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活就活出个人样 > 115章 人生巅峰

115章 人生巅峰

    庆典过后,新星光以崭新的姿态全面进入了生产状态。从此开启了星光历史上的又一个新纪元。

    郑少卿调整了领导班子,在原来的基础上,班子成员压缩了六名。包含郑少卿在内的另外六名班子成员肩负起了更大的责任。

    郑少卿又一次走在了集团公司人事制度改革的前沿。

    接下来,进一步又对中层干部队伍进行了瘦身,同时优化精简了处室管理队伍,充分体现出精干、高效的原则。

    郑少卿每一次推出的企业内部改革,都是率先从整合优化干部队伍入手的。

    被精简、整合下来的干部,怨天尤人的牢骚话是免不了的。对于优化精简下来的部分中层以上干部,原则上经过学习培训,被安排到了一般的岗位,从事管理工作。为了调动这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均给予了他们一个不错的待遇。

    新项目投产运行后,随着科技技术的提升,生产线上一下子减员接近五分之一。被精简下来的员工们也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被分流到了不同的实体岗位,大家也都愉悦地接受了新的工作安置。

    郑少卿顶住了各种压力继续着他的改革。

    企业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除了干部制度改革之外,再就是分配制度的改革。

    收入,一直是吸引员工眼睛的聚焦点。

    郑少卿改革分配制度,就是从提高干部职工的收入开始的。

    郑少卿的逻辑思维是: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必须为员工谋取实际利益。

    国家每年还都为退休的干部职工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相应的工资收入,作为企业,更得要为创造经济价值的职工们每年适当提高工资待遇。

    时下,有很多企业效益都很不景气,不少的企业主想尽千方百计找出一大堆的理由不给员工涨工资,甚至还企图克扣员工的工资,作为弱势群体的员工只能选择忍气吞声或者默默地离开,这就造成了一些潜亏企业的恶性循环。

    企业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善待自己的员工,员工永远都是企业宝贵的财富,这是一条永不改变的定律。

    新企业、新精神、新面貌。要让员工感觉到在星光公司工作,舒心、舒服、舒适。要进一步将员工的收入提升到一个让大家比较满意、比较认可的水准之上,这就是郑少卿提出的凝聚力工程的核心内容。

    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之后,郑少卿提议召开了职代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增加工资的实施方案》。

    新的工资调整方案明确规定,重点加大一线员工的工资增长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普调25%计件单价工资。此外,对三班生产员工的中夜班费补助标准在原有基础上分别调整至30-40元。对关键工序、关键岗位额外增加相应的岗位补贴。通算下来,一名一线员工每月至少增加800元。

    对于管理层的工资,均按照一定的标准适当上浮,仍按照绩效考核的方式,纳入统筹管理,根据每个人的业绩情况决定当月收入高低。

    新的工资分配模式,充分调动起了一线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对于经营口的业务人员,加大了政策刺激销售的力度。实行惟业绩说话,收入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分配政策。

    欲做活企业,必须首先要让员工“活下去”。

    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之下,郑少卿不仅要让新星光发展好、发展下去,而且要让星光的每一名员工都要好好地生活,充满幸福感。

    星光的干部职工对于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内心都是充满了无限的喜悦的。

    在星光,大家最佩服的一个人就是郑少卿。

    郑少卿虽说不上就是星光的“救星”,但却在大家的心目中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他的身上,大家看到了星光的希望、前途。

    每天置身于一个花园般的现代化工厂里,工人们做工已经没有了过去那么大的劳动强度,工作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大家先前做梦恐怕也难以实现的梦想。然而,眼前的一切,已经成为了现实。

    翔凤钢铁集团的老总徐末深是在一天下午来到新星光公司的。

    郑少卿老早地就在办公楼下恭候他的到来。

    郑少卿对这位企业界的前辈是尊重有加的。星光过去的很多的管理经验都是在学习、借鉴翔凤钢铁集团的经验基础上慢慢累积起来的,并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自觉践行的。所以,在发展理念、经营观念、管理方式等若干个方面,徐末深对郑少卿的影响还是十分深远和潜移默化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郑少卿本来就有一颗谦虚之心,近十年来,他参观过国内外无数的先进企业,通过吸收、消化这些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形成了一套具有星光自身特色的管理理念。

    徐末深说话从来都是开门见山。

    没有恭维,除了几句简单的祝贺,话题便直奔主题。

    这次见到徐末深,郑少卿多少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立项之初,郑少卿是与徐末深接洽过的,原来的意向就是等项目竣工投产,新星光的生产蒸汽完全由翔凤钢铁集团独家专供。对此,作为项目建设第一副总指挥的华雯娜在实地考察了翔凤钢铁集团之后,也是表态同意的。但是,那个时候,由于蒸汽使用价格不好确定也没有确定下来,这件事情也就只好暂时搁置。

    新星光上马之后,规划之中是没有锅炉系统的。也就是说,过去老星光的生产运行中,一直以来都是使用的燃煤锅炉,仅30吨以上的锅炉就有三台,每年仅耗煤一项就达到两万多吨,由此产生的“三废”产物(废气、废水、废渣)给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上级环保部门已经在几年前就将星光公司列入了环保重点督查企业。

    郑少卿跟华雯娜再三商议后,通过算账对比,他们得出了一个分析数据:新星光的生产蒸汽,如果用翔凤钢铁集团的蒸汽,每年至少要比用周边另一家国电企业的蒸汽成本上升不少。在两家相互竞争的企业当中,郑少卿经过慎重考虑,最终还是决定抛开翔凤钢铁集团的专供蒸汽改用国电企业的生产蒸汽,一年至少节省能源成本2600万元。

    这一笔款项可是一笔巨款。

    市场经济,本来比拼的就是竞争法则,必须要有成本意识。

    翔凤钢铁集团在新星光的能源输出专项竞标中最终还是败给了国电企业。

    徐末深曾经有一阵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星光是赫赫有名的老牌企业,更是崛起的后来新秀,发展潜力巨大,任何一家企业都想深入星光,分一块利益的蛋糕。

    徐末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郑少卿竟然没有给自己丝毫的面子。

    在此之前,就在两家企业竞标的前夜,徐末深感觉还是志在必得的。

    为了慎重起见,他还是按照相关的“规则”,提前做了一些活动,哪承想,他所有的努力几乎全部白费。

    翔凤钢铁集团的招标部长找到郑少卿的时候,刚委婉地表达清楚他想要说得话的意思,就被郑少卿明确地拒绝了。

    翔凤钢铁集团的那位招标部长好像心有不甘,最后使出了“杀手锏”,也明确地告诉郑少卿,只要同意今后新星光的生产蒸汽由翔凤钢铁集团专供,总裁的意思是。。。。。。。

    郑少卿当然明白那位招商部长话中的含义。

    同样,在华雯娜那里,翔凤钢铁集团的那位招商部长也碰了软钉子。

    这次,徐总裁莅临新星光,不仅仅是来找郑少卿喝茶和闲聊的。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任务。

    新星光前不久举行建厂五十周年暨新项目竣工典礼仪式上,作为嘉宾,新星光也是邀请了徐末深前来的。

    大家都在方圆几十里内的一个大型的工业园区,翔凤钢铁集团和国电企业又都是大型骨干企业,这两家企业的主要领导都出席了那天的庆典仪式。

    华总裁在讲话中提及到了新星光的二期、三期工程规划情况,这一细节还是引起了徐末深的重视。

    徐末深的真实想法是,在新星光的二、三期项目规划中,最好能将翔凤钢铁的蒸汽也引入到新星光来。

    徐末深再三保证,在价格方面,只会跟国电企业持平或者低于国电企业。

    精明的郑少卿要得就是徐末深的这句话。

    到了那个时候,徐末深如果同意调低自己的生产蒸汽供气价格的话,郑少卿觉得不是不可以考虑,有竞争力,才会更加有选择。

    郑少卿就含蓄地答应下来,但前提一定是蒸汽价格低于同时期其它企业专供的市场价格。

    一个人不是生来就精明的。郑少卿也不是。

    真正使郑少卿变得精明的是残酷的市场形势。

    责任和担当让郑少卿当初的一个正确的决定一年就能为新星光节约2600余元的蒸汽生产成本。如果他一旦口风松一下,或者凭借着所谓的“哥们义气”感情用事的话,也许得到实惠的会是自己,真正受损失的一定会是星光公司。这种损失,无论从哪一个层面来讲,都将是巨大的损失。

    郑少卿的良心告诉他,即使面对再大的诱惑,也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心若动,权力欲就会急剧膨胀。至于私欲膨胀的后果,郑少卿甚至不敢想像下去。

    郑少卿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坚守住自己的初心,不被金钱腐蚀。否则,他将成为一个罪人。

    徐末深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可以说,经历跟华总裁不相上下,一辈子阅人无数。

    对于这个郑少卿,徐末深还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当年,徐末深有意跟星光谈合作的时候,就通过几次接触发现郑少卿是一个人才,并且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干才,于是对他就格外地留意起来。

    徐末深曾经想过,如果星光愿意被纳入自己的旗下,将委任郑少卿一个重任。遗憾的是,星光跟翔凤钢铁集团也只是有缘无分。在合作问题上算是擦肩而过。

    送走了徐末深,郑少卿静下心来小憩了一下。

    近两年来,郑少卿感觉自己的身心是那样的疲惫。他仿佛觉得自己一下子跨越了中年,尽管他风华正茂,也正是干事的年龄。

    在他躺在转椅中小憩的十几分钟的时间里,郑少卿的脑海中开始翻江倒海起来。一件件往事历历在目。一个个白天或者夜晚在项目现场奋战的身影浮现在眼前。经历过的许多的事情成为了昨天,接触到的很多的人也彼此地留恋,很多人,有的已经成为了好朋友、好同事、好伙伴。。。。。。。

    临近下班的时候,郑少卿收到了华雯娜发自江门的短信:预祝你好事连连。。。。。。。

    这是一条莫名其妙的短信。

    郑少卿望着华雯娜所发的这条信息,只是笑了笑,并没有介意也没有当真。他猜测,华雯娜一定是跟自己想开一个玩笑。

    其实,华雯娜并没有跟郑少卿开什么玩笑。有一些事情只是她自己已经知道,郑少卿还并不知情。

    华雯娜参加了集团公司的办公会议。

    会后,华总裁就有关事情再次征求了华雯娜的意见。

    集团公司三年一届的改选不久后就要进行换届。华总裁已经决定将郑少卿纳入集团公司领导班子中来。刚才的会议上,就是对这次换届选举进行了专项部署安排。

    既然是征求自己的意见,华雯娜也没有什么好隐瞒自己的观点的。

    此前,华总裁已经征求过少数领导的意见。

    这次换届,还将同上几次一样,有上有下,下来的人,将由上去的人填充,集团班子成员总数不变。

    换届选举的原则是进行差额选举。分公司领导中,近半数的人选被列为了董事会候选人名单。将有两个人进入集团领导班子核心。

    眨眼间,到了年底。

    新星光的运行一切正常,生产经营红红火火。

    郑少卿和他的团队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中。

    半个月后的一天,郑少卿接到了集团办公室的通知,将于两天后的上午九点在深圳皇家地产集团总部进行换届选举,作为集团公司董事会候选人,准时参加会议。

    回到家中,郑少卿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妻子韩洁茹。

    由于是周末,郑少臣一家四口、松花和丈夫阿宝还有毛毛是在下午到来的。他们都是趁着周末的时间过来看看小娃娃郑致远的。(后来,郑少卿跟韩洁茹终于统一了思想,儿子的大名叫郑致远,曾用名叫郑学远。)

    郑少卿话刚说完,松花就兴奋地插话道,恭喜表哥了,其实,关于集团公司对你的任用,下面早已经议论纷纷了,大家都说,像你这样的干部如果得不到进一步提拔,谁还更有资格进入集团公司的领导班子?

    毛毛在一旁也竖起了大拇指,她是在夸舅舅,好样的,真能干!

    郑少卿只是微微一下,没有解释什么。

    华雯娜后来又跟他打了个电话,在那个短信息之后。

    当时,郑少卿在电话中是保持了沉默的。

    如果诚如华雯娜透露出的消息那样,这次换届选举之后,自己进入了集团公司领导层,其实自己也并不会感到有多么地快乐。权力,从来都不是他想要的东西。

    郑少卿的本真意思就是能够铺下身子来扎扎实实地做一些实际的工作。如果一旦有那么一天,历史的机遇把他推向了一个新的领导层面,迎接他的势必是一轮新的考验。对此,他也做好了一切思想准备。

    脚踏实地,宠辱不惊,在郑少卿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韩洁茹见郑少卿有些沉默,知道他有着自己的心事。在她看来,星光上上下下的一些传闻,只能说明郑少卿在大家心目中的威望愈来愈高,大家都对他满含着热情与期待。

    韩洁茹是了解自己的丈夫的。他不是一个官迷。

    人生,很多时候,对于有些东西,比如权力、地位、金钱等,你越是苛求,反而越是很难得到。

    同样对于有的人,你不想拥有,不想苛求的东西,反而都会涌到你的眼前。

    机遇这东西,从来都是看不见、摸不着。一个人的机遇,不仅靠天时、地利、人和,更重要的是靠自己,靠自己的实干和睿智的头脑。。。。。。。

    换届选举的日子很快到来。

    这次会议,华总裁明确表示,自己只干这最后一届。届满之后,自己就退居二线,由比自己更强的人届时担当起重任!

    华总裁的讲话,还是引得台下一片唏嘘。大家都在私下中解读着她这句话的含义,究竟表达了几个方面的意思?

    当郑少卿的名字出现在董事会候选人名单中并且排名靠前时,所有参会者都已经意识到,今天将从这里产生一匹黑马,将是那样的抢眼。

    按照既定的会议程序,进入了投票环节。

    每一位股东都郑重地投下了神圣的一票。

    投票结果是在现场就立即统计出来的。华总裁以全票当选集团公司新一届总裁。

    郑少卿以少于华总裁五票、总票数第二名的绝对票数当选为集团公司董事。

    。。。。。。

    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华总裁紧接着召开了集团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工作会议,并在会议上宣布了任命和分工。

    根据分工,郑少卿被任命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暂负责集团公司的企业管理、生产管理、纪检监察等项工作。同时,郑少卿兼任新星光公司董事长职务。

    郑少卿的排名在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乔枫林之后,位居第三位。

    华雯娜的排名在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最后一位。华雯娜由于工作业绩比较优秀,从总裁助理被任命为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监事会主席。

    排名在第二位的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乔枫林还有不到半年就到了退休的年龄。

    郑少卿可谓一鸣惊人。

    在很多人看来,接下来的路,铺满了鲜花和掌声。

    处在人生的巅峰,郑少卿并没有明显的喜悦,在就职仪式上,他的言语不多,但字字句句铿锵有力: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郑少卿是淡定的,更是从容的。往后的日子,他需要做得事情太多、太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