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活就活出个人样 > 章节感言: 努力到无能为力 拼搏到感动自己

章节感言: 努力到无能为力 拼搏到感动自己

    这两句话,不是我的“原创”,但我非常喜欢。因为励志,所以才会拿来作为这篇“章节感言”的题目。

    在“作品讨论区”,我每天都会看到不少的热心读者给我的留言。这些留言也大都鼓励我努力写好这部作品,读者们也一直在持续地关注着这部作品,并大都认可了这部作品。因为励志,因为喜欢,也才会有了“读下去”的兴趣。

    “作品讨论区”其实对于每一位作者而言是一方关键的“阵地”。这就犹如工厂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总得要接受市场、接受用户的检阅和挑剔一般。毕竟,大家都喜欢无暇的东西。文学作品也就等同于产品或商品,道理也是一样的。

    在写作的道路上,作者成长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更是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会磕磕绊绊,并不那么地一帆风顺。

    尽管如此,也一定要用心去写。因为,你码出的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有灵性的,都需要认真地去思考、认真地去推敲、打磨。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其实也就是每一件产品,只不过最后像穿珍珠一样把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进行有机地组合,形成一篇文章,呈现在读者面前。

    写作的人,对待写作的态度必须要严肃、认真。著名乡土文学作家汪曾祺老先生在对待写作的态度问题上,完全可以用一丝不苟来进行形容。有时,他为了一个词语的运用,为了一句话的表达,会反复推敲无数次,直到精准地表达出他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思想。

    无疑,老作家的这种对待写作的认真负责的精神和态度的确是值得我们每一位作者去效仿的。正因为对文学对文字的过分“挑剔”,才真正成就了他的作品,奠定了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我还注意到,最近不少读者朋友还对《活就活出个人样》每一章VIP后面附带的“章节感言”比较感兴趣。

    很多朋友问我,本来写完正文就已经很辛苦了,干嘛再费那么多的力气在“章节感言”上下一番功夫呢?再说,起点中文网对于“章节感言”的字数是不予统计进入VIP章节字数的,显然这是白忙活、穷乐呵。

    我并不这么认为。

    “章节感言”作为每一章VIP的“副产品”,其实起到至关紧要的作用。

    一方面,作者可以诠释一下本章节的“剧情”,起到“广而告之”的效应。

    一方面,作为“花絮”,作者可以自由地发挥一些东西,诠释一下自己的思想。比如,谈谈创作心得,交流一下创作体会,与读者进行互动,进一步通过“感言”的方式,密切同广大读者的关系,能够全方位地展示作品,也更加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和“推销”自己。

    还有一个“巨大的”作用就是,正文中是不允许夹杂情节设置所允许的其他东西的。而“章节感言”却完全写得相对轻松甚至幽默、随性一些。当然,这也包括一个“度”的问题。

    永远都学会低调做人,对待写作的态度也要永远地认真,你要相信你自己,你付出的辛劳和汗水也一定能够得到足够的回报。

    我写“章节感言”的初衷也正在这里。就是为了让大家及时地了解作品动态,关注作者的思想,能够引起共鸣最好不过。

    写作也要讲究“成本”。

    一篇文章写出来其实非常地不容易,无论删除一个字或者一句话,无论增加一句话或者一段文字,那要根据写作的需要。

    我一向注重语言要达到凝练的要求。

    事实上,也正在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并且始终都在努力。最好的语言,不是堆砌一些什么华丽的词藻。最好的语言,应该是大众的语言、乡土化的语言。这样的语言,更加接地气,更加具有亲和力。

    我喜欢。

    不是每一篇的“章节感言”都在三四千字甚至更多。那也是根据自己的心情而定。

    感觉意犹未尽时,可能要多写几句,写着写着就会多出了一些文字。(可惜的是,VIP章节并不记入总的字数。)

    昨天的“章节感言”就有3847字,完全是一篇正文的字数标准。虽然“白忙活”,但从读者的反映和反响来看,也算是“不白忙一回”。

    知名网络平台“齐鲁文苑”的主编“冬日暖阳”告诉我,064章《毛毛历险》附带的“章节感言”《中年》就很有看点。文中有对文学作品的理性分析,对于热爱文学的朋友的确有一定的教益。

    《人民作家》编辑陈劲松老师在交流中对我说,你写得“章节感言”都是独立成篇的,同样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朋友“励志”在“作品讨论区”留言鼓励:因为喜欢,所以去读。。。。。。

    还有很多的读者朋友甚至劝我,没有必要在“章节感言”上折腾,不如腾出更多的时间用在正文的写作上。也不是没有道理。

    在这里,我要衷心地告诉各位读者(朋友)诸君,无论是正文的章节还是“副产品”的“章节感言”,我都会一样不少地认真对待。在我的心目中,文学作品没有“副产品”。当然,每一章正文的写作,无论字数多少,都会根据剧情的设置而去把握。

    我有信心去写好这部作品,我同样希望大家能够有足够的信心去耐心地读完这部作品。

    作者与读者同步、同行。

    努力到感动自己,拼搏到无能为力。

    这,就是我对待写作的态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