根本吃不到亏。

    听着孙芸的话越来越过分,沈月瑶没忍住拍了一下额头,她这个娘,无非必要还是少开口吧。

    “这位大娘您先消消气,是这样的,我家今年种了西瓜,二姑说他们要卖,所以便把我们的西瓜搬走了,拉走的时候没给我们家钱。”

    “今天我说要买点西瓜,我们又恰好遇见了二姑,我娘才说了这番话。”

    “抱歉了,大娘,您也是好心。”

    沈月瑶三言两语解释完之后,就见那个摊主脸色瞬间变得通红。

    敢情这西瓜是人家的。

    她直冲着孙芸道歉。

    “怪不着你大妹子,我二姐没给你说,你怎么会知道。”

    孙芸虽然大脑迟钝,但是经过沈月瑶一提点,也明白了过来。

    摊主一听这话,又回忆起刚才的场面,顿时扭过头,不愿再搭理沈玉荣。

    沈玉荣也尴尬的很,没忍住抬头瞪了一眼沈月瑶,可却对上了沈月瑶那双笑意盈盈的眼睛。

    这样的对视,让沈玉荣一阵心虚,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被看透了。

    沈月瑶这个贱丫头,自从跳河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

    “沈长明,还在那边傻站着干什么,过来搬咱们自家的西瓜!”

    孙芸虽然总是办错事,但是在抓住机会阴阳怪气沈玉荣这方面,一直是个中翘楚。

    这“自家”二字就咬的极重。

    搬了六七个西瓜之后,他们继续出发往旺水村行去。

    到了村口,孙芸又拿着三个钱袋子下了车,走到坐在村口柳树下乘凉的村民们面前。

    “都坐着呢?”

    孙芸又拍了拍自己的钱袋子,继续说道:“不做买卖不知道,赚这几两银子可是花了我们全家一天的时间。”

    “一天赚的?”

    沈长明一家做买卖的事,他们村已经传遍了,但是他们却没想到,这买卖这么赚钱?

    孙芸在村里卖馒头,在冬天卖草鞋的赔本经历,整个村的人都知道,还以为这次也会赔个底朝天。

    “可不是,我和你们说……”

    一旁等候的沈月瑶有预感,一会儿就要说到她身上,怪不得刚才点名让她跟着一起下车。

    不想成为他人打量对象的沈月瑶不断后退,直到听不太清大嗓门的孙芸说话的声音才停止。

    一转身,发现自己到了旺水河边。

    沈月瑶刚想欣赏一下古代的河景,却听到一道微弱的声音:“救我。”

    低头看去,竟是一个满身伤痕的男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