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百城

    经过一天多的时间,我的行动力已经恢复不少,同时也在将那食道中构筑的阻碍短时间内再一次完善,以确保我在浑身无力的情况下取出那些残存的药粉不会再一次陷入失控状态后,为其加了个勺柄并掏了出来。

    说实在的,这种感受我不会想要体验第二次。解决完一切需求后,几乎是迫不及待得准备奔向自由。

    但当我准备出去时却瞥见了那放在门前桌上的十数张符纸。霎时间,于惊骇中有些失真的世界再度变得清晰。

    我再一次短暂进入了那种“燃烧”状态,如此大量的用以压制我魂体异象的符纸难保不是为我准备的。那么,我是被看穿了吗?那她还......我当真不是一个喜欢多虑的人,然而当一个人身上的矛盾积累过多,而且她的状态对于我目前的现状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时,那就由不得我瞻前顾后了。

    进入燃烧状态下的我自认在灵魂或者说精神领域上的能力并不差,仅仅是粗略感知过后便发现它们真的相当干净,不仅仅是物理层面上的,更是气与精神的残留方面,在其上我竟感觉不到她的一点存在,远不同于我头顶上那用作解决异象的符纸,一切的构筑好像仅仅是为了功能的正常使用而存在。

    这让她故意放我走的可能再添一分,但为什么呢?我像那考场中全副武装的高考生遇到了一道1+1等于几的题目,手足无措。

    *

    我的时间实在不容我继续浪费和僵持,最终我还是带着它们走了。但我并非就这样将主动权交出,在一路出城逃离奔向自由的过程中,我将绝大部分符纸贴在了一些拥有较高活动能力的野物身上,仅留一张用作掩饰我的灵魂异象,我自信可以在其失效之后不久便能够仿制出来。

    出于对维持我部分廉价的道德和减少接触的考虑,我在犹豫过后并未将其中的一些扔在诸如交易车队这种长期上来讲具备着更高活动能力的团体。他们并无性命之忧,只是我偷偷取了些足够几天脚程的干粮。我清楚的知道这并不合适,但在眼下这种境况下,短暂的羞耻过后我倒也不会局限自己的行为,我并非圣人,又怎能无过。

    此计并非万全之法,但也只是我能做到的所有了。

    自京城一路向西而去,气候渐寒,山势骤起,按理来说应当是人烟愈稀,实则不然。数日后,得益于我原本便有些的武者底子和符纸,我在出城后顺利的再度跨越了一个大型城池,当然也同时采买了些许物资且打听了些许消息。

    钱货的来源是我奔逃数日间打到野味的皮毛和其肉食,因为是顺手干的故而不多,但完全足够再买上数日的口粮甚至还有盈余,倘若我处境并非如此艰难,早知钱粮易赚又何必干些偷鸡摸狗的事。

    当然我也并未忘记仿制符纸,只是当我走入店铺询问时才发现书生耗资实在巨大,就连普通的黄纸,也只需数张便抵得上寻常人家一日的口粮,能够用以制符的甚至一张便抵得过一月的口粮,更不论其他材料的贵贱了。

    叹了口气,我切切实实得感觉到了肉疼,数天前的挥霍的子弹一下子击中了此刻我脆弱的心灵,让我从富足的幻想中脱离开来。打猎不够致富,造纸可否?我思考起这一事情的可行性,最后给出了否定,这个世界并非无造纸之法,其中精美者甚至可以媲美丝帛,还有用于各种用途特制的符纸。

    这个世界根本不缺自己这点歪瓜俩枣的造纸知识,再说我仔细思索起来又懂些些什么呢?打出木浆后又该如何?造纸这个穿越者种田福利算是失去了大半。

    由于封建时代信息的局限性,再加上“我”杀人获取的记忆甚至就连“我”过去的记忆都未曾为我所知晓。总之是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还是相当片面的。眼下的境况,苟住才是王道,倒是也不急于一时赚钱。

    说起来......眼下的时间已经超过书生所言的三五日,但我却并未感知到什么强势的气团匆匆追来,我大抵是度过危险期了?又或是她在那里并未实言相报暴露出我能够“补魂”的能力,导致那位大宗师对追捕我没有兴趣?

    我从未想过他们会父女不合这个可能。毕竟怎么看一位大宗师老爹都怎会与准大宗师的女儿闹翻。

    我实在是懒得思考到底是为什么了,颇有些摆烂的意味。总之,就这样吧。

    *

    采买物资再度进发,攀山步行三日通过再一个狭长的山口后豁然开朗,眼前骤然出现了以数十小城为主体占据了约摸千余平方公里面积的盆地,这里便是我决定的目的地“百城”。

    这些小型的城池也好,村落也罢,总之它们彼此联结以代大城,用作防范北蛮冲击的防御网又或者说是冲击地也无妨,由于小城太多太杂,只能合起来被赐了“百城”这么一个名号。

    再不远处便是龙城,说是龙城实则是修建于山脉狭口的城墙,因拱卫龙脉而得名,然经由时间消磨和战火冲击,加上本就是冲突边界难以修补,只成了断垣残壁。

    当然,这里吸引的我并非如此,也并非我喜欢这种战火冲突边界,只是因为寻常时候百城内小势力众多鱼龙混杂且无半步大宗师坐镇,甚至连宗师也仅仅只有屈指可数的两位,他们亦是以武力得名,并无以精神著世的迹象。

    当然我也是后来才明白所谓的屈屈两人实际上已是极多了,这个世界上千百人方出一武者,又千百武者仅出一名宗师。武道之路,实难矣。

    若非开战时候,两地人民也会在那龙城的断垣残壁上互通有无,办上些小坊市。坐镇的也只需把守好自己的关口,睁只眼闭只眼等着孝敬即可。本就是发配之地,若不是天上有命,普通人谁有愿意以死相搏。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便是,西行之路的末尾本就是流放之地,谁又管你什么籍贯出身,利益当道只要纳贡,谁皆可入,能够省却不少麻烦,自己能够顺利穿过上一座城池自然也是受到这一风气的利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