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星光璀璨:好运365 > 第一百零四章 潘家

第一百零四章 潘家

    不料这位散修半年前在一次修练时,由于急于求成使用了多种丹药、药草和资材,导致身体受到损伤,其后由于自行调治不得法又加重了伤势,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日渐衰弱。

    感到时日无多,就将潘睿的实情告知,但只从当年信件中知道是此地潘家之人,信中也未提到潘睿,只是说些行程、事务等。

    来到这个小镇后,将一封信交给徒儿,嘱其两日后方可拆看,令其住入客栈后修书一封寄往潘家,然后便谎称有要事要办独自离开。

    待两日后潘睿打开书信看时,才知道师父已经知道自己不久于世,无力再管潘睿,要趁着还有一点时间叶落归根返回家中,以期安葬于祖地魂归故里。

    将平日喝酒的葫芦给潘睿留下做个纪念,信中嘱咐潘睿不必思念,回归家族后好好练功,将来成为有用之才,又说多年来有了潘睿的陪伴增加了许多快乐、弥补了许多遗憾,如今缘份已尽到了分别的时候了,若是有缘来生再见等语。

    听完苏野讲完,潘龙安慰了苏野也就是潘睿一番,便又转为喜悦之态,又讲了许多潘家近年来的发展。

    众人下马,早有一位老管家带着几人迎了上来,其中一人拉住苏野的手止不住热泪盈眶“九公子回来了,可真是老天长眼,公子长到这么大了。。。”。

    话未说完已经哽咽到说不出话来,这人乃是潘成夫妇的管家,自从二人出事后便依老太太之命仍旧管理原来的院子,每日照管,犹如二人在家时一般情景。

    潘成夫妇二人对家下人等很是温和,下人若有难处也总是出手相助,故此自管家及众侍女、护院等人皆是对夫妇二人有些感情。

    当下老管家引着苏野进了院子,直到过了三进到达第四进的院中,这个院处在整个庄园的中间靠后一点的位置,比其它院大出一倍不止,正对着的是正堂,正堂后是老太爷和老太太的居住之处。

    堂中正座上坐着两位老人,两边或站或立数十人,表情各异。

    老管家等人簇拥着苏野来到老太爷和老太太面前,潘老太爷面色冷静,老太太自从苏野出现在堂口,就精神一振眼睛一直盯着苏野看,仿佛周围的人都不存在一般,袖笼中的双手微微颤抖,眼中噙满泪花。

    见苏野来到近前,便要抬起颤巍巍的手,潘老太爷轻轻伸出手按住老太太,老太太虽然在情绪激动之下,但也明白潘老太爷的意思,顺从地没有反对。

    老管家对着堂上躬身施礼道“家主,九公子到了”。

    苏野上前单膝跪下“孙儿潘睿叩见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安康吉祥”。

    潘老太爷抬手示意,老管家忙将苏野扶起。

    潘老太爷道“小九孙儿,你师父在信中将情况略加说明,这些年你在外受苦了,幸好你师父是个好人,将你抚养这么大,还教授你修练,此恩不可忘,我潘家也不可忘。

    虽然你师父信中说不必找他,信中也未提到家在何处姓甚名谁,但考虑到你师父孤身一人又有伤在身,一个人行远路难免不便,故此仍派遣你大伯、二伯、四伯带人分头前去寻找。

    若是能找到,或可助一臂之力,护送其返回故乡家中,略表我潘家感谢之意,今日尚未归来,能否找到尽人力听天命,一有消息便会通知你,尽可放心。

    你刚刚回来,就仍住原来的院子吧,仍是如往日你爹娘在世之时那般,先好好休息,其它事待你几个伯父都回来了,自有安排”。

    苏野再拜,潘老太爷说完,老太太终于抬起手伸向前“小九。。。小九。。。,快来让奶奶看看你”。

    苏野走上前去,老太太看着只比成年人矮一些的苏野,缓缓站起身来,一双颤抖的手摸着苏野的脸颊、肩膀、双臂,最后牢牢地抓着苏野的双手,一行老泪顺着脸颊滑落,双唇颤抖却一句话也无法说出,一把将苏野紧紧抱在怀中,无声的呜咽。

    苏野知道老太太此时心中的复杂,欣喜和难过交织,孙子回来了,但儿子和儿媳却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一日之间这两个事情同时出现,令这个老人的心一时心如刀绞、一时如至宝失而复得,竟然难以自持不知道应该欢喜还是悲伤。

    苏野也就是潘睿的管家急忙上前,和老太太随随身侍候的人一起将老太太扶着坐下。

    苏野取出潘成夫妇的佩剑、护甲、身份牌、信件、配饰、衣物等等遗留的随身物品,老管家将物品一一呈给潘老太爷和老太太。

    看着熟悉的儿子和儿媳的随身物品,潘老太爷和老太太不禁睹物思人,一一手抚物品,面色哀伤,老太太双手颤抖,不肯将手从那些物品上移开。

    苏野将兽皮上记载的关于潘成夫妇出事的过程、埋葬地点等讲述一遍,又取出一封书信道“师父离开之前,将这些全部告诉了孙儿,师父给孙儿的信中,千万嘱咐务要代师父向爷爷奶奶并家中亲人表达歉意。

    这些年来因为私心将孙儿留在身边作伴,使得孙儿未能与家中骨肉团聚,看在抚养多年的份上,切勿记恨,即便是记恨,师父也不敢有一句怨言,千万请求原谅”。

    老管家将书信接过也呈给潘老太爷,潘老太爷道“唉,你师父是个君子,若不是你师父,你哪里还有活命,这救命之恩,就算是把你要去收为义子,我潘家都没有拒绝之理。

    抚养长大教授修练,不过是陪伴他十几年,我潘家还有何求,小九啊,若是寻到你师父,你便要以父视之,若是寻不到,你便要在家中供奉,此乃做人之本”。

    说到此处又道“陈管家,此事交由你来办”,老管家答应一声躬身领命。

    老太太此时也缓和了很多,向苏野的管家道“李管家,小九已经回来,老六的院子要好好收拾一下,从我房里挑选些物品拿过去,从我身边的下人里选得力的人过去照顾。

    小九从小在外颠沛流离的,别人谁也不要怪我老太太偏心,你们打小谁吃过这么多苦,现在回来了,好好的过安稳日子,谁也不能难为、也不要嫉妒,我听见了可不饶他”,李福忙躬身拜谢。

    潘老太爷和老太太将潘成夫妇的遗物一一看过,又开口道“小九,去见见你伯父、伯母、兄弟姐妹们和侄儿侄女吧”。

    当下管家李福引着苏野,将潘家在家之亲人一一介绍,潘老太爷道“小九刚刚回来,先回去休息吧,李福,你等好好服侍,这些天给小九讲讲家中情况,熟悉家中习俗和规矩,不必参加家中活动,下个月再开始同其他孙辈一同起止作息”。

    李福示意苏野,苏野便再拜潘老太爷和老太太,老管家等人侍候着潘老太爷和老太太回房去了,众人和苏野道别散去。

    回到房间遣散下人,只有潘老太爷、老太太和陈管家,潘老太爷面色冷峻起来,看向老太太,老太太面色恢复平静,眼神也开始变得犀利,侧头冥想良久,对着潘老太爷缓缓点点头又缓缓摇摇头。

    潘老太爷也是回神思索,像是在回忆、在捕捉什么,不多时对陈管家道“陈青啊,在没有查清之前,只让小九参加日常事务,你通知潘齐专门负责此事,一定要查清楚,不可疏忽一切蛛丝马迹。

    此事保密不可让人知晓,小九身边的人除了李福都已换成老太太的人了,不需要你分心,但平时也要留心,不可大意”。

    潘齐乃是潘成的四哥,在潘家专司情报外务等事。

    老太太站起身来来回踱了几步道“儿媳娘家那边,自然要去走一趟,我亲自去吧,暂时不急”。

    说到这里老太太转目对管家道“明日先派人给亲家报个信,备上厚礼,要隆重些,你去安排吧”,说罢将周梅的遗物交给陈青,陈管家答应一声退出房间,自去安排了。

    由于事出突然,打破了苏野计划。

    原本苏野准备近两年要去找寻蛇蠓、等候小七归来,其余时间便全力以赴收集资材以便提升识海、专心修练,却不料飞龙堂突然有此安排,完全出乎苏野意料之外。

    一是距离宗门这么远,二是这个任务是秘密的,无法将行踪告知他人,如此一来,不但自己的计划无法继续,就连自己的家中亲人、好友如小七和胖墩等人、周全等人都无法找到自己,三是不知道这个任务何时才能完结。

    十几天时间,已将将潘家众人一一认得、熟悉,李福也对苏野讲了很多以往之事、家中之事,又嘱咐了苏野一些言行方面的注意事项。苏野从李福口中也了解到老太爷、老太太、几位伯父母等人的性情,了解到潘家产业营生等事。

    这天苏野无事,给潘老太爷和老太太请安后,带了李福几人外出散心,见外面山峦挺拔、禾苗满野,一时兴起,便让李福带路游览周边景色,策马扬鞭一行人飞奔而走,一路上不时有行人来往,也顺路看了潘家在附近的几处产业和矿脉。

    刚回到院子,便有一名护院通知明早前往家族议事堂议事。

    第一次参加家族议事,苏野早饭后边带着李福早早来到议事堂,已有几位公子先到了,原来潘家规矩向来很严,众人都不敢迟到。

    不多时众伯父和其他长老也到了,众人静静用茶,一盏茶功夫,陈管家等人簇拥着潘老太爷和老太太到来,众人礼毕归座。

    潘老太爷抬手示意了一下,陈管家便开口道“今日只宣布一件事,经众位长老议定、家主批准,自今日起,北溪矿、东林药圃、益元堂三处归属九公子潘睿掌管,六长老原有产业的历年收益,每年九公子可自行支配十分之一,超过此数须经长老会批准”。

    陈管家刚一说完,除了众位长老外,诸公子及其他人皆是一脸诧异。

    苏野也是诧异,刚要拜谢,大伯父也就是大长老起身道“自从六长老出事后,遵家主之命,其产业一直由几位长老代管,所得收益扣除用于管理费用和上交家族部分外,所余的由家族代为保管,按家族规矩,年满十六岁才可掌管产业,但六长老情况特殊,故此家主破格允许九公子提前接手部分产业”。

    大伯父接着道“六长老原有的其他产业仍旧由长老们分别代管,待九公子成年满十六岁后,由家主决定,小九啊,你可听清楚了?”。

    苏野对潘家状况已经有些了解,除了提前接手产业外,其它都觉正常。

    听管家李福介绍过潘成原有的产业份额,这三处在潘成的十一处产业中并不算好。

    北溪矿出产元石,品位和储量都很一般,收益微薄,且其距离龙溪堂边界只有数十里,偏远荒芜,时常有贼人、妖兽出没。

    东林药圃处在北溪矿不远的一处峡谷中,大部分为普通大路货的药草,只因那里土质和环境特殊,适合种植一种珍贵药草,生长缓慢产量不高。

    益元堂还算可以,主要以经营丹药、符篆、药草、资材、武具等,也可以自制一些普通丹药出售,供应潘家日常用量约三成,这部分虽然价格低于对外出售,利润低些,但收益稳定。

    苏野略一思虑便已理清思路,起身上前拜谢潘老太爷和老太太、众位长老。

    又对潘老太爷道“承蒙家主厚爱,潘睿感激不尽,为我破例,但小九年龄尚小且无经验,恐怕难当此任,自身得失事小,丢了家族脸面事大,若有管理不当处置失措,被其他家族小看了我潘家,小九如何敢当,家主及众位长老之恩小九铭记在心,还请将产业仍旧归于众位长老们代为管理为好,请家主示下”。

    苏野考虑的是,若是刚来就急不可待的染指产业,未免让家主和众人认为贪权好利,被看成不知轻重的浮躁之人,如果因此被看轻,对今后极为不利,这是其一。

    其二是对潘老太爷不称呼爷爷,而称为家主,是因为自重,这里是家族议事堂,只有家主、长老等身份,这是规矩,若不知道这规矩,也不会被人认为不知礼缺少教养,从而被人轻视。

    其三是自始至终没有提起老太太,是因为苏野发现,只要潘老太爷在场,无论任何场合老太太从不参与家族议事,只静静地坐着一言不发,一切都以以潘老太爷为主,家族之事只由潘老太爷和长老们决定。

    但却因此在心中极为重视老太太,这样的守礼、这样的身份和定力、这样的耐心静观一切,能稳住神、守住口、喜怒不形于色、人前不张扬、不图虚面子,不是一般人能理解和做到的。

    苏野感觉越是这样的人,越是难于捉摸,所以对老太太的一言一行举止表情等留意,也绝不会触碰老太太的规矩,若在这个场合提起老太太,必令其不悦,也令其认为自己愚钝。

    苏野一番话后,众人神情不一,有的长老面色轻松,似是在说“还算有点自知之明”,也有长老面色平静,想必是已在其意料之中,一个半大小子,能感恩也算是知道好歹,也有长老面色有些沉重,不知道是何心思。

    潘老太爷微微点了点头,老太太却不自觉的把手中的帕子握紧,眼睛深处微不可察的闪过一丝爱惜。

    潘老太爷道“小九的话你们都听到了,有什么看法一个个说来”,说着看向几位长老。

    众位长老一一发言,有坚持让潘睿接手的,无论管理得怎么样,就当锻炼和磨练了,也有的说暂且缓一缓也好,先跟着学习,也有的说先接手一处试试,再看情形决定。。。,一时众人看法不一。

    按规矩众人议定后由大长老向家主汇总报告,免得七嘴八舌。

    大长老躬身施礼道“回禀家主,经我等合议,多数人认为此事暂缓为宜”。

    潘老太爷立时不悦,将手轻拍扶手喝道“这就是你等的意见?,如此不堪,怎么能让我放心?,这么多年的教导都当耳旁风吗?”。

    众人见潘老太爷发怒,尽皆惶恐,急忙躬身道“家主息怒,我等再议”。

    “算了”,潘老太爷一摆手恢复平静道“做事要有规矩,你们都记住,今后遇事要这样考虑,一是潘睿抗拒家主决定,该由家族规矩予以处罚,今日乃是将决定通知下去,并非与其商量。

    二是潘睿第一次犯错,处罚可以从轻,家族之事,有些需要商议,有些无需商议,家主要做决定的事就一定要与人商议吗?,不要把自己的想当然作为依据。

    三是要根据家主和家族的意志,多想办法解决问题,不要局限在眼前的框框里,也不要只考虑自己,这三处产业由潘睿掌管,你们原来负责这三处具体事务的人,先给潘睿用用有什么不可啊?,就这么肉疼?,这点肚量还能办成什么大事?。

    看在已经不在世的老六两口子份上、再看看小九还没到成年的份上,你们这些人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啊?”。

    说完不禁又生气地拍了拍扶手,满脸恨铁不成钢的神情。

    苏野见状不待众人说话便急步上前道“请家主息怒,此皆是潘睿之过,潘睿愿接受处罚,家主之意,潘睿未能领会,实属愚钝,众位长老也是出于考虑家族颜面、关爱潘睿,才有此议,连累长老,潘睿自请加重处罚,今后定当严守家族规矩,为家族争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