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超导测试

    这怎么又关联上他了。

    两位打归打闹归闹,别把睡觉当玩笑。

    森正浩有些无语,转过身,“院长,还有什么事嘛?”

    不知是知道自己在小辈面前丢丑了,还是因为争抢过于激烈,两位院长脸色格外的红润。

    衣角也从皮带的束缚中窜出,形象有些太不雅观了。

    苏申率先整理好形象,急忙说道:“别着急走,测试还没做。”

    一旁的人也点点头表示赞同。

    “行吧,您两老也别争来争去了,就让丁伯伯来进行介电测试吧。”

    说着便从苏院长手里拿过器皿,塞给丁教授,说道:“丁伯伯,如果我没算错的话,它的作用温度区间应该在80℃以下,计算过程都在您手里的草稿纸上写着。”

    只见丁辉教授看看右手的材料,又看看左手的稿纸,狠狠地点了点头。

    对超导材料的测试虽然很繁琐,但是并不算太复杂。实验室中便有一套完整的超导量子磁测量系统,之前的石墨烯超导材料就是在这里测试的。

    这套系统由测量临界温度和电阻值的仪器、迈达斯效应测量设备、计算机等设备组成,能够将实验温度降低到1.1K。

    当然,它也仅仅是能测试超导材料的一些基础关键数据,如临界温度、电阻值、磁通量等等。至于分析超导材料精细结构,晶构结构,表征结构等方面东西,则不是这套设备能搞定的。

    稍微等了等整套测试系统的预热,丁辉教授便小心翼翼地将制备出来的超导材料放入设备中。

    连接着整套测试系统的计算机将电阻信息、温控系统、磁场指标、交流磁化率等测试超导材料主要性能的数据都显示在一旁的显示器上。

    27.3℃

    电阻并没有显示,丁辉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感觉有些不真实。

    为了确定是不是系统损坏,丁辉立马换了之前自己制备的173K(-100℃)的超导。

    随着173K(-100℃)超导放入测试设备中,计算机上设定好的程序开始运行。

    随着温控数据的下降,当显示屏上的数据跳动至170K的时候,阻值曲线依旧没有太大的变化,阻值曲线依旧保持着平稳的降低。

    然而,就在下一秒。

    原本维持着平稳下滑的曲线,恍若跳崖一般以接近九十度的角度直接触底。

    蹲在显示屏前,正全神贯注紧闭呼吸的丁辉看到这一幕后,瞳孔骤然收缩了起来,系统没问题,旋即又换上森正浩制备的超导。

    18.2℃

    电阻率没有显示。

    愣愣的盯着屏幕,丁辉感觉这会自己有点呼吸不过来了。

    “怎么可能?”

    “这怎么可能!”

    “就只在室温,真的转变成超导态了?”

    喃喃自语了几句,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猛然的转头看向了站在自己身后的人影。

    此刻,森正浩脸上也带上了一丝笑意。

    没错,他成功了!

    那张小小的透明薄膜,在他的这套理论下,被他如重新组合排列,形成了全新的超导结构,在常温中便实现了超导。

    在这一刻,通过它的电流,没有任何损失。

    很明显,这就是无数材料科学家夜以继日在寻找的东西!

    但现在超导材料这一终极悬念被破解了,难以置信。

    ……

    实验室内五双眼睛,目光灼灼地盯着他,似乎要将他烧穿。

    森正浩被几个人盯着有些不自在,“呃,丁伯伯,先尝试提高温度吧。”

    半响,丁辉才缓过来,有些木讷地操控系统升温。

    温控的上升并没有打破这种超导态,显示的电阻值一直处于触底状态。

    30℃、60℃、70℃

    当显示器上的温度数据跳动到80℃,原本触底的电阻曲线就像火箭发射一般,直窜峰顶,稳定在10^-8Ω·m。

    超导态转变成了常态,出现了电阻。

    这次没有森正浩的提醒,丁辉便操控系统开始降温。

    电阻曲线又呈现90°的角度,直接俯冲触底。

    之后随着温度的逐渐减低,这电阻数值便不再变化,直到达到这套系统的最低温控数值1.1K,依旧处在触底状态。

    基本确定,这块超导的超导态可以保证在80℃以下完美保持。

    丁辉想到之前森正浩给过他一张写满算式的草稿纸,急忙看了一眼,上面已经算出了结果,80.3℃

    几人都顾不上常温超导带来的惊喜,一脸惊恐的看着森正浩,像是看个怪物一样。

    半响,苏申院长才缓过来,艰难的开口问道:“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之前丁辉制备的173K的高温超导材料,本身就已经是惊人的成果了。

    自从上个世纪科学家发现超导这一特性以来,材料界对于超导体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

    时至今日,从没有听说过有哪一个国家,哪一家实验室或研究所能实现173K的高温常压超导,已经打破了超导材料的所有历史记录了。

    常压173K超导,这一参数公布出去,绝对能在超导材料界掀起腥风血雨。

    原本苏申以为这套理论的极限基本在0℃左右,这才让他下决心在科技部王部长面前夸下海口。

    但现在森正浩第一次是被就制成了80℃以下通用,直接将他给炸糊了。

    而更让他惊骇的,是在没有开始测试前,这位就精准的计算出了这份材料的临界温度。

    这意味着这位已经清晰的掌握了这份超导材料的数据。

    如果不是自己亲眼在实验室中打下手看着这份材料一点一点做出来的,他一定会觉得这份材料是从其他地方拿过来,并且已经测试过的。

    否则怎么可能在没有测试前就知道超导测试数据?

    听到苏院长的问话,森正浩看了他一眼,笑道:“苏伯伯,是不是忘记了,前几天不还在会议室论证这套理论嘛?”

    闻言,苏申愣了一下,忍不住咽了下空气,“是同一套理论?”

    森正浩坚定的回复:“当然,不过我优化了一些新发现的小问题,大框架并没有变动。”

    闻言,苏申再度咽了口空气,口干舌燥。

    还优化了?

    这离谱给离谱自己开门,离谱回旋到家好吧。

    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听丁辉说,他是为了毕业论文才来材料实验室的吧。

    也就是说,他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就将超导材料界研究了整整半个世纪,都没研究清楚的常温超导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如果都这么写,人类不早就到了银心黑洞了?

    这家伙还是自己的物理学院学生,却把隔壁材料学给整了个底朝天。

    随手的发挥和研究,就是别人仰望不到的重点?

    而且还能在制备的时候,再优化一下。

    这到底是个什么变态?

    苏申脑海中思绪千转百回,缓缓回过神来,旋即看了看四周,发现一个个的也是目瞪口呆,神游天外。

    深吸一口气,对着他们说道:“今天不早了,整理一下实验室后就先回去休息吧。这两份材料保存好,别丢了。

    另外我已经和科技部王部长汇报过这套理论了,他安排全国材料方面的专家一起验证,我安排了后天的飞机去京城。”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实验室。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