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历界长生 > 第七章 江湖纷争

第七章 江湖纷争

    道友客气了,此次叨扰宝地是受本观二师兄尘道缘所托送一封信

    说着便从怀中拿出一封火漆封口的信件,双手递了过去

    徐福接过信,拆开看过之后,便吩咐王重阳带领几人下去休息

    待几人走后,看着手中的信,有几分咬牙切齿,随即想到了什么,便放声大笑起来

    第二日,丘楚带着俩位师侄来向徐福道别

    “道友莫急,尘道缘道友在信中已然说了,几位来到武当,便留几位在此住一段时日”

    几人很是疑惑,出门的时候尘道缘也未叮嘱啊,但一派掌教也不可能扯谎骗几人,想来是早有安排

    “那便叨扰徐掌教了”

    几位下去稍作歇息,等下我会安排师弟带你们,他会安排几位的事务

    “有劳掌教”

    说完三人回到左日厢房

    一炷香后,王重阳带着几人去见师叔欧阳子

    几人站在田埂上看着一副老农装扮的欧阳子正在稻田收割稻谷,没搭理几人,丘楚见状撩起袖子下地帮忙干活,余潋本就是穷苦出身,亦在后面帮忙接收

    李泽源只得跟在师兄屁股后面边看边学,,师兄说稻谷辛苦来之不易,一粒都不能落下

    割完稻谷,开始打谷子,几人忙活了一上午,收了半亩地,李泽源倒是学会了割稻打谷,吃午饭的时候欧阳子看着三人,最后对李泽源说道:“小伙子,没干过农活,还有的学”

    接下来的几个三个月,三人跟着欧阳子在武当每日务农,丘楚倒是没什么,以前自家道观也是有一亩地在做着,自从自己第一次下山回来,地就被租出去了,现在山上也就自己和三师兄一起打理着一小块菜园,对这些农活熟悉的很,至于余潋对这些活计也是手到擒来

    李泽源这三个月学会了如何晾晒稻谷,蔬菜,怎样用石磨,看季节天气适合种什么菜,怎么给地理施肥,给不同的地施肥,也是有所讲究

    晚上,在大殿广场练武的三人头顶和肩头飘落一片片雪花,李泽源看着头顶飘落的一瓣瓣雪花,这还是自己到这里后见的第一场雪,不知不觉已快一年了

    入冬后武当山上没什么农活了,大殿开始恢复人气,都穿着道服在大殿讲经说道,原来正殿上挂着的是武当的祖师张三丰,三个少年晨间还会爬上山顶练武,看着大雪覆盖的武当山,广场上两个老头带着几人练八段锦,听着大殿内传出的讲经声,这便是人间的武当山,信道行道传道但不传神。

    来年三月春,三人告别掌教徐福,欧阳子和王重阳相送三人

    “知道掌教师兄为何留你们三人在山上七个多月吗?”

    “二师叔不是信上有说明吗?”余潋开口,疑惑的看着欧阳子

    欧阳子笑着道:“那就是一封拜访信罢了”

    丘楚问道:“武当山掌教留了我们半年多是何故?”

    “他就是想出一口气”看着三人不解,便继续说道:“以前平虚观和武当山常有往来,只是后来平虚观开山后,涉入江湖,所以往来便少了,你们的上一任观主和武当上一任掌教,那两老头属于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你们师祖把观主传给玉辰子师兄后便来了武当,他要带我师父下山一起结伴游历,我师傅便把掌教传给了徐福师兄,当时师兄不愿意,但是师父连哄带骗把掌教之位传给了他,这次你们上山送信,属于是往撞上了,正好给他出口气”

    这位徐福掌教也是性情中人,三人哭笑不得

    一路来到山脚,几人道别

    “三位一路慢走,有时间可以常来武当,不过江湖人就不要带来了”,欧阳子说完便转身上山,王重阳哭着与两位好友道别,挥手看着几人消失在视线方才回山

    本是下山游历学习医术,三人回去的路线不再走原路,沿着漠河内陆支流一路逆流而上,顺着漠河到玉连山

    这一路走来,便到了八月方才回山

    玉辰子看着师弟和两位徒儿安全回来略感欣慰,询问了这一路的经历,得知三人因为一封信在武当留了半年多,气的当场骂了尘道缘一句“老阴货”,也就是打不过,不然哪里是骂一句?非得去道经楼拿出观主的做派把这个二师弟打一顿

    看着两位徒儿,想到小师弟,这也不是个省心的货。便开口道:“你二人今后随我修炼剑术,医术也不可荒废,以后每两月下山一趟,去给山脚的百姓看看病”

    好的,师父!俩人躬身答道

    还有,去后山竹林看看你们小师叔,说完转身走了

    二人略感疑惑,看了一眼夏雾缘师叔

    夏雾缘想了想“去年我和你们小师叔跟着大师兄一起去了樊城回来后,你们刚下山两日,恰巧遇到黎山向中原发来求救函,我与小师弟便下山去往南边,结果在路上遇到五毒教,几十个人手押送大批的百姓,似乎要押回去做毒物试验,我便去最近的点仓派求援,由小师弟一路尾随,两日后根据小师弟留下的线索追上救下了人,但是却不见了小师弟,点仓派的人去追杀流窜的五毒教,我便到处找人,后来遇见青城山的人,听他们说看见小师弟跟一个苗疆女子一起往蜀中方向去了,我一路南下追到了蜀中地界才发现他们的踪迹,拼命追赶两日后方才追上,师弟当时已被那苗疆女子下了蛊,还跟我动起手来,我发现不对赶紧封住他的心脉,将他带了回,那苗疆女子也是个疯婆子,说我抢了她的情郎,一路追着我,还好我小心,不然早让她给我下了蛊,我找到了药圣谷弟子,一番查验,她给师弟种下的是情蛊,这个蛊无解,不过倒是可以让师弟清醒过来,等师弟清醒后,我带着他赶紧回山,那个苗疆女子都跟到了山脚,大师兄拦住了她,方才没有上山,她在山脚住了下来,三个月后小师弟下山跟她说不会娶她,也不会下山,那个女子才走,之后小师弟就把自己封锁在竹林,谁也不见”

    “这个男女之情我们这观内也没人懂,不知如何劝说,只能任由他如此,你们俩去看看他吧”

    俩人听完夏雾缘的描述,一脸惊叹,这长得帅也不是很好啊,下山一趟就被下了蛊,可怜的小师叔

    随后俩人来到小师叔的竹林,只见小师叔在竹林中练剑,一套紫溪剑法练的炉火纯青,看着赏心悦目,待收剑后俩人上前

    看着两个小家伙,王福满脸笑意看着俩人“让师叔考较一下,看看这一年多你们武功有没有荒废”

    接着拿起屋旁细竹扔了过来

    方过十招,一人屁股上挨了两下,便认真起来,过罢二十五招,方才收手,屁股被抽的哇哇疼

    这帮长辈就没一个好人,想起刚回山,师父莫名其妙就叫自己师兄弟来看小师叔,三师叔还给俩人讲故事,感情就是为了诓骗俩人过来给小师叔出气,自己被苗疆女子下蛊了不好出手,拿自己小辈出气,也不是啥好人,对他的同情瞬间就没有了

    看着俩个小家伙,王福心情畅快了许多“配合的倒是不错,余潋练了五套入门剑招,最后一套弃风剑还待加强,小源还没有修炼过剑招略有缺陷,观内剑招有十三套,七套入门剑招,三套剑法,三套顶级剑招,这七套入门剑招要练的纯熟才好选择修炼哪一部剑法和剑招,今日正好有暇,便教你二人这套弃风十二式”

    俩人本来是想来安慰一下小师叔的,结果被逼着说是考较,实为出气的打了一顿,小师叔还拉着他俩学习弃风十二式,小师叔教的倒是很好,但是借着这个由头又把俩人打一顿

    李泽源越想越气,可他们都是长辈,不好出气,更何况自己也打不过啊,咬咬牙,不行,哪怕不能出气,也得让他们打不过自己才行,不然随时会被套路,拿来当出气筒

    第二日早晨,李泽源和师兄余潋跟着师父在崖台跟随师父练剑

    剑是什么?是君子之器,剑有双刃,若持之,不明心中所想,伤人伤己。君子之器,器者,气也,若不能直面内心,便握不住此君子之器,终会为其所伤。

    听着师父的话,两人若有所思

    昨日学了弃风十二式,今日师父又亲自演示了两遍,一快一慢,如果说小师叔的剑随风惬意,那师父的剑就是古朴自然,同样的招式,俩人演示,感觉却又大不相同,这可能就是师父说的剑势吧,剑会随着心中想法,根据剑招让人感受心境

    晚间,,李泽源找到师父,自己已经将玄心经修到了第三层圆满,这玄心经果然奥妙,虽没有说的那么夸张,可以见自身大道,但是亦可内视五府,观自身道基,自己身体道基已经重塑,修得先天功圆满先天之基便成,就可以回家了

    玉辰子内心很震惊,这个弟子的根基比自己想的要好很多,原以为要三年方可修炼到玄心经三层圆满,这才不到两年就已经圆满了,自己的资质是几个师兄弟中,除了重一外最好的,当年都花了三年多才修的圆满,大弟子余潋更是练了五年多方才圆满

    “观内几部功法为师已与你讲过,以你的资质最适合修炼先天功,现在你玄心经小成,你亦可内观自身,想好了修炼什么功法了?”

    想好了,师父,我选先天功

    嗯,既然想好了,为师现在便传你心法

    李泽源早就背会了,还修炼到了一层

    玉辰子传完心法,便教导弟子如何修练先天功,随着李泽源开始运转内息,玉辰子在一旁引导运气,慢慢的越来越心惊,这个弟子不一般啊,这先天功法就像是为他量身打造一般,如此切合,感觉不需要半年便可入一层,看着李泽源如此修炼进益,自己这个师父都有点眼红

    观内一切如常,黎明初起练功两个时辰,上午就在大殿随着师父做早课,下午练剑,每日也过得静怡自然,可能是因为受山间自然熏陶,不过自己从小就静的下来,至于师兄,他就是一根经,你让他每日做着农活,他也是乐在其中,他选择功法的时候,选的也是玄心经,听他说,反正他也练不到圆满,而且他的资质也一般,修炼其他功法还不如继续练玄心经,像那个道天诀虽然不考验资质,但是考验心境,估计也就像二师叔那么多心眼的人才能修练到最后,自己就算了吧

    山上好像没有什么值得特别注意的事,就是每过两个月就有信士上山,现在都是自己和师兄招待,以前小师叔这个时候可开心了,总是会出竹林来招待,而现在他除了时不时拉自己俩人去考较剑术,基本不出竹林。那名为考较,实则打一顿,估计是以前老是被打,打多了,现在拿小辈出气,李泽源恶狠狠的想道

    山中无岁月,一晃又是半年,李泽源和余潋刚从山下回来,每过一段时间,俩人就会下山一趟,去看病救人,偶尔还会在山上采药备着,虽然俩人只是给人看病,但是还是会有老百姓舍不得去药店抓药

    上山的路上遇到一个姓曹的信士,叫曹瑞金,他是山下不远处彭城的乡绅,每次开放山门他都会来上山礼敬,听说是以前师祖救过他的命,他本想跟着师祖修行,但是师祖说他俗念太重上不得山,后来他考了举人功名去了京城,熬了几年没考中进士,想做官没做成,便回了彭城。三人便结伴上山,他对山上倒是很熟悉,与观里的每个人都能相谈甚欢

    “琅琊城内青龙帮与青城山起了争执,两位小道长可有听说?”

    “是因为什么?”余潋略带好奇的问道

    “听说是因为玉莲山下一块地”

    他们不是帮派吗,还种地呢?

    曹瑞金笑了笑道:“那块地不是用来种地的,那块地是上好的药田,青城山的产业本就是卖药,琅琊青龙帮有意发展这个行业,打听到玉莲山下有一块上好的药田要出售,赶过去的时候遇上了青城山的人也是要去收这块地,双方就争论了起来,最后动起了手”

    可是伤了人?

    死人倒是没有,不过都是受了点伤,都是大帮派,双方距离也不远,都注意着分寸

    哪边赢了?

    自然是青城山,论及武功,江湖上青城山都是顶级门派

    余潋正要再问,见师弟不经意拉了拉自己衣袖,眼神向自己示意,便改口道:“福量天尊!”

    曹瑞金见此不再开口,便上了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