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糊清灭洋1880 > 第19章 游击

第19章 游击

    黄鹄号远征,婆罗洲战局也发生了变化。荷印军出兵一个旅,兵力一千五百,重新占据了要塞棱堡。

    吃了亏的荷印军急于报复,刚刚安定下来,就纠集大队追击唐军,没想到追了三天,也算打了三天,结果又不得不撤回了坤甸。

    这一仗,荷印军战斗伤亡倒是不大,伤亡十几个,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热带疾病却病倒了足足一百个。更重要的是,棱堡再次被偷袭,唐军炮兵向棱堡打了足足一百发迫击炮炮弹,杀伤荷印军不多,但却是把荷印军近前吨的物资弹药烧了个一干二净!

    荷印军气势汹汹而来,却挨了当头一棒,不得不再次向本岛(荷印军以爪哇为本岛,其他的岛屿都称为外岛)求援。

    随后的两个月,荷印军再不敢大队人马深入丛林追击。而唐军却以排级部队为单位,四面出击。从坤甸到沿海码头,无日不战!

    两个月战斗十多次,荷印军损失少的时候只有一两个,多的时候二三十。

    等时间进入九月,荷印军指挥官丧气无比的看到,自己整整一个旅的兵力,现在伤兵满营,留些看家的部队,能出动的兵力连一百五十人都不到。

    两三个月的战斗,让唐军的威名更上一层楼,势力也再次壮大!

    大多数战斗发生的地点其实都在戴燕帮的地盘上。戴燕帮百姓被荷印军一次一次的祸害,激起了戴燕百姓的怒火,在李稻的劝说下,华人们同仇敌忾,全体投唐。唐国人口突破三万!

    戴燕三大首领全部接受了唐国的职务,其中吏部户部各占一个侍郎官位。要知道六部侍郎一共才十二个位置,唐国已经占了三个,给了戴燕两个,比例不低了!而议员位置戴燕更是占了六个!

    虽然这些官位没有俸禄也没有太多实权。但是,唐军小半年的战绩大家都看在眼里:把荷印军赶出婆罗洲不是没有可能!如果赶出去了,那么这些官位可就太有用了!

    戴燕帮虽然是华人五大势力中垫底的一个,但名列前五的大势力投唐,对于婆罗洲上的大港公司三发公司这些大势力震动可是非常大的。各大佬自问:他们虽然都能拉出上千条人马,但谁又敢说能和荷印军打个有来有回?

    只是,做惯了一方大佬,谁也不肯屈居人下!而且,唐军的章程,根本不允许帮会继续存在!对于这些大佬来说,刨的是他们的根!

    用范正义的话来说,就是矛盾不可调和!

    但是范正义又说了:唐军只是和大佬们矛盾不可调和,和他们的帮众(老百姓)之间,没有矛盾!利益一致!

    把戴燕纳入唐国,唐军再次壮大,兵力壮大到八百余人。

    进入九月,形势再次发生变化。荷印军增兵又一个团,兵力一千五百。新增荷印军部队乃是一支军官由白皮担任,但士兵全是土著的部队。这些部队,战斗力并不强,但适应热带雨林气候。

    两军小交手几次,唐军全部吃亏!

    倒不是打了败仗,战损比例也没输,但是哪怕一比二的伤亡比,唐军也耗不起。

    尤其是九月底的一战,土著部队一改荷印军的战术,以三营兵力穷追猛打,竟然敢于深入山林,一直打到了唐军老营(基地)。

    为了掩护伤员撤退,唐军不得不和荷印军死战。三天的狙击战,土著军在荷印军的强逼下轮番进攻,白皮拿了土著做炮灰,根本不计伤亡。

    惨烈的一战打下来,土著军伤亡超过六百人,而唐军仅仅阵亡就达到一百!

    这一战之残酷,前所未有,最终被逼迫过甚的土著军几乎造反,荷印军这才不得不撤退。撤退中,适逢大雨,荷印军数百伤员几乎全部生病,死于丛林之中。最终荷印军伤亡超过了一千!也就是说刚刚增援的一个团生力军彻底丧失了战斗力。

    唐军获胜,但经此一战,唐军兵力就再次降低到四百以下!伤亡过半!

    营长张永达和范正义商量道:“是不是该求援了?”

    范正义道:“你我都清楚,主力部队说是五个步兵连。但除了咱们,其他连都是只有架子(周冠军连在快乐岛)。新兵连那边兵力虽多,但没有完成训练。中间打断,影响太大。”

    “可是这样下去不是法子,咱们不仅是损失惨重,弹药也严重不足了!”

    范正义道:“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看咱们换个战场!”

    “你是说。。”

    “没错,去马辰!甚至三达马林!”

    “那边可没有华人,补给。。”

    “打一下,然后就回来。”

    “调虎离山?”

    “至少也能让荷印军分兵!”

    方案确定之后,最大的问题是:谁留守?

    当前因为一连串的战斗,唐军此时只有四百人的作战部队。伤员多达两百余人,都在深山密林中另一个秘密营地。

    枪支还好点,现在有差不多六百支。但是子弹全军连三万发都不到,手榴弹仅仅两千不到,迫击炮炮弹三百余发。

    唯一比较充裕的是粮食,哪怕没有补给,也能保证三个月。婆罗洲在农业方面,得天独厚,一年三熟的稻米几乎让人不担心粮食供应。

    两三百名伤员,绝对不能放弃!这不是可以讨论的问题!

    “我留下。”范正义道。“给我五十个人。”

    “这?”

    “你那边也才三百多兵力,人数不少,但战斗力。。”

    不用说太明白。两人都清楚,哪怕三百多人,战斗力其实相当弱!上次红旗军精锐打马辰如同砍瓜切菜,但现在这三百多兵力打马辰,实在不能再减少了!

    张永达仍不放心,道:“这样,我带人立刻行动,灭了东边那个食人族部落,伤员也好有个备用营地。这个营地已经不安全了。”

    “也好。不过,我估计荷印军两个月内不可能大举进攻。”

    “有备无患。”

    范正义点头,“是啊。也不知道李稻去三发大港那里有什么进展。”

    由于连续作战,伤亡惨重。而部队虽然有缴获但多是生活物资和武器弹药,现在部队根本没有资金。

    唐军小半年以来阵亡官兵近两百,重伤回村的也有近百人。这些都是需要抚恤金的。

    唐军现在虽然控制地盘扩大,但只能收到很少的钱,要知道戴燕这里仅仅半年多就经历了数次大战,民间经济已经崩坏到了极限,坤甸那里又被荷印军掌控,更是没有收入。

    李稻去找三发和大港公司,就是希望能够化缘一二,补上将士们伤亡的抚恤金。再者,两百伤员,还需要大量的药物,也是需要银子的。

    “希望不大。”

    两人黯然。

    此时唐军没有崩溃,一则是因为基层军官得力。二则,范正义这个宣抚官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三来,中国人骨子里不屈的意志还在最后做支撑。再就是,虽然伤亡惨重,但战场交换比唐军有优势,某种意义上支撑了军心。

    但是,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阵亡重伤的抚恤以及轻伤员的治疗问题,军心能不能维持下去,实在不好说。

    即便是腐朽的满清,至少在中法战争中还是支付了每个阵亡将士四十两白银的抚恤金的(到家属手中多少,是另一回事。)唐国初立,信誉绝不能倒掉,说一百块银元的抚恤就必须做到。要知道,婆罗洲别的不说,生活水平其实是远超桂越边境的!一百块大洋的抚恤,实在不能算多。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包括李稻在内,怎么都没想到十万大洋的军费仅仅半年就花的精光,而且这十万块银元还不包括唐军所有的装备物资弹药等等。

    “两个月。必须回来!”

    “必须胜利回来。”张永达道。

    “必须捞一把。资金最重要。”

    两人现在终于明白,李林杨的难处了。

    一文钱憋到英雄汉!此言不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