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重启秘闻 > 第一章 小山村

第一章 小山村

    神州浩土,地丰物博,自七千年前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先天八卦。

    又教民结绳,以作网罟,捕鱼猎兽,嫁娶以俪皮为礼,又创制琴瑟,统一华夏各个部落,定都陈地,封禅于泰山,被尊为我华夏一族始祖。

    又到了四千五百年前,轩辕黄帝一统华夏部落,征服东夷,持轩辕剑斩杀蚩尤于逐鹿,后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据传轩辕黄帝所持轩辕剑,一面篆刻日月星辰,一面篆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林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

    也不知是巧合,或是偶然,两位华夏先祖所精通之诸般妙术和太古时源鼎如出一辙,许是源鼎新出现的传人,亦或是尘源所授,就不得而知了。

    诸般缘法,皆令华夏一统,人民安居,太古之文明,似乎又得到了传承。

    而今,距离上一次魔劫过了差不多十万年,或离下一次空间交汇已不遥远,相传空间即将相会之时,易发天灾,地震,海啸,风暴水患,物种灭绝,遗留世间之魔族残魂将开始频繁出没。

    ※※※※※※

    巍巍华夏,源远流长,时间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华夏南疆西南省靠近十万大山的山麓下,环绕着几个小村庄,有个小村庄叫“陈家村”。村子住着二十多户人家,村民大都姓陈,多少都沾点亲。

    村里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后,都要步行六七里山路去镇子上的学校读书。

    这一日,正值放学,万里晴空,白云如鱼鳞状交织交错,像一片轻柔的薄纱,落日余晖洒在云端,由远而近,瑰丽绝伦。

    微风起,随风而来的是孩子嬉闹声:“大胖,加油!萧寒,加油!大胖快点,超过萧寒!”“哥哥,加油!”稚嫩的加油声此起彼伏,有男有女,显然人数不少。

    只见那乡间的土路上,一胖,一瘦两道身影手持顶头U字形铁丝,推着个黑铁环向前狂奔。身后五六个男女孩童,正在给这两个身影加油。

    一路狂奔,那胖子率先撑不住,右手往外一侧,即时刹停了铁环,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大口地喘息着,领先的孩子看到胖子停下认输,在前十余米处停了下来,只是额头微微见汗。

    “大胖,瞧你这一身的肥肉,就跑这么点路就跑不动了!”那清瘦的身影无奈地说道。

    那叫大胖的小孩一边喘着粗气一边道:“我,我,我实在是,实在是跑不动了!我,我现在,现在有点饿,不,不算数要不,要不我们明天,明天再比比!”胖子仍自不服输。

    大胖姓陈,全名陈达,六七岁的年纪就有竖着增长的迹象,手臂上长着一圈圈的肥肉,那绝对是个见着吃的东西就往嘴里塞的结果,因名字有个达字,起初大伙都叫他阿达,也不知何时起阿达就变成了达胖子,至于是谁率先叫上“大胖”这个外号已经不可考证。

    “就你这身肥肉,我让你先跑你都跑不过我,你拿什么和我比?”那叫萧寒的孩子说道。

    萧寒的话让大胖稍稍有些郁闷,有些倔强地说道:“那是我现在饿了!”除了对吃食没有免疫,大胖还是个不服输的主。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斗起嘴来,稍作休息,待身后的伙伴都赶了上来,几人继续往家的方向走去。

    远处升起袅袅炊烟,“萧寒,明天周六,我们去抓点山蟹来吃吧!”正在踢着小石子的萧寒忽然听到大胖如此说道。

    大胖是个吃货,每天业余时间除了玩耍,想的最多就是吃了,听到小胖子提到山蟹,一双双小眼睛仿佛多了几分异彩,情不自禁地往肚子里咽起了口水。

    山蟹可是好东西,体型小,营养丰富,味道极其鲜美,据村里的老中医所说,山蟹还有着清热散血,治疗跌打损伤的奇效。

    这时西南省的农村普遍较穷,一个月能吃上三五顿肉就是很幸福的事,平时嘴馋,或打几只自家母鸡下的蛋,或上山掏几个鸟窝,偶尔还能收获几颗鸟蛋,对于山蟹小孩们还是比较稀罕的,原因无他,这玩意需要到山谷沟壑中去寻找,自然平时就罕有能吃到的。

    萧寒也有些意动,虽然自家老爹是村里的捕猎能手,时不时地套些田鼠,鹌鹑来改善伙食,有时还能吃上野鸡,但这些都比不上那鲜香酥脆的山蟹来得诱惑大。

    咽了咽口水,萧寒说道:“好,顺便看看能不能抓几条鱼来熬汤喝!”

    西南省多山,虽不高,但每座山两侧必有一道小沟壑,有大有小,常年有溪水流淌,溪水甘洌,在沟壑断层之下偶有深潭,潭里或有野生黑鱼或黄骨鱼出没,这两种鱼就算用清水煮汤,味道也是极鲜的。

    说完萧寒扭过头,朝另外三个小男孩说道:“逸云,二蛋,狗儿你们几个去不去?”

    二蛋也是个跳脱的孩子,没等说完,忙应声道:“肯定得去,这些事什么时候少得了我的!”

    那叫逸云的小孩,是村长家的孩子,比较胆小,不喜欢这种带着点冒险刺激的活动,狗儿是村里出了名的懒虫,只要是周末就喜欢待在家里睡到天昏地暗,两人都摇了摇头。

    说罢,眼前出现了一片小村落,稀稀落落的房舍,此时大半都升起了炊烟,烟囱里冒出的烟与残阳的余晖交相辉映,将这片村落映得如梦似幻。

    走到村口,萧寒向伙伴们挥了挥手,同时说道:“就这么说定了,明儿上午九点出发,逸云,狗儿还有二妮,明儿中午来我家吃山蟹啊。”

    众人纷纷点头应下,各自向家里跑去。

    萧寒和小妹萧雅回到家,推开大门朝屋里喊了一声:“爸,妈,我回来了!”

    进到院子,看到坐在堂屋前凳子上的父亲正在脱那破旧的解放鞋,许是父亲也才刚到家,还来不及休息呢,父亲平常早上五点多就出门,午饭都是母亲带到地里吃的,萧寒有些心疼父亲,眼睛有些微微湿润。

    萧家是外来户,据说是萧寒的太爷爷在那水深火热的年代搬到这儿的,萧老太爷是晚清的私塾先生,刚到此地便以教授村民们的孩子识字换点粮食为生,所以村里的大部分村民都是识字的,生产队解散后萧家也分到了几亩田地,算是在此落下了根。

    可以说是家学渊源,别看萧父一副农民打扮,但平时温文尔雅,萧寒就经常看到父亲在闲暇之余,翻看一些八卦易数,风水命理的书籍,萧寒看不懂,但对书里的奇怪符号和内容也感到深深地好奇。

    看到父亲疲惫的身影,萧寒忍不住对父亲说了一句:“爸,你先歇着,饭菜还是我来做吧!”

    在村子里,烧菜一般都是爷们儿的事情,女人们回到家要忙着喂鸡喂猪,打理家务。

    萧寒熟练地择菜,洗菜,餐桌的碗里还剩下半只父亲昨天打来的田鼠肉,已经煎得黄澄澄的,一并拿出来砍成小块。

    让小妹生火,萧寒娴熟地在锅里下了一把猪油,先将田鼠肉炒透,加水炖上半个小时,下入配菜,翻炒均匀装盘。这一套动作一气呵成,萧寒操作起来比很多大人都要熟练,再炒了个青菜,一桌味道不错的饭菜已经做好了。

    一家人吃完饭,萧寒搬了一张竹席铺在自家的院子里,手里拿着蒲扇,躺着欣赏天空的云朵,此时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来,映着落日最后的余晖,光明仍在努力洒下万千光芒,山河即将重归于黑夜,鼻尖萦绕着淡淡的泥土气息,暖风袭来,耳边传来归巢的鸟鸣声,一瞬间似乎就是永恒。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