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宗周 > 第〇〇四章:贞眉(上)

第〇〇四章:贞眉(上)

    时间已经不早,贞眉让阿蘋好好考虑下,挥手让她离开。

    虽然自家这侍女还没明言接受安排,但贞眉觉得,她应该是会接受的,这也让贞眉又能了结一桩事情。

    这两天,她已经做了好几次类似的安排,而随着一桩桩事情的了结,她似乎能感觉到,和閟宫、和母邦连接着的弦索,正一根根的被她剪断。

    思及此处,贞眉心中不免生出些黯然的情绪来。但这会很快被她克服,并不会影响什么,也不能改变什么。

    由她作为进贡的巫人前往大邑商,虽然是前两天确定的事情,却在很久以前就决定了。不然的话,她也不会被安排到南宫巫景夫子门下,学习大邑商的贞卜、祀典、故典、乐舞及医术。

    担任贞人、卜师,懂得贞卜之术只是最基础的,还必须了解各种祀典,才能充分理解兆辞的内涵,对兆象作出更中肯的解读,才有资格参与甚至主持祭祀仪式。

    故典也必须要了解一些。很多当下的事情,实际上都能在故典中找到相似的先例,可以用于贞卜结果的验证和参考。

    这些她尤其需要巫景的教诲,毕竟周邦的故典和大邑商的故典有很大差别,她既然要去大邑商服事,就必须以大邑商的故典为准则。

    至于乐舞和医术……贞眉有点无奈。

    巫人的范畴并不固定。早些时候,大邑商的巫人地位极高,号称“至人”,所谓“至人以人事观殷,大龟以神灵考之”。

    巫人的范畴也很广,祀典所职的贞人、卜师、蓍人都包括在内,祀典上或傩祭中领衔的舞者、随侍贵人的医者也属于巫人,都在太巫的管辖之下。

    到了前些年,祀典之列的诸职,渐渐脱离了太巫的管辖,转隶属于太卜,巫人的范畴也就大为缩小了,仅限于龟卜、蓍卜之外,以自身能力直接与神沟通之人。

    大邑商把巫人纳入进贡项目,正是为了利用各邦巫人的专擅,丰富与神沟通的方式。他们有的擅长观天,有的擅长观火,有的擅长观兽,有的擅长解梦,有的擅于祝舞,有的擅于诅咒,有的甚至擅于身祭——也就是把自己作为祭品,求得神祗的眷顾和指引。

    然而,大邑商毕竟以龟卜为正,之外的方式都属于小道,不入祀典,不登宗堂。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重要多的话,怎么会由各地进贡,宛如人牲?

    周邦之前进贡的巫人,大多擅长蓍卜之道。蓍卜之道源于夏后氏,大邑商也一直存在传承,列入祀典之中。

    但相比于龟卜,蓍卜的重要性也是大为不如的。龟卜经常由大王亲自主持,代表王意,从事之人则有贞人、卜师乃至太卜;蓍卜一般只有蓍人负责,用于对龟卜结果的补充验证,祀典中没有蓍师,也从无蓍人出任太卜、左卜、右卜的先例。

    贞眉虽然在閟宫担任贞人,却不能确认去到大邑商后,一定有资格从事龟卜。那么多学一些总是好的,即使不成贞人、卜师,也能担任舞者、医者。

    也亏得巫景夫子博学多闻,能教的东西极多。

    巫景夫子是周邦最有学识和见识的人。不仅是在周邦,或许放眼整个天下,也没有几人能赶得上。他出身大邑商望族,先祖巫咸,是大帝戊的太卜,与伊尹之子伊陟分别掌管祀事、邦事。

    《尚书》的书序中有载,“伊陟赞于巫咸,作《咸乂》四篇”,在他死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以“咸戊”的祀名,与历代先王,以及名臣伊尹、黄尹一样,“宾于上帝”,受到商人的祭祀。

    还有另外一位祖先,巫咸之子巫贤,则是祖帝乙的重臣,于祖乙三年被命名为卿士。

    祖帝乙是大邑商的名君,号称“中宗”,虽然由于九世之乱,以及屡次迁都,册典、图籍散佚了不少,但巫贤辅佐祖帝乙之事,却一直有记录留存着。

    大帝戊也曾经号称“中宗”,他在位时间极长,功业极盛,西戎、东夷皆曾宾从朝觐。但他并非正统继承,乃是长兄小帝甲早逝后,靠着神权、武力的支持获得商王之位,引得后世纷纷效仿,可谓是开了九世之乱的源头。

    他死后的百余年间,王位之争此起彼伏,造成巨大的内耗和内乱,国势衰弱到了极点,连都城也多次迁徙,其中的滶都甚至被东夷攻破过。

    也因为这个缘故,大帝戊的“中宗”之号被废,祭祀的规格也大为削减,虽然是直系先王,功业卓著,待遇却和其他旁系先王差不多……

    这些大邑商的故典,贞眉都是由巫景夫子门下习得。教授的过程中,巫景夫子并未特别强调自家先祖的事迹,但提到大帝戊、祖帝乙这两位先世名王,他先祖巫咸、巫贤这两位却是怎么也绕不开的。

    有段时间里,贞眉一直很纳闷,既然巫景夫子的家族在大邑商有如此显赫的地位,他自己也这么博学多才,为何要远赴西土,来到周邦?

    他来的那会,周邦刚刚由豳地迁来岐阳没几年,正是虚弱的时候,并无现在这般声势。

    然而巫景夫子很少谈论自己的事情。贞眉对夫子非常景仰,又久在閟宫,不会贸然的打探他的隐私。

    ……,……

    第二天,时值丁日,贞眉和往常一样,于朝食之后前往南宫求教。随侍的是一名宫奴,侍女阿蘋这会还在北岗。

    贞眉每旬有两天要去南宫,一为丁日,一为辛日。其中丁日为商人的吉日,大凡出征、远行、婚姻、拜师等,必选当旬的丁日,巫景虽然离开大邑商很久了,在这点上依然没有免俗。

    至于辛日,乃是先祖帝俊出生的日序,大邑商有事于右宗,必选辛日,于是周邦的南宫也继承了这一习惯,贞眉在这一天过来,正宜于学习祀典、乐舞等,其他的故典、贞卜就在丁日学习。

    南宫的格局,和閟宫大致相似,入门为前院,院前立有影壁,恰好将院内的门道遮住。门道两边为东塾和西塾,是授业开蒙的地方,贞眉最早也在这里学习过,但现在她早已过了开蒙期,可以直入中庭,前往偏殿受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